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车一个急刹车,原来是聊天聊得太投入,车已经开到了月湖湾小区。
      “月湖湾”听名字就知道与青山湖院不远处的月牙湾公园有关。青山湖院往东走一千米可以走到月牙湾公园的西南入口,月湖湾小区在公园的东北面,两位同事文重时和常耀住的那间屋子又在月湖湾小区的东北角,也就是东1区。等于往东北越过一整个月湖湾公园——西侧路在隧道口附近断了,不通,东侧的路几乎是一个半圆的大弯道,实际路程比直线距离长出一倍——再开过七拐八弯的小区,才取到这两位真经。
      饶是常去公园散步的向何都觉得这反人类的道路规划可笑,从来没来过这儿的福建夫妇在听到导航说出「延东侧弯道行驶2千米」的时候,只是哇一句「幸好我们预留的时间足」,然后情绪稳定地,继续关于一个生活体面的三口之家需要哪些花销的话题。
      文重时和常耀在小区门口好等,终于看到顾方闽的小白车,激动地挥手。她俩是合租室友。其实文重时在单位干的时间并不短,理论上即使是家里不能提供支持的外来人口,财力不足买房,也足够一个人租一间房,享受自由的个人空间。但每个单位都不缺不具备躺平条件贸然躺平的人。如果一个人家境优渥,志不在官宦人生,寻得作画作文的雅趣,即使赚不了钱也成不了名,丰厚家底足够让他活得光鲜亮丽,同事见了也只会说一句好雅兴;就算是内心空虚,整日无所事事,只要他有本事高质量地活着,也会有旁观者说一声羡慕;相反如果一个人,就比如文重时前辈,既要填父母兄弟的无底洞,又要在晴洲安身立命,处处需要钱,或许忍一时苦累,不说多压榨自己,哪怕做到事事认真、眼里有活,也不至于马上35岁还是一个科员,守着耗工龄龟速上涨的死工资,急了甚至会盼家里人早点死光,自己跟同事挤在最差的地段租一间小屋子,一天三顿吃食堂,每天上班远得像取经一样。要说躺平,确实躺得很平,因为她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丢头撂帽,惹出的麻烦比做成的事多,所以她被安排到最不缺人手的处室,当个吉祥物就行,久而久之连上班时间打游戏都没人管。
      常耀家里条件也不好。晴洲这样的富庶之地,单位里近半数员工都是上一代开厂子的本地人,常小妹算半个本地人,她老家在晴洲下辖最穷的一个县城,父母都是早早下岗的工人,没到领退休工资的年纪,母亲开连锁店做炸串,父亲给人做门窗,生意都一般。帮她买房子出首付是不可能,但是不需要她往回寄钱,也不给她压上养老的担子,如果小常有什么急事,老两口从储蓄里拿出一点填上也不在话下。常耀性格很好,在这样一个朴实劳动人民家庭长大的孩子,她性格阳光,人格健全,礼貌热情又不过分浮夸,做人地道又不工于钻营。跟向何在一个处室工作,是一个让人相处起来没有压力的同龄人。如果说单位里有谁不另眼相待文姐,那大概就是这位小室友了。
      对自己处室和左右隔壁处室的同事们,向何也会竖起耳朵听八卦,对他们的来处和去处都略有耳闻。向何开始去较为紧密地接触自己成长轨迹之外的人,去阅读“他人”,横向纵向对比自己和跟自己相似相关的人生。
      她开始发现,她的人生已经属于简单模式,虽然走得每一步都不算腾云驾雾,比上不足,但是相比于步履维艰的浪人,自己能像一个户外玩家一样,穿着齐全的设备,登山鞋和登山杖都是品牌货,流着汗看日照金山,已经算是幸运。而这种简单模式却来源于那个不见踪影的打款方、面目模糊的父亲,甚至自己简单模式的原动力——转得比别人快的脑子——有一半也来源于那个射出精子的男人的基因。
      文姐和小常上了车,有点挤。顾方闽愉快地跟她们打招呼,说着发动了车。上一个话题被打断了,眼下必须想出一个新话题,向何开始动脑子想,被常耀抢先一步张嘴。
      「哎,你们去过创能新天地吗,那地方好偏,好像还在安南路那里吧,我们去商场搞团日活动,是不是不太好啊。」
      「好像团日活动还把我这个几年前就自动退团了的普通群众拉上更不好吧!」文重时难得主动活跃气氛,车内笑了起来。
      「这说来就话长了」不知车内有几个担心冷场尴尬的人,现在都放下心来,顾方闽开口了。「创能新天地,顾名思义就是创能集团建的一家综合性商业体,当年豪掷千金买地,算是晴洲市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的话题了。可是,不买新区的地,不买新市中心的地,却偏偏买这鸟不拉屎的地,这,是为什么呢?」向何忍不住想笑,这就是表演型人格,顾方闽演起说书人真是张口就来。工处最先绷不住了「好好说话!」
      这个向何倒是有所耳闻,创能集团在整个长三角地区都负盛名,之前在晴洲郊区建了一个据说是省内最大的综合商业体,建面接近30万平方米,6层楼,内置滑雪场、动物园、水族馆,还有礼阁仕、ole几个连锁精品超市,齐齐整整十几个市占率大的奢侈品品牌,还有传闻新荣记也要在这里面开一家新分店,建筑体外围带一圈游乐场。网上有人调侃这是把晴洲当迪拜了。拿晴洲这个有点小钱的二线城市跟迪拜比确实是荒谬,所以这个新天地还没新过几年,去年年底得了一个法拍价21亿的结局,甚至流拍无人接手。
      创能新天地不仅没有像当初建设时预想的那样,滑雪、观赏、游乐、消费、餐饮互相促进,正向循环,相反,被地段劣势加之巨额投资拖垮了。晴洲不缺有实力消费的群体,但他们不会跑这么远只为动物园遛娃,能消费得起奢侈品的,更热衷于户外运动,或者就算是要去游乐园、动物园之类的地方凑个热闹,也大都带着迪士尼年卡,去往离晴洲高铁半小时的上海;愿意跑这么远体验低配版滑雪、寻个新奇的年轻人,大都是生活费充裕的大学生,或者刚工作的,买个龙骧都要咬紧牙关,逛一圈奢侈品区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最后去礼阁仕买一杯进口酸奶打道回府。屋漏偏逢连夜雨,创能集团自身资金链暴雷,现在虽然生意还在做着,设备老化、商家撤出,大厦将倾,一片荒凉。
      顾方闽回到正经的语气「因为,创能要买这么大的一块地,晴洲能卖给他的只此一处,别无他法。市中心别想了,市郊的地都是当年拆农村拆出来的,东一块西一块,能有这么大连片的地,满足创能的宏图大业,能卖给他们,已经是烧高香求来的了,要面积就别想地段。」
      小常搭话「那,为什么卖给创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不是拆了卖给多家,这样好像形成新中心的概率明显更大不是吗?」
      「卖到钱才是真的。形不形成新中心这种事只有创能和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商才会在乎。晴洲的人口数量太少,多中心的格局根本实现不了。现在两个中心,老的主城区一个,市政府迁址的新区一个。如果还有第三个,就算安南路那儿成不了,总有别的地方会成为,关卖地的什么事?拆不拆成多家都是卖一样的价咯,卖给创能自有它的理由。」
      看到老顾又停下来装模作样地卖关子,工处看不下去,「不说就别说了。」
      「按晴洲的GDP来说,博物馆、文化馆、方志馆、动物园、植物园、海洋馆六大标配都应该有,不仅要有,还要好,要有特色。但是你算算,植物园是前年开始建的,美术馆是去年开始建的,所谓的海洋馆也是粗制滥造。说白了晴洲设市很迟,又是几十年的工商业城市,有钱也没往文化这方面花。看着跟晴洲差不多富的城市都卯足劲把这些市政场馆造得声名远扬,一个不够还要多做几个新的,为市民打造高质量的休闲体验场所诸如此类的小话术吹起来了,换你你也急啊,但急也变不出银子。此时此刻,有个壮志雄图的大老板愿意代劳一点点咱们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那不是好事吗!」
      原来是这样,向何在心里暗暗忖度。「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去那里!搞团日活动呢?!」顾方闽又开始抑扬顿挫的演起来了。「因为,动物园和水族馆本来就是归我们局管的呀。小向,你刚一周你可能不知道,农口工作包括万象,不仅是种田摘果这么简单,农村建设、渔政、农药、农产品质检、品牌创建、动物的养殖、防疫,甚至连管理宠物医院和动物园,都属于农口工作。所以我们去是业务相关咯。」
      一边听顾方闽报着这些词儿,向何一边默默回忆从东边501到西边530,15个处室的名称,试图一一对应起来。
      「就说这创能水族馆里的白鲸,看到你隔壁的芮处它都认得,围着芮老师转圈圈。因为芮老师常去看它们啊,它吃什么食物,生什么病,用什么药,打什么针,跟别的动物打不打架,这些我们都是需要知道的。呐,往好听了说我们团日活动去学习动物知识名正言顺,往不好听了说,团日活动不要经费的呀,你愿意掏钱吗,或者局长掏钱吗?所以水族馆老板给我们行行方便咯,他行方便他方便。我们呢,有地方去,活动记录有的写,能存下一次的档,结束了之后我们还可以去那里消费消费,各自把晚饭解决掉,他那里都没有生意了,来我们这一波人不是雪中送碳嘛,双赢。」
      说着说着,我们达到目的地了。顾方闽稳重地停好车,嘟囔一句,「哎呀,果然啊,有几位忙人有事没来啊!」
      他故意把“有事”两个字咬得很重。刚通知团日活动时三令五申无事不准请假,此刻又确有人因有事请假,这有事与无事之间,什么样的事算有事,谁的事算有事。周末搞团日活动,每个人在主观意愿上都是不想来的,有些人的意愿永远可以得到满足,有些人的事永远是大事。
      如果向何还是那个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大学生,她大概会为此感到愤懑;然她已成为一个被生存焦虑浸淫的社会人,她需要保障、固定、兜底之类的概念让她不总喘不过气,不总想起父亲、母亲、钱和失业。这个世界上数不清有多少个路边摆摊的老人、人才市场里挤挤挨挨的高龄应届生、流落街头流浪汉、家庭情感牢笼里的囚徒。向何渴望换上只有一页纸的户口本,有一个关上门以示拒绝的容身之所,一串把诡异的父亲和失控的母亲暂时关在门外的钥匙……
      她有时会觉得学生时代的愤世嫉俗很幼稚,芝麻大的事并不值得义愤填膺,只有把精力和情感从抽象的东西上拿开来,才能为自己挣得好日子,虽然这么想似乎是背叛了曾经的自己。可哪又怎么样呢,就比如,如果责令请假的人都来说说所为何事,代价是进水族馆必须自己掏钱买票,而不是经理笑脸相迎,门户大开,任何一个收益导向的人都不会愿意吧。
      应到70,实到45人的一行人,汇合,问好,在经理的带领下进了创能新天地,走几步便看到有工作人员在那里等着,手一指,我们抬头便望见了老旧而气派、设计新颖的门匾,写着「创能海底世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