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谢以令初入雨花庙 ...

  •   墨城虽已空,四周的小州小镇却有几处尚存。

      谢以令一行人,在天光大亮之际到了墨城灵州平安镇。

      阿四一路闻着各色吃食的香味,涎水都流了快三尺长。

      走到一家烧饼摊前,南宫赐上前买了五个烧饼。

      谢以令奇怪道:“怎么买了五个?”

      南宫赐道:“还有一个是娇娇的。”

      谢以令听了直发笑,接过其中一个道:“多谢道长慷慨解囊。”

      这饼刚出锅,烫手得很。

      谢以令拿着这饼,心里才慢慢惊觉,他是真的,再次回到了这人世间。

      南宫赐道:“不必。你拿两个吧,我不用吃。”

      谢以令刚咬了一口饼,听到这儿便问道:“你们修仙的人,不能吃这些?”

      南宫赐顿了下道:“不是,不饿罢了。”

      谢以令却也只拿了一个,将多出来的那个给了阿四。

      阿四默默拿着三个饼,一边自己吃一边喂娇娇。顾桓之倒并非身无银两,只是见南宫赐将他的也一并买了,也就收下了。

      “听闻这灵州平安镇,有一处庙宇,叫雨花庙,庙中供奉的雨花神,也叫雨花娘娘。据说此庙很是灵验,凡是去许愿过的人,不出三月必会再去还愿。”顾桓之将最后一口饼咽了下去后说道。

      “雨花庙?”谢以令疑惑道:“是近几年新建的吗?”

      南宫赐道:“大概五六年前,不知是谁在此处修建了雨花庙,后来墨城一事后,周围其他州也跟着一起覆灭,唯有灵州留了两个镇,一处是永安镇,另一处便是平安镇。”

      顾桓之道:“我听说,墨城覆灭那晚,阴蝶压城,所过处无人生还,平安镇不知是何人带领着所有百姓都往那雨花庙处逃命。奈何庙宇甚小,无法容纳全部百姓,可那阴蝶,却是半分也不敢靠近那个地方,只停留了一会儿便去了别处。”

      “此事传开后,与平安镇相距甚近的永安镇百姓也奔雨花庙而来,竟真的护住了性命。这番风波过后,两镇百姓便奉雨花娘娘为神,扩大了庙宇,重新修建了一番。”

      谢以令听闻,不禁挑了下眉头道:“倒真有这种奇事。趁天色还早,不如我们去看看这传说中的雨花娘娘?”

      他们找了间客栈托店小二喂了娇娇,且将它留在了那儿。

      阿四路过几处点心铺,拉着谢以令直往里面走,南宫赐在身后掏出钱袋付钱,抬头时正看见一脸无奈的谢以令帮阿四提着糕点与他说话。

      顾桓之在一旁提醒道:“道长,该走了。”

      谢以令被迫接过阿四递过来的点心,放在嘴边正要咬时,忽然愣了下,想起什么般,他伸手掏出颈间戴着的那枚圆环形玉佩道:“道长,这枚玉佩,可有何作用?我似乎从未见过此类灵器。”

      南宫赐看了一下他颈处,那是他在弄风山给谢以令的那枚。

      “这玉佩,是我闲来无事自己炼的。”南宫赐道:“无意间得到的玉石,打磨后用南归驱邪咒术炼成此状,可收人身上邪气。”

      “邪气?”谢以令惊道:“难道那狐狸还真没说错,我身上确实有邪气?”

      南宫赐道:“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你不必担心。”

      谢以令闻言怔了怔,眼底复杂神色闪过。

      一行人沿街行了半个时辰,远远看见那雨花庙,不时有人进出。

      那庙通体朱红,仅上方盖着墨黑色玉瓦,庙门前竖有一块晶莹壁石,上面刻着两名飞天神女,风姿卓约,仪态万千。

      一进庙中,谢以令发现脚下踩着的竟还是一层晶莹黄玉。

      南宫赐越过前面的阿四,走到了谢以令身旁。

      “这就是那位雨花娘娘的尊像吧?”谢以令看向庙宇上方道。

      只见乌红的供桌上,红花供果满簇,往后,是一尊镀金人像。

      那是一位慈眉善目的女子,五官端正,两颊饱满,眉心一点玛瑙红似雨滴点缀,双唇轻启,似在祈福呢喃。

      她身着云袖圣裙,手间披帛近两米,左手拇指与中指捏合,其余三指展开,置于胸前。右手举托着一朵流光红莲,缓缓流转,放于腰间。

      顾桓之顺口问道:“这红莲可是什么灵器?”

      南宫赐道:“那是如意红莲。”

      “如意红莲?”顾桓之有些稀奇道:“竟还有这种东西。”

      谢以令解释道:“这种红莲原本生在与刀山一处烈池中,十年孕一果,二十年开一朵,取出后,需用极大的心念来孕育。”

      顾桓之又问:“要何心念?”

      南宫赐道:“心中所愿,如姻缘求子,祛病驱邪,招财进宝,招魂唤魄等。”

      顾桓之惊叹:“那可真谓是无所不能,不过,前面还有几分可信,后面那招魂唤魄,也是真的?”

      南宫赐道:“这镇上皆是普通老百姓,所谓的招魂唤魄不过是被求的人生了一场病,或神魂暂时离体罢了,于她而言,不足为难。”

      顾桓之道:“那看来,这雨花娘娘的确是一位造福百姓的良神啊。”

      谢以令看着那红莲:“未必。”

      他上前两步,走近了些,细看那红莲,只见红莲花瓣,金光隐现,却在花芯处,透出缕缕黑气。

      “如意红莲可探取人心之所念、所想、所愿,进而吸收为自身孕育成熟的养料。”

      南宫赐靠近谢以令道:“这红莲靠世人心念所存,可人心多变,其念自然也会变。”

      顾桓之问道:“那若是这红莲成熟后又会如何?”

      谢以令沉了脸色:“那就得看这位雨花娘娘,具体想做什么了。”

      说完,他伸手,竟将那朵红莲径直拿了起来,托在手心。

      “别慌。”谢以令看了一眼被自己吓了一跳的顾桓之,道:“这红莲并非本体,不过是一个分///身罢了。”

      果然,在谢以令说完,手中的红莲变得逐渐透明起来,直至消失不见。

      而那位雨花娘娘手中,又凭空出现了一朵一模一样的红莲。

      “几位公子,也来拜雨花娘娘?”一道沙哑的声音在几人身后响起,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老翁正笑着看向他们。

      几人连忙让出了空地,站到一旁。

      谢以令笑答道:“我们初来这平安镇,听闻雨花娘娘很是灵验,便也来求个平安罢了。”

      老翁闻言,脸上浮起些得意:“这平安镇,正是有了雨花娘娘才得平安啊!”

      谢以令意味深长道:“是啊,如今这般灵验的福神可不好找了。”

      见老翁已跪下祈福,谢以令看了其余人一眼,当下走了出去。

      刚出庙门,便看见一位妇人牵着位约摸六岁的儿童满脸喜色地匆匆往庙里赶。

      那儿童目光有些涣散,神色呆似木鸡般被妇人扯得走路都踉踉跄跄。

      还未走进正殿,那妇人便“咚”一声跪在了玉阶前,两行清泪从她还有些红肿的眼中流出,不待谢以令等人反应过来,那妇人已经恭恭敬敬地开始磕头。

      “多谢雨花娘娘施展神力救我儿一命!多谢雨花娘娘大发慈悲!多谢雨花娘娘!阿寅,快,快跟娘亲一道谢谢雨花娘娘!”

      阿寅紧紧靠着妇人,口中小声念道:“谢谢雨花娘娘。”

      妇人满脸堆笑,道:“快给雨花娘娘磕三个头,快!”

      阿寅听话地低头在地面磕了三下。

      谢以令见状,待妇人起身时,上前轻声问道:“这位姐姐,你也是来向雨花娘娘还愿的吗?”

      那妇人抬头,看见一张俊眉善目的脸,心中不免少了些警惕,她点了点头,如实道:“我家阿寅上个月生了场大病,好多大夫都看过了,都看不出什么毛病,但就是身体发热,昏迷不醒,一开始还能喂些药汁,后面连药也喂不下去。我吓坏了,连忙到雨花庙求了娘娘,不曾想,回去后不过两天,先是身体不再发热,后面又过了四天,阿寅就醒来了!”

      谢以令面露惊讶道:“这雨花娘娘还真是神通广大啊!”

      妇人笑道:“可不是嘛,要不是雨花娘娘,哪里还有我们这些人在呢?”说罢,她牵着那孩童就要离开。

      谢以令连忙拦住她问道:“你不是来还愿的吗?怎么就在外面不进去?”

      那妇人抿嘴一笑道:“公子你是别处来的吧?我们这儿祈福不用给香火钱,还愿不用进正殿。”

      谢以令看着妇人渐渐走远,她的两边肩头绕着几缕黑气,在她身影消失前,回到了正殿。

      南宫赐看着谢以令转过身来望着自己道:“道长,这妇人恐怕……”

      他话未说完,南宫赐却明白了他的意思,忽然问道:“你可知碧落?”

      “啊?”谢以令正沉思着,南宫赐话题陡然一转,迫使他从自己的思绪中抽离出来。

      “碧落么?”谢以令回忆道:“似乎是——道长你的灵剑来着。”

      南宫赐眼中浮起一丝笑意:“碧落为上等灵剑,对世间万物所具灵气极为敏感,遇邪则动,遇灵则盈。我方才才注意到,从进这平安镇以来,碧落一直没有动静。”

      “这世间,哪怕是未曾修道的凡人,体内也会有或多或少的灵力凝聚,可护筋脉寸肠。若说整个平安镇连一丝灵力也没有,那便只有一个可能了。”

      谢以令双眼微瞪,不自觉压低了声音:“这平安镇,一个活人也没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