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7、第 117 章 ...

  •   342、

      莲花灯中点燃温暖的小蜡烛,自河畔放下,逐水漂流,民俗寓意“送魂”。可以穿透磅礴的生死障壁,把自身的情思,传达到逝者的冥间。

      “人分三六九等,有些人生来就是享福的,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受罪的。岳母,感激您送给小婿这么杰出的贤妻良母。衷心地祈愿,您在冥间与阎王爷搞好关系,转世投胎进王公显贵之家,富贵荣华,再也不用吃苦受罪。”

      双手合十,双眸平和地闭阖,虔诚地许愿、祝福。

      孙招娣,西南宜州葵县人士,家境贫寒,卖到窑|子里做暗|娼,十九岁时感染了一身的性|病、肺病,被鸨母勒令打手扔到了破庙里,冻毙于腊月春节。
      这具肉|身的生身母亲。

      我一丁点印象都没有,魂穿醒来便在冰天雪地里,差点被饥肠辘辘的野狗撕了,原来那小孩儿早冻死了。

      名字倒是莫名的熟悉,招娣,招娣……啊,很多年前,及仙大案的时候,公堂撞柱自|杀的小歌伎,小樱桃,本名不也叫招娣么?

      招娣,招个弟弟的意思,类似于盼儿,盼个儿子,这世间到底还有多少女子叫这种恶心的名字。

      很抗拒,接受不了这个肮脏的母亲,不承认。我在现代有自己的父母双亲,母亲姓王,父亲姓徐,小康家庭,清清白白,殷实幸福。

      商人把莲花灯递给我,让我点燃时,我拒绝了。

      商人点燃莲花灯,放入河水,逐水漂流,送魂祈福。我站在桥上,看着他一系列诚挚的举动,隔着朦胧的夜色,犹如遥远的局外人。

      这份浓烈的抗拒里,其实掺杂了歧视。

      但细想想,又不禁发笑了起来,厚重的麒麟面具底下,无声地眉眼弯弯。

      歧视什么吗,我自己不也被人做成了翠玉,打成了妓|女么。高级|妓|女也是妓|女,和污秽窑|子里的暗|娼,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

      “你与我保证过,不用再给官员陪|睡了,已经孝敬了别的翠玉上去了,他已经纳妾室了,为什么前天晚上又来找我了?”

      提着武服长袍,踩着湿滑的石阶,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低头看着脚下,小心翼翼地上岸。

      “他当着你的面,把我拖走了,你没拦。”

      “好相公,大商人,你不是最一诺千金,最重视诚信的么?”

      上岸以后,放下袍子,地面不湿滑了,彻底安全了,男人才抬起头来应。

      “我很抱歉,夫人。民不与富斗,商不与官争。千古忌讳,血的教训,陷空岛不敢犯。”接过伴当递与的手帕,擦拭手上沾染的腥寒河水,“更何况熊飞与我从小一起长大,友谊深厚,我们手足兄弟之间,几十年的金坚感情,远重于和你的感情。”

      “你想开些,至少现在不会再给你强灌助兴药了,不是么?我们知道了你保守迂腐,也不会再在你身上玩得太花了。”

      “熊飞是爱你的。为夫也很爱你。被两个强大的男人同时深爱,你应该感到荣幸、恩宠,陶醉其中才对。”

      抬起右手,屈指,指节轻柔地摩挲脸颊,幽情缱绻,宠溺包容。

      “乖,莫耍小脾气了,小娘子。”

      走马灯,雅称蟠螭灯。
      能工巧匠,古老智慧凝炼出的结晶。
      灯内火烛燃烧之时,产生热力,带动底盘的轮轴转动,内部的剪纸也跟着转动。光影投射在外壁上,旋转的小人物仿佛在互相追赶般,巧夺天工,精妙绝伦。

      木质的大灯笼,又加之各种玉石、彩绢、红穗子装饰,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大部分是圆筒状、四方状的,少部分是六方亭形状的。
      六方亭的用料最多,做工最复杂,格外耗费匠人的心血。价格很高,起步十两银子,上不封顶,专供豪门阔户消费的奢侈品。平民百姓可望不可即,只敢艳羡地远观,不敢近前亵玩,怕给碰坏了,赔不起。

      “喜欢哪个,自己挑。”

      银纱灯笼里,嫦娥奔月,缥缈梦幻。
      碧纱灯笼里,荷塘月色,群星晶莹。
      正气凛然的赤红灯笼里,手持方天画戟的武将骑马厮杀,追逐着四散逃跑的敌寇,戍卫国家边疆。

      还有一方原色的纸黄灯笼,清雅脱俗,没有任何多余赘饰。
      六面灯壁,笔墨洋洋洒洒,遒媚飘逸,赫然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不知哪位妙笔秀才,摹仿得惟妙惟肖。

      “想要这个?”

      回过身,注视着男人,轻轻点头。

      “开口求我,与我撒娇,我便给你买下来。”

      “……”

      上前几步,拥住腰,商铺前的摊子上,耳鬓厮磨,耐心地蛊惑,低柔地循循诱导。

      “开口求嘛,夫人,你知道怎么做的。就像秋露、蓝荆、香菱、玥玥她们那样,抓着为夫袖子的一角,轻轻扯扯,来回晃动,然后软软地开口唤,夫君……”

      “我不要了,我们走吧。”

      那边铜皮铁骨的杂耍艺人开始表演吞剑,场面惊险异常,引来无数心惊胆颤的围观。

      什么原理,锋利的剑刃怎么可以往咽喉里放,怎么做到的?……
      好家伙!好家伙!全吞下去了!……
      真吞下去了!什么大型奇幻现场!这不可能!这不科学!这不医学!……
      假的吧?一定是障眼法!到底怎么做到的?……

      “夫人——”背后的声音远远地唤。

      充耳不闻,没反应。

      “明文——”再次唤。

      终于扭过脸来。

      愣了下,暗夜阑珊,绰约朦胧的光辉里,商人提着那盏赤红正气的蟠螭灯,含着温朗的笑意,相貌堂堂,器宇轩昂,迎面大步走来。
      纵马疾驰的武将追逐着侵略的敌寇,大杀四方,在灯壁上来回旋转,虎虎生威,英勇地守卫着山河壮阔。

      “握住呀,你喜欢的。”莹润细长的红木提杆塞到手里,“回头请工匠好好保养保养,润油,防虫蛀,防发霉,挂在咱俩的屋里当装饰,能挂好多年,闺女儿子全部成人成婚以后,它还能鲜亮如今夜。”

      “……”

      牵住手。

      “走,夫人,时辰差不多了,瓦舍里的皮影戏快要开始表演了。”

      “为夫早就买好位置了,梁祝化蝶的凄美爱情故事,荡气回肠,感人泪下,场场爆满。经典不朽,传唱百代而不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非常喜欢。”

      343、

      雅称蟠螭灯,俗称走马灯。
      六方亭形状的实木大灯笼分量很沉,里面的小人物、小图景不停地旋转,光晕迷离梦幻,煌煌然宛若人死前的记忆回溯。

      我经历过记忆走马灯,生命体征微弱,濒死的时候人的大脑记忆会倒流,由老朽至童年,一生几十年的漫长经历在几个呼吸间就能回溯完。

      把思想化为实物,把虚幻具象化作真实,最初发明出走马灯的工匠,一定是位有着特殊经历的妖孽。可惜没有记载可查。

      六七斤的重量,犹如庄园里养的西夏豹猫,提溜在手上,没一会儿胳膊便酸麻疲累,没力气了。
      也可能并没有六七斤,是我太羸弱了,所以总是错觉拿在手上的东西很沉。

      二十来岁的时候筋骨强悍,可以扛着重伤的战友撤退,冒着大雨连跑十几里路。

      四十来岁的时候,中年妇女,白白胖胖,穿着精致漂亮的绣花鞋,只是提溜着个灯笼逛会儿夜市,便累得精疲力竭。

      啧。

      瓦舍里人满为患,光影昏黄绰约,烟火气迷离,如陷雾里,如隔云端。卖糕点小食的货郎挑着担子来回穿梭,哪个位置招手吆喝声,立刻跑过去,把担子放下,任由挑选。

      “饿不饿,这里面的小吃与家里的不同,别有一番市井风味。”

      “饿。”

      拿了包香辣胡豆,抱在手里慢慢地咀嚼,垫垫饥肠辘辘的肚子。

      穿透性极强的鸣锣声一响,台下喧哗声渐渐消失,终至满堂安静。

      台上宽阔巨大的黄幕布里,开始出现种种场景,兽皮、纸板制作的彩绘小人物,一个两个三四个,作为主角配角,纷纷浮现在场景中。

      幕后的艺人以长长的细棍子、傀儡线,操纵着各色小皮影动来动去,发生种种故事情节。配以声情并茂的男女老少配音。

      善与恶,正与邪,黑与白,恩怨情仇,在戏台子上上演,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下面观众的情绪跟着潮涨潮落,时而义愤填膺,恨得叫骂涟涟,时而悲郁痛惋,唏嘘不已,时而感动得潸然泪下,抽抽噎噎。

      梁祝化蝶的悲壮爱情故事。
      东晋时期,会稽郡有一大家闺秀,名祝英台,花容月貌,冰雪聪明,喜欢读书,一心想上学。但礼法框缚,女子不能抛头露面,更无法进书院。于是祝英台女扮男装,混进了书院,刻苦读书学习。
      在书院里,祝英台与同窗书生,英俊翩翩的梁山伯,在朝夕相处过程中互生情愫,渐渐相爱了。互许终身,白首偕老,非君不可。
      寒门穷小子,梁山伯到祝家求亲,但祝家是雄厚的世家豪门,看不上他,早已把女儿婚配给了门当户对的鄮县太守府,马家的儿子,马文才。
      不久,梁山伯金榜题名,做了七品县令的芝麻官,但忧郁在心,相思成疾,官老爷的位子还没坐热乎几天,便吐血身亡了。
      祝英台出嫁之日,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间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
      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自尽殉情。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离开残酷的尘世。

      古代版的泰坦尼克号,跨越阶|级的凄美爱情,不顾一切冲破重重桎梏,撞得头破血流,哪怕是死,情侣也要死在一起。

      皮影戏落幕,满堂寂静良久,台下观众感动得热泪滚滚,更甚者还有嚎啕大哭的。

      巨贾把我揽在臂弯里,有一茬没一茬,拿我手中的纸包胡豆吃,牙口贼好,嚼得嘎嘣嘎嘣,香酥脆。

      “夫君,口渴。”

      朝侍候在旁的伴当招招手。

      “给夫人买碗茶来。”

      “是。”“是。”

      《梁祝化蝶》的经典戏剧落幕了,下一场是《牛郎织女》。

      玉皇大帝的孙女儿,织女,非常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长年累月浮在云端上,看上了凡间辛勤劳作的牛郎。
      于是偷偷下凡,私自与牛郎相爱。
      牛郎把织女的飞天羽衣藏了起来,织女回不去天上了,不得不留在凡间。变成了凡女,嫁给了牛郎,从此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婚姻生活。
      天庭发现以后气坏了,派遣天兵天将把织女捉回了天宫。玉帝大手一挥,大发神威,在他们之间划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银河。
      然而牛郎织女坚贞的爱情感天动地,感动了喜鹊,每年七月七那天,无数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空搭起一座壮美的鹊桥。
      然后牛郎就可以带着儿女,在鹊桥上与妻子相会,以解愁苦的相思之情了。

      又是收割了老百姓无数眼泪。

      《牛郎织女》的经典戏剧落幕了,再下一场皮影戏是《贵妃醉酒》。

      唐朝时期,杨家有个女儿,生得珠圆玉润、国色天香,名玉环。杨玉环本来被寿王看中了,做了寿王妃。后来随丈夫一起进宫觐见长辈时,因为太美了,又被寿王的皇帝爹,唐玄宗李隆基一见钟情了。
      色迷心窍的唐玄宗为了得到儿媳,下圣旨,迫使杨玉环出家做道士,不再是寿王妃,而是道馆里的太真娘子。
      顺理成章地绕开了礼法的障碍,派侍卫銮驾悄悄地把太真娘子接入了皇宫中,从此公公睡儿媳,颠鸾倒凤,你侬我侬,恩爱得情比金坚、感天动地。册封为杨贵妃。
      唐中期爆发安史之乱,西北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起兵造反,国家动荡,山河飘摇,倾覆在即。
      李唐皇族逃离首都长安,逃到马嵬坡时,发生了兵变,军队要求处死亡国祸水,杨玉环。
      唐玄宗虽然深爱杨贵妃,但为了大局着想,还是大义灭爱,下圣旨,赐白绫,逼杨玉环上吊自尽了。
      杨玉环死后,芳魂化作蓬莱境的仙女,仍然深爱思念着夫君,在唐玄宗七老八十、白发苍苍时,还经常化作一缕轻烟,钻入皇宫探望。天人永隔的恩爱夫妻,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贵妃醉酒》的经典戏剧落幕了,再下一场皮影戏是《白蛇传》。

      许仙采药的时候救了条受伤的蛇,蛇修炼成精变成美女,名白素贞,回来报答许仙,给许仙生儿育女、甜蜜恩爱的故事。

      一个又一个的男女爱情故事,没完没了,没边没尽。

      “嗳,你怎么睡了?醒醒,夫人,醒醒。”

      摇晃趴在怀中打盹的妻子,摇晃不醒。
      迷迷糊糊嘟哝了句什么梦呓,趴在腿上,蜷在腹腔热源处,睡得更酣甜了。

      “醒醒!”指节曲起,狠狠几个爆栗敲下,敲脑瓜崩,“老子花钱买的票,你不给老子观看完?”

      “#*&%#**……”

      “你说什么?”附耳过去,嘈杂的瓦舍环境中,凝神细细地倾听。

      委屈的梦呓。

      “我做错什么了……你往我脑壳里糊屎……”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7章 第 11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