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7、第四章 困 兽(续1) ...


  •   谷雨,县城迎来了本年度第一波高温天气。翻滚的热浪犹如凶恶的猛兽,一波又一波地袭向人群。按本地气象台预计,这波高温天气估计要持续至少半个月以上。

      夜晚,趁着热浪的暂时退却,人们又开始集体地走出房门,尽情享受着夜幕所庇护而来的一丝清凉。

      阿明在自家精心打扮一番后,便下楼开车出门。今晚,他被客户邀请到县城目前最大的夜总会去尽情放松一番。

      阿明和哥哥阿华有着明显不同的个性。阿明没有哥哥的那般城府和深邃;他有着更加张扬与热情的性格,以及时尚独特的艺术审美。
      两人的生意经也不尽相同。阿华现在更加青睐于身居幕后,做事不显山不露水;而阿明则偏向于个人色彩浓烈的做事风格。

      譬如,他给自己的服装品牌起了一个独特的名字:明。一个“明”字,就是阿明给自己事业的自我定义。

      而为了做好这个属于自己的品牌,阿明开始委托省城的服装设计,为自己的品牌打造属于自我风格的服饰;同时,又找了一个新的厂房专门给新品牌做产品加工。

      下决心做自己的品牌,最难的不是设计、生产;最难的是如何打开销路,走向市场;尤其是处于品牌创始阶段,订单,便意味着一切。

      早在阿明下定决心自创品牌的时候,哥哥阿华和家人都持反对的态度。尤其是做大嫂的蔡家莹,她直言反对。她认为,对于国产服装而言,现在还是处于低端市场,人们愿意购买国产服装,是因为物美价廉有性价比而不是看中其他;没有市场客户基础和没有优秀的产品品质做担保,贸然决定自创品牌冲击高端,这是肯定赔本的买卖。

      但阿明还是决定一试,他找了省城的同行老乡,观摩他们的品牌经营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交流,阿明便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出师。

      接着,他就着手把“明”这个牌子给建立起来。

      都说万事开头难,但做品牌的开头比谚语说的还要难。从“明”这个牌子设立到现在已经快小半年了,设计有了,厂房有了,但阿明还是没建立起自己的客户和渠道。而做品牌,意味着要持续地投入,光每月需要的资金就要三五万,对于阿明而言,可谓是苦不堪言。

      就在昨天,阿明接到同行的电话,同行说是有大客户看了阿明的品牌,颇感兴趣,有意向和阿明谈合作的事宜。

      这简直就是一剂及时赶到强心剂。阿明很快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按要求,今晚就应约来到县城的最大的夜总会:金辉城。

      和烟花街这种低端的烟花场所不同,金辉城是高端的娱乐场所,它位于哥哥阿华的南海明珠大厦附近的一栋新建的五层商业楼里,上下五层均为金辉城所有,里面设有中西咖啡餐厅、健身按摩房、桑拿房、歌舞厅和高端私密包厢。一时间,这个金辉城就成了全县乃至全市闻名的高端消费场所,来的也是本地非富即贵的客人。

      阿明已经是这里的熟客,自然对来此地轻车熟路。他之前总结出一个规律:只要生意在金辉城里谈,十有八九是能成的。今晚,自然也不会例外。

      停好车,阿明便在服务员的引领下来到顶楼五层的大包厢。这是阿明昨天就订好的——这种大包厢很是抢手,没有资源还不一定能够订到;阿明也是成了这里的大客户以后,才有优先的预订权。

      “何总,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一进包厢,阿明便豪爽地给众人打招呼。

      “郑总,来来来,坐下来。”那个叫何总的,正是生意的中介人,他是阿明的本地同行。

      阿明看了看包厢里,除了四五个陪酒唱歌的姑娘,就只要何总和另外一个打扮土豪的中年男人。这个中年人,就应该是何总说的那个客户吧,阿明心想。

      “郑总,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东宁来的李总。”何总给阿明介绍坐在沙发一旁的中年人,此时,中年人正在闭目养神,甚是悠闲。

      “李总,你好。我叫郑庆明,你叫我阿明就好了。”阿明冲着中年人微笑,双手将自己的名片递上去。

      “郑总年轻有为、一表人才啊,怪不得你们何总总是说,郑总是县里头脸人物,才貌双全。今天初次见面,我就肯定何总之前说得没错。”中年人张开那双略带三角的眼睛,嘴上说着有些唐突的恭维话。

      “李总,按之前我俩的打赌,今晚可是你买单哦。”何总在一旁添油加醋。

      “今晚这张单,肯定是我的。”李总大手一扬,豪气冲天。

      阿明没有开口接茬,而是在一边赔笑。到现在为止,对于这个李总的来路他尚未摸清,一切还有待观察。

      阿明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了下去,一个眼神狐媚、衣着妖艳的女子便迅速坐到他的身旁,姿态放肆,风情挑逗。

      “来来来,陪我们郑总好好喝上一杯。”那个叫何总的中间人将倒满了半杯轩尼诗的酒杯递给阿明,示意他身旁的女子要好生伺候好阿明。

      陪酒的女子面生,阿明有些困惑;他之前来金辉城消遣,也没见过这几个女子。她们一个个的身材、打扮还有口音完全不像南方人士,倒是十足的北方风情。气氛甚好,阿明也顾不上什么探究,就和女子碰杯喝起来,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

      “靓女,我好像在哪见过你?”两杯洋酒下肚,阿明开始放肆。

      “老板,你是在梦里见过我吧。”女子说着,装着欲醉未醉的样子靠住阿明。

      “是吗?我想想,那个梦里你是在哪?在这里?还是在那里?”阿明说着,又干了一杯。

      “哎呀,你想在那就在那呗。要不,晚上我陪你一起去梦里追寻?”女子的话可谓是挑逗十足,她眼见阿明喝了一杯,自己倒也豪气,把杯里剩下的一点酒也灌进嘴里。

      “那好啊,你得帮我找找。”阿明说完,借着微醺也靠在女子的肩头上。

      两人开始一番逢场作戏,你侬我侬的,看的旁边的李总和何总连连叫好。

      “来、来、来,大家一起干杯,敬我们一表人才的郑总。”何总可是气氛制造的好手,他总能把握住时机,将气氛推向高潮。

      众人皆举杯。接着,又是一番劝酒,唱歌。连着几轮下来,气氛也就逐渐冷清一些。

      “何总,你也不给我好好介绍一下我们李总。”借着一点酒疯,阿明故意问道。

      何总一听,自然明白到了应该谈正事的时候。他示意几个陪酒的女子到包厢一边的酒吧台上,然后拉着李总坐到阿明身旁。

      “郑总,李总是我们隔壁东宁的,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了。他以前在省城给外资公司当采购,现在出来自己当老板。这段时间,他在我们县还有特区那边物色一些有特色的服装公司,专门供应欧美市场;之前他看过你的牌子和产品,十分有兴趣,所以今晚就约你出来见面,谈一谈。”何总认真地给阿明介绍了李老板。

      阿明听着何总的话,一边观察着这个李总。这位李总,年纪约莫四十出头,面向看起来倒是和善,衣着打扮本土化,一双三角小眼睛流露着混迹江湖多年的狡黠和精明。

      “不知道李总是看中我的什么产品系列?”阿明降低声调,显示出谨慎微小的一面。

      “郑总,你那个‘明’品牌,设计是那里出的?”李总上来便显示自己是行家的一面。

      “让李总见笑了,设计都是我在省城找专人设计的,都注册了专利。”阿明很有市场意识,懂得运用规则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怪不得,看上去和本地其他服装厂的产品很不一样,风格、品质,都不是低档货。”李总喃喃自语道。

      “李总现在是几家日本和韩国公司的国内代理商,他专门接这些地方的单子做出口,去年做了四五百万美金的出口呢。”何总恰到好处地居中凑合双方的生意。

      “小生意,小生意。”李总一听,双手作揖,脸上却是笑开了花。

      “不知道李总,你对我公司的产品,是怎么一个想法?”阿明趁着李总开心,逐步深入到合作的具体细节上。

      “郑总,我对你的产品还是挺感兴趣的。不过,我也得先到你那里去走走看看,顺便带点样品寄给外商。毕竟东西怎么样,还是要那边去确认的。”李总开口,显得老道而专业。

      阿明微笑着点点头,按一般经验,话说到这个地步意味着生意已经有不小的眉目。

      “只不过,郑总。我们也有些要求需要说在前面。”李总眼见阿明露出满意的微笑,便和一旁的何总交换了眼神,然后准备进一步深入交涉。

      “但说无妨。”阿明也懂得,这生意哪有那么容易就谈妥;李总口中的‘需要’才是生意中的核心部分。

      李总探着头往阿明身边靠,示意阿明向自己靠拢。阿明也很配合,毕竟所谓的需要也就是一个‘钱’字而已。

      “你们公司有一般纳税人资格,我这边需要你们帮忙开票。”李总说出了最隐秘的需要,然后又把头缩了回去。

      “开票?”阿明骤然警觉起来,他知道,现时所谓的‘开票’,基本就意味着是出口骗税。

      一般而言,向阿明这样的工厂公司,具备了一般纳税人的资格,就意味着可以开出专用的增值税发票;那些专门出口骗税的不法分子,需要从源头掌握专用的增值税发票的票源,就必然要找阿明这样的一般纳税人。

      之前,阿明的出口基本是现金交易的,外贸公司或外商代理人用的是现款现货的模式;他知道,轻易不开票,因为,开票不轻易。

      “郑总,我们可以给你做到六个点的返回。比其他一般人高两个点。”李总用两根手指做了一个手势,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诱惑。一般这种操作,不法分子都会通过虚增单价和数量,做高整个交易数额。按这个交易数额来计算返点,绝对是一股暴利。

      “郑总,你放心。我和李总那边,跟海/关、税/务和银/行都有很好的关系。没有把握,我们也不敢找你谈这么大的生意。”何总的话,让人明白他也是这个骗税团伙的一员,而不是什么简单的中介人。

      “这个事情,我还得考虑考虑。实不相瞒,现在有很多人找我合作做这事情。”阿明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暗示着他是抗拒的。

      “郑总,我们谈的可是一年两三百万美金的生意。”何总也摆出两根手指头,按照他们的操作,阿明就是坐着什么都不干,光开票就有将近上百万进账,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只不过,这钱拿的实在烫手,一个闪失,下辈子就要在牢里吃公家饭。

      对我的产品感兴趣,是借口;找我合作搞骗税,是事实。阿明心里笃定了这个李总和何总,绝不是什么正经的合法生意人。

      “郑总,我也照实说,我们已经做这个做了几年了。我们这条线也是成熟可靠,这个你可以放心。而且,我们也不玩全是虚的那种;服装我们是要的,因为外商客户是有实际的需求。前段时间,我在特区也找了同样和你一样的客商,人家就很配合。你知道的,现在厂家很多,但客户很少,能够一下子下个百万美金以上的客户,那更是比大熊猫还稀有。而且这行情你也清楚,现在的加工费能赚多少钱,一件衬衣,你能赚两块钱,那已经是暴利了。”李总说的也是事实,现在本地区的服装厂实在太多,连许多村镇里面也有成群成群的微型服装加工厂,市场早就供大于求,价格也逐年下降。

      作为行业当中的一员,阿明早就对这种无序的低价竞争感到不满,但是苦于市场和技术,自己也无法独善其身;只好随波逐流,跟着所有人一起靠低价竞争,恶行循环,直到有大部分人以失败退出。

      这里面,表面拼的是低价,实际拼的是压榨。压榨工人,成了行业中人所皆知的秘密。

      “何总,李总,我也给你们一句实话,我这个厂,除了我,后面也有几个股东。这么大的一件事,我也需要时间去说服他们,毕竟事情太大,要是将来有个万一,我这里就不好交代了。”阿明凭空捏造出一堆股东,这是为了推脱这帮不法商人找的一个借口。

      李总和何总相视一眼,便觉得希望渺茫。在谈话之前,他们以为阿明会为了暴利和选择和他们合作;但谈话结束后,才发现阿明是个有底线和有原则的合法商人。

      “郑总啊,这是一条发财致富的康庄大道。你不想做,是可惜啊。”当何总的嘴里说出‘康庄’两个字的时候,阿明差点仰头大笑。他知道,靠着钻空子赚钱,不算什么康庄大道,那是歪门邪道。

      “何总,咱们就不要强人所难了。郑总也有他的难处。大家内心不要有心结,生意不成,我们还是朋友嘛。对不对,郑总?”李总是话里有话,他暗示此事到此为止,希望阿明不要把他们的事情给宣扬出去。

      “那是,李总说得在理。我们还是朋友,来,大家干一杯。”阿明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这杯酒说什么也要喝下去。虽然他不屑于干违法的勾当,但也不会去断了人家的财路。

      “来、来、来。小妹们,你们也过来,一起喝酒一起唱歌。”李总又是大手一挥,那些躲在酒吧聊天的姑娘又回到沙发上。

      “来,眉娘,坐到我们郑总这里。”何总看出,阿明对于刚刚与他陪酒的那个姑娘感到非常有兴趣。

      “眉娘?”阿明看着这个姑娘,对她的名字感到诧异。

      “郑总,在这里怎么好意思说真名呢。何况人家眉娘也是刚来我们这里不久的,对不对,眉娘?”何总开始挑逗这个名叫眉娘的妖艳女子。

      “何总,只要你开心,叫我什么都行。”眉娘一边说着,一边伸手要去搂着何总的脖子。

      “哎,你的真命天子不是我,是郑总。快,敬我们郑总一杯。“何总反手就把眉娘的身子推回阿明身上。

      “来,走一个交杯酒。”众人连忙起哄,这是包厢里的一个高潮。

      “喝,喝,喝。”阿明也大声叫唤着,这个眉娘,名副其实,就一个媚。

      包厢外,高温持续发酵;即便夜幕已深,凉风依然微乎其微,令人难以入眠。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