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动如参商(四) ...

  •   帝王冷眼注视着面前的人,剑眉微蹙,似乎并不想听他讲话,却又一时没有打断他。

      宋晚烛微微一笑,轻转着手中的酒杯,看着杯中流转的波光,似乎有些出神,“陛下,我自小在国寺长大,耳边是日复一日的诵经声,身侧是无处不在的香火气。幼年时家中遭逢变故,我的不甘与怨憎,似乎也在梵音和香火里消散了不少。”

      “只是有时,看着前来佛前跪拜的人,我依旧有几分不解。”

      “世人或求高官显禄,或求长命百岁,我很熟悉这些沾染欲望的眼睛。但最令我疑惑的,是在佛前求公道的人,他们总能让我想起自己无辜枉死的双亲。”

      “十六岁那年的一个午后,我依旧在佛前诵经。身侧,一个满身泥泞的少年磕着响头,求神佛保佑,官府能秉公办案,将逼死了他心上人的豪绅绳之以法。我那时也在心中作祷,希望神佛可以给他公道。”

      “过了两日,我听说了少年身死的消息。官府包庇罪人,他手刃仇家,最后因杀人被衙门判了绞刑。”

      “天道苍苍,为何逼善为恶?”

      宋晚烛依旧没有喝那杯酒,只是自嘲地笑了笑,鬓边的红玉耳坠像是一滴鲜红的血,“到底是怎样的绝望,怎样的世道,才会让人向神佛求公道?”

      “我问方丈,方丈没有回答我。”

      “今日我问陛下,陛下可以回答我吗?”

      燕晗垂着眼,难得没有回应别人的质问。他看着自己华服上象征着天子的龙纹,琥珀般的眼睛闪了闪,似乎也带了几分不多的困惑和悲悯。

      “即便您确实是一个出色的帝王。”

      在他面前,宋晚烛依旧淡然地笑着,“可陛下以为,这世间有多少冤屈能够上达天听?”

      “陛下尊贵的眼睛,又能看得进多少世间疾苦呢?”

      燕晗没有说话。

      他的一生遍布血光和冷锋,刀尖舔血,自问不算安乐顺遂,但出身皇室,他离草野的尘土和民间的泥泞是很遥远的。

      “朕知道了。”

      帝王略皱了皱眉,不知想到了什么,抬眼看了宋晚烛一眼,淡声开口,“那江鸣雪呢?她做的就是这样的事么?”

      “她是怎么进入观澜阁的。”

      他这话问得突然,却也算有迹可循。似乎在他眼里,江鸣雪比天下还要重要一些。

      宋晚烛微微一愣,神色莫名柔软了几分,轻声道:“那年我见唐明月颇负才干,又带着个妹妹在各方夹缝中游走,有意邀他入阁。他行事温和,觉得观澜阁太过冒进,推诿了几次。”

      “直到有一天雨夜里,他跪着求到我面前,让我找他的妹妹,甘愿一生效命以作交换。”

      “那时江鸣雪只有九岁,却很漂亮。民间鱼龙混杂,小姑娘在一个烟花巷陌里走丢了,被一个女人拐到青楼。我找到她时,她穿着被雨打湿的衣服,一个人缩在墙角,眼睛已经哭红了,却不敢说话。只在我接她走时,怯怯拉住了我的袖子,问我能不能把那个女人也救走。”

      “后来我知道,那个女人的丈夫是个赌棍,卖妻为娼,拳脚相向。”

      “事后我问江鸣雪为什么要救她,她告诉我,因为那个女人在拐走她时,分明一直在哭,手上全是鞭痕,她觉得奇怪,也觉得可怜。”

      烛光照在宋晚烛白皙如雪的脸上,将他凌厉淡漠的五官烘得有些暖,“我看着那时的她,只觉得她是比唐明月,更适合观澜阁的人。”

      燕晗的眼睛不由变得有些红润,他的指节紧了紧,眨眼间,眼下莫名落下一滴冰凉的水滴。只是他似乎并没有在意到自己的失态,只能感受到心中隐约的疼痛。

      “她及笄那年,唐明月给她办了一场很热闹的生辰。阁里的人都很喜欢她,尤其是当年那个拐走她的女人,将她宝贝得不行。”

      宋晚烛微微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又浅斟了杯酒,唇边泛起一丝浅淡的笑意,“那夜,我答应帮她实现一个愿望。她想了许久,最后问我……”

      “你帮了那么多人,有人帮你吗?”

      “我在世间行走许多年,救过许多人,除了她,没有一个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后来多年间,即便我不曾要求,她也一直效命于观澜阁,为我做了很多事。”

      说到这里,宋晚烛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看着神色微动的帝王,略笑了笑。

      与他对视时,燕晗的唇边也泛起一丝还算了然的笑意,似乎知道了他心中所想,也知道了他未曾言说的,对江鸣雪的情义。不知为何,他却没有意料之中的愤怒。

      宋晚烛举起酒樽,笑着看向他,“陛下,敬您。”

      燕晗顿了顿,也还是拿起了手边的金樽,轻笑着望向他,慢声开口,“她那样的人,再多的爱慕,也不稀奇。朕也爱慕她,所以姑且不怪罪你。”

      “朕可以和观澜阁合作。”

      “但还请宋阁主明白,江鸣雪的身侧,只能站着朕。”

      话音一落,承天殿的门突然被打开,江鸣雪有些着急地绕过刘公公的阻拦,慌忙走进来,担心二人因为前嫌发生些争吵,刀剑相向,不可开交。

      只是推开门,她却微微一愣。

      明晃晃的大殿里,燕晗和宋晚烛拿着金樽,把酒对饮,神色平和,全然没有剑拔弩张的杀意,甚至带着几分理解的释然和笑意。

      “我来得不巧……”

      江鸣雪不知道方才发生了什么,却本能地觉得二人也算推心置腹,杯酒释前嫌,便有些尴尬道:“陛下与慈济法师谈了些什么?可否也同我说几句。”

      燕晗神色微动。

      他瞥了宋晚烛一眼,缓缓走到江鸣雪身前,声音低沉而轻缓,“宋阁主同朕坦言了观澜阁的事,朕觉得愧对天下许多。”

      “不过,朕最后悔的,是没能在多年前护住你。”

      帝王琥珀色的眼睛柔软而微红,像是带着翻涌的情愫,泛着晶莹的湿意,仿佛人前还在释然地笑着饮酒,但在看见她时,就要歉疚得落下泪来。

      江鸣雪一时不解,忍不住看了宋晚烛一眼。

      阁主轻抿了一口酒,随即笑着看向她,似乎对燕晗的脆弱和愧疚并不惊讶,还很满意。

      大殿很寂静,几乎可以听见泪水滴落在地面的声音。

      暮春的夜色带着落花的香气,月光洒下来,带着几分淡淡的蓝色,将窗外的一切都衬得很静谧,像一个美好安静的梦境。

      直到最后,江鸣雪都不知道二人讲了些什么,只记得帝王眼角的鲜红和泪水的凉意。

      或许许久以后,她才会发觉,今夜对于他们,甚至对于天下,都是一个不算寻常的夜晚。

      ……

      暮春时节总是过得很快,春意阑珊,却还没有热起来,最适合出游,也适合与故人相见。

      江鸣雪起了个大早,换上春裳,叫起了阿槿,拉着她出门。阿槿喜欢热闹,听闻要回一趟观澜阁,不带半分犹豫地梳洗了一番,又极为利落地收拾停当。

      今日,江鸣雪要去看看霁之的母亲。

      从前听闻她是江淮的歌妓,即便答应了霁之为他寻亲,她却也在心中留了个疑影,担心乱世之中,一介容貌姣好的女子会难以生存,大约连找寻的机会都很渺茫。

      谁知宋晚烛出宫一趟,竟也将人找到了。

      霁之是她领进观澜阁的,寻亲的事也是她交代的,如今人找到了,她自然没有不去探望的道理。

      自从宋晚烛与燕晗坦白后,她出门便不再躲闪遮掩了。车马的脚程很快,一早出门,不到中午便到了上京城的中央,进了观澜阁。在她曾经所住的房内,一个上了些年纪的女人端坐着,似乎也是在等她。

      “您便是霁之的母亲吗?”

      江鸣雪缓缓走上前,轻声开了口,面上带着几分明艳的笑意。

      她仔细看着妇人的脸,虽然她鬓边的头发已经白了不少,但眉眼却生得很漂亮,一张脸虽然苍老了些许,却很白皙,依旧能看出五官的出众,想来年轻时定然是个美人。

      二人对视时,妇人漂亮的眼睛明显一愣,似乎闪过几分错愕和犹疑,随即竟微微红了眼眶。

      “姑娘同我曾经的一位故人长得很像。”

      妇人看着她,略顿了顿,有些哑声道:“我便是霁之的母亲,多谢姑娘找寻,助我们母子团聚。”

      “听人说,姑娘姓江?”

      江鸣雪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正是。”

      霁之的母亲红着眼看着她,声音已然有些哽咽,“冒昧再问问姑娘,是可是江淮人?见江姑娘举止样貌不凡,大约出身官宦之家,敢问是江淮的哪个江家?”

      江鸣雪没有马上回答她,略微犹疑了片刻,觉得奇怪。

      只是霁之的母亲看向她的目光却很诚恳,她衣着考究,穿着一件淡蓝色的织花春衫,发髻也十分妥帖得体,簪着几支雅致的珠花,很有意蕴。

      目光移到她的发髻上时,江鸣雪微微一愣。

      花白的发间,簪着一只白玉芙蓉发簪,玉质洁白,形制古朴,透着温润的色泽。

      正是她母亲的那一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动如参商(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