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秦振东昨晚上折腾一夜,现在车上双目呆滞,精神萎靡。祁冬问他打算去哪儿,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说是要回家。

      秦振东是典型的子承父业富二代,家里有雄厚的资金背景和可靠的政治关系,不到三十岁,就管理着家族一只价值10亿的投资公司。不过,秦振东人虽纨绔但不算特别废物,也还知道天天和祁冬那些投资界朋友混在一起,——交流学习。
      嗯!交流学习。

      把秦振东送回家后,祁冬马不停蹄地和助理赶回自己的公司——黑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祁冬年龄不大,在商圈中名声却不小。他没什么背景,全凭借精明的头脑和不要命的工作模式在腥风血雨的商场中杀出一条血路。而祁冬本人,确乎对资本市场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他就像一条嗅觉灵敏的猎犬,总能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嗅到独特的钱的味道。

      正因如此,祁冬不到三十就已经是一家价值三个亿的投资公司总监。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利用手中资本成功参投好几家网络销售平台,还控股了其中一家中小型社交网络平台。

      即使如此,祁冬对自己的定位也十分清醒。他目前正处于走向高端资本市场的发展中阶段,虽然走势良好,但绝不能有丝毫懈怠,更不能马虎大意,公司底子薄基础差,不仅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更要看准机会做强做大。

      祁冬对自己的人生有着相当清晰的规划:二十五岁前,建立事业基础和人脉关系,目前看来,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三十五岁前,尝试介入经营管理,让所收购的公司形成良性生态发展,建立稳定的成长模式;四十五岁,如果不出意外,他应该能够拥有自己完善的的商业网络帝国。

      每当想起这些,祁冬就觉得意气风发,浑身鼓满金钱的能量。所以现在,不,今天应该做些什么呢?

      坐在车里的祁冬收起神思,开始筹谋他最近手头上的项目。最近,他看中一家性价比相当不错的上司公司——富乐集团。这家公司十几年前以开设图书实体连锁店起家,刚开始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两年内就在国内铺设五千多家实体书店,占领行业几乎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富乐依靠自身优势,发展故事周边这块市场,曾大手笔投资市场热销IP的周边产品,并建立了生产和销售渠道,取得不俗成绩。但是近几年来,因为网络售卖的兴起,富乐没有及时跟上市场进行转型,失去现在最重要的销售渠道的竞争优势,已经开始逐渐没落。

      去年,富乐集团也曾尝试突破,缩减实体店规模,将资金大规模转移到网络销售平台这一块,又因为管理者思想保守,不善开拓,以致于得不偿失,雪上加霜。实体店规模缩小到不足两千家不说,网络销售这块也没做好。今年年初,富乐表现糟糕的年报让它的股价一跌再跌,已经跌到谷底。市场投资界大佬谈起富乐都纷纷摇头,认为这家公司极有可能撑不到五年,将面临不得不退市,甚至有可能破产清算的糟糕局面。

      但祁冬不同意这个观点。事实上,在经过对富乐基团长达8个月的投资调研中,祁冬看中了富乐集团另一方面的价值,富乐拥有丰富的优质作者资源,这些作者带着文人的清高,却有着各种奇思妙想的脑洞以及妙笔生花的文采,如果能将它们好好开发,必将会是笔巨大的财富。

      如何开发这些资源,祁冬已经有了些基本构想。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则是需要取得富乐集团的话语权。直白点说,祁冬想要收购富乐,入驻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并取得彻底的管理权。这是他今年最重要的工作计划,也许没有之一。

      在普通人思路中,谈到股市收购,那就砸钱呗!只要有钱,这世界上没什么不能买到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风险投资家,祁冬绝不会这样想。在投资界中,他的公司只能算一家中小盘子的投资公司,比不得别人家大业大背靠大树,他必须盯着手中的每一个子儿,绞尽脑汁地算计着所有投资渠道,用最低成本达成期望目标。
      ……

      祁冬和助理到达公司时,已经是早上九点,相关项目的项目总监、投资顾问、风控专员、财务法务已经整整齐齐,分列在祁冬那间狭小的办公室,等待老板共同商议富乐收购案。

      黑帆公司有自己专门的高大上、装修豪华会议室,但那是留给外人看的。轮到公司极为重要的私密事项,祁冬反而更愿意挤在这间他从创业开始就一直使用的办公室。当然,能够参与其中的人也多是他信得过的公司骨干。

      所有人都早已习惯祁冬的行事作风,废话不再多说,会议开始,首先由项目总监介绍富乐基团的收购进展。

      目前为止,黑帆投资公司已经通过市场公开收购,以及委托其它基金公司代为收购两种手段,占有富乐集团9.8%的流通股份,如果再进一步,收购占比达到10%,则需要向公众公开收购计划,并接受证券监管、同时定期向市场披露资金状况,所有一切本应该按照他们最初制定的计划正常推进。

      “但是富乐集团的董事会成员,确实属于思想僵化的一帮老古董!”副总裁愤懑不平地如此评价,“难怪市场不看好这帮老家伙,他们发现公开市场有大额资金在吸纳富乐股份,同时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我们有收购富乐的意向。昨天,富乐集团董事会公开向外界表示将增发五千万新股,有意稀释市场流动股份。他们这样干,如果我们需要继续收购并且达到入驻公司管理层的目的,将不得不付出比原来多得多的成本。”
      ……

      祁冬坐在不起眼的角落,心平气和地听项目总监的工作报告。总监越说越激动,忍不住再次牢骚满腹。刚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他就对这个项目存疑,倒也不是因为其他,而是整个投资圈的人都不看好富乐集团的未来发展,认为现在网络销售大势所趋,富乐基团失去先机,又不肯大刀阔斧改革,必将在五年之内退出市场。

      “而现在,也确实证实这帮老家伙固步自封,自命清高。我们有意出钱帮扶他们,他们还不乐意了,也不看看自己现在是个什么德行?”副总裁呸了一口,“没有我们,他们就且等着破产清算吧!”
      ……

      祁冬微笑,不说话不表态,他挺喜欢这种畅所欲言的会议氛围,大家把该说的都说完,他把该听的都听完,各自的情绪得到释放,所有的意见达到充分讨论,然后,才能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工作。

      接着是投资顾问发言,他的意见和项目总监意见一致。目前为止,所有信用评级机构对富乐集团的未来都不乐观,如果再不从根本上改善经营,那么其市场份额将会持续缩小。最最关键的是,投资市场好几家量化基金已经闻风而动,他们就像草原秃鹫,最喜欢类似富乐这种将死未死的腐肉,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做空富乐基团,那么,用不着五年,只需一年,富乐基团就会被这帮基金提前瓜分,死无全尸。
      ……

      祁冬频频点头。实际上,身处腥风血雨的投资圈,他早已对相关事宜有所耳闻,按照那帮风险投资家的常规思路,富乐集团确实是那些量化基金做空套利的优质目标。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基金通过做空富乐获益匪浅。比如著名的五伦资本,曾经在去年富乐股价是8.42时,借出大约一百万股的富乐股票提前卖出,然后富乐的股价就如瀑布般一路下跌,到今年四月份,五伦资本在富乐股票5.51时,将这一百万股票重新赎回还给券商。这里外里一套,就赚取了将近一倍的差价。[注]

      这一口香甜的血腥,已经吸引了资本市场上众多虎视眈眈的秃鹫。

      接着,是相关财务和法务发言,内容都大同小异,虽然这帮人平时在公司事务上明争暗斗你来我往,但对于富乐集团收购案,意见却出奇的一致:都不看好。

      原因很简单,对于一家中小盘子的成长型投资公司,涉足改造这种观念陈旧管理落后的老旧大公司,风险实在太大。如果可以,还不如用这钱去扶持一家小点的新型网店。

      最后,由老板祁冬发表意见并作总结型陈述。祁冬的意见非常简单,就一句话:
      原定计划不变,继续通过公开市场增持富乐集团的股份,大约在一个月内达到入驻公司管理层的目标。

      所有人面面相觑,敢情前面大家说了那么多,结果全都是白说?

      对此,祁冬的解释如下:直到目前为止,富乐基团的基本面并没有根本性变化,当然,在座各位对收购富乐集团的意见,也和两个月前决定收购它时没什么不同。既然如此,那当然应该按照原有计划继续推进收购。

      “但是,现在收购富乐基团所需要的资金量变大了。”项目总监提出,“如果执意推进收购,将影响到公司的全年资金使用计划。”

      “我来想办法解决!”祁冬简单明了地回应。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第 4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