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吃完王家杀猪饭的第四日,狩猎队回来了,这次算是满载而归,野猪,狍子,獐子,野兔,野鸡还掏了一窝獾。刘氏收拾好大川带回的一只狍子和半扇野猪肉,“大川,明日套车把狍子,野猪都拿去城里卖了。家里的猪卖一头,槿儿说家里养的猪肉好吃。正好俺家也该办年货了,你王婶也跟俺们一道去。”祁大川点头,“娘,那俺先去定马。”拿了钱往村里马厩那边去了。

      刘氏回屋里数了几串钱出来,这次进城她得给阿芳买几样首饰和衣裳,村里不讲究,城里的妇人听说很是讲究这些穿戴。传山给的十几张皮子也拿去卖了,总不能让阿芳一嫁过去就被人笑话。刘氏叹了口气,只要阿芳能过的好就成。

      槿儿也跟着进城去了,牧陵城里不像夏日里那样繁华了,南方来的行商大多已离开,此时繁忙的多是买卖年货的店铺,街上来来往往的也多是城里和附近乡里的百姓。槿儿对祁大川说:“爹,您上回不是说连大哥在东市的南货铺里吗?要不咱们先去找他?他准能知道哪里卖肉卖野物给的价钱好。”祁大川犹豫了一下说:“这会儿该是南货铺里最忙的时候,连娃子只怕没空呢。”

      槿儿一想,爹说的对,自己想的不周全,连大哥这会儿正忙着呢。王大娘说:“守义有家相熟的铺子,要不咱们上那儿瞧瞧?”祁大川高兴的说:“那可好,多谢王婶。”王大娘指引着他们到了东市边上的一家铺子,祁大川进去问,槿儿就跟着奶和王大娘坐在马车上等着。铺子旁边有一位妇人摆了个摊卖糖瓜,看到她们笑吟吟的招呼道:“那边风大,过来这边避避风吧。”槿儿见到她摊子上摆的糖瓜早就动了心,这会儿便央求刘氏,“奶…”刘氏还未说话,王大娘说:“正好要买糖瓜,看这家做的挺好,走,槿儿,咱过去瞧瞧。”拉着槿儿就往那糖瓜摊子去了,刘氏叫住槿儿,塞给她十来个铜钱,大概够买一斤糖瓜了。

      槿儿她们买了糖瓜回来,祁大川也从铺子里出来了,看他一脸喜色,想来价钱给的不错,“娘,他们能把这些肉连皮子都收了,给的价钱也挺好。” 刘氏笑着说:“那可好,省了老多事了,得多谢你王婶了。”祁大川又向王大娘道了谢,背起野猪肉就进去了,又出来了几趟,把车上的皮子和肉都背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出来把银两交给刘氏,刘氏一看,差不多有十两银子,阿芳的嫁妆总算有了着落,刘氏心头的石头落了地。

      连阶送客到了门口,见到祁叔和槿儿站在铺子门外笑吟吟的看着自己,惊喜的走上去,“祁叔,槿儿,你们啥时候来的?咋不叫俺?”槿儿笑道:“俺们也是刚到呢。”说着把手里拎的一条肉递给他,“连大哥,俺家的年猪杀了,这是给你和大娘带的。”连阶也不跟她客气,道了谢接过了肉说:“俺也有东西要给你们,等俺一下。”说着跑回了铺里,不一会儿拎了一小坛酒和一个黑色的匣子出来,“这酒是孝敬俺叔,俺奶和爷奶的,这匣子是给你和松儿的。”

      匣子有两尺长,一尺宽,槿儿好奇的接过匣子问:“是什么呀?”连阶笑了笑说:“你回去打开就知道了。”说话间,又有客人进了铺子,连阶对他们道了声抱歉,便去招呼客人了。槿儿跟着祁大川回到马车上,坐着等奶和王大娘回来,小心翼翼的打开匣子,里面放着一包松子糖,还有一副皮手套和臂套。槿儿好奇的拿起皮手套,这手套样子有点奇怪,露着小指和指尖,祁大川看了说:“这是射箭手的护手和护臂,连娃子知道你学箭给你备的。”

      槿儿有些奇怪,“叔公咋不用啊?”祁大川说:“你叔公早不用这些了。”估摸像自己这样的新手才用这些吧,难怪都不见叔公用,槿儿暗忖。刘氏和王大娘从旁边的金银铺里出来,看她们满意的样子,应该是给小姑买好了首饰。年货办的也差不多了,祁大川等她们上车坐好,一扬鞭子就要回村里去了,忽然见到一个大汉揪住一个小贩的衣领把他整个拎了起来,那小贩连声求饶,终于被大汉扔回地上,抖抖索索的从衣袖里摸了一小串钱出来给了那大汉,那大汉才扬长而去,周围的小贩早就躲闪一空,等那大汉走了才又渐渐聚了回来。祁大川认的那大汉,正是当日被连阶称为李大哥的汉子。

      那小贩垂头丧气的捡起洒落一地的冻梨,一只一只的搽去尘土,槿儿看了于心不忍,便对刘氏说:“ 奶,俺想吃冻梨。”刘氏知道她的心思,摸了一小串钱出来给她,“行,去买十只。”槿儿拿了钱去了。“叔,给俺拿十个冻梨。”小贩忙捡了十只梨递给她,槿儿把钱给他,他退了一半回来,笑着说:“八个铜钱就够了。”槿儿看着他佝偻着背翻检着梨,把剩下的钱递回给他,“叔,再给俺十个。”

      小贩有些意外的看着她,知道是她的好意,感激的接过钱,数了十只梨给她,又拿了三只梨,“这几只梨摔坏了,卖不了了,但还能吃,叔送你的。”槿儿看他诚心实意要给自己梨,没有推辞,收下了梨道了谢,回去了。

      马车上刘氏和王大娘正说着刚才那大汉,“好好的一个汉子,不务正业,欺负这些小贩,真是作孽!”王大娘叹道。刘氏也说:“可不是,那身力气干啥不行?”祁大川闷声坐在一边,盘算着下回见到连娃子得好好问问,可不能跟着这汉子欺行霸市。

      回到村里,先到了王家,王守义正在院里劈柴,见到他们回来了,迎了上来,扶娘下了马车,又去跟祁大川一起搬东西,好一阵忙活。槿儿问:“守义叔,江水冻上了么?”王守义笑呵呵的说:“冻上了,俺今天去看过了。明儿天要好就带你们打鱼去。”槿儿高兴的差点从马车上蹦下来,“守义叔,俺们可等着你啊!”王守义笑道:“行,吃完早饭就找你们去。”

      刘氏看着槿儿那兴奋的样子,笑道:“这丫头,今晚怕是睡不着了。”槿儿乐呵呵的说:“奶,今年的年夜饭就能吃上松儿和俺钓来的鱼了。”刘氏哈哈笑着说:“行,奶等着你们的鱼了。”跟王家人道了别,祁大川一扬鞭子,赶着马车往自家去了。

      第二天仍是个大晴天,槿儿和松儿跟着王守义沿着河走到了江河交界的河口上。王守义早就看好了地方,找了个避风向阳的地方,挥起镐子凿起冰来,槿儿他们知道他是要在冰面上掏个冰洞出来。这冰可真厚啊,凿到一尺多深才见了水,又凿了一会儿才在冰上开了个面盆大小的冰洞。王守义让槿儿他们下了竿,候着鱼,自己又去十步开外的地方凿了另一个冰洞。

      王守义回到槿儿他们这边,见还没有鱼上钩,从腰间挂的皮袋里抓了一把粉末出来,扔到水里。槿儿好奇的问:“守义叔,这是啥呀?”王守义笑道:“这是酒米和虫子晒干了磨的粉,引鱼用的。”果然没等多久,竿子就动了,槿儿和松儿高兴的大叫一声,赶忙收竿,好沉啊!王守义笑道:“别急,慢慢收竿,别让鱼脱了钩。”槿儿和松儿忙放缓收竿,慢慢提,终于一个鱼头浮出了水面,两人兴奋的一人提竿,一人拿网把鱼捞了上来,甩在冰上,啪啪跳了十几下,不动了。

      王守义乐呵呵的说:“第一竿开门红,这条鲤鱼怕不有二斤了,好兆头!”槿儿他们听了更是高兴,换了饵又下了竿。王守义见他们自己能行了,就去另外那个打好的冰洞去下竿了。前几日都是艳阳天,这里水够深又是避风口,聚了不少鱼,槿儿他们自从开了第一竿,接二连三的开始上鱼,有鲤鱼有青鱼,个头还都不小,最小的都有一斤重。王守义那边就更不用说了,他用的是大钩大竿,钓上的鱼都是三斤往上的。

      虽然是避风的河口,但在冰上时间久了还是冻的够呛,槿儿和松儿冻的脚都没知觉了,可还是舍不得走。最后还是王守义劝他们:“咱先回去,明儿天要好,叔再带你们来。这回要冻伤了,以后可就玩不成了。”槿儿和松儿才恋恋不舍的收拾了东西,跟着王守义回去了。

      回到家里,刘氏他们吃了一惊,居然能带回这么多条鱼!十好几条鱼,个头还都挺大!“不是把你们守义叔钓的鱼都拿回来了吧?”刘氏问道。槿儿和松儿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包着厚厚的棉被,“都是俺们钓的!守义叔要给俺们鱼,俺们可没拿。”刘氏笑道:“可真出息了!都能钓鱼了!你们爹那会儿钓了一冬天也没钓上这么多鱼来。”

      “守义叔说明儿还要带俺们去呢。”松儿开心的说。文氏拿热布给他擦了把脸,“脸都冻红了,明儿还要去啊?”松儿肯定的点点头,“要去。”刘氏笑着说:“要去就去吧,把脸遮严实了。”槿儿忽然跳了起来,“还没扎马步呢!”匆匆下了炕去院子里扎马步去了。文氏心疼的看着她出门去了。这边刘氏却跟松儿说:“松儿往后也要跟姐学,可别被你姐给比下去了。”松儿认真的点点头,“爷说开了春就教俺练功,俺一定行!”刘氏乐呵呵的点点头。文氏虽然心疼,但亦放了心,身为祁家人,哪可能不吃这番苦?若是怕吃苦,那才是件糟糕的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