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穆府。

      李秀宛换上了粗布衣衫,撂起了袖子,随众人一同进了柴房。

      府里能用人手她一一安排上了,儿子穆承建也安排去了搬运,这两日就要出发,她自然也不能安闲下来。

      此去恣州,会发生什么,还难预料,但能做一点,就做一点,走一步,再算一步,只能根据情势来应变。

      但料定沿途会遇到一些流离失所灾民,她这才吩咐了府中人员收入大量粉面,亲自开大灶蒸馒头,又叫人多备了几辆运货马车。

      她虽不太懂什么,但这种时候,已经不是考虑吃什么穿什么,温饱和保暖应该才是关键吧。

      馒头虽然简单粗糙,却不易腐败变质,最能饱腹,分发时也最简便,可以空中抛洒,也不怕沾了污渍,搬运也容易,也省得到时候积聚哄抢,造成踩踏,毕竟久饥之下,哪里还有斯文气度可言。就是她这种丞相千金,要落到那地步,易地而处,她又能高贵到哪里去,为了建儿,为了夫君,纵然多么不堪,她也绝对会拼尽全力活下去的。

      “马车不要停顿,沿途看到灾民,在车上抛洒,叫他们自己接住。”出发前,为怕有误,她又交待了一番,此行艰难,可想而知,但她所带去的,应该可以暂时抵挡几日。

      历来水患磨人,灾情要延续很长一阵,所以蓑衣也都全城收来,防雨料子收集有一批。想到这里,她又跑去了末一辆马车,“这些分发在人多之地,东西搬下去,叫他们自己就近寻找合适之地扎篷,御寒衣物分发几套,务必轮流借用。”

      “分小灶一个,大米几袋,水和干柴就近寻找,主要熬稀粥为主,要给过于饥饿难抵御之人先食,保存体力,保住性命。”

      “渔具一套,挖笋挖野菜小锄头一把,务必齐心协力。分发几个暖水袋,御寒衣物不够,就灌热水保暖。”

      只能这样了,集体合力,别乱了分寸,先度过这一段艰难日子吧。

      穆承建过来扶她上马时,李秀宛才想起他也要一同前往,便拉住他,“上车,随我一道。”

      穆承建比较为难,“娘,孩儿还想一路分发衣物,坐后面的马车比较妥当吧。”

      李秀宛并不依他,“这时候稳定人心,更为重要,你与我同车,你要保护为娘,此行将以李家丞相府和穆府之名,代表朝廷前往。你举止也要稳重,谨言慎行为好,莫要折了你父亲一身清名。”

      穆承建尚在弱冠之龄,自然不能理解,只是母亲之命,也难违背,便依言上了马。

      这一下穆府车队浩浩荡荡近十辆,丞相府中派了近十名护卫,高高的扬起了旗号。

      雨还在下。

      天空始终灰朦朦,似有雷霆重来之势。

      李秀宛心乱难定,虽说一勇当前,但此行带着建儿,她也怕路途中发生意外。特殊时刻,人心难定,倘有动乱,她和建儿都难安稳自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能尽量冷静来对待了。

      人定胜天,不放弃,她就不信挺不过去。

      ------

      恣州城外。

      穆久天三人到达城门外时,城门尚且紧闭,城门口聚集了不少受灾百姓。

      雨势急促,三三两两只能抱头御寒。

      穆久天立刻命宁德前去敲响城门,城门上头有几人听到声响才探头相问。

      宁德提剑高喊,“穆久天穆大人到此,立开城门。”他常年习武,声音高亢,话毕似还有回音传放。

      城门打开以后,穆久天下马即命人立刻生火烧水,以供进城百姓驱寒解渴。

      到他们进去安顿好背井离乡的受灾百姓后,早有恣州守城将士闻言赶来,驻守城门的官员惶恐不安,跪立自请求罚。

      “穆大人,实在是流民过多,已难安置,何况又怕引来流寇趁机作乱,致使城中百姓身陷危难,这才...”

      穆久天淡漠不语,毕竟才到恣州,城中情况尚且不明,这时候并不适合惩处追究,听他陈辞,也并无疏漏,只说道,“准备些雨棚,城门外搭建几处,多准备些空罐,烧足热水和炭火,这时候无人员伤亡才最紧要。至于已经入城的,这就安排人逐一画像,画像后方可离开安置地。”

      方才已经褪下了雨披和斗篷,他这时候身披墨绿色的刺绣袍子,站在青铜火种旁边,火光擦过的身影肃穆俊挺,俨然一副不可侵犯之势,话语虽平静,却叫人不可不行。

      穆久天等喝过了姜汤,又安排人送去了安置区域,没有多呆,叫上宁海先去城中官府通报。

      这时候最怕有人趁机屯粮坐地起价,他必须立刻赶去发榜。

      宁德一路跟着,却也不忘提醒,“大人,恣州城主官乃是皇亲国戚-圣主亲眷,我们此行到访不可太鲁莽。”

      穆久天平静说道,“当然,但也不可任他一意孤行,只能互相牵制,共商计策。”

      宁德兄弟虽为帝城守卫,效力圣主,但此行,看到诸多灾况,穆久天一路焦急奔波,却也暗暗下定决心,愿誓死追随穆久天穆大人。

      至于恣州城主官,却是圣主御赐的金蟒加身的正三品地方统领,穆久天虽考学出身,且一举中下探花之名,又兼之娶了右相之女为妻,在朝中势力虽已有一些,但根基不稳,人脉欠行,虽然颇得圣宠,到达今日,不过也才是个正五品。

      此行,如论官场礼节,他是有些失势,但现在正事要紧,他又是圣主亲派,他的一言一行即代表圣主,与平日身份自然又大不相同,穆久天想到这里,脚步又加快了些。

      宁海虽已经先行去往官府通报,但似乎恣州统领高世荣并不买账,他们到达后,久不见出来,也不见宁海身影。

      宁德问过府中守卫。

      守卫却只道,“统领暂时并不在府中,请入厅等候。”再无话。

      而府里并没有其他身影,他们两人在厅堂坐了一阵,又立刻起来,穆久天说,“趁这时候,我们去城区看看,多了解些实情。”

      宁德依言留了口信。

      二人便一直往城东方向直去,沿路都是恣州城边界各处受灾村民。

      宁德问了几个,都是相似情况,他不由看向穆久天,“大人,跟此前城外遇到的情况相似,房舍大多倒塌,积水成患,村成空村。”

      穆久天沉思了片刻,便提步往护城河方向而去,宁德赶紧追上去。

      “穆大人,这些灾民已经数天粒米未进,是不是先回官府叫人分派些稀粥过来。”

      穆久天闻言顿住了脚步,“高大人虽为人高傲,但据了解,做官一向尽心,这些问题他应该会想到,势必已经着手准备,我们先去河边看看,回来若发现还有受饥灾民,再行不迟,势必要统一定点安置。”

      依他推测,高府高世荣势必已经在各个安置点安抚派送,只是流民太多,三三两两,分散不集中,也难做到及时救济,还需要派兵一一搜寻。

      现在他们需要赶往河边,看看水流分布,水若行流通畅,那么即使雨一直不停,城中暂且还安全,至于附近倒塌村庄村民,暂时安置在城中,官里统一安排发放,不起哄闹事,这场灾难还是可以共同挺过去的。

      他只怕这时候河里沙泥淤积,积水难行,这样雨水不停,城河倒塌这才是祸患无穷。

      他要赶在水流还不是太急时候,沿河逐步去查探一番。

      穆久天虽是文官出身,但从小山路行走惯了,也习过一些防身武艺,到底脚力稳健,连常年习武的宁德都感觉追赶吃力。

      “宁德,你先回府,找到宁海,务必替我向高大人通报一声,关于赈灾米粮,要他即刻派人速办,凡有屯粮哄抬高价者,官府将一律收押。官中存粮不够,统一向城内富贾商户购入一些,有窑窖屯有薯芋的,全部购入,与粥同煮用于充饥。”

      宁德看到他远去的背影,只能转身打道回府。

      穆久天并没有多耽搁片刻,脚步飞快,这时候又跑到了高处点的城墙四处张望。

      这场雨暴而急,附近村庄均数倒塌,溪流汇聚而来,河水到底浑浊,甚至飘有不少动物浮尸,这马上需要派兵前来打捞,不然更怕出现难以控制的疫情,还不知城中郎中集中了没有,草药缺不缺。

      根本没有太多时候供他停顿。

      他挥开衣袖,干脆撕了几片布带,绑紧了袖口,出来这些时候,雨水浸湿了垫衣,走起路来也感觉沉重不少,还不知道秀宛他们母子这时候出发了没有。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