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 43 章 ...

  •   清明将至,却半点飘雨的迹象都没有,老人们望天叹气,今年看来又是个大旱之年,这都连着旱了三年了!若不是开了这条水渠,哪里还有活路?即使是有了这条水渠,到了夏天,水只怕也不够用呢。戚老爷子和村里的老人们商量了,趁着现在渠里的水足,大家在低洼处挖个塘出来,夏天若真的水不够也能挡一阵子。有那脑子活络的提议,索性挖的大些,旱年蓄水,平时养鱼养莲。大家一听都说好,便去看好了地方,最后把鱼塘定在了距离小河和水渠都不到百步的一个山洼里,那里本来就是个沼泽滩,蓄起水来也方便,只需稍挖的深些,筑起坝来就好。离田地也不远,引水过来也方便。

      关系到庄稼大事,村里能去的人都去了,有的运石,有的挖土,有的熬鱼胶,有的筑坝,有的修引渠,有的埋藕种,妇人们供茶饭,不过十日就挖好了塘,围好了水坝,打通了引渠,小河和水渠里的水源源不断的流进了水塘里,过了十来天灌满了这个两亩大的水塘。等水灌满了,戚老爷子才让他们把通往田地的引渠打开,渠口用木栏挡着,就算养了鱼也不怕它们游走。这样一来,这塘里有了活水,养些鲫鱼,青鱼,草鱼什么的是没问题了。围着水塘插了一圈桑枝,这是阿桐的提议,记的从前家乡的鱼塘边都种了桑树,桑椹可以吃,掉入水中的可以喂鱼,桑叶可以养蚕,蚕沙又可以喂鱼,两厢便宜呢。

      只是哪里去买鱼种?大家都没个套路,这里靠海,海鱼不缺,可这河塘里的鱼就不多了,妇人生了孩子要喝口鲫鱼汤都不容易呢,价钱也贵。正好仲平回来插秧,脑子一转,“我去问问林师爷,说不定县太爷他们知道哪里能买到这鱼种的。”

      仲平回去了,第二天却把县太爷和林师爷一起带来了。戚老爷子领着他们看了一圈水塘,回答了好多的问题才把他们送走了。“县太爷和林师爷的问题可真多啊!”戚老爷子回头跟村里人说,“好多我们都没有想过的,像是说发水了怎么办?”村里人一听,这还真是个问题,现在是旱了,可说不定哪年又涝了,还真得好好想想怎么办!

      县太爷他们回去没多久,就下了公文,县衙会派遣专人去各个村里勘查地形,修建水塘蓄水抗旱,也可以养鱼,县衙提供藕种,菱种和鱼苗,水塘的产出归各村里,不用上税。阿桐他们的渔村是最早收到鱼苗的,下鱼苗的时候村里好多人都去了,热闹的像过年似的,大家仿佛看到了明年水塘里荷叶田田,鸟飞鱼跃的美景。

      秦守成收到齐谨书要银子修建水塘工事的文书时,同时也收到了太子被废,汉阳王被立为太子的消息,欣喜若狂,“批了,他要多少钱就给他多少!不,加倍给!”师爷应诺去回复了,暗暗思量,这个齐谨书是个有福的人啊!现在汉阳王成了太子,他以后还不知道会有个什么样的前程呢,以后自己也得对他客气点,说不定还有靠着他的一天呢。说起汉阳王,师爷暗暗佩服,听说太子被废的原因是有了不臣之心,私藏御用之物,兼之苛刻手足和功臣,失了太子之德。那御用之物十有八九就是那颗龙珠。汉阳王这招实在是妙啊!

      天旱,蔺草长的也不那么好,多亏有渠水浇灌着总算是勉强长成了。仲和仲启用了两日收好蔺草,翻了地,下了肥,仍旧种上了豆子和地瓜。点完了最后一亩豆,俩人坐在地边上的榆树下歇息,仲启喝着水,看着播种好的土地,“二哥,我们现在好像打鱼还不如在田地里干活多了。”他不说仲和还没想过,这几年确实下海打鱼少了,不过日子倒是过的越来越好了。仲启又说:“往年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鱼,家里还是穷的很。现在的日子可好太多了。以后启明他们还是不要让他们做渔民了,红梅说看我们出海打鱼都心慌。”仲启要当爹了,想的也多了。

      仲和从没想过那么多,银钱上的事都是阿桐在管,不打鱼够不够生活他也没个数,不过若是孩子们也有个手艺,石匠也好,编草也好,想来应该是能够生活的。“不打鱼可以,不过要有门手艺才行,要不光靠种地只怕养不活一家人。”仲和说。仲启点点头,是啊,现在自己是靠着二哥的石匠手艺才有了每月几百铜钱的进项,以后孩子若没个手艺,还是逃不了当渔民的命啊。这手艺也不是人人都学的了的,二哥也教了自己怎么雕花样,可自己却怎么也练不出来,算了,不想了,船到桥头自然直,走一步算一步吧。

      蔺草收上来了,阿桐又织上了新席,天气暖了,买席的人多,许多别的镇上的人也慕名来买草席,家里一年收八九百斤蔺草,不过能编百来张席,根本不够卖的。阿桐打算跟仲和,二婶他们商量,再开上两亩荒地,秋种蔺草夏种豆,收了蔺草,让二婶她们也来织席。唯一就是怕仲和仲启太辛苦。

      仲和想到仲启跟他说的不想孩子们还打鱼为生,马上就说好。二婶,红梅和仲启更没二话,就是开荒辛苦些,种蔺草,豆子,地瓜什么的并不怎么费事,再说开荒再辛苦也比在海里搏命强啊。两人说干就干,又去划了两亩荒地,开起荒来。

      启明已经一岁半了,虎头虎脑,是个健壮的孩子,走路走的很稳,话却不多,多数时候都坐在阿桐身边玩仲平给他捎来的小玩具,最喜欢的是黄狗和仲启雕的石狮子,都不用阿桐怎么看他。二婶她们都夸他好带,阿桐却怕他说不好话,不时的和他说话,只是他回应的却很少。

      天太旱,玉兰花和茉莉花开的都少,阿桐带着启明去小婶家收茉莉花,她采高处,启明采矮处,采来的茉莉花摊在草席上晒干,“等卖了茉莉花,换了铜钱娘给你买糖吃。”阿桐笑着对启明说。启明点点头,“嗯”应了一声,好似真的听懂了,把阿桐逗乐了。回到家里,启明拿了几朵茉莉花,放到了菩萨像前的神案上,“香”他对着菩萨说。阿桐欣喜的摸摸他的头,他是觉的茉莉花香,要供奉给菩萨呢!

      小艾快要生了,赵婶不让她干活,又让她多走动,她就每天回娘家来走一圈,带着启明玩,阿桐就能多干些事了。启明不是顽皮的孩子,赵婶也不怕他撞倒小艾。小艾扯把草,转眼就编出个草蚱蜢,启明眼睛一眨一眨看的好认真,小艾笑道:“这原本是你娘教我的呢,现在她却没空给你编了。”启明憨憨的,小艾十分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给他拿来,就是她最心爱的螺壳也给了启明不少,只要启明喜欢。过年时,还塞了一颗珍珠给启明,给他挂在脖子上。阿桐发现了要还给她,她却说连武和婆婆都同意了的,这是给启明的周岁礼。这里没有给孩子过周岁的习俗,就怕折了孩子的福分,反而养不大。但小艾这么说了,阿桐却不好退回去了,毕竟是亲姑姑给的周岁礼。

      阿桐找了木匠来照着织席机的模样又打了一架,只是这边找不到合适的冬青木做筘,只能找了根老榆木代替,勉强也能用。二婶把织席机搬回去,跟阿桐学了两天,慢慢也能上手了,红梅插草,她压筘,两天也能织出一张席来。头几张席织不了那么匀称细密,后来就渐渐好了。

      仲和仲启开完荒已经到了五月底了,先前挖水塘挖上来不少烂泥,这烂泥又黑又臭,却是最养地的。两人拉了十来车烂泥加到荒地里,这块荒地贫瘠的很,所以虽然近村里却没人要。有了这些烂泥,以后再勤施肥,慢慢养熟了,应该也不会太差。点好豆子两人才算忙完了一段,这时早稻很快又该收了。

      收稻的时候,仲平和安安都回来了,阿桐带着安安正做着饭,赵婶忽然跑来了,“阿桐,阿桐,小艾要生了!”阿桐一惊,算算日子确实也到了,“赵婶,叫了戚婶去接生了吗?”赵婶说:“叫了。我回去了,你不忙,做完饭过来来的及。”阿桐想起自己当初生了那么久才把启明生了下来,回道:“嗳,我马上过去。”三两下炒好了菜,安安听了着急,“嫂子,你先去看小艾姐吧,这里我来就行。”阿桐一想也好,基本上都做好了,打个蛋花紫菜汤就好了。便回屋换了身干净衣裳,往赵家去了。

      刚走到门口,听到里面传来婴儿的哭声,阿桐十分惊讶,这么快就生下来了?进了屋里,果然见赵婶兴高采烈的抱着个小婴儿,见她来了,高兴的说:“快来看,生了个丫头,是不是和小艾长的一样好看?”阿桐过去一看,还真是长的和小艾很像,一看就是个小美人胚子。赵婶转头对小艾说:“你啊,真是个有福的,哪个妇人像你生的这么轻松的?还没怎么痛呢,孩子就下来了。”

      小艾笑着点点头,“娘,让我抱抱宝宝。”赵婶把孩子抱给她,“小心点,你刚生完还是得小心点,别伤了腰。”小艾疼爱的抱了抱宝宝,还给了赵婶。阿桐和戚婶笑吟吟的看着她们,这对婆媳真是羡煞旁人。

      不一会儿,连武冲了回来,却被赵婶挡在了门外,“一身土,快去洗干净,换了衣裳再进来。”连武忙去冲洗了,小艾和闺女什么样了?他心急火燎的想赶快看到呢。阿桐陪小艾坐了会儿,见连武回来了就回去了。

      回到家里,安安已经把饭菜都备好了,装进了背篓,阿桐背上背篓给仲和他们送饭去,二婶也跟着下地去了,怎么拦也拦不住,红梅独自在家,“安安,你呆会儿带着启明去陪陪你三嫂。”阿桐嘱咐道。安安点头应道“嗳”,启明也跟着“嗳”,安安笑着摸摸他的头,“启明真乖!”

      阿桐到了田里,仲和他们四人还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割着稻,四亩稻田还剩不到一亩了,抓紧点今日就能割完。阿桐把背篓放在田头的樟树下,“二婶,阿和,仲启,仲平,先吃饭吧!”阿桐给他们各先盛了一碗汤,温温的,正好喝。四人收了手头的活,走了过来,每个人都跟烤焦了似的,阿桐心疼的对二婶说:“二婶,午后太阳毒,剩下这点让仲和他们干,您先回去吧。”仲和他们一边喝着汤一边附和着。

      乔氏喝了一口汤,笑道:“放心,我好着呢!你们小的时候,这四亩地都是我一人干的呢,前两年是腿不好了才干不动了,现在腿好了,这点活不算什么。”阿桐只好让她别着急,慢慢干,横竖剩下的不多了。

      等他们吃完,阿桐收拾了碗筷,到小河边洗了碗筷才回去。刚走到村口,就见安安急急忙忙的抱着启明跑过来,也不知是急的还是跑的,满脸通红,见到阿桐大叫道:“嫂子,嫂子!三嫂要生了!”阿桐大吃一惊,红梅还没到日子呢,怎么就要生了?阿桐急忙接过启明,“安安,你去田里喊二婶回来。我先去二婶家。”说着抱着启明就跑。

      跑进屋里,红梅躺在床上疼的满头是汗,见到阿桐来了,挣扎着说:“嫂子!”阿桐放下启明,跑过去握住她的手,“红梅,没事的,别害怕。”阿桐回头抱过启明,放在红梅床前,“启明先陪着你,我去叫戚婶!”说完也不管两人的反应,转头就跑了。

      红梅看看启明,他扁了嘴要哭的样子,吓的红梅都不敢叫疼了,安慰他说:“启明,别怕。婶婶陪着你呢。”可是阵痛来了,这几个字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看的启明更害怕了,终于嘴一咧哭了起来,红梅又急又疼,眼泪都流出来了。阿桐拉着戚婶回来时就见两人哭成一团,忙把启明抱了出去,启明一见阿桐回来了,顿时不哭了,趴在她肩上抽抽嗒嗒了一会儿就睡了。

      二婶和安安很快回来了,二婶洗了洗,换了身干净衣裳才进了屋,过了一会儿出来说:“还得好一会儿呢,你们先回去吧,晚上还要给仲和他们做饭呢。”阿桐说:“锅里热水已经煮开了。我待会儿给你们送饭来,给红梅下碗鸡蛋面行吗?”二婶点头,“辛苦你了。”阿桐说:“哪有什么?”抱着启明和安安一起先回去了。

      阿桐和安安做好晚饭,仲和他们也回来了,“三哥心急,割的飞快,我们只好跟着。”仲平笑着说。仲和说:“仲平,你在家里歇着,剩下的稻子我运回来就行。”仲平却不肯,“我和你一道去,两三车,很快的。”两人赶着牛车回去运稻子了。

      阿桐给二婶他们送饭菜去,仲启焦急的坐在堂屋里,坐立不安,阿桐不由的想,当初仲和是不是也是这样等着启明出生?红梅这一胎生的也颇艰难,一直折腾到午夜才生下了一个不到四斤重的男孩,因为是早产,孩子很弱,红梅的奶水一时又下不来,更是受罪。阿桐日日熬好米汤,给他送过去,一口一口的喂给这个取名为启生的孩子,只希望他能坚强的活下来。黎家夫妇收到消息赶来见到女儿和外孙也是忧心忡忡,所幸婆婆和妯娌照顾的仔细,他们对乔氏和阿桐满是感激。

      阿桐到小艾那里见到健壮漂亮的丫丫,更是心疼先天不足的启生。小艾和红梅一起坐月子,阿桐倒也省心,什么东西都是做两份,各送一份。好在一个月后,启生也顺顺利利的长大了些,才让家里人放了点心,不过他还是比别的孩子弱许多。启生和丫丫同一天满月,阿桐备了两把长命锁,愿他们都能顺顺利利的长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