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无知之幕(3) ...

  •   国伟睡了三个小时就回来工作了。
      梁浩没说什么,反正年轻人抗造。他自己其实也是这么个货色。
      梁浩梳理了一夜案情,发现现场留下的线索少的惊人,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指向凶手的身份。
      死者身上没有直接线索,但从死法上推断,凶手与死者大概有什么过节。毕竟,连刺十三刀这种事没什么深仇大恨一般干不出来。也就是说,这大概是一起仇杀。按理说,这种情况下,应该调查受害人的社会关系,锁定嫌疑人。可是,这个受害人的社会关系偏偏不好调查。因为,连他是谁都没有人知道。
      “被害人身份确定了吗?”
      国伟摇摇头:“死者不是记录在案的失踪人员,DNA和指纹排查也没有发现案底,截止到目前,也没有人来认领尸体。”
      梁浩听到这里,皱了皱眉头。居然是具无名尸。
      国伟又说:“尸体虽然被泡发,但整体偏瘦,衣衫褴褛,根据种种状况来推断,死者很可能是一个流浪乞讨人员。”
      梁浩点点头,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没有人报失踪也没有人来认领尸体。
      如果死者真的是一个流浪乞讨人员,这本身就给了刑警队一个难题:一个流浪乞讨人员,会跟人有什么深仇大恨?
      “查一下监控录像,看死者八月十九号晚上有没有在可能的案发地点附近出现过。”
      影像组又开始加班加点地分析视频。由于案发时是凌晨,附近照明又不好,影像组必须对影像做调整。折腾一天以后终于发回报告并附了一段视频。
      梁浩点开一看,视频开始时死者正背靠墙壁坐着,几秒之后似乎看到了什么,站起身来,走出了摄像头的拍摄范围。视频结束于死者走出摄像范围的时刻,也就是说,影像组并没有发现其他有用内容。梁浩估计,是凶手引诱死者过去的 。这样说来,凶手很可能知道摄像头的位置,并且故意避开了。
      梁浩感到有些不安,从视频看来,这不仅是一起有预谋的杀人案,而且凶手似乎不简单。
      这个视频也侧面验证了另一件事,那就是视频中的死者非常像是个流浪乞讨人员。
      由于这一段监控摄像,刑警队锁定了抛尸的下水道口。梁大队长领着一帮警员赶赴现场。国伟带着几个小刑警在黑洞洞的下水道里打捞了两个多小时,最终带着一身感人的气味灰溜溜地爬了出来。
      见梁浩看着自己,国伟摇摇头:“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凶器也没有被遗留在现场。”
      梁浩闻言扫视了一下周遭环境。该下水道口位于一个死胡同里,附近照明不好,又由于经常有流浪汉在那过夜,治安堪忧,晚上很少有人去。可见凶手选择这个地点,绝非偶然。也就是说,根据现场找到破案线索的希望破灭了。
      还有什么其他可能的突破口吗?梁浩盯着胡同尽头光秃秃的墙壁想。

      梁大队长是个奇人。梁浩一屁股坐下去的时候,协助办案的宛平区小民警默默地腹诽。
      梁浩一大早来到宛平区案发地的派出所,了解到该片区有几个长期游荡在这一片的流浪汉,于是,在民警的协助下,梁浩找到了其中一个。
      人找到的时候,那个流浪汉正坐在马路边上一个垃圾桶旁休息,旁边放了个破编织袋子,里面装的什么看不见,估计是些饮料瓶子之类。流浪汉其实有很多种,有些流浪汉会翻垃圾桶里的饮料瓶子拿去卖钱,也算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增加点收入。有些就直接坐在路边伸手向行人要施舍。
      两人找到的这个流浪汉一身破衣烂衫,脸上脏的几乎看不出年纪,只能大体判断应该五六十岁的样子。但由于流浪汉的生活环境很差,衰老的比一般人更快,所以实际年龄可能比看上去年轻。
      梁浩从远处走过去的时候,冷眼看到许多从流浪汉身边经过的市民都刻意绕开一些,避免跟流浪汉距离太过接近。每当有人拿着饮料经过的时候,那个流浪汉都会伸手去要瓶子,有些人会给他,也有人会避之唯恐不及。
      梁浩走到流浪汉面前耷拉着眼皮,打量了一眼阳光下正在捉虱子的流浪汉,大喇喇地在他旁边的马路牙子上坐了下去。
      小民警忽然发现,这画面居然出奇地和谐,仿佛梁大队长就该是这样的人,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在街边享受无所事事的一天。当然,这画风还是有一处不对,那就是梁大队长穿的是警服。
      那个流浪汉也愣了,警惕地打量着这个毫不顾及形象,穿着制服坐在马路边上的警察。
      梁浩掏出一张画像:“认识这个人吗?”画像是根据尸体重塑的,因为人死亡后都会有些变形,特别是这种泡了一天的,不大好拿来让人辨认。再说刑警队也不能拿一张恐怖的尸体照片来让人看。
      流浪汉看了眼,有些疑惑地问:“好像是老吴,怎么了?”
      “你跟这个人熟吗?”
      “怎么了?”流浪汉有些警惕地看着梁浩。
      “人死了,需要向你了解一下情况。”
      “死了?”流浪汉很震惊:“这家伙不大像有病的样子,怎么突然就死了?”
      “不是正常死亡。”一旁的小民警解释道。
      流浪汉瞪大了眼睛:“什么意思?”
      “就是说,他是被人杀死的。”梁浩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流浪汉的反应。
      流浪汉大惊失色:“谁干的?”
      他娘的,我要是知道还陪你在这耗时间?
      梁浩在心中骂道。当然,顾及刑警形象,骂人的话他没有说出口。
      当然,他也丝毫没有考虑一个坐在马路牙子上的刑警队长有什么形象可言。
      “知道他全名吗?”
      流浪汉很认真地回忆了一下,正在梁浩以为有戏的时候,只听他说:“不知道。”
      他奶奶的,浪费感情。梁浩忍着没有发作,又问:“你跟画像上这个人认识多久了?”
      流浪汉抓抓头:“想不起来了。”
      对于流浪汉来说,时间这东西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只是游荡在街头巷尾,饿了找点东西吃,困了找个地方睡,跟争分夺秒的上班族完全不是一个生活状态。
      乍一听,似乎有点犬儒主义,甚至有点浪漫,现实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因为他们既不追求美德,也不追求闲适,甚至很多人是走投无路的别无选择。
      “他的情况你了解多少?”
      “没多少。”流浪汉叹了口气,似乎是为人突然这么没了有些唏嘘,也或者是想到了自己的归宿。
      像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谁知道明天又会在哪?就更别说生个病或者遇到个恶劣天气了,虽然被杀这种事情不常见,但街头死个流浪汉却不是什么稀奇事。今天是他,明天说不得就轮到自己头上。
      “知不知道他以前是做什么的?”
      流浪汉摇摇头。
      流浪乞讨人员成分非常复杂,有因为天灾人祸不得不流落在外的,也有好吃懒做依靠人们善心度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只是当被打上某种标签的时候,个体就被忽略了,而流浪汉这个标签,是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更没有人会无聊到想去了解他们的过去。也许就连他们自己,也不怎么会提。毕竟,当生存都没有保障的时候,谁有功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梁大队长更年轻的时候其实曾经做过这么无聊的事。他还在基层磨炼的时候三教九流什么人都去接触。因为他觉得,不了解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时候,就无法真正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那时他也没这么忙,工作完成了之后,有时会跟片区常见到的流浪汉打个招呼,一来二去,也就混得脸熟了。就这样,年轻的梁浩曾经听过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有些没有他想象中的悲惨,也有些让他几乎夜不能寐。
      梁浩不得不有些惭愧地承认,他当初接触那些人的时候是在心里默默备案的,他总觉得这帮没有稳定生活的人,是城市里不安的因子。但跟他们接触多了,梁浩发现,他们都只是普通人,像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可能会违法犯罪,可能只是安稳地过完自己的一生,也可能在某个时刻忽然做出些或大或小的善举。当去认真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标签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梁浩收回思绪,继续问道:“他这人脾气怎么样?”
      “脾气,怎么说,还行吧。”流浪汉似乎还没从感叹中完全恢复过来。
      “见过他与人起冲突吗?”
      “没见过。”
      “你们怎么认识的?”
      “下大雨的时候在一个桥洞睡过。”
      梁浩心中暗暗警惕起来,面上却不动声色地问:“八月十九号的暴雨吗?”
      “以前。这两个礼拜没怎么看见他。”
      死者的死亡时间是六天前,也就是说在此前大约一周的时间,他没怎么在附近出现。他去哪了呢?
      眼见在流浪汉身上挖不到太多线索,梁浩回到队里,下令调查死者死前一周的去向。这跟他的死,有关吗?
      国伟和几个同事翻遍了资料记录,终于发现,死者在两周前曾经到市救助站接受过救助。
      于是,一夜未眠的刑警队长带着王宁和国伟一路杀到了市救助站。
      梁浩进门时,眼前有个人影一晃,竟有点眼熟。梁浩正怀疑自己困迷糊了时,看清了那人的模样。
      “你怎么在这?”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无知之幕(3)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