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九回 疑犯 ...

  •   【犯口角无罪入罗网,作奸科有疑出梁墙】

      话说一干人等簇拥着贾琏到了衙中,知府与贾琏拱了拱手,请他在堂后入座,又命上茶,方才开口说道:“因甄家一事,天威震怒,法旨命各省各县严查,秉公办案,断不许徇私枉法,若被抓住,丢了这帽子是轻的,恐是要丢了这脑袋。扬州城外杀人拋尸一事,实在是惨无人道,人神共愤,半城的闾阎长门都知道此事,下官毕竟不敢有所疏漏,因有人说出贾世侄与死者生前的口角,所以请世侄前来一叙。”

      这位杨知府,名游,字浮行,为官三十余载,虽然处世圆滑,却在食君之禄的事上颇有些固执,因此无甚大功,亦不曾有大过。【注1】

      贾琏忙拱手回礼,道:“世伯有问,小侄不敢不答。小侄并不识得那人,为何要残害于他?昨日虽有些口角,不过是因为一些市井传言,与小侄家人相干,小侄不免气恼,教训一二,至于要他性命,却是断断不敢的。”

      杨游道:“请问是何传言?因何动怒?世侄昨日离开后,又去了何处?”

      贾琏听罢,心中有些不悦,却不得不耐着性子,道:“实是他二人言语之中对小侄姑父颇有不敬,小侄姑父乃是扬州巡盐御史林大人,小侄如今正是在姑父家做客。因听见他们说及姑父病重,小侄不免恼怒,杨大人若是不信,可找另一人对峙。小侄被扰了兴致,早早归家,直至今天才出门,这是阖府都知道的。”

      杨游道:“世侄莫恼。不瞒世侄,徐泼皮本与马老三同在一处,如今他也不见踪影。”

      贾琏皱眉,道:“便是他不见了,林府的男女仆从都知我昨日自归家后便不曾再出门,如何能害他?”

      说话间,堂前户外一阵喧闹,原来是马老三家的婆子老娘俱来诉状,要杀人的贾琏偿命,贾琏原本是身正不怕影子歪,被外面乱纷纷的一阵喧哗,却唬了一跳。

      杨游道:“世侄莫急,我先去看看。”说罢,杨知府转至堂前,苦主家人还带了一证人,乃是河边一个吴姓的船家,正说起他躲在舢船里,亲眼所见一贾姓的男子命小厮杀死马老三,且所言男子并小厮的身型外貌与贾琏主仆相差无二。

      贾琏在堂后一听这话,一盆冷水从头顶心浇了下来,呆了半晌,竟不知该如何是好。那里是有人要杀马老三?分明是要借这一手,除掉他才是!

      杨游又问了几问,吴船家俱应答上来,几个老婆子哭的天昏地暗,只在那里叫唤,务必叫贾琏偿命才肯罢休,一面哭道:“求青天大老爷开眼,小人不怕他权势欺人,便是这里不行,还有首道、抚台,再不然,告进京控,小人也是不惧,只要告慰我那可怜的孩儿在天之灵!”

      堂前哭声震天,堂外看热闹的众人也应声哄叫,杨游不得已,只能发签命人捉拿贾琏,押入牢中以待审问,一面差人往林府里送信,心想:“我见贾琏的光景,全然不似杀人的凶徒,却被指证是罪徒,是他人面兽心欺骗本官,还是那吴氏胡言乱语说了假话?”

      签令一下,贾琏一时间天昏地暗,他是荣国府如今的长孙,常常料理外面的家务,早已知晓圣上欲严加查办仗势杀人的官宦世家,且信饬众官恪守律令,凡有乱纪之徒,绝不姑息,金陵的甄家就是其后尘。贾琏唬的四肢发软,站立不住,忙靠着椅子瘫坐,喃喃自语,道:“完了!完了!闹得全城皆知,便是姑父也压不住,纵是此事本与我无关、非我所为,事到如今便是有百张口也说不清楚了。只等明年秋后,就是我贾琏的忌日!苦煞我了,早知如此,我还与那泼皮争个甚哩!”

      贾琏正想着,差役已推门进来,打了个恭,道:“杨大人吩咐小人,委屈贾大人先在这里住下,还请待林大人来了,再商讨此事。”

      贾琏正忧心忡忡,那里听的清他说了什么,胡乱点了点头,径自关了房门,躲在门里,满屋子蚂蚁一般乱走,只求姑父能看在姑妈的份上,想方设法救他侄儿性命罢。

      且说林府这边,林如海正在密见贵客,外面忽然喧哗,一个小厮在屋外大喊“救命”,林如海疑惑不已,忙向贵客告罪,客人摆手示意他自便,林如海便出了内室,问是何事喧哗,扰了宅中宁静。

      兴儿一骨碌跪在林如海脚下,慌慌张张,把帽子抓在手里,头在砖地上咕咚咕咚碰的山响,口里只管叫道:“求林大人救命!”

      林如海识得此人,乃是贾琏的心腹小厮,不由大惊,问道:“琏侄儿出了何事?”

      兴儿连忙说道:“琏二爷叫人捉住,说是杀了人了,就要问斩哩!”

      林如海听了这话,惊疑不已,贾琏昨日分明是在家中,如何能杀的旁人?林如海忙命兴儿细细说来,兴儿越发着了慌,说的是颠三倒四,十句有九句不通。林如海好容易听懂了,道:“那作证的必是收了贿赂,故意陷害琏侄儿,琏侄儿初来扬州,莫非得罪小人,要断他性命?抑或杀人的本是那船家,听闻贾琏与马老三之争,因此栽赃于他?”

      林如海想着,一边向兴儿道:“你莫急,待我往衙门送帖子,必不会冤枉你家主人。”因唤人进来磨墨,即刻写了帖子,正待送出去,又有传话的来报:“杨知府送帖子来了。”

      林如海搁了笔,唤人进来,衙役磕头送上帖子,林如海看了,道:“小侄贾琏昨日初来扬州,午后出门看看风土人情,因我病体未安,遂不曾同往。约莫半个时辰,小侄便回来了,而后一直家中,不曾往外面去,府上的丫鬟小厮皆知此事。”

      衙役道:“小人不敢,实是那吴船家做了人证,说的十分详细,好像是他亲眼见到的一般,又有无数人在堂外听见了,知府委实按压不住,不得已发签捉拿,贵府都是亲眷仆从,实做不得证的,还望林大人早做打算。”

      林如海道:“我何曾不知?为今之计,只能向将那杀人的找出来,才能救出小侄性命。”

      衙役告退,林如海挥退小厮,独自一人在屋中来回走动,深觉贾琏之事,不像是意外,反倒似深谋已久的阴谋。

      林如海正没有头绪,内间客人忽然走出来,道:“林大人以为今日之事缘何而起?”

      林如海道:“我正疑惑,小侄初来乍到,往日并无骄矜仗势之态,也不曾恃强凌弱,结下死仇,岂知竟遭逢此等枉灾?若此事因荣国府而起,又何必要等他来扬州?”

      客人道:“林大人还忘了一事。”

      林如海恍然大悟,道:“成王殿下以为……此事竟是因我而起?”

      原来这位客人,正是换回男装的成王殿下。当日成王替代弱言扮作严纯固之女,化名容平入荣国府,后随船归江西,路过扬州之时,成王与弱言换回身份,悄悄混入坊间,不多时便暗中进了林府。

      成王摆手道:“噤声,休提殿下,唤我阳儿即可。我秘密南下,知晓的人越少越好。”又道:“林大人经毒一事,应当知晓一些人已视你为拦路石。”

      林如海道:“阳公子所言极是,是故余老先生来时,我不敢让旁人知道;自病体稍安,亦勒令家人不许外道,坊间一些传言也不曾去辩驳,以免他们一计不成,又生毒计。”

      成王道:“他们虽不知你如今光景,却知道林府至今不曾发丧,只怕他们等着你的归西,已经等的不耐烦了。”

      林如海道:“为我这病体,半年的毒物都能等得,为何现在却等不得了?”

      成王道:“正是近在眼前,又举手不可得,才叫他们难挨呢。林大人若是今日出门去见杨知府,恐怕马车还未出这条街,就要出事了。”

      林如海叹道:“百年之家已成江南沉疴,若不能除,日后必为大患,如今连谋害朝廷命官的事都能肆意妄为,还有什么不敢的。”又叹道:“我的病也是如此。一介残躯,幸得余老先生和弱言姑娘相救,我本应当面致谢,奈何病体方愈,余老先生就已上京去了。”

      成王正待开口,忽又停下了,看向外面,摆手不语。林如海一惊,外面却传来脚步碰撞,林如海忙站起来,道:“何人在外?”

      在房外伺候的俱是林如海的心腹小厮,断然不会不经传话悄声进来;若是不懂事的丫头,更是绝无可能,盖因林如海亡妻之后,曾有丫鬟不甚安分,林如海一时大怒,立下这个规矩,不许丫鬟进前院半步,尤以书房为最,凡违反的,全家都逐出府去,绝不留情——这是阖府都知道的规矩,唯有跟着黛玉的几个小丫头在此之外。

      外面一时悄然无声,林如海心底微沉。未知是何人偷听,下回分解。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九回 疑犯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