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八回 扬州 ...

  •   【归故里重逢诉离泪,听闲言怒斗引事端】

      话说黛玉与容平一干人等乘舟南下,在路不知日月,不知不觉竟入扬州地界。黛玉凭窗远眺,眉心微蹙,心有所动,忽然就不言语了。

      容平微微一笑,知他是近乡情怯,千种欢心万般愁肠皆化作一处,不知如何言语。容平也不说话,陪他静静坐着,渐渐船靠渡口,人声喧哗,隔着纱窗隐约可见的几顶轿子,想便是林府久候的。

      船停靠岸,仆役开道,遣散闲杂人等,黛玉与容平二人戴上帷帽,丫鬟婆子小心扶着,踩着木板上岸。黛玉往四周略略看了一眼,只有林府旧仆人等,黛玉不由生出几分落寞,问道:“父亲身体安好?”

      一个老妈妈忙上前打恭,道:“问姑娘的安。老爷近日公务繁忙,兼之昨日着了风寒,今日早晨略觉倦怠,不能出来,叫姑娘莫要放在心上。”

      黛玉一听,忙道:“父亲身体要紧,女儿不能伺疾床前,已是不孝,怎么能叫父亲再忧心?”

      容平送黛玉上了轿子,道:“林大人既不适,我也不宜贸然拜访,想蔡大人亦是如此。还请替我及家父问林大人的安,日后家父再携我前来拜望。”

      黛玉听得此话,心中实为不舍,又担忧父亲病情,正左右为难,道:“容姐姐照拂我颇多,我不能尽些地主之谊,实是愧疚。”

      容平道:“有道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我既为知己,何必囿于世俗客套?不独你多年不曾归家,我也许久不曾见过我父亲,还是先各回各家方妙。做客与否,日后自有机会,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只盼到了那时,你莫要嫌弃我才好。”

      黛玉道:“我盼着还来不及,如何会嫌弃?既然这样,你我约好了,下次必要来我家中坐坐,或是一年半载不得相见,也不可断了音信。”

      容平笑道:“自当如此。”一面与黛玉话别,登船去了,这边岸上轿子悠悠晃晃,往林府去,黛玉自帘内往后看了一眼,不由又洒了几滴眼泪,也无可奈何了。

      且说黛玉回至家中,园中屋内一干旧物丝毫未变,俱有丫头婆子们时时打扫擦拭,连幼时习字的小案兼之笔墨纸砚俱在,黛玉不由心内杂陈,生出许多感叹,却又念着父亲的身体,忙洗漱风尘,换了衣服,往前院林如海书房中去。彼时贾琏已见过林如海,因见姑父精力不济,遂说了老太太及贾政等人的问候,便起身告退,方才出门,就看到往这边来的黛玉。

      黛玉忙福了一礼,道:“琏二表哥好。”

      贾琏也回礼道:“林妹妹好,姑父并无大碍,想是林妹妹舟旅也无碍了?”

      黛玉道:“还要多谢琏二表哥相送,父亲偶染微恙,家中再无长辈,不能招待表哥了,还望莫怪。”

      贾琏道:“何必客气?你且去看林姑父罢,我往外面走走。”

      贾琏自去了,两个才总角的小厮掀起帘子,黛玉还未进屋,熏蒸的暖气便扑面而来,林如海正靠在榻上喝药。黛玉接过药盏,道:“父亲今日如何了?”

      林如海忽听到小女说话,抬头一看,喜道:“怎么来了?”又道:“你自幼身子不好,又行舟劳累,我让老嬷嬷和你说,叫你自去休息,明天再来,他们莫非没告诉你?”

      黛玉听着,不由落下泪来,泣道:“女儿一别数载,远隔千里,音容不见,信讯不闻,女儿兀自惶惶不安,唯恐父亲竟忘了女儿。朝思暮想,魂牵梦绕,今幸得归家,竟是一刻难挨,遑论明日?”

      林如海一时无话,垂泪叹道:“我原想着你有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扶持,日后也有依傍,以减我后顾之忧,如今看来,却是疏忽了。”

      黛玉忙道:“父亲一片爱护之心,何曾疏忽?实是女儿难离故土,思念亲人,心下难安。”抹了会儿眼泪,忽想起父亲还在病中,忙拭泪强笑,道:“女儿回家本该开心才是,怎么又落泪了?惹父亲忧心,倒是我的不是了。父亲也莫要发愁,女儿在外祖母家一切都好,外祖母及长辈们待我是极慈爱的,又有姊妹们夙夜相伴,严家姐姐对我也颇有照拂。”

      林如海听罢,又是宽慰,又是心疼。喜的是相别数年,黛玉仍惦念老父,此等孝心着实宽慰;忧的是黛玉性子更纤细了许多,或是在贾府受了委屈,纵然闷在心里并不言说,林如海为官数十载,如何看不出小女光景?

      想到这里,林如海胸中一滞,不由咳嗽起来,黛玉忙倒了温水来,见杯中有茶叶,因担心茶与药性冲撞,忙命人换上白水,林如海笑道:“我往日曾教你以惜福养生,饭后务要过一时再吃茶,不然有伤脾胃,又有茶与药不可同服,不想你都记得,也不妄为父的教导了。”

      黛玉脸色微红,低头不语。自去贾府第一日,众人皆是饭后以茶漱口,黛玉少不得入乡随俗,何曾还记得林如海的这些教导?不过是与容平一道吃饭之后,黛玉才慢慢改回来了,兼之时常听到容平与素心说到一些饮食调理之法,才隐约又忆起这些罢了。

      林如海见黛玉不答,已猜到几分,又问了一些诗书学问,黛玉所答句句不差,竟远出昔日之上,林如海不由点头称赞。因黛玉言语之中透露出严家姐姐指点之意,林如海对这位素未蒙面的严大人又高看几分,忖思着何日得空去拜会一二,也谢过照拂小女之情谊。

      黛玉这边暂且不提,且说贾琏出门闲逛,因未曾见过扬州风貌,倒有些兴致,不知不觉走到了茶肆之外,忽听见两个闲汉在那里说话,竟提到了盐课的林老爷。贾琏忽然想到,盐课的林老爷这不正是自家姑父吗?于是驻足听罢,谁知不听则已,一听不由大怒,原来那闲汉说的竟是林老爷病重,危在旦夕,已无几日光景,说的绘声绘色,仿佛是亲眼所见一般。

      贾琏气的一脚踹翻了凳子,指着两人,怒喝道:“好家伙,朝廷命官也是你能诽谤的?林大人不过少许风寒,竟被你们说出这种话来,该当何罪?”两个闲汉兀自嘴硬,待到贾琏命小厮们抓住,狠揍了一番,两个闲汉被打的鼻青脸肿,苦苦告饶,贾琏方才甩袖而去。

      却不知茶肆外的争闹,早被有心人看去了。

      贾琏尚恍然未觉,仍在愤恨不已,被扰了兴致无心闲逛,索性匆匆走回林府。及至回到房中,灌了两盏凉茶,才压下火气,忽又想起一路走来,林府下人具是恪守本分,十分规矩,一点不似贾府丫鬟随意嬉闹,贾琏不由心生疑惑,林府治下颇为约束,赏罚分省,上下有服,何以能让外面传出林老爷将死的谣言?

      贾琏推门而出,正想告诉林如海坊间谣言,又念着林如海尚在病中,不便为这些琐事劳神;待要替姑父敲打一番下人,又想着他虽是亲戚,却也还是客人,行事未免冒犯。正犹豫不定,忽见到黛玉从那边出来,贾琏侧身避开,黛玉福了一福,往内院里去了。

      贾琏忽然福灵心至,想来林姑父不多时便能康复,彼时到衙门里去,这些谣言不攻自破,何必与那些小人争论不休,枉费唇舌?

      岂知到了次日,贾琏正在街上闲逛,忽冲出一队人来,贾琏欲让开道路,为首的衙役便叫道:“前面那个,莫不是叫贾琏的?”

      贾琏吃了一惊,道:“正是,请问何事?”

      那衙役竟把贾琏团团围了,贾琏忙道:“我乃荣国府贾家嫡子,官任江州府同知,你们是何人,竟敢抓我?”

      衙役打了一恭,道:“实对不住,上头让抓的正是京城来的贾琏,请随我们往衙门一趟罢。”说着,便拥了贾琏,往扬州衙门里去了。

      贾琏心中惊骇,忙使眼色与小厮兴儿,兴儿忙让人传话回林府,又塞了一个荷包在衙役手里,悄悄问道:“敢问大人,我家爷昨日才来扬州,从不曾犯忌作恶,不知诸位大人是为何事?请望周知,教我们心里也有底数,或是误会,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糊里糊涂,冲撞上官。”

      衙役道:“你们当真不知?马老三一早被人发现死在城外河边,身中数刀,竟是被人活活捅死的,张知县不敢擅专定论,不得已惊动了知府杨大人。”

      贾琏听得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问道:“这位马老三又是何人?”

      衙役道:“他是街上的闲汉,颇为豪爽仗义,从不曾与人交恶,谁知竟被人所杀,只因他昨日与你争端,故疑心到你,倘若你当真不知,想来或是他人了。”

      贾琏听罢,才松了口气,道:“幸不是什么大事,我同知府说清楚便是。”说着,便跟着走了。

      那里知道,这般小事,其后还生了许多纠纷出来。

      正是:

      早知凭空惹是非,何必今朝起争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第八回 扬州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