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竹席编好了,正明和阿昭去卫府送货,天气已经暖的很了,两人一大早就出发了,先拐到苞谷地浇了水。正明蹲下身子摸了摸苞谷苗,有些毛喇喇的,“这苗真壮!应该能长的很高。”正明说道,虽然见不到,正明能感受到植物散发的勃勃生机,不同的植物带着不同的生机,正明一摸就能感受到,这苞谷苗带的生气比稻子要多多了。阿昭说:“应该是,才长了几天就这么高了,大伯母说至少能长半个人这么高呢。”

      到卫府时日头已经大了,两人都出了身汗,木管事验了货,给阿昭三串铜钱。阿昭又拿出一小包晒干的石衣,“木管事,我们晒了些石衣,府上要吗?”木管事看了一看,“行,你下次送过来。”又对正明说:“杨兄第,凉席你会编吗?还有蓑衣蓑帽?”

      正明点头,“会。木管事要多少?”

      “凉席要三十张,五尺宽,八尺长。蓑衣蓑帽要二十套。”木管事说,“一个月里能拿过来就行。”

      正明点头应了,木管事又问阿昭:“杨家嫂子,我们要寻个洗衣的妇人,你能做吗?”

      阿昭犹豫了片刻便道:“家里事多,我只怕做不了。但我能帮您找一位,不知是否需要住在府上?”

      木管事道:“不用。只要隔两日拿了衣裳去,把干净衣裳送过来即可。”

      阿昭听他如此说,“那应该没有问题,我明日送石衣过来就把人带来。”

      木管事抱了一拳,“多劳你了。”

      回去的路上,阿昭揣着沉甸甸的铜钱感激的说:“木管事面冷心善,是个好人呢。”正明点点头,木管事身上传来的气息他虽然没有在别人身上见过,但也猜到几分,是个有来历的人。阿昭问正明,“你说大伯母会愿意给卫府洗衣吗?”正明笑了,“你问问吧,刚才你答应的那么快,我还以为你确定了。”阿昭红了脸,“我只是想着大伯母能多条路子。”正明笑着说:“大伯母知道你想着她,一定会高兴的。”阿昭才高兴了起来,又想起来一件事,“一个月能做好那么多凉席和蓑衣蓑帽吗?”正明笑着说:“我也不知道,和你一样,我就先答应了下来。”阿昭一愣,两人一起笑了起来,正午的日头把两人的影子紧紧靠在了一起。

      进了村,两人先去了大伯家,大伯母正烧猪食喂猪,“人吃两顿,猪吃三顿,还不如它们呢!”阿萝调皮的说。大伯母白她一眼,“你也想过年挨一刀吗?”阿萝吐吐舌头跑开了。阿昭笑着对大伯母说了卫府寻洗衣妇的事,大伯母略一想便说:“没问题。不过每日一两个时辰的事,让阿萝多做些家事就行了。”阿昭这才彻底放了心,商量好了明日一起去卫府。

      接下来的日子,阿昭十分忙碌,要照料苞谷地,要采石衣晒,还要采棕叶棕毛给正明做蓑衣,蓑帽用。正明更是忙的没有停手的时候,天蒙蒙亮就起床一直编到深夜,大伯帮着砍了好些竹子,劈成竹篾,才能供上他需要的。幸亏暄儿能给阿昭搭把手,帮着给菜地浇水,喂小鸡,还学会了生火煮饭,得了空还跟着阿昭一起采石衣,棕叶和棕毛。阿萝想帮忙但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刘氏日日要去浣纱溪里洗衣,阿萝现在也是忙个不停。

      这一日阿萝终于得了空,挽着竹篮上山来,“二哥,二嫂在吗?”阿昭听到阿萝的声音赶忙出屋来,“阿萝,今日得空了?”阿萝拎着竹篮到灶间,拿出十只鸡蛋放入箩中,又倒了些豆角进菜篮,阿昭说:“阿萝别给我们拿蛋了,留着去集上卖。”阿萝笑眯眯的说:“今年家里十二只母鸡,蛋都下的勤,留了集上卖的还有多呢。等你这里鸡养起来了我就不拿了。”又对暄儿说,“暄儿,我带你去捞虾去不去?”

      暄儿正是爱玩的年岁,哪有不去的?当场就跳起来,拉着阿萝问怎么捞虾。阿萝让他拿了簸箕和竹箩,带着他往小溪走。到了溪边挽起裤腿,淌入溪中,两人逆流而上,走了一段,来到一处水草丰盛的地方。阿萝把簸箕往水草里一兜,捞上水来,噼噼啪啪许多大大小小的虾在簸箕里直跳。暄儿看的眼都直了,这么简单就能捞上虾来!也学着拿簸箕在水草里兜虾,不一会儿就兜了半箩虾。

      溪水中不时见到一些黑白条纹巴掌大小的鱼游来游去,“那是石斑鱼,晒干了做成鱼干,用酱炒了可香了。”阿萝说,“下次我让二哥编个鱼篓子,放点饵,一晚上能抓不少呢。浣纱溪里更多,不过那里水大,我娘不让我下去。”暄儿崇拜的看着阿萝,“阿萝姐,你可真厉害!”阿萝笑了,“我会的还多着呢。”一转头看到溪地岩石上的螺蛳,问暄儿:“你会吃螺蛳吗?”

      暄儿摇摇头,阿萝弯下腰摸了几把螺蛳,扔进簸箕里,“看我给你炒螺蛳吃,保证你爱吃!”暄儿对阿萝言听计从,马上跟着她摸起螺蛳来,螺蛳很容易摸,几下就摸了满满一簸箕,阿萝带着他淌水回去了。

      回到家里,先把螺蛳倒到木盆里,拿竹帚使劲搅,螺蛳在木盆里互相碰撞,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这样螺蛳壳上的青苔和其它脏东西才能去掉。”阿萝一边搅一边解释。阿昭听到动静出来一看,“阿萝,这是什么呀?”阿萝卖了个关子,“好吃的!”搅了一阵,水变的很混,阿萝把水倒了,又换了干净水又搅了一遍,然后把螺蛳用清水泡上,“吐一晚沙,明日我来烧给你们吃!”

      处理了螺蛳,阿萝把虾摊在竹席上放到日头下曝晒,“二嫂,这虾晒干了以后做菜或者炒酱时放一把可香了。”阿昭见她忙了半天,东西一点不拿,忙把家里留的笋干包了一包,“阿萝,拿些笋干回去,大伯和大伯母都爱吃。”阿萝笑吟吟的接过来,“二嫂你的笋干做的真好吃,连我爹都爱吃!”说定了明日上来的时辰,阿萝和他们道了别下山去了。

      暄儿看看螺蛳又看看虾,不时的赶着闻着虾味来的苍蝇。阿昭看到这么多苍蝇,想了一想,“下回我们在锅里慢慢烤,就不会招这么多苍蝇了。”暄儿忙点头,这些苍蝇实在太讨厌了!

      第二日阿萝上山来,还带着一罐自家做的辣酱,每年收的豆子和辣椒,刘氏都会做成辣酱,又辣又香又鲜,连阿昭和暄儿本不能吃辣的也忍不住要吃几口。阿萝用刀背把螺蛳尾一颗颗敲破,洗去碎壳,起油锅,下酱翻炒,然后把螺蛳倒了进去炒,顿时满屋子香气,飘到院子里,飘出去老远。

      等阿萝把一陶盆螺蛳端出来,暄儿等的都心急了,这么香!阿萝教他对这螺尾一吸,再对着螺口一吸,螺肉就出来了,螺肉浸透了酱汁,又鲜又香!暄儿一边辣的吸气,一边忍不住一颗接一颗的吃,“姐夫,快来,很好吃!”

      正明笑着进了堂屋,也跟着吸起螺蛳来,暄儿见他一点不辣的样子,“姐夫,不辣吗?”阿萝笑道:“我们这里长大的哪有不能吃辣的?你过上几年也能吃辣了。”暄儿倒是想自己快点学会吃辣,这螺蛳真是太好吃了!

      阿昭从地里回来时,阿萝已经回去了,阿昭按暄儿教的吸螺肉,味道真是很好!就是辣!阿昭连灌了两竹筒水,舌头才好受些。暄儿和正明这么爱吃,阿昭对暄儿说:“以后姐夫和你想吃了就摸些来,我给你们做。”以前见过南货店里有卖海螺肉干的,煮汤很鲜,也许这螺肉煮了挑出来晒干也行?阿昭想着有空了就试一试。

      暄儿从此隔三差五的就到溪里捞些虾和螺蛳回来,阿昭试着晒了螺肉干,果然非常鲜,只是费些工夫。一家人的吃食花样越来越多了,暄儿和正明身上长了些肉,不像以前那么精瘦了,让阿昭很安慰。暄儿就等着正明赶完这批竹器,能给他做个鱼篓,到时候还能捞上鱼来!

      地里的苞谷已经长到齐腰了,但还不见开花结穗,刘氏惊讶的说:“还以为它能长半人高就很高了,现在看来得有一人高了。”阿昭也吃惊于苞谷的生命力,她在院子里种的苞谷长的更好,已经到了她肩膀这么高了。“大伯母,那我们这间距会不会还是留短了?”

      “可能是短了,但现在也没办法了,我让你大伯再多上些肥。我看这东西很吃肥,一浇肥,叶子就绿,过不了几日就蹿高一大截。”刘氏说,“阿昭说你和暄儿也爱吃酱,就是不能吃辣的。这几天地里的豆子该收了,收上来我发酱时你也学一学,不加辣就做成豆酱也很鲜。”

      阿昭忙谢过了,“大伯母,我和你们一起收豆子,我也能学学,明年我也想找块地方种些豆子。”

      刘氏问:“是打算买块地吗?”

      阿昭点点头,“只这五分地,家里只怕不够粮食呢。”

      刘氏满意的点点头,阿昭是个能干的,“不过我们这里石头多,地不多,价钱可不便宜。就这黄土坡,也要二两多银子一亩呢。”

      “我看我家那五分地边上还有些地方,不知道买下来要多少钱?”阿昭已经看好了地方,能连成片种起来也方便些。

      “那边也有个四五分地的样子,我让你大伯去乡里问问,你若银钱不称手我先给你垫上,等你有了慢慢还就是了。”刘氏见阿昭有置办家业的心哪有不支持的。

      阿昭感激的道了谢,“家里这阵子攒了些钱,加上这次正明给卫府编的竹器,能有差不多七百铜钱。不够就等到明年攒够了再买。”

      刘氏却是个急性子,“放心,这事你大伯和我一定能给你办好了,你等着消息吧。”两人约定了收豆子的日子才回了家。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 6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