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阿昭回到家里的时候,正明正在磨镰刀,明日就要收麦子了,得准备好工具。阿昭把收麦的竹簸箕和扁担从杂物间里拿出来备好,免的明天早上手忙脚乱。阿昭又数了数家里存着的鸡蛋,还有十几只,明天早上煮了带去给大家吃。正忙着,暄儿拎着一竹篮螺蛳进来,“姐姐,今日做螺蛳吃好吗?”阿昭点头说:“你去剪了尾,晚上做。”暄儿高高兴兴的去剪螺蛳去了。他爱吃螺蛳,特意用卖石蛙赚的钱买了把大剪子来剪螺蛳尾。晚上阿昭做了两份螺蛳,一份辣酱炒的,另一份少些的不辣。暄儿不能吃辣,但吃不辣的螺蛳总觉得有些不对味,就还是和正明一起吃那辣的,结果辣的猛灌水,脸都辣红了,看的阿昭都替他觉的辣。

      这两日是收麦子的时候,路上不时见到去收麦子,或是挑着麦子到晒场晒的乡亲,大家脸上都带着喜气,今年麦子收成好,尤其是种在坡地上的,虽然不象在好地里收的那么多,但不用上税,收多少都是自家的,这么一算也不比好地里差多少。大伯带着正明他们先收正明他们的一亩麦子,再收大伯的四亩,大伯去年买的堂叔家的两亩地也都种上了麦子,现在丰收了连成一片,黄澄澄的看着喜人。阿昭看大伯唰唰的割着麦子,一个抵自己三个还不止,正明虽然看不见,但收的也比自己快多了,不由有些着急,一不留神镰刀在手上划了一道口子,幸亏不深,血还是流了出来,阿昭连忙包扎了一下,沉下心来割麦,真是急不得呀!

      正明却说:“阿昭,是割了手吗?别割了,赶驴把这些麦秆运到大伯家晒上吧。”阿昭想说不用,大伯也说:“阿昭你去吧,这里有我和正明就可以了。”大伯说了话,阿昭只能收了镰刀,把麦秆装到驴背上的簸箕里,自己又挑了一担,往大伯家里去了。

      大伯家的院子里,暄儿正在逗小鸡玩,今年大伯娘养的两只母鸡抱了窝,前阵子孵了二十几只小鸡,毛绒绒象小黄球似的很可爱。暄儿问大伯娘要了五只,其它的大伯娘都定给了别人家,只等过几天收完麦子就给人家抓过去了。阿昭把麦秆在晒场上铺好,又赶着驴子,挑着空担子去地里了。

      到了午时,阿昭再去地里时把午饭也带了过去,阿萝做的米饭和霉干菜烧肉,还有一瓦罐的菠菜鸡蛋汤,阿昭吃的很香,大伯母晒的霉干菜真是一绝!阿昭打算明年也多种些雪里蕻,跟大伯母学学晒霉干菜。

      “正明,你们把这地伺候的不错,我看这麦子长的还挺结实,不错!”大伯赞许道。正明说:“都是阿昭挑肥土,上肥上的勤。”大伯笑着点头,“阿昭是勤快人!”把阿昭说的不好意思了。“收完麦子翻过地,还得再多下些肥,这苞谷可是吃肥的紧啊!你大伯母上两个月才抓了三只小猪,过一阵子等猪大些,肥就跟的上了。”大伯看着麦地说。阿昭说:“驴子粪我都攒着,也能顶些事。”驴子好像知道在说它,昂的叫了一声,把大家都逗乐了。

      午后大伯母洗好了衣裳也来地里,收的就更快了,傍晚收工时,大伯家的麦子都收了一亩多了。晚饭阿萝做了青蒜炒熏肉,加了一点辣酱,香的连阿昭都吃好几口。大伯母很喜欢这熏肉的味道,跟阿昭细问了做法,打算今年杀完猪也试着做做。暄儿又摸了许多螺蛳来,让阿萝炒了,阿昭见他昨日吃了那许多,今天还能吃的下,真是服了他了。阿萝看到暄儿吃的香,笑嘻嘻的说:“明日还有好吃的,我把那只老鳖炖了给你们吃。”暄儿高兴的追着她问还有什么好吃的,一顿饭吃的热热闹闹。

      回到家中,阿昭受伤的手上缠着的布条已经被血浸透,这还是阿萝给她换过两次了。她拿出了上回正明让她采的溪边的草药,取了几片干叶,碾成粉,洒在伤口上,果然血很快不再渗出,伤口处阵阵清凉,到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只剩一条浅浅的伤痕。阿昭惊喜交加的告诉正明,只可惜那日只采到三株这种草药。正明直觉这草药的药效不止于此,但只有等慢慢摸索了才能知道。

      收麦子比起后面的翻地,下肥还不算是真正累人的活,等到地里豆子,苞谷和番薯藤都种上了,已经是十日以后了。说起来也奇怪,一番辛苦劳作下来,阿昭却并不觉的累,看正明和暄儿也不见疲累的样子,她猜测应该是喝了那石髓的缘故。

      地里种上了苞谷和豆子,番薯,五月大集也到了,正明挑着竹器带着阿昭和阿萝去赶集。大伯娘养了二十多只鸡,攒了两竹篮鸡蛋拿来卖,还有一百来只咸蛋,阿萝带了一只煮好的咸蛋给人看,切成两半,蛋黄都流油,看着很是诱人,看的阿昭也想学学腌咸蛋。五月五端午节,这里的风俗是要吃咸蛋的,大伯母的咸蛋腌的好,很快就卖完了,连带着鸡蛋也卖了许多。剩下的很快被林管事包圆买走了。阿萝要阿昭同她一起去逛集,正明这边竹器也卖出去不少,阿昭估了估时间,和阿萝一道去了。

      那卖土布的妇人也来了,阿昭和阿萝各选了一匹土布,一匹葛布,和针线,价钱比去年涨了几个铜钱,那妇人不好意思的说:“官府又加了赋税,没办法,只能涨价钱了。”旁边摊位上是个中年男子,叹了口气说:“是啊,本来今年麦子收的不错,还以为能过个丰足的年,哪知道又加了税,连以前不上税的坡地现在都要上税了。真是…唉!”

      阿昭和阿萝吃了一惊,莫非自家那坡地也要上税了?阿萝问道:“大叔,坡地怎么上税啊?”大叔说:“麦子十税二,或者是一年一亩地交五百铜钱。”买一亩坡地二三两银子,一年的税要缴五百铜钱?阿昭非常吃惊。阿萝又问:“那田地呢?”大叔说:“十税四,或是缴一两银。”阿萝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往年十税三,六亩田刨去自家吃用卖稻也不过得个二三两银子,现在十税四,那爹辛辛苦苦种田一年只怕也只不过能自家糊口。两人没了逛集的兴致,回去找正明了。

      正明的竹器卖的只剩一只竹箱笼了,听阿昭和阿萝说了加税的事,只说:“回去和大伯大伯母商量商量,是缴粮合适还是缴钱。”三人正收拾摊子,有人过来,说是见人家买的竹箱笼轻巧,把最后一只竹箱笼也买走了。

      回到大伯家,刘氏听阿萝说了经过,紧锁眉头说:“收税的衙役还没来村里,想来也快了。等你大伯回来我问问他怎么办。”正明和阿昭要回去了,刘氏拎出一个小坛给阿昭,“给你留的咸蛋。”阿昭谢过她,和正明回去了。

      到了家,阿昭和正明商量缴税的事,正明说:“听听大伯他们的意思。依我看来,还是缴钱,毕竟我们家粮不多。”阿昭听了也定了心思,家里不够粮吃要买粮更不划算,去年自家花在买粮上的钱都有好几两银子呢。正明望着北方,天地间的气运渐渐改变了,一场大变动就在眼前。

      正明坐在桥边,身边插着一面幡旗,上面绣着摸骨神相,是蒲伯写的字,阿昭给绣上去的。阿昭带着暄儿去药房卖松香和草药了,正明坐在竹凳上一边摸着龟甲一边等待着。

      药房里,坐堂的大夫仔细的查看阿昭带来的草药,最后点头说:“药材够年份,就是炮制的工夫差了些火候。”接着又细细教了阿昭如何炮制首乌和玄参。阿昭十分感激,当初没能学全炮制药材的手艺,难得碰上肯悉心传授的懂行人!大夫笑了:“你制的好药,我开方才放心啊。都是首乌,都是玄参,年份不同,炮制的不同,那药效可差远去了。”看了看松香又说:“你这松香是春天老松上产的,等入了夏你再去采,那药效又有些不同。”说着就结算了银钱,凑了个整给阿昭一两半银子。阿昭再三谢过,带着暄儿走了。

      暄儿今日卖石蛙又赚了一百多铜钱,看到有卖麦芽糖的,有些犹豫,阿昭笑道:“想吃就买吧,给阿萝也带一块。”暄儿当即高兴的花了五个铜钱买了两块麦芽糖,用油纸包着放入衣兜里,等见到阿萝姐和她一起吃。

      阿昭去买盐,见到杂货铺里卖铜勺和铜火锅,不由动了心,记得小时候到了寒冷的冬日,娘总会起铜火锅,一家人热乎乎的吃着铜锅子,阿昭想着想着不由眼角又有些湿润。老板娘见她看着铜锅发呆,就问:“娘子可是想买这铜锅子?这锅子很不错的,你要想要,九百铜钱就行。”阿昭回过神来,咬了咬牙,说:“好。”一只铜火锅配一只铜勺,九百铜钱其实也真不算贵。家里的木勺和竹勺用不多久就坏了,不是霉了就是破了,铜勺经用,仔细用能用一辈子呢。阿昭又看到红泥炭炉和砂锅子,索性一并买了。这些东西都过了季,存放着也不划算,老板娘连盐带东西一共就收了阿昭一两银子。卖药材的钱去了大半,阿昭却十分满足,曾经失去的家她要一手一脚的从新建起来。

      回到桥下的时候,正明正在给一位书生摸骨,那书生看着三十多岁的样子,神色有些焦虑,正明摸完骨,一时没有做声,那书生急切的问道:“先生,听人说您相术高明,您可能看出我为何几次都不能考中功名?比我学问文章差许多的人都中了,而我却屡考不中!莫非命中注定不得功名?”

      正明说:“你命中本是有功名在身,而且官位至一方大员。可惜你身犯淫戒,改了自己的命,只能享些福禄却被革了功名。”

      那书生吃惊的说:“我家中只有一名妻子,从未纳妾,也从未去过烟花之地,更无与人苟且之事,这淫戒从何而起?”

      正明回答说:“并非做下淫邪之事才算犯了淫戒,动了淫亵的念头于一般人可能只是小错,对于命中有功名在身的人却是犯了惊动天地的大戒,更何况你动的是不伦的念头,更不可能轻饶。命中的功名越高,越不能小看,因为你立身正不正关系到千万百姓,甚至江山社稷。”

      那书生沉默不语,最后叹了口气,作了一揖道:“还请先生指点!”

      正明见他真有悔意便说:“从今以后自律其身,有淫亵之念能克制它。三尺头上有神灵,或许还能改命。”

      那书生对他行了一礼,留下一个荷包转身走了。阿昭和暄儿站的远,正明摸骨时不让人走近,虽然没有听到他们的对话,但看到那书生恭敬的离去,应该是正明给人看对了相。暄儿拿起书生放在竹凳上的荷包,递给阿昭。阿昭打开一看,里面放着约莫五六两银子。阿昭放好了荷包,正明看相得的钱都专门收了起来,正明说这些钱自家不能动,将来会有用。

      正明听到他们来了,起身收拾摊子,“我们回去吧。”暄儿和正明说着今日在镇上的经历,说到姐姐买了铜锅子,炭炉和砂锅子,正明笑了,“那我们冬天有口福了。”阿昭听他如此说,更觉幸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第 18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