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清明的时候,阿昭和正明,暄儿一起上山祭拜蒲伯,山上有些地方积雪还未消融,三人互相搀扶着来到蒲伯坟前,阿昭把带来的纸钱交给正明,又点燃松枝递给他,正明烧了纸钱,三人拜了三拜,暄儿絮絮叨叨的和蒲伯说着话,正明静静的听着。阿昭去清理坟前坟后的野草和乱石,整理好了,三人才下山去了,阿昭还要和正明一起去拜祭公公。

      到了公公坟前,已经有几柱残香烧在那里,想来是婆婆他们来拜祭过了。阿昭和正明烧过纸钱,拜了三拜,清理了坟上的杂草就回去了。回去的路上下起了蒙蒙细雨,渐渐下的大了,阿昭和正明没有带伞,正好路边有一座凉亭供着土地爷的神龛,阿昭拉着正明躲到亭下,对土地爷行礼说:“土地爷,我们上坟回来,路遇大雨,来您这儿避避雨,打扰之处还请见谅!”正明也对土地爷行了一礼。

      过了一会儿,雨越发大起来,忽然走来一个年轻后生,也进到亭下躲雨。后生向他们抱了抱拳,便站到一边,静静的看着大雨。正明感觉这人身上有一股气势传来,从未在别人身上感受到过。对着那人抱拳道:“在下杨正明,是此地少微村民,不知阁下尊姓大名?”

      阿昭吃了一惊,从来没见正明如此主动跟人打招呼,不由认真看了看那后生,见他剑眉星目,神色冷峻,腰间配一把剑。萧义看向杨正明,略微一顿,这是个盲人,但是看他的神情举止,却不是个寻常人。“在下萧义。”萧义抱拳道。

      “恕我冒昧,萧兄不是寻常人,为何来到我村中?”正明问道。阿昭更吃惊了,正明为何会这么在意这位叫萧义的人?

      萧义坦荡的说:“我祖上也出自这少微村,今日是来拜祭先祖。杨兄,为何说我不是寻常人?”

      “萧兄身上有一股气势,与人不同。恕我冒昧,可否为你摸一摸骨?”正明不知为何,非常想给萧义摸一次骨。

      萧义听了有些惊讶,继而想起卫先生说的江湖上有些异人,能见人所不能见之事,或许眼前就是一位。当下走了过去,“杨兄请。”

      正明请他坐下,从他后颈一路摸了上去,一直到前额下来。萧义只觉正明的手温暖柔软,所到之处都感觉到一股热流。摸完了,正明不出声,萧义问道:“杨兄可看出什么?”

      正明迟疑了一下还是说:“萧兄的命相贵不可言,但晚景却甚为凄凉。”

      萧义吃了一惊,正明又说:“决定萧兄命运的有两件大事,一件去年已经发生,另一件在七年之后。”萧义听了更为吃惊,想了一想问道:“可有转机?”

      正明沉吟片刻,回答道:“只在你心。若能秉持本心,便能否极泰来。”

      萧义郑重的行了一礼,“多谢先生指点,萧某知道如何做了。”言毕,踏入雨中,从容离去。

      等他去的远了,阿昭问正明,“从未见你主动要给人摸骨,这位萧公子有什么特别吗?”正明说:“我也不知为何,就是想要给他摸骨,或许是天意。”说话间,雨渐渐停了,两人离开凉亭回家去了。

      春雨绵绵,一场连一场,等终于放了晴,阿昭去地里一看,地里的小麦已经长的绿油油,快两尺高了。正明和阿昭把攒了一冬的驴粪挑过去,下到麦地里。有了肥,小麦才能长的壮。家里养的鸡已经长大,大伯母给阿昭挑的都是母鸡,开了春,纷纷开始下蛋,暄儿每日一起来就先去鸡窝,看能不能摸几个热乎乎的鸡蛋。阿昭每日都会做两三个蛋,还有多就攒起来。

      山上的雪化了之后,阿昭又恢复了给卫府送石头的日程,不忙的时候就两日送一次,忙了就三日送一次。得了空,阿昭就和阿萝去竹林挖笋采竹荪。阿萝看着林子里满地的春笋,不由感叹冬天挖了那么多冬笋,还有这么多春笋冒出来!竹林很大,阿昭细心,发现竹林里的竹子也不尽相同,就她能分辨出的就有五六种不同的竹子。她把不同种的春笋分开处理,果然发现有两种竹子产的笋比别种都要好吃,没那么涩,做成的笋干更是鲜甜。

      去年春天在山上松林里采的菌子,虽然不多,味道却很好,正明和暄儿都爱吃。阿昭带着暄儿上山,看能不能采到。雨后的山上,山石非常滑,一不小心脚下一滑就摔倒了,好在泥不多,多是碎石和岩石,否则一踩一脚烂泥那更是难行了。到了第二峰上的松林,林下的松针和青苔地上果然冒出了一些菌子,阿昭和暄儿仔细的在松林里寻找着,时不时还能见到一些出来觅食的野鸡,松鼠,见到他们也不害怕。

      一片松林走下来,采的菌子不过装了小半背篓,阿昭记得以前听人说过菌子通常都长在阴暗潮湿的山谷和树林里,她准备走下山谷去碰碰运气。从山峰往下走没有路,只能从一片碎石坡上慢慢往下滑。阿昭和暄儿小心翼翼的顺着石坡往下滑,但到了半山坡上还是摔了一大跤,阿昭爬起来好不容易站稳脚,忙去扶暄儿,“暄儿,没事吧?”暄儿摇头说:“我没事。”手一撑地要爬起来,却碰到一个什么东西,一看是一株淡青色的花,花盘有点象荷花,却不见叶子,整株就是一朵花,是从岩石缝里长出来,暄儿问阿昭:“姐姐,这是什么花?”

      阿昭也没见过这种花,但心里总觉得这花有些不凡,忽然听见一个女声说:“这是石莲。是解毒,治疗内伤的圣药。”阿昭一抬头,不知何时他们身前站了一位美貌少女,布衣荆钗,头发挽成一个道髻,那少女看着他们,笑容可亲。

      “多谢指教!不知如何入药?”阿昭问道。那少女笑道:“石莲的炮制极简单,阴干即可,用时整株煎服。不过它的成长不易,十年生一莲,也不是随处可长的,所以珍贵。”

      阿昭一听才知道这石莲这么珍贵,阿昭见少女对石莲如此熟悉,莫非是来采石莲的?“姑娘,你是来采药的吗?”少女笑了笑,“我只是路过,听到你们说话,过来看看。就此别过。”说着下了山坡向九屏山深处走去。阿昭见她踩在碎石上如履平地,走的极从容却也极快,一会儿就见不到她的身影了。

      暄儿惊叹道:“姐姐,你看到刚才这位姐姐踩到碎石上,石头一点不动吗?”阿昭点点头,这位少女不是常人,其实这世上离奇的人和事何其多,只是没见到罢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真是如此。阿昭对暄儿说:“暄儿,我们再在这石坡上找找这石莲,看来这是很珍贵的药材。”暄儿点头,两人沿着石坡寻找起来。石莲的颜色与石坡上斑驳的碎石浑然一体,很难看出来,往往走到跟前才能发现。阿昭和暄儿踏遍一里多长的石坡也不过找到五株石莲,不过已经很难得了,阿昭小心的把石莲收好。

      这时两人也已经下到谷底,沿着谷底一条小溪走了不多久见到了一片松林,林中果然长了好些菌子,比山上的松林要多许多。让阿昭惊喜的是这片林子的松树干上还出了许多松香,黄澄澄的,成色很好。阿昭和暄儿采菌子之余也采了许多松香,药材店和南货店都收松香,成色好的松香也能卖出些价钱。松林的尽头是一片草地,草地上开着一片一片的野花,紫的,黄的,红的,煞是好看!几头鹿在溪边饮水,见到他们抬起头,甩甩耳朵,轻快的跑掉了。暄儿说:“姐姐,这里真象你和我说过的世外桃源!”阿昭点点头,想着下次带正明来,只可惜他不能看到,或许他可以用心感受到这一切。

      阿昭和暄儿回到家时,正明刚做好第一把小竹凳,暄儿看到了,高兴的坐了上去,“以后这就是我的凳子了!”正明见他喜欢,高兴的笑了。阿昭也说:“看上去真不错!特别是面子上编的花纹,很好看。”正明说:“试了几种,还是觉的这种又结实又好看。你们要都觉的好,我就再做几把,去集上卖卖看。”很快就是五月集了,正明攒了些竹箱笼,竹筐和背篓去卖,再添几把小竹凳。暄儿忙说:“我来锯竹段,劈蔑条。”两人有说有笑的忙起来。

      阿昭把采来的菌子和松香摊在竹席上晒,又把那五朵石莲挂到屋檐下阴干。菜园里的菜长了起来,野草也跟着长,阿昭仔细的把野草拔了。今年阿昭把菜园拓宽了一些,又在屋边的山坡上培了些土和肥,把南瓜,冬瓜种到了坡上,这两种瓜极占地方,坡上地方大,只要给够肥,它们会长的更好。菜园里去年种瓜的地方,今年都种上了豆角。豆角好吃不说,吃不完还能晒成豆角干,冬天也能吃,阿昭今年多种一些,准备晒成豆角干。

      天气暖了,暄儿养的石蛙也从冬眠中醒过来了,醒来的石蛙胃口极大,暄儿日日抓虫也供不上这么多石蛙吃,更何况他还要留一些虫子给鸡吃,好让母鸡们下蛋。实在抓不够虫子,最后只能又放了一批石蛙。下在溪里的鱼笼也开始捉到石蛙了,暄儿每天乐呵呵的数着,就等每月和正明去镇上时拿去卖了。正明按照蒲伯的嘱咐,每月都有一天到镇上摆摊给人摸骨,暄儿陪着他一起去,顺便卖石蛙,有时也帮阿昭和大伯母他们捎些油盐之类的回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 15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