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阿昭晚上回来听说了经过,“明日我就去把家里的银子都拿给大伯母,这次做完工应该能挣些银子,不知道够不够凑上四两。再不够只能明年还了。”见正明有些心事的样子,便岔开话题问他:“正明,蒲伯和你去镇上还顺利吗?”

      正明点点头,“都好,今日师父让我给人看相了。是个书生,来问功名前程的,我摸出了他命中有功名。师父说我基本算是出师了,剩下的就要慢慢琢磨了。”阿昭听了很是为他高兴,“正明你学的可真快!”正明笑了笑,师父也说自己学的快,悟性好,可是不知为什么,正明总觉得自己还没有真正懂得摸骨神相的奥妙所在,仿佛隐约看到但又抓不住。

      忙完卫府的针线活,就快进腊月了,阿昭她们每人分了一两银子,木管事又给阿昭算了三两银子的送石头钱,这样一下子居然就凑够了还给大伯母的四两银子,让阿昭喜出望外。木管事又把剩下的边角皮毛都给了她们三个,每人装了一大麻袋。阿昭回到家里,把皮毛按毛色和种类分好,看能不能给蒲伯拼出一件袄子,要有多的,再给正明和暄儿缝帽子和靴子。

      腊月初七下了入冬第一场雪,腊八那天阿昭煮好腊八粥,小心翼翼的下山给婆婆和大伯他们送去,虽然滑了几次,好在没有摔倒,没有打破盛着粥的罐子。秦氏见到阿昭,想起那天刘氏对她说的话,心里有些不舒服,但还是接过罐子,倒在自家的瓦盆里,又盛了些自家煮的腊八粥给她带回去。

      到了大伯家,远远的就看到大伯在院子里劈柴,带着顶棕色的皮毛帽子,应该是阿萝给做的。看到阿昭来了,乐呵呵的说:“阿昭来了,你大伯母和阿萝都在灶间。”阿昭和大伯打了招呼,进灶间去了,阿萝见阿昭来了,高兴的说:“二嫂,快来喝粥,我加了可多好东西了。”阿昭一看,哇,五颜六色的豆子不说,还有红枣和莲子!

      “大伯母,您什么时候买的红枣和莲子呀?”阿昭问。刘氏笑呵呵的说:“秋天在镇上碰到有人卖就买了。一年下来总也要弄些好的补补。”阿昭点头,“嗯,秋冬进补,应该的。”说起吃的,阿萝想起来,“二嫂,你上回给我的柿子我吃了,真甜!好吃!我们这里的人都不会吃呢。”阿昭笑了,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你尝尝这个!”阿萝一看,棕红色扁扁的三个饼,上面还结了一层白霜,“这是什么呀?”阿昭笑着说:“柿饼,用柿子做的。”说着把一个柿饼掰成两半,递给大伯母和阿萝。

      “啊,真好吃!比柿子还甜嗳!”阿萝吃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大伯母也点头,“这东西不错!”阿昭见他们都爱吃,可惜自己今年只做了十几个试试,“明年我多做一些,这东西能放到春天呢。”阿萝笑道:“这么好吃,一下子就吃了,哪里放的到春天?”大伯母白了她一眼,“多大的人了,还这么馋!当心被婆家挑剔!”阿萝红了脸,一扭身跑了,让阿昭好一阵乐。

      阿昭问刘氏,“大伯母,我们这里挖冬笋吗?”刘氏问:“什么是冬笋?冬天也能长笋?”阿昭说:“春天长出的笋,其实冬天就已经在竹根上长了。这时挖出来的笋清甜,而且吃了对身体也很好。”刘氏听了说:“你叫上你大伯和阿萝跟你一道去。”阿昭问:“要不要叫上正德嫂一块儿去?”刘氏说:“只怕她不得空呢。正德去服徭役了,家里的活都要她做。你去问问,不行把牛娃和大妞送我这儿来,我给她看着。”阿昭点头应了,刘氏又说:“腊月十八定好了杀猪,你们都过来吃杀猪菜,让正明的师父也来。”阿昭高兴的答应了,约好第二天去挖冬笋,阿昭就去堂叔家送粥了。

      第二天大伯领着她们到竹林里,竹林里还有一些积雪未化,不象路上已经见不着什么雪了。阿昭看着竹梢,指着一个地方,“这下面可能有。”说着用锄头刨开雪,小心的挖了起来,果然挖了三寸深的土,就看到一支冬笋从竹根上抽出来。阿昭小心的掰下冬笋,尽量不要伤到竹根,阿萝见这笋比巴掌长不了多少,摸着特别硬,也特别沉。大伯看出了点门道,大概顺着竹梢的方向,竹根上能挖到这冬笋,试了几个地方,果然挖到了一两根。

      阿萝惊叹道:“二嫂,你懂的可真多,连埋在地下的笋都能找到!”阿昭笑了,“我从小爱吃笋,我娘就和人学挖笋,做笋干,我也跟着学。”阿萝道:“二嫂做的笋干好吃!”阿昭说:“等杀猪那天我给你做个砂锅冬笋吃,加点肉骨头可香了。”阿萝使劲点头。这竹林里笋很多,一个时辰后采到的冬笋装满了驴子驼的两个竹筐不说,他们三人的背篓也都装满了笋,沉甸甸的,也多亏了正明编的背篓结实才能顺利的背了回去。

      大伯家杀猪那天,阿昭却没能去成,蒲伯病了,倒在床上,面如金纸,出气多进气少。阿昭看的难受,直掉泪,暄儿更是哭的跟泪人似的,正明没有哭,只是坐在床前紧握着蒲伯的手。蒲伯吃力的说:“正明,能教你的我都教你了,你学的很好,剩下的就靠你自己用心去寻。我们这一门能得窥天机,原本是抵了本身福寿的,但最要紧的就是你要明白所为为何?天机不可泄,但若为引导人走上正途,上天会网开一面,这才是我们这一门存在的根本。你切不可忘记!若是用这神相术追求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那就是我们这一门覆灭之日。”正明郑重的说:“师父,我记下了!”蒲伯交待完,便不再说话,渐渐听到他呼吸越来越弱,终于听不到了,蒲伯走了。

      阿萝给二哥他们送肉上来时,就见二哥默默坐在蒲伯床前,二嫂和暄儿哭的眼睛都睁不开了。阿萝看的好难过,下山找娘来主持蒲伯的身后事。刘氏听了,把家里的事交给阿萝,上山来了。先对着蒲伯遗体行了一礼,对这位老人,刘氏又感激又尊重。和阿昭交待了接下来的事宜就下山去准备了。第二日刘氏买了口棺材,请人抬了上来,最后把蒲伯埋在了九屏山上一处向阳的坡上,这里低能俯瞰山下的平原,高能仰望九屏山的最高峰,想来蒲伯应该会喜欢。

      晚上,阿昭走进屋里,正明默默的坐在桌前,不知在想些什么。阿昭走过去,轻轻的握住他的手,“正明,蒲伯走的时候,嘴角还带着笑,他没有遗憾。”正明点点头,“阿昭,谢谢你!我何其幸运!有了你和暄儿,有大伯,大伯母他们,还有了师父。不过是一粥之缘,他却对我倾尽所有!”阿昭说:“蒲伯和你的缘分还要靠你去全了,你是他的传人,能把摸骨神相这一门传承下去,是蒲伯最大的心愿。你做到了才是对他最好的报答。”

      正明点点头,“阿昭,谢谢你!我会做到的。”正明的身上忽然好像多了些什么,阿昭说不明白,但是却能感觉到,现在的正明比从前更淡定从容也更加自信,阿昭心中真为他高兴。

      正明要为蒲伯守孝,七七四十九天不能食荤腥,阿昭把阿萝拿来的肉腌了几天,挂到灶台上方,日日用炊烟熏着,这样熏出来的肉别有一番风味。大年二十八,刘氏做了豆腐,还炸了豆腐泡,阿萝送了些上来。大伯母做的豆腐一口咬下去豆香十足,特别是加了五香料煮的卤水豆腐,更是香的不得了。阿萝还送了些大伯母做的红薯粉上来,和豆腐泡,菠菜一道煮了吃也是绝配。

      大雪封山前,阿昭给卫府送了一次石头,这是今年最后一次送了。阿昭带了些冬笋去,并告诉了木管事做法。吕伯见到她来了很高兴,给她拿了一条野猪腿和一头麂子,说是庄上的兄弟去山上打来的,又托她带了一条野猪腿给阿萝,兄弟们还不时念叨着那位做饭很好吃的杨家妹子。

      阿昭送野猪腿到大伯家,刘氏索性让她把另一条野猪腿也留下,腌成火腿再给她拿去。阿昭让大伯帮着剥了麂子皮,把肉分成两份,自己拿了一份肉回去了,麂子皮留着大伯帮着硝起来。刘氏知道他们要给蒲伯守孝吃素,便没拦着她分肉。下水阿昭不会做,刘氏就留下了。

      大年三十,阿昭和正明一起守岁,阿昭缝着皮帽,正明编着竹笼,暄儿早已困的不行,睡着了。终于听到山下村里传来爆竹声声,过年了!新的一年来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 14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