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浣纱溪边,一辆马车停在萧义身边,车里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小兄弟,你在这溪边钓了三个月的鱼了,可有收获?”

      萧义没有回头,也没有作答,仍一动不动的持竿钓鱼。那驾车的大汉见他无礼怒斥道:“小子!我家主公问你话,你竟敢如此无礼!”说着一记马鞭就向萧义抽来。

      萧义左掌一撑,身子腾空而起,躲过了这一鞭,右手一挥,那钓鱼竿紧紧的缠上了马鞭,一相拉扯,两人心里都为对方暗喝一声彩:“好力气!”

      车厢门打开,一位老者显出身形,对那车夫说:“不得无礼!”车夫俯首称诺,松了马鞭,不再与萧义相持。那老者对萧义说:“小友可否上来说话?我腿脚不便,却是不能下去了。”

      萧义听他说的诚恳,就上了马车,在老者对面端坐,直视老者的双目。老者哈哈大笑,“好,毕竟是将门之后!我的家族与你先人颇有渊源,你可需要我帮你?”

      萧义略一沉吟,问道:“您如何帮我?”

      老者见他并没有拒绝自己的帮助,眼中露出了几分欣赏,有傲骨但又能屈能伸。“我可保你衣食无忧,富贵一生。”

      萧义抱了抱拳,“先生有此好意,自当感谢。不过萧某志不在此,就此别过。”说着就要起身下马车。

      老者叫住他,“且慢。莫非你想与你先人一样拜将封侯,建一番丰功伟业?”

      萧义坐了回去,“有何不可?”

      老者摇头道:“我以为你志向高远,没想到还是如此短视!若你的志向仅此而已,你可以下车去了。你不是我要找的人,我也不是你在等的人。”

      萧义吃了一惊,如果没有想错,这老者所指...

      老者见他迟疑,问道:“你可知你萧家当年何其辉煌,今日却为何败落至此?”

      萧义正襟危坐,做了一揖,“还请先生赐教!”

      老者点点头,“你先祖只道自己衷心耿耿,扶持良主,功成之日便能全身以退。可惜他却不知何为功高震主。你打下一个城,主上可以封你做城主;你打下一个郡,可以封你做郡王;可是你打下的是整个天下,他能拿什么封你?明明德才兼备,有匡扶天下之能,却因一点知遇之恩,因小失大,这难道不是妇人之仁?不光断送自己的性命,家族的延续,更置天下苍生于不顾!若你只想成为你先祖这样的人,今日只当没有见过我。”

      萧义沉默片刻,抬头注视着老者的双眼,“先生教训的是!还请先生赐教!”

      老者眼中精光毕现,“好!好!那你这就随我去吧。我的时间不多了,你要学的却还很多。”

      萧义却道:“可否等我一刻钟?”

      老者笑道:“我已等了一辈子,再等一刻钟有何不可?”

      萧义对老者一揖,出了车厢,在浣纱溪边立着。

      刘氏远远见到一辆马车停在溪边,萧义也没有在钓鱼,不知出了什么事,到了跟前,只见萧义抱拳道:“婶子送饭之恩,来日必定相报!”刘氏见他如此,知道他要离去,取出荷叶包递给他,“公子,带着干粮路上吃。无论如何,要好好活着!”萧义接过荷叶包,凝视了刘氏一眼,抱了抱拳就上了马车。马车绝尘而去,刘氏心中暗暗祝愿他能平平安安。

      马车里,萧义打开荷叶包,就像平时一样一口一口的吃起刘氏给的干粮,直到最后一口,他犹豫了一下,仍旧包起了荷叶,握在手中。老者在心中一声长叹,萧家人啊,外表再孤傲,内里其实都脱不了妇人之仁。或许,这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追随他的人最后不会是兔死狗烹的下场。

      麦子下了地,今年地里就没什么大活了,村里组了采石队进山采石,采来的石板每年入冬前都有行商来收,卖到州府里去,每人也能得上一二两银子。杨盛春没有去,毕竟年纪大了。正阳往年没有去过,杨盛夏因此丧生,秦氏不肯让他去搏命,今年却被夏菊花闹的去了。秦氏不敢和夏菊花吵,只能哭着要正德看顾着正阳。这一闹,她倒是忘了当初还打算让暄儿跟着去,没有上山再提这事,让阿昭松了口气。

      阿萝得了空来找阿昭上山采山货,近处的山头除了偶尔能见到些菌子,其它却是没有什么山货可采,阿萝说要翻过两道峰才能有,两人这一日就带足了干粮准备在山里寻上一日。这季节上山采山货的妇人不少,爬过两道峰后才各寻各路散了去。

      阿萝让阿昭跟着她走,她知道一处好地方。两人下到一个山谷里,九屏山里多松柏,这里却长着一大片落叶林,叶子红黄相间,煞是好看。阿萝指着一棵树干,“二嫂,你看!”阿昭一看,树干上长着好多白灰色的树菇,肥肥嫩嫩,层层叠叠,“这里好多树上都长着这种树菇,可鲜了。晒干了冬天吃也很好吃。”阿萝捡起地上一根带树杈的树枝,拿树杈头对着树菇一勾,树菇纷纷落下地来。阿昭左右一看,果然好几棵树上都长着树菇,便学着阿萝的样子勾起树菇来。

      忽然阿昭见到了一粒粒圆身尖头的小坚果,是橡子!阿昭拿出麻袋,捡起橡子来,阿萝见到她捡橡子,不解的问:“二嫂,这果子涩的很,你捡它做什么?”阿昭回答说:“多在水里泡泡就不涩了。做成橡子豆腐很好吃呢。”阿萝实在想象不出这么涩的橡子能有多好吃,转身还是去勾树菇了。阿昭以前见过邻家奶奶做橡子豆腐,虽然麻烦,但阿昭很喜欢橡子豆腐的味道,看来这里的人并不吃。

      林子的边缘是一片向阳的山坡,坡上长着几棵野柿子树,树上结了不少或青或黄的柿子。“阿萝,你看那边长着柿子呢!”阿萝却道:“那东西吃不得,涩的很,吃了还会拉肚子!”阿昭笑道:“这样的自然是不能吃了,放熟了就很好吃了。”说着就过去摘起柿子来,阿萝见她说的那么肯定,也帮着摘了起来。阿昭有些后悔没赶驴子来,早知道这里还长着这么多橡子和柿子,应该把驴子赶来才是。阿昭的背篓已经装满了树菇,手里又拎着半麻袋的橡子,只能挑了十几个黄了的柿子摘了,过几天再来吧。回去的路上可不轻松,终于见到了木屋,阿昭长舒了一口气,阿萝却还要多走一段才能到家呢,跟她告了别下山去了。

      刚走进院子,正与正明打招呼,却听到溪边传来一声尖叫,是暄儿!正明立刻站起身跑了过去,阿昭忙卸下背篓,跟了过去。还没到溪边,暄儿跑了过来,一头扎进正明怀里,“姐夫!蛇!”阿昭一看,顿时毛骨悚然,一条大蛇不知怎的半条身子进了养着石蛙的竹笼,半条身子挂在笼外,不停的扭动。阿昭吓的手足冒汗,不知所措。

      “暄儿,不要怕。”正明安抚着暄儿,“蛇在什么地方?”暄儿听着他平静的声音也渐渐没有那么惊慌了,“姐夫,一半在笼里,一半挂在笼外,好大一条!”

      “嗯,卡住了。”正明又问,“这蛇什么颜色?身上有花纹么?”暄儿壮着胆子看了一眼,“有点黄,有点白,有些棕色的点点。”正明暗舒了一口气,“这应该是菜花蛇,没有毒的。我们这里只有一种蛇有毒,棕色身上有棋盘的花纹,所以叫棋盘蛇。你若是碰上千万不能靠近。”

      暄儿听说没有毒,不那么怕了,但这么大一条,还是有点怵。正明见他还是害怕,就说:“我们回去吧,说不定待会儿它自己走了。”说着又拉起阿昭的手,“别怕,我们先回去。”阿昭木木的由他拉着回前院去了,阿昭从小最怕蛇了,这条蛇又这么大,还在扭来扭去的,阿昭顿时整个人都动不了了。

      回到前院,暄儿紧挨着正明坐着,惊魂未定的样子。阿昭暗暗骂自己没出息,不去想了,先把眼前的事做了,树菇要收拾出来,柿子要摞到缸里熟着,晚饭也要做了,说不定做完事那蛇就象正明说的自己走了。可是事情却没有预想的那么好,暄儿过了半个时辰再去看,那蛇还在那挂着,不过不象先前那样扭动了。看暄儿哭丧着脸,阿昭给自己打气,有什么?菜花蛇而已,有什么可怕?!鼓足勇气对暄儿说:“姐姐带你去把蛇赶走。”

      阿昭的心怦怦的跳,拿着锄头,慢慢靠近竹笼,用锄头勾住竹笼,慢慢拖上岸,竹笼一动,那蛇又开始扭动起来,阿昭顿时惊呼一声,险些把锄头都摔了。正明在她身后给她打气,“你怕,那蛇更怕。别慌,沉住气。”阿昭不停的默默念着正明的话,往竹笼里一看,才知道这蛇为什么卡在笼上。蛇的前半截身子在笼里鼓鼓囊囊,想来是吞了不少石蛙,结果反把自己卡在了竹笼上,进不得,退不得。

      暄儿问正明:“这蛇太大钻进不去,为什么不赶快出去?还要吞石蛙把自己卡住了。”正明摸摸他的头,“贪心不足又短视就会这样,只看到眼前的小利,把自己生死存亡的大事反而忘掉了。暄儿,你要记住这条蛇的教训。”暄儿点点头,自己一定不会象这条蛇这么蠢。这么一看,暄儿也不觉得这蛇可怕了,这么蠢的蛇。暄儿拿过阿昭手里的锄头,上前对着蛇身一锄,那大蛇顿时断成两截,不住的扭动,过了好一会儿才没了动静。

      阿昭只觉手脚冰凉,瞠目结舌的看着暄儿把笼里的蛇用树枝夹出来,把竹笼扔回溪里。笼里只剩下三只石蛙了,其它的都进了这大蛇的肚里。暄儿想想还是不甘心,把两截蛇在溪水中洗净,放入竹篮。煮了吃,姐姐必定不敢,不如拿去镇上卖给酒家,这么大的蛇有十多斤了,怎么也能卖上一些钱。

      阿昭确实需要进镇里买些盐和棉花被褥,天凉了,暄儿还没有被褥呢,也要准备过冬的棉衣了。可是要带这蛇去卖,阿昭心里发毛。暄儿见她这么害怕,就说:“姐姐,我和你一起去,我不怕。”正明听他这么说笑了,夸他:“暄儿长大了,有担当了!”暄儿听了更是高兴,缠着阿昭答应了第二日一起去镇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