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三章 ...

  •   假期之后的没几天,阿洛就南下去参加一个摄影展,这一次陈爷爷和陈奶奶也相伴在侧一起去了,不知还能不能赶回来过年;李黎每到寒暑假必定会跟她爸妈一起去某个小国旅游度假,现在很可能一家三口在沙滩晒着日光浴,不到开学前夕,是看不见人的;而白萱的爸妈因为工作外调去了另一个城市,所以趁着假期,白萱早早飞过去一家团聚;而秦朝更不用说,没有李黎,他绝不出现。
      所以只剩下孤家寡人的夏天了,而且还有幸感冒了,真是“喜上加喜”,现在正裹着被子蜷缩在自己的小床上看漫画。表哥表姐已经回来有段时间了,前几天倒整天往姥姥姥爷家跑,给她讲些大学里的趣事,她没见过别的地方的风土人情,很是有趣。
      小时候,几个孩子待在一起,过不了多久,便会厮打成一片,哭的哭,闹的闹,谁也不让谁,总是觉得自己才是最有理的那一个。现在一个个都长大了,就连夏天马上都要成年了,平常见面的时间也少了许多,以后也只能会越来越少,坐在一起,也亲近和睦了许多,哥哥姐姐也开始懂得了谦让,弟弟妹妹也变得懂事,再说了本就是一家人,现在关系更为亲密。
      不过,他们现在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各种去参加同学聚会,早就忘了独自一人在家的夏天。
      就连夏天的好伙伴齐立明今年也没了踪影,不知干什么去了,只有偶尔能在楼上瞧见他背着书包骑着脚踏车一闪而逝的身影。
      图书馆距离齐立明爷爷家并不是很近,骑自行车一般需要四十分钟的时间,不过对于一个正直青春的小伙子,便也不算什么事。
      齐立明锁好自行车,朝着图书馆一楼大厅跑去,里边的空调开得很足,干冷的身体瞬间裹上了一层暖热的气体,时间还算挺早的,一楼的阅读区已有一些人坐在沙发上拿着书汲取营养了。
      他一边走一边解脖子上奶奶亲手织的围巾,想到了什么,差点笑出了声。曾经有一年冬天,某人也要学习古代女子心灵手巧的本领,信誓旦旦的承诺给他和阿洛一人织一条围巾,从秋等到了春,最后只等到了缠在一起分不开的毛线团和看不出形状的残次品,最后还是夏妈妈亲手为他俩一人织了一条,前后不过只用了几天的功夫。
      这件事她却好意思的不让任何人提起。
      自习室都在顶楼,简一已经提前来占好位置了,比起夏天的“忙里偷闲”,她是少有的勤勉。
      齐立明跟她在一起学习的这段时间,她总会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不管刮风下雨,话不太多,但并不是个沉闷的人,休息的时候,有时会给他讲些小时候的趣事,都是些小事,却也并不觉得无趣。
      她是个努力上进但也有趣的人,说实话,齐立明很欣赏,但更佩服,她总是比同龄人沉稳许多。
      “来了”,简一听见这段时间早已熟悉的脚步声,早他一步落座,便抬头问好,像每一次一样。
      “你怎么来的还是这么早”?
      “习惯了,总是不能像别人一样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吃早饭了吗”?
      “还没”,
      简一从书包里拿出牛奶面包,“牛奶是热的,趁热吃了吧”!
      “谢谢,那我中午请你吃饭”,
      “好”。
      齐立明怕打扰到周围的人,三口并作两口的吞咽,因为一时噎住咳嗽了两声。
      “慢点吃,没关系的”,简一递给他桌上的牛奶。
      齐立明喝了一口牛奶,借着牛奶的顺滑,连同食道里的食物,一并滑到了胃里,想到早上跟奶奶说的话,继而说道,“对了,从明天开始我不能来图书馆了,过几天就要过年了,我爸妈在外地,所以我得陪我爷爷奶奶去置办年货”。
      “本来我也正好跟你说此事呐,我也得陪着我爸妈去买些东西”。
      “你们不回老家过年”?他曾经听她说起过,这儿并不是她的故乡。
      “不了,当初搬来就是因为亲戚朋友大都在这儿”,
      “你要是在家没什么事的话,就来找我们玩,反正夏天你也熟悉,阿洛你也认识”。
      “好”。
      两人便一头扎进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练习题里,齐立明虽说是嘴上说着不求结果重在参与,但是好胜心比谁都重,也是下了苦功夫的学习提高,不似说话时的吊儿郎当。
      彼此遇到不懂的题时便会一起商量,解决了相视一笑,再研究更简便的算法,累了便到走廊上的窗户旁,聊上几句闲话,放松心情,中午一起吃饭,下午一起回家。
      齐立明总会先载着她到公交站牌,看着她安全上了公交车,再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朝另一个方向奔去,简一每次都会坐到最后一排,这样她就可以透过后窗看着他慢慢消失的背影,期待着明天她与他的相见。
      大年三十,夏姥姥姥爷家里热闹非凡,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准备过年的吃食,说说笑笑,电视里放着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赵本山的小品一遍遍的回放,只要他一开口说话,大家就笑个不停。
      那时每年看春节联欢晚会,就是为了看赵本山,赵大叔也不负观众的期望,年年笑料不断。
      直到后来,春节联欢晚会上再也没有他的身影,倒是他的一个个的徒弟接上了他的班,但总归不是他,只有他的形,没有他的神,夏天便很少看了。
      夏天的爷爷奶奶性格古怪,所以从小夏天一家过年都是在娘家过,夏天的舅舅舅妈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会说些不合礼节的闲话,对妹妹一家很是欢迎。
      舅妈和夏妈妈在厨房里炸些藕合、丸子、带鱼等北方传统过年的吃食,夏姥姥领着一帮孩子在客厅里包饺子,一个个都那么大的人了,弄得面粉还到处都是,小夏文追在一个个哥哥姐姐屁股后面,好奇的问这问那,案板上的饺子除了夏姥姥包的面容姣好之外,其它的都东倒西歪的躺在上面,因为一个个的都要跟夏姥姥争先恐后的说自己的事情。
      惹得夏姥姥又是生气又是好笑,直说这群孩子无法无天了,却也并不拦着。
      家里的大老爷们就打牌消遣,都是一家人,可是在棋牌上可是分的清清楚楚,小赌怡情,夏天舅舅前的一元钞票堆得厚厚的一沓,除了夏姥爷面前可怜的几张零钞之外,其他人也倒算不输不赢,夏姥爷从刚才的不在乎到现在的出牌谨慎,这是面子问题。
      夏姥爷趁着起牌得空的功夫跟夏姥姥说道,“你再给老陈打个电话,这到哪儿了,怎么还没到”?
      “阿洛回来过年?不是说不回来了”?夏天惊喜问道。
      “我给你陈爷爷又去了电话,昨晚上才定了回来过年,再说了哪有过年不回家的”。
      “我去给阿洛打个电话”,夏天起身冲向座机旁。
      “坐下,过年回家飞机上人这么多,老老实实待着,别添乱”,
      夏天撇撇嘴,想想倒也是,便耐着性子乖乖坐下,她平常最怕的便是姥爷,也不敢造次。
      陈爷爷一家在夏姥爷家过年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反正有些年头了。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是陈爷爷唯一的一个儿子在外地也并不回来,因为当年陈洛妈妈的事情,加上自己的独孙,两父子的关系闹得比较僵,这是小区里众人皆知的事情。
      逢年过节,夏姥爷姥姥便会亲自上门邀请,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惯,往年,陈奶奶也会忙着一起准备,今年这不赶上阿洛的摄影展,这才晚回来了。
      这年夜饭都要准备好了,这陈爷爷一家还没到,夏姥爷刚想打电话问问,说曹操曹操到,敲门声就响起了。
      夏天跑去开门,果不其然,正是陈爷爷一家三口。
      “陈爷爷陈奶奶,新年快乐”,
      夏天像个乖孩子一样,给长辈拜年,还在等着夸奖,后边的大哥哥便把她推到了一边,“还不先让陈爷爷陈奶奶进屋”。
      要不是因为他太高,自己动手会吃亏,她早像小时候一样薅他的头发了,只能在他背后虚张声势,一个纸袋挡在她的眼前,随后进来的阿洛笑道,“夏天,新年礼物”,做了个嘘的手势。
      夏天心领体会的偷放在身后,不让他们发现,这时小哥哥正好经过,随风飘过一句话,“大家都看见了”,去而折返,不怀好意地说道,“小洛,哥奉劝你一句,小心她以后赖上你,哥可不想看你这么吃亏”。
      “那也比你被人甩强吧”?
      夏天的小哥哥一米八几的个头跟自己的妹妹较起了劲,最后把姥姥给她绑好的麻花辫弄散了一边,才算罢了,夏天耐他不得,披头散发的大声哭诉,“姥姥,你看他”。
      “行了,行了,姥姥再给你绑好”,夏姥姥忙着手里的活,哪有功夫理这俩不省心的孩子。
      “姥姥,我小哥他好烦啊”,又觉得不受重视,跑去像舅舅舅妈告状。
      但是每个人都没有搭理她,包括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每个人都忙着拆陈爷爷带回来的礼物,原来自己在礼物面前这么不重要。
      夏姥爷因为能让一大家子逢年过节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特意去了一个老朋友的家具厂,定做了一个能坐十五六口人吃饭的大餐桌,平常不用的时候,又可以折叠起来,放在储藏室,简单方便实用。
      现在大家围坐在饭桌上,孩子们坐在下座,长辈们坐在上座。
      而夏姥爷作为一家之主,先是领导发言,因为常年在事业单位任职,即使退休有些年头了,但身上的官僚气息还隐约残留了一些,尤为突出的一点,便是冗长而又繁琐的讲话,最后还是像往年一样,在夏姥姥的打断下总结才结束。
      大家这才举杯,年夜饭宣告正式开始。
      外边鞭炮声噼里啪啦,此起彼伏,每家每户更是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吃着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一顿饭,身边都是最重要的人。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不管在哪儿的游子,都会赶到父母的身边过年,思乡心切在节日氛围的渲染下,更是加快了我们回家的脚步,这是回家的日子,也是团圆的日子。
      首先每个孩子都收到了长辈们的红包,夏天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摸了摸厚度,笑得一脸谄媚,大人们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就连平日里不喝酒的女性同胞们,今天也都破裂喝了一点酒。孩子们还是喝饮料,忙着吃饭。
      电视里放着春节联欢晚会,先是一群明星手挽着手对唱春节祝福歌,都穿着红衣,唱着团圆的歌,声音一响便是过年浓浓的气氛。
      孩子们碗里堆积的像是小山似得长辈夹的食物,一桌子美味佳肴,一时之间都不知该吃哪个好,夏天夹了两筷蒜爆羊肉,分别放在身边两侧阿洛和夏文的碗里。
      “怎么样?好吃吗”?
      “姐,你做的”?
      夏天大言不惭,“我剥的蒜啊”!
      小夏文很不给她面子的把脸别到了一边,不想搭理。
      还是最捧场的陈洛说道,“特别好吃,尤其是蒜”,
      “我就知道,阿洛,还想吃什么,我帮你夹”,
      “我自己来就行”,
      “不行,我这毕竟收了你东西”。
      酒过三巡,齐爷爷一家五口也登门拜访,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夏天才能有幸看见齐立明的爸爸妈妈,平日里他们俩做生意忙得全国各地飞,据说现在生意越做越大,都已经国内国外飞了。
      齐爷爷一家虽说是已经在家吃了年夜饭了,但每年还会来夏家再吃上一顿,曾经她不小心听姥姥、齐奶奶还有陈奶奶背后说过,这三个糟老头子整天见也不烦,上班在一起,下班也要在一起,现在退了休了,更在一起,说是奶奶们看见爷爷们都烦了。
      齐爷爷一坐下,就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好酒,不假借于人手,自己小心翼翼的打开,再给每个人小心地满上,献宝般地说道,“我跟你们说,这可是我让明明他爸托了好多人才搞到的,市面上可没卖的,据说这可是清末皇亲贵胄喝的,今天是大年三十,大家也高兴高兴”。
      期待的看着夏姥爷端起酒盅一饮而尽,不自觉的跟着咂嘴,“怎么样”?
      “不错,不错,确实是好酒”,
      “那是,不是好东西也不可能拿出来”。
      熟悉的人都知道,陈爷爷和夏姥爷都是爱酒之人,从年轻到现在喝过的酒不计其数,如若能让两老称之为好酒,定属上品。
      喝到兴处时,陈爷爷端起了酒杯,“陈爷爷这第二杯酒要敬在座的小辈,希望明年,即将要找工作的能顺顺利利,考研的能顺利升入自己理想的学府,还在上高中的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成绩”。
      “陈爷爷,还有我呐,我虽然是上小学,也是很重要的”,被遗忘的小夏文不满的说道,看着他委屈的样子,惹得一桌子的人笑开了花。
      “对对对,还有小夏文呐,你看陈爷爷这记性,那就祝小夏文今晚吃好喝好玩好”,陈爷爷又满上了一杯酒,这一次,陈奶奶也端起了手里的酒杯,说道,“今儿借着这么高兴团圆的日子,我们两老还要特别谢谢两个人,那就是夏天和明明”。
      还在啃着排骨的夏天惊得忘了咀嚼,满嘴上还都是油,“我”?
      齐立明也放下了手里正在剥的虾,正襟危坐。
      “说的就是你,陈爷爷和陈奶奶早就想跟你和明明说声谢谢了,小洛这孩子从小性子冷,不爱说话,更没几个朋友,要不是这些年你们陪在他身边,还不知道能出什么事呐,你们对小洛的照顾,爷爷奶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后,陈爷爷和你陈奶奶还要拜托你俩多多照顾他”,
      不知是不是夏天看错了,陈爷爷和陈奶奶眼睛里泛起了泪花,阿洛也垂眸不语,关于阿洛的事情,是姥爷在她中考完不久,专门告诉她的,她明白姥爷的意思,事实上,却都是阿洛在照顾她。
      “陈爷爷,我能拜托您一件事吗”?
      “好”,
      夏天扭扭捏捏地开口,“您知道我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以后考个好大学都比较难,更别说找个好工作了,我能不能走投无路的时候,求阿洛收留我,给他当个经纪人赏口饭吃”。
      刚才有些悲伤的情绪,因为她的最后一句话,烟消云散,大家齐齐笑出了声。
      陈爷爷更是被逗笑了,“好好好,要真是我们家夏天到了那一天,我就替小洛做主,让你给我们陈家当孙媳妇,保准让夏天衣食无忧”。
      齐立明这时说道,“那阿洛太吃亏了”。
      笑翻了一桌子人,夏天气得大喘气,“我哪点配不上阿洛”?
      “每一点,人家阿洛长得好,脾气好,性格好,人品好,重点是还有才华,你自己说是不是有点暴殄天物”?
      夏天被堵的一时语塞,“我…我…”,撒气般的把手上的油抹了他一袖子,转头问向当事人,“阿洛,你觉得呐”?
      而陈洛只是嘴角挂着微浅的笑意,注视着面前的女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