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保取 ...

  •   先有因“自觉”还了欠款,受了皇帝的表彰,紧接着就是贵女封妃,又是一宫主位,更赐了“贤德”两个字的,在朝廷上总是一概不闻其声的荣国府,终成了人人来贺的要地。

      贾政的顶头上司王大人来得最早,一把拉过迎客的贾政,玩笑道:“圣人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果然这话不假啊,咱们衙门,人常说,贾大人是最实干的,常隐繁文累牍之中,一向吃酒应酬,也总请也不来的。然而圣烛明照,为着圣上解忧之忠心,终究掩没不了的,一旦待得时机,如今岂不是忠志得酬,青云扬翼了?只是,贾大人,你既想到还银子能为圣上解忧,怎不早告知老哥几个,如此岂不是竟显得我等鲁钝了。”

      皇帝表彰意思中,只说贾府忠心孝顺,自觉还款为君父解忧,贾政哪还敢提有太监上门的事儿?这几日,多有同僚亲眷来,说,咱们家府亲近,一贯同进同退的,还款大事,怎不提前商量?贾政也落得好多埋怨恼妒。

      贾政苦笑着把王大人让进,额上的汗也来不及擦,又见一位不曾见过的大人被小子簇拥了进来,忙迎上去。然而言语叨论,大人们若是不提“得了圣心”这几个字还好,若是又提这几个字,贾政便觉冷风化成道道钝刃,如同割在身上,少不得一头一脸的汗。

      为君父解忧,这实是贾政的本愿,以前一直不得圣心,远远瞩望,处理些文书案卷,倒心安些,今日得了圣上的点播提拔,成了为朝廷上的一个要紧的人,何心中竟这样惊惶呢。

      贾政想来,觉得大约是怪自己读书不精,终究才能浅薄之过,譬如一根细木,撑了一个千钧大器,这如何承担得起?

      事到如今,贾政想到主办盐政的妹夫如海和奉旨查边的舅哥王子腾,叹服之余,也深愧不如。一方面深觉应多与他二人讨教,一方面也下定决心“我自觉难当大任,必定是读书太浮,不深精要,因此才能空乏所致,今日回去之后,再不得有一丝怠懈之心,我必要悬梁刺股,日夜苦读才是。”

      贾政这番因着这两件大事在京城贵族中露脸,以后果然面貌也与以往不同,虽处理政事还是那样谨慎端方不提,总在读书的时间上,早上越发早了,晚上挑灯夜读也越发晚了,这且不去说它。

      另一边,林明与漕运龙头张家认了干亲之后,受了张家夫人的嘱托,前往三名去保取张祥麒,与赵伏生等人乘了漕头专用的黑凤头金漆大船,一路上借如海的官威名声安抚灾民,督促粮运,协助救灾,不往不利,竟也得了好些认可。

      这一日到了三名,船运来话,说这边得五船粮食运到,叫主家去查看点验。赵伏生住了笔墨,笑道:“张家是地头的强蛇,往日不配合时,一斤粮食想往水上过也是困难,一旦捏住了它的七寸,倒是便宜。”说着起身离座,把银粮簿子拿与林明看,“钱粮募集调运都很顺利,加上昨日里发往鄂粤,深水阜等五地的二十万石黍米,五千斤布帛,赈灾之事,已无大患。”

      林明停了笔墨,接过簿子细细看了,只见簿上记录文字隽秀,笔笔钱粮成行成列,来往都是巨细,不由感叹赵先生不但在官场上广协宽调,运筹微博,连账本这样的细枝末节也赛过寻常老吏许多,果然是一干吏,有颇多可学之处。

      林明抚本叹道:“是啊,近月来四处奔波,于各处劝捐收粮,到了今日,募来的钱粮便化作这样一条一条的记录。‘赵县派银五千,黍米千斤,布帛百匹’,此仅十余字,竟救得一县百姓,”

      赵伏生拈须笑道:“哈哈哈,一笔活人,一笔杀人,此正所谓官场权力。你想,若是我等分派钱粮时将这赵县落下了,他一县百姓又能如何?若是我等也似那贪官一样做法,一笔下去将分派的钱粮抹去一半,他一县百姓又能如何?”

      林明道:“赵县偏僻,又无有权势之人,救济之事朝廷安排如何,想来他也无从得知,便是救济少了许多,或是没了,想来也只得听天由命而已吧。”

      赵伏生道:“正是,这样的事,不在少数,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嘛。贪还不可恼,最恼的,便是那些吃光捞尽的,不给百姓留些活路,逼得百姓成了匪寇,反又图那剿匪军工的。”

      林明无奈一笑,道:“罢了,这却不是咱们当下该管的。那个赵县的县太爷,既又人保他,也先放了他去吧。赈灾还说得过去,若是要杀人却实不妥当,总不好叫人说我狐假虎威,借着叔父的名声竟这样没章程。”

      赵伏生哈哈大笑,用书背指了林明,道:“我瞧你这话杀气重得很呐,放了他去,只怕也是寄脑壳在脖梗上,这我却要劝你一句,咱们做官,大凡是上面有人的人犯了事,论起来也是一码归一码,比如这个赵县令,有人愿保他,用五万银子和咱们交易抹平,往后你见了他,只当没此事才好,如此他的把柄在你手里,往后也绝不敢与你为难。”

      林明也笑道:“是,先生教得是。算上时间,我也该动身去三名牢房一趟了,今日劳先生去码头验收钱粮罢。这赵县的钱粮运送,我想着还叫那赵县令去分派,若换了别人只怕要来薅毛。”

      赵伏生笑道:“你倒是大肚,竟还卖个人情与他,也好也好。”

      林明早到了三名,只是赈灾之事繁忙,始终没得空档去监牢捞她那干亲哥哥,加之与赵伏生商量,想着这张家子在牢房里,也不分了张家协助赈灾的心,虽张夫人已来了两封信来催,林明也是到了今日才往三名监牢去。

      那日在张小姐粥铺上闹事的杨大起,杨大志两兄弟一直帮着赈灾忙前忙后,受了赵伏生许多调教,不过短短时日,换了整齐的衣帽,已是有模有样,今日充当林明的随从,气质倒比张家派的随从更多一分亲和妥帖。

      林明坐在车中,一路打帘往外看,看得街上众人熙来攘往,生机勃勃,已和初来时大不同,不由得心中欢喜。这些日子,为着劝捐和官场上的疏通,不是四处奔忙,便是伏案篆文,虽年轻身子健朗,日日忧心算计到底心情郁了写,今日来办闲差,好不惬意。

      杨大起喜道:“小姐你看,这三名县百姓的身上也穿着咱们送来的衣服呢。”

      林明一笑,道:“你需记着,这却不是咱们送的,是朝廷拨下来赈灾的,咱们不过是替朝廷办事,将这布帛送到百姓手中罢了。”

      杨大起咧嘴一笑,道:“小姐说的是。”

      杨大志不服气,道:“小姐您倒是不抢功劳,那老百姓又不是傻子,往年那些灾难不见赈一颗粮食的灾,官还是那些官,今年又是钱,又是粮,又是布的。百姓知道是谁的功劳又怎么了,感激你还不好?!”

      林明知杨大志脾气,也不与他分析轻重,只一笑便算了。杨大起赔礼道:“小姐别与他一般见识,我两兄弟自小没读过书,没啥见识。”转过头又训杨大志,道:“赵先生怎么教你的,莫要乱说给小姐惹麻烦!还有,你家那长生牌位,赶紧撤了,小姐还这么年轻,你弄个长生牌位,像什么样子。”

      杨大志脖子一梗:“那长生牌位又不是我供的,是我老娘供的!赵先生说什么我也没听着,我大字不识一箩筐,我听见说教就瞌睡!”

      眼见他两兄弟要吵起来,林明便说:“今日我们去保取张家少爷,那张家少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两个是本地的,先与我说说,若真不是好人,今日咱们也不好保了他出来,免得为祸一方。”

      两兄弟听问,便一一答了,说着张祥麒虽吃喝嫖赌也沾染,但并不是个坏人,喜和文人才子结识,说起来和他爹有些像,只比他爹更有志气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