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转眼到了年底,楚荇终于从没完没了地绣嫁妆中解放出来。楚老夫人本来想着这是楚荇在家中的最后一个新年让她清闲着开开心心地渡过。

      谁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楚荇开心了没几天就得到消息,今年蛮族新王上位后统一了游散部落,冬季大举入侵北境,戍边的黄将军战死沙场,长乐候临危受命率大军前往北境驱逐蛮族。

      虽说自己连长乐候是圆是扁都不知道,但古代女子婚期无限延后意味着的绝对不是好事。而且未婚夫要上战场了,如果缺胳膊少腿儿地回来,楚荇也没有悔婚的可能。不奢求爱情,但也绝对想嫁个健全的人,最可怕的是有些人身体残缺后人生际遇天翻地覆,性情会变得古怪,甚至喜欢折磨人。楚荇脑洞越开越大,把自己吓得小脸煞白。

      前来楚府报信的是长乐候府的管事嬷嬷,姓姜,乃长乐候母亲的陪嫁,提亲当日曾随着长乐候的弟媳妇陆氏来过楚府。楚老夫人见是姜嬷嬷前来,赶忙叫丫鬟搬圆凳过来,姜嬷嬷并不托大,将将坐了四分之一的位置。

      一般报信这类小事劳烦不上姜嬷嬷,但长乐候临危受命,即刻出征,丢下定亲的未婚妻,归期未定,却是欠楚府一个交代。此番前来既是报信也是赔罪。

      姜嬷嬷说完长乐候要出征的事后,接着告罪道,“偌大的长乐候府没有女主人,上回提亲劳烦的是隔房的二夫人,此次侯府与贵府已经定下亲事,倒是不好再请隔房的夫人前来赔罪。老奴托大带着侯爷的歉意向大小姐赔罪。”

      姜嬷嬷一番话说完,见楚老夫人身旁立着的少女小脸煞白,只以为她是担心长乐候所致,对楚荇倒是添了几分喜爱。又怜惜她婚期因国事受累,便接着宽慰道,“大姑娘放心,侯爷战无不胜,定能凯旋而归。”

      姜嬷嬷走后,楚老夫人搂着楚荇眼圈儿都红了,连连慨叹孙女可怜,还没过门享受将军夫人的尊荣就开始承受这身份所带来的苦楚。楚荇开完脑洞之后冷静下来发现祖母比自己还伤心,又反过来安慰祖母,到最后重操旧业撒娇卖萌,才终于逗得老人家展露欢颜。事已至此,有国才有家,长乐候在外为国征战,楚荇除了等待也别无他法。

      时间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溜走,可是楚荇没有想到自己这一等没有等来未婚夫却等来了祖母去世的晴天霹雳。老人家弥留之际已说不出话来,只是看着十七岁仍未嫁的楚荇万分不舍,整整熬了一夜直到楚父说自己会好好照顾荇儿不让她受委屈,才合上眼睛。老夫人眼角流下了一行浊泪,楚荇觉得那泪流到了自己的心里,又烫又疼。

      楚老夫人头七之后楚荇自请去云觉寺为老夫人和长乐候诵经祈福。楚父得知后静默片刻,允了楚荇的要求。

      寺庙的生活简单而宁静,楚父定期给云觉寺捐香油钱,并且一月给楚荇送一次物资,楚荇的日子虽说比不上家中,但也并不十分清苦。来云觉寺时,楚荇只带了几本书和贴身衣物以及祖母留给她的私房,虽然只是祈福,来了寺庙后也换上了僧衣,戴着个尼姑的小圆帽,上午做早课,其余时间都自己安排。云觉寺的师太知道这是在沙场上浴血奋战的长乐候的未婚妻,也对楚荇多有照顾,缓过了最初祖母去世的悲痛后,楚荇的生活呈现出另一种生机。

      早上早起做早课,下午跟着慧艾去山上捡柴火,傍晚跟着慧明师太给菜园子浇水,晚上抄一篇经文烧给祖母算是精神寄托,有时候还会絮叨一些日常。偶尔入梦还会梦到前世的父母,难得的是大多是非常平凡的日常生活,既不算好也不算差。楚荇觉得这样真是极好的,因为梦到了差的必然揪心,梦到了好的又会想到梦都是反的这句俗语,就这样不好不坏平平淡淡的日常才是真真切切地暖到了她的内心。

      楚荇在云觉寺迎来了自己十八岁生辰,楚父曾想接她回府庆生,楚荇觉得长乐候一日未归自己回去就得顶着各式各样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眼神,而且疼爱自己的祖母已经不在人世,回楚府庆生倒不如在云觉寺来得自在。

      生辰这天,楚荇收到了云觉寺的师太们抄写的各类经文,这大概是史上最雷同又最不相同的生辰礼了。相同是因为都是手抄版经文,不同则是经文的内容各式各样,承载着师太们对楚荇不同的祝福。还吃了长寿面,虽然是素面,但却是寺里厨艺最好的慧清师太所做,让楚荇吃了一碗还想要一碗。

      虽然祖母去世了,自己还成了古代的大龄剩女,楚荇却突然平静下来,她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不用当房奴孩奴,到了云觉寺后甚至连别人的非语都不再有。不过楚荇也知道自己能受到礼遇还是托了长乐候的福,因此每天也会为长乐候祈福,收效如何不知道,至少是个祝福,有利无弊。

      人人都以为长乐候凯旋归来只是时间问题,楚荇也是如此,她从未设想过长乐候战死沙场或是败了会如何。
      可是上天再次耍了楚荇一把,嘉和二十三年,陵城出现奸细,大开城门,夜袭粮仓,蛮族大军再入陵城,长乐候失踪生死不明。
      八百里加急传回京都后,朝臣分成了三派,一派坚信长乐候只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出城后休养生息集结其他城池的守军再谋夺城之事。一派觉得长乐候应当已经战死,只是未见尸首。还有一派居心叵测,竟认定长乐候临阵脱逃,弃百姓于不顾。
      皇帝年事已高,消息刚传回时还能保持对长乐候的信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信任越来越淡薄,最后在二皇子的怂恿之下竟削了长乐候的爵位,并与蛮族议和,割北境七座城池给蛮族,蛮族答应五十年内不出七城。大皇子极力阻止,却险些被二皇子扣上与武将行为过密,结党营私的帽子。国土就这样变得支离破碎,皇上却对二皇子青睐有加,因为他再也不用担心突然到来的八百里加急,不用再面对户部尚书哭穷的脸,国家似乎再次回到了蛮族不曾入侵时的繁华昌盛,除了水深火热的北境七城,除了长乐候府,除了楚家。

      长乐候刚被降罪时,楚父就嗅到了危机,帝王心思难测,若是迁怒楚家,楚家也只能生生地受着。最终家族观念战胜并不深厚的父女情,楚父决定让楚荇病逝,斩断与长乐候府的联系。
      楚荇幸得云觉寺慧安师太的帮助得以脱身,但也从此过上了流浪的生活。慧安师太曾受长乐候之恩,坚信恩人是无辜的,不仅救了楚荇,而且把自己多年来的药理手札交给楚荇,希望楚荇以后能多个立身之本。

      楚荇的生活一夕之间天翻地覆,虽然手上仍有余钱,却茫茫然不知能去向何处。
      楚父在楚荇脱身后未再穷追,只是对外宣称楚家大小姐已经病逝,到底是血亲,虽说要保全家族,女儿能留得一条性命,楚父也无意再抓到楚荇致其于死地。
      皇帝流放长乐候府诸人之后,想起楚荇这号人物时,得知其已经病逝,也就不再留意,自此长乐候和楚荇彻底淡出京都人民的视野。有那受恩于长乐候的人家也只敢在心里默默念叨一番,不能明说于人前。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