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芙蓉城 ...

  •   一日早课毕,胡氏被人唤出,自去忙了,孩童无事,又不愿意再看那经文,便起身往外走,正想要去找那清风,听他说说外面的事情,行至花园子的时候,听得有女客的声音。

      “不想这里的杜鹃花开得倒是好。”

      那悠悠一声女子言语,轻轻慢慢,似含着几分遐想遥思之意,仅听声音,便似看到那揽着花枝的漂亮女子正有几分痴意地凝神嗅花。

      “正是清明时候,自然是杜鹃花最好。”清脆的声音好似那山间的百灵鸟,悦耳动听,又似泉水叮咚,清凌凌的。

      “倒也罢了。”

      转过一个弯儿,正看到那红装的女子立于花丛前,姿容艳丽,生平所未睹,她轻轻松开揽着花的手,指甲上涂着的朱红比那红花更艳,抿唇轻笑的时候,红唇上的朱丹似也凝成了绽放的花,格外明丽。

      “看来这花到底比不过公子送的芙蓉花!”旁边婢子模样的漂亮女孩儿笑着打趣。

      “你这小蹄子,嘴欠讨打!”女子因这一句话羞红了脸,愈发容光焕发,却并不羞涩低头,亦或者躲闪浅笑,而是直接摘了一朵花,拿去打人,花枝扬起,花朵击中,花瓣纷扬,跃跃然忽而前,避闪闪忽而在后,两个女子身形若舞,步伐轻盈,倒似那花丛间冒出来的仙子,格外动人。
      那红装女子背过身去,孩童才看到她如云乌发上那一朵红艳欲滴的芙蓉花,的确好看,相比之下,那杜鹃花,到底村了。

      “这里是什么地方,你们竟也胡闹!”清冷冷一声叱责,打断了这里的一片娇声笑语。

      孩童定睛看去,从那假山后转出的女子道士装扮,正是九仙宫中的坤道,只不知是哪一位先生,亦或者是… …不太可能是真人吧,如今的九位真人,好似都是乾道。

      “先生勿怪,我等没有不敬之心。”红装女子先立定了,随手丢了那已经散去大半花瓣的花枝。
      孤零零弃于路上的花枝与一旁丛开且鲜活明艳的花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坤道多看了两眼,摇头叹道:“遇此毒手,何其不幸。”

      “道士说错了吧,什么叫毒手?我们姑娘肯用玉手碰它,已是它的福气,它合该感激才是!”小婢直言反驳,一无畏惧。

      “舍一命而换一时欢?谁该谢谁?”坤道并不为她言语所惑,又叹一声,倒也移了目光,“姑娘既然来此,就当静心持经,不要妄为,累及无辜。”

      “明明是道士,装什么和尚腔调,就是和尚,也不说这等花草是无辜呐!”小婢听出那话语中其实还有责怪意,颇为不平地说。

      坤道也不理她,说完了这一句,也不理会那女子听还是不听,行了一礼,便自去了。

      小婢哼了一声,也没再说出更难听的话。

      “小婵,你也收敛些,到底是在九仙宫,你以为人人都怕咱们芙蓉城么?”

      在道士走后,女子才板了脸,说了一句。

      小婵听了,吐了吐舌头,道:“我就是说实话而已!姑娘,咱们非要来这九仙宫做什么,芙蓉城中不是挺好的吗?干嘛非要跟这些臭道士说话,看着都嫌酸!好好的姑娘家,非要穿得灰扑扑的,哪里有人爱!”

      “好了,快闭嘴!什么爱不爱的,这里是长安,可不要说那些!”

      “哎呀,我知道了,这里是长安京,不是芙蓉城,我定不再说那些胡话,姑娘可不要生气,若是姑娘气了,公子定是要罚我的!姑娘可是公子的心肝肉呐!”

      那一句重读的“心肝肉”也不知含了多少暧昧,又听得女子红了脸,转手揪住了小婵的脸颊:“你这小蹄子,越来越嘴欠了!”

      “哎呀,姑娘,我不敢了,我以后再也不敢说实话了!”

      小婵装可怜地求饶,两个又闹起来,却渐渐走得远了。

      孩童站在花木后,看着那两个身形走远,方才要迈步,又看了看地上的那孤零零的花枝,想了想,走过去捡起来,花枝上带着一股不属于杜鹃的香气,那种香… …

      “芙蓉城,也不知是哪里人家。”

      作为远近闻名的道观,九仙宫的香火很好,这也就是说香客很多,而这些香客中,虽不曾刻意去见,但孩童总也见过几波,却是从未有过如红装女子和婢子那样欢快的,那主仆二人之间的气氛倒不似大家里头的小姐丫鬟。

      莫不是哪里的小户人家,又或者那芙蓉城风俗如此,一如西北方的姑娘多彪悍些,江南的姑娘多绵软些,只是地方习气?

      心中的念头转了转,手上一转,把花枝扔到了花丛中,从何来从何去,生何地葬何处,如此,方才算是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清风正忙着,远远地看了两眼,孩童便往回走,一路所见,好多道童都是来去匆匆,也是这时,方想起那名唤小婵的婢子曾说过“清明”,这个时节,来上香的人的确会多一些,所以… …

      返回自己住的院落,看到正要出门的胡氏,胡氏脸上的不安色看到他才定了些,行礼道:“殿下,还请去静心堂上香!”

      清明时节,按照礼俗,是要给先人扫墓上香的。

      孩童的先人,自然只有他那位据传是狐妖的母妃了,正如之前的许多疑惑一样,孩童不明白,既然忌讳这位狐妖的存在,为何还要允许她的儿子——自己给他上香?这等扫墓上香的仪式不是为了怀念和记忆而设的吗?

      不管心里头的想法是如何,他都没有理由说出口,因为目前他所学所知的都是那些道家的典籍经文,而其中并没有一条涉及他的疑问,那么,他自然不能无缘无故发此疑问。

      供桌后面的神龛位置上,那永远被轻纱遮挡着面容的石像安静如初,看着轻飘飘的纱并不能够被微风拂起,所以那石像的面容孩童从未见过。

      他也曾心存疑问,并把这疑问拿去问清风,得到这样的答案,“神人的面目当然是不能看的啊!神人都有神通,看了他们一眼他们都会知道的,这对咱们修道人来说并不好,我听先生说,什么持心正什么的,哎呀,反正就是说不能看就对了!”

      孩童是个细心的,想着既然有这样的规矩,就应该所有的神像都不让看,然而前头大殿里供奉的,分明是让人看的,并不用轻纱遮挡,那么,为什么这里的… …

      罢了,也许是特殊地方特殊放置,也并不是为自己一人而设的。

      孩童这样想,是因为他自出生后便有记忆,而才会吃奶的时候便被胡氏抱着来听念经,那时候,这个静心堂便是有些年头的样子了,而那尊石像也并不是新的,无论是那古拙的线条,还是那已经有些模糊的鞋面花纹,都表明这尊石像的年头不短。

      既然不是为自己一人而设,那么它有什么古怪也不是冲着自己的,确实没必要深究太多。

      问了太多为什么,却得不到答案,也并不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还是要一个个问题来,一步步走才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芙蓉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