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孟家从贵州遵义搬到天津已经十多年了。
      期间孟文禄一直致力于新华国的军事国防建设,而张碧兰则是在天津某大学进修,后被聘请到天津某中学任国学老师。
      孟家夫妇两人相识成婚二十余载,感情一如往常。闲暇之余,两人也会背着父母孩子,偷偷跑到天津某公园湖边,乘上小舟,自在地赏着湖光美景。
      张父张母早已到了花甲之年,张父退休在家,平时与张母谈诗论赋,家中子女们承欢膝下,日子也算过的美满舒心,剩下的愿望,不过是期盼自己的孙儿孙女们能够早遇良人,安定下来。
      康妮和罗老虎,在建国后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上海,说是要重返上海,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二十多年过去了,康妮两夫妇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上海开办了一家机器零件生产厂,专门为国家大型农业生产设备提供零部件。
      张碧兰夫妇俩去看过,厂子办的有模有样的,大家都想着这是为国家干活,福利待遇也好,厂子里的工人们每天都是干劲十足的。
      张碧兰和孟文禄重新走回了孟家老宅,走过以前两人走过的百货商店,还有和康妮一起居住过的小阁楼。
      二十多年前两人逃出上海,当时的炮火连天、满目疮痍仍旧历历在目。
      如今,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平地起,人们生活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仿佛间又回到了二三十年前,上海熙熙攘攘的繁荣景象。
      在耄耋之际,张碧兰与孟文禄共同回忆起携手同行的那几十余载,想起两人共同闯过的数不清的艰难险阻,不论是在荒瘠和残酷的乱世里,还是在和平与盛世里,两人仍然真心对待彼此,相互扶持,永不分离。
      海上孟府讲述的是一个在国家生存存亡之际,一个互相救赎的故事。在上世纪三零年代风雨飘摇的上海滩里,新时代实业从业者与传统大家族的小姐共同演绎出一场乱世传奇,他们的选择与行动,是那个年代成千上万华国人的缩影。
      于此,第一代民族工业者,实业救国,自强不息的故事,就此拉下帷幕。后来,活跃在新华国伟大建设的舞台上的,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子女们。

      孟河清是孟家的长女,自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对武器机械的知识也很感兴趣。后来中学毕业,考上了上海某大学的军械制造专业。
      因着爱女要独自前往上海学习,孟家父母不会不担心,早早地联系好在上海打拼的康妮和罗老虎夫妇俩。后来又兜兜转转地打听到陈苏佩与其丈夫的消息。
      苏佩当年以修女的身份留在上海义务照顾受伤的人们,因为战事吃紧,又跟着教会的人们辗转湖北、江西、陕西各个地方,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加入华国军队,成为在前线上治病救人的医务兵。
      期间,苏佩认识了同在战场上与死神争夺士兵性命的军医江先生,与他相识相知,在两人从惺惺相惜的革命情谊起,感情逐渐升温,上升到了爱情,婚后育有一子,两人的孩子也子承父业,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
      后来新华国成立之后,部队的上级知道苏佩会读写英文,将她推荐到北平的某对外部门里任职,她的丈夫也调到北平的部队,一家人在北平安定了下来
      天津与北平离得并不远,在与苏佩取得联系后,她强烈邀请孟文禄一家到北平游玩。
      孟文禄一家欣然答应,带着父母儿女们一起来到了北平。
      在北平住了十来天,两家人一同出游,游历北平城的大好美景。两家年轻的少男少女好似也在旅途中暗表心意,父母长辈们见此也乐见其成。
      唯有孟文禄,心里不开心,脸上也不高兴。

      在快离京的某天晚上,孟文禄夫妇两人收拾好关灯睡觉。在黑暗中,困到不行的张碧兰听到身旁丈夫在嘟囔些什么,转身抱住孟文禄,像哄孩子般说道:“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赶紧睡觉。”
      孟文禄听闻抓住张碧兰的手,在妻子耳边小声说:“你也觉得江家那小子可以吗,他这人,我瞧着怎么赶紧不太靠谱呢。”
      原来又是为了这事不睡觉,张碧兰了熟于心,眼睛都没睁开,笑了笑。
      来北平的这些天,孟文禄白天紧张兮兮地盯着女儿和江家儿子,女儿没出声,自己也不敢乱吭声,晚上就抱着自己的老婆一顿输出,说些有的没的话。
      “这才哪到哪,河清与江辰都还没成年,大学都没开始读,就算他们两人同意要立刻摆酒进新房,我和苏佩他们也不会同意的。”张碧兰拍了拍丈夫的肩膀接着说,“我和河清早就谈过这件事,她明确和我说了,她要读大学,还要读研究生呢,未来还会和你一样去国外留学,她对江家的男孩,只是普通的朋友感情罢了。”
      “这样吗?”听到妻子口中满意的回答,孟文禄开心了,一扫这几日阴霾心情,之后再看到江家那个男孩像花蝴蝶一样飞在自家女儿身边,他也能笑得出来了。
      不愧是我的女儿,胸怀大业。孟文禄暗自在心里夸奖女儿。

      多年后,孟河清在完成上海本科大学的学习后,又考上了北平某工业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一直留在北平某研究所工作,为华国的国防军事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后来,她也如愿的获得国外学习的机会,在美国学习的时候,她抽空去了一趟父亲曾经待过的校园。在那里,她终于接纳了从少女时期起,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江家男孩。
      在异乡,这对年轻男女一同留下了一张合影。
      这张合影自寄回天津之后,一直放在孟文禄与张碧兰家中的客厅里。每每看着女儿和她背后的母校建筑,孟文禄心里都很高兴,他与张碧兰,还有千千万万个华国人,终于实现了他们这一代人共同的梦想。
      这个梦想就是:祖国繁荣独立,后代凝聚团结,自强不息。
      孟文禄与张碧兰这一代人为新华国的成立与建设勤勤恳恳,奉献终生,他们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站在新时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处,属于孟家姐弟河清、海晏这一代人的伟大使命与责任,由此,正式开启新篇章。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