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河清,海晏,你们爹娘回来哩!”
      听到这声,一个玩得满头大汗的小丫头从一众孩子里跑出来,麻利地跑到父母跟前。
      “爹娘!你们真的在我生日这天回来啦!我真的好开心呀。”
      看着眼前小脸通红,眼睛亮亮的小女孩,张碧兰心都要碎了。自从来到贵州,生下两个孩子之后,自己去哪都是带着家里两个小跟屁虫,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离开他们这么久。
      “河清,有没有想爹娘呀?”张碧兰蹲下,揽着自家的小姑娘,身旁的丈夫孟文禄,也脸带笑意地看着母女两。
      “好想好想娘亲呀!”小女孩笑脸盈盈,伸手抱住母亲,“娘亲抱抱,我要娘亲抱我回去!”
      张碧兰看着自己的女儿,整颗心像是泡在蜜罐里似的,光是看着孩子,她都感觉甜甜的,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
      孟文禄见到女儿撒娇的姿态,老父亲的心早就融化了。这个女儿是他与张碧兰的第一个孩子,是诞生于两人新婚不久之后。女儿与张碧兰长得很像,皮肤白里透红,一双眼睛最像她的母亲,圆溜溜的。
      每次小姑娘犯错,孟文禄刚想和她严肃地讲讲道理,却每次都被女儿的那双圆圆的大眼睛和可怜兮兮的小神情击得连连败退。
      孟文禄放下行李,蹲下来捞过女儿,像小孩子般和自己的女儿撒娇,“清清只想娘亲,不想爹爹吗?”摸着女儿的头,转头对着妻子偷笑。
      “想!我也想爹爹!”
      听到女儿满意的答复回答,孟文禄很高兴,悄悄在女儿耳朵旁说:“爹爹给你带来礼物,你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我们回家看好不好?”
      “嗯嗯嗯!”听到有礼物,小姑娘的眼睛又更亮了,抱着老父亲的脖子扭啊扭,迫不及待地回家。
      孟文禄一手抱起女儿,另一只手提着行李箱,和张碧兰一起往家中走。
      在盛夏夕阳光辉的照耀下,林中传来阵阵蝉鸣声,微风吹拂,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在众人的目光下,一步一步地走向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天大浩大,人海茫茫。在这波云诡谲,动荡乱世之中,能遇得身旁此良人,两人同心同德,携手前行,在各自领域为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冲锋陷阵,是如此大义与珍贵之举。

      饭后,孟文禄和张碧兰将从天津和山东老家带回的礼物送给孩子们,把家里的两只皮猴哄得开心极了,两姐弟又手拉着手去找院里的小伙伴们玩闹了。
      孩子们一跑出家门,家里又安静下来。
      张父张母早已生出了白发,在这乱世之中,他们跟随者女儿女婿自北向南来到贵州遵义定居,其中路途之遥远,行程生活之艰辛,是这两位自小养尊处优长大的大家族老爷夫人从未体验过的。
      两位老爷夫人从宁波一路迁至武汉,再到贵州遵义,家中的奴仆早已在战乱中遣散,祖上留下的各种金银财宝,也在先前的兵荒马乱的年代中为了一家人的生存换了出去。
      除了女儿女婿,再没有人服侍他们,很多事都只能自食其力。
      在这十多年中,张母重拾起留在少女时期的厨艺,张父与张碧兰在周边的学校当国学老师,教授周围村落的儿童们、向学的小伙子大姑娘们习文识字,孟文禄则一直在军工厂任职机械工程师,为前线战争研究更加先进的武器。
      十多年来,风雨飘摇,社会动荡,一家人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一直在一起,为着更美好、更和平的生活共同努力。

      早些年,女儿生下两个孩子,张进士大人,拿出几张字帖,说这是为孩子们取的名字,让张碧兰夫妇两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夫妻两人一眼相中了写着“河清、海晏”的纸张。
      河清海晏,时和岁丰,车书混合,华夷会同。
      这是不仅是对国家与民族的美好祝愿,更是对子女们的殷殷嘱托,切切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承袭父辈志愿,为着建设更和平安宁的社会,更强大的祖国接续奋斗。
      万幸,在中华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下,抵御外侵,内反分裂,终于迎来了新的曙光。
      1949年3月,中华中央进驻北平,一众伟大的领导人物“赴京赶考”,共同商议建立新华国的重大事宜。
      期间,孟文禄也接到了天津某军械制造办的邀请,想要聘请孟先生到天津进行研发更精准先进的武器。
      此次前往天津,一是学习,二是为了提前熟悉环境。
      在得到二老的同意之后,孟家一家人收拾行囊,北上天津,为新华国建设的宏图大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