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4章 ...

  •   黑色的幕布被揭下,一朵向日葵迎着太阳绽放。寓意她终于从黑夜里逃脱出来了吗?

      梁宵盯着向日葵的花盘,想穿过手机屏幕把那些瓜子都拔下来。

      她如此迫切地撇开跟他有关的东西,急不可待地换下他们的情侣头像。

      学校里的上课铃声响起,提醒梁宵无论如何都不该沉溺在负面的情绪里。他该拿着书去给初二七班的同学们上课。

      学生们在上美术课的时候格外放松,这节课对他们来说,略等于不能完全自由活动的课间。所以当梁宵讲完教材上的内容,让他们开始画画的时候,有些学生就开始做起无关美术的事情。

      有些人做数学题,有些人做英语题,有些人看语文书上的故事,还有一些人躲着梁宵的视线闲聊。但是老话说得好,你在下面做什么事情老师看不见呢?

      学生有做学生的经验,老师有做老师和做学生的经验。

      梁宵坐在讲台上,听着学生的窃窃私语,倒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在这人声中,还夹杂着某类“咔哒咔哒”声。他很快定位到声源,第四组倒数二三排的四个学生在低头嗑瓜子。

      梁宵从讲台上走下来,有其他同学提醒他们老师过来了。但在这种时候提醒,显然作用不大。

      “你们倒是有闲情逸致,在课堂上嗑瓜子。”梁宵没有要没收瓜子的意思,他的话不算批评,但能听出来在生气。

      “没关系,你们嗑,有多少嗑多少,别只在美术课上嗑,也照顾照顾主科老师。”

      “梁老师对不起,我们保证没下次。”一个女生主动承认错误。

      另外三个学生忙跟着点头附和道:“我们知道错了。”

      其中一个男生还从袋子里抓出一把,说道:“老师你要不要尝一尝?”

      几乎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爱耍宝的学生,梁宵做学生的时候极其讨厌这类人。当他做了老师,他学着理解每一位学生。

      “下课之前,你们要用嗑下来的瓜子壳拼出一幅画交给我。”

      这样的惩罚方式太有意思,四个人脸上立刻笑开。

      梁宵这样的人,不管做什么老师都不会讨学生厌。但不讨孩子的厌,就免不得讨一些大人的厌。教美术,使他不用直面这一类纷争。

      下课铃声响起,那四个人的画还没拼好。耍宝的男生给出解释,他们中途意见不合,推翻了两个想法。梁宵也没计较,只是要他们利用课间完成,然后在放学前送到他办公室来。

      梁宵在学校里很出名,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学校里有个好脾气的、年轻帅气的美术老师,每天开着豪车上下班。而且这老师虽然才二十四岁,可人家在二十二岁的时候就结婚了。

      早婚这条信息从美术组的办公室传到整个学校,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梁宵二十三岁考进海城中学,办公室里一个老师看见他无名指上的戒指,于是好奇他的婚姻状况。

      他当时颇为得意,展示自己的奖状一样,抬起手给人看得更清楚:“二十二岁跟我夫人领的证。”

      从此,有关梁宵夫人身份的传闻再也不断。

      在学生之间流传着两种版本。一是说他们从小相识,是门当户对的青梅竹马;二是说他们在大学相恋,约定好毕业领证。

      这两个说法自然都不对。人类的想象力总是既丰富又狭隘。

      梁宵在办公室里写着教案,同事们早已经走了。他今天的确没有精力高效完成任务,总是写一段顿一下,脑子空着不想事儿,得停好久才能续上。

      办公室的门一直开着,只要不是冬天,日常都是如此。总是要保护好孩子的,教师行业里不免有坏人的出现,一旦关上门,他们就敢揭开面具作恶。

      此类的事情总能听说,且东窗事发之际,已经有一定数量的孩子受到伤害。

      梁宵觉得,教育孩子提防他们这些大人很有必要。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总是愿意相信他们的老师。这种相信变成感情上的托付和依赖是再为简单不过的。

      他读高三的时候,学校里一个男老师就这样侵害了同级的一位女生。

      女生在家里有个比自己小十岁的弟弟,父母偏心弟弟,对她关爱甚少。男老师教她化学,她是化学课代表,两人在接触中“产生感情”,最后被男老师的妻子发现,闹到了学校。

      女生的事情在学校里疯传。

      “一个十七岁的女生可能什么都不懂吗?她是不自爱!”

      “知道老师有家庭还上赶着,不能因为她是未成年就不算小三了吧?”

      这样的论调把她逼到退学。

      梁宵觉得恶心,能对男老师婚姻负责的,只有他自己。一个四十多岁的老男人想要欺骗二十多岁的女孩也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那个女生还在上高三,终日被困在学校和家之间。她见到的人少,了解的事情多与学习相关;她得到的爱少,便把他人投来的欲望当作真情。

      梁宵还在低头写着教案。突然有人轻敲办公室的门。抬头一看,是七班的同学。

      梁宵终于等来了他要的瓜子壳拼画。这是第一个道歉的女生送过来的,一幅相当漂亮的画,超出了梁宵的想象。他以为这几个同学会顺势拼出向日葵,但学生们不像他想的那样死板。死板的是他。

      他们拼出了一个不可回收垃圾桶,垃圾桶里堆着瓜子壳。

      “这创意不错,你们一起想的?”梁宵不吝赞美。

      女生不好意思地摸摸脑袋,说道:“嗯,我们还担心梁老师你不喜欢呢。”

      梁宵收下画,本以为这位学生该走了,但她还站在办公室里。他抬头看她,问道:“还有什么事情吗?”

      女生语气小心,说出心中的疑问:“梁老师,为什么你今天要跟语文老师换课啊?”

      “我家里有些事要处理。”梁宵直截了当回答。

      女生听了他的回答,似乎还有话要说,神情纠结。

      梁宵对学生很有耐心,继续道:“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放心,这事儿我不会告诉你们班主任的。”

      “我注意到你把戒指摘下来了。”女生的脸有些红,“我第一次看你没戴戒指。”

      “你观察的还挺仔细。”梁宵觉得她的问题有些奇怪。

      “那是因为……”她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说下去。

      “因为什么?”梁宵没多想,下意识追问。

      “因为……因为你的戒指看起来很贵,比较吸引人。”这显然是她随便编出来的一个原因。

      梁宵无奈地笑道:“其实很便宜,两年前买成1029元。”

      女生赞叹道:“哇,梁老师你记忆力真好。”

      学生离开办公室后,梁宵从大衣口袋里拿出离婚证。打开,戒指就夹在里面。

      三年前,陈枳的母亲被查出癌症晚期,她最后的心愿是希望能看见陈枳结婚。陈枳为了赚更多的钱,也为了满足她母亲的心愿,成了“千里姻缘这里牵”的员工。梁宵就是在这里与她重逢的。

      一年后,陈枳母亲的癌症恶化,情况愈发危急。

      陈枳是打定主意一辈子不结婚的人。如果没有她母亲的病,没有突然到访的死亡,她可以坚持到最后。她以为自己会用美好的未来说服母亲,说服她相信自己,相信一个人也有能力面对人生的风浪。可母亲的人生被一个浪潮突然打落,果决勇敢再无意义。

      她的母亲才五十四岁,尚没能从半生的苦难中挣脱,就要掉入无底的混沌。陈枳没给过她好的生活,没带她尝过一点甜头,她心中有愧。

      陈枳的母亲不肯再住进病房,她要回家,回到农村的老房子里去。她的女儿在那里长大,她在那里学着如何成为母亲。

      那年的12月1日,陈枳的母亲迎来五十五岁的生日,她躺在卧室的床上,等生也等死。

      八寸的水果蛋糕上插着五根蜡烛,陈枳用打火机将它们一一点燃。

      “妈,你吹蜡烛许个愿吧,记得许个有机会实现的。”陈枳笑道,“咱就不贪心长命百岁了。”

      她的母亲已经没力气把蜡烛一次吹灭。

      五束火苗,三束在摇曳。

      那天晚上,梁宵接到了陈枳打来的电话。她同意跟自己结婚,且要求尽快完成。

      那年的12月3日,陈枳跟梁宵领了结婚证。

      那年的12月11日,陈枳的母亲病逝。

      一个挤满人的世界,倏忽间,少掉一个。

      梁宵承认自己的卑鄙。他为陈枳母亲的病出钱出力,他是藏着私心。以身相许不是古话,放在当下依旧成立。所以哪怕在陈枳看来,他们是如何如何的不合适,梁宵最终还是因为这份“恩情”被他朝思暮想的人选择了。

      “我总觉得我是把自己卖给你了。”

      陈枳不要婚戒,不要婚纱,不要婚礼。她不要大张旗鼓地宣扬这桩丑事。

      梁宵偷偷花了一周时间,看遍海城每一处能买到戒指的店,最后选了一个标价1029元的铂金素戒。他觉得这个戒指与自己有缘。

      10月29日,是陈枳母亲生下她的日子。

      一个挤满人的世界,倏忽间,多出一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