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第四十九章 救援 ...

  •   正午,云谷关。

      三丈多高的城关静默耸立,面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在白灼的阳光下一览无余。

      烈阳如火,空气都灼烧得要冒烟了,周围弥漫了一股燥热的气息,烧得人心烦意乱。

      守关的老侦察兵举起一片瓦遮了一下头顶,拿着千里眼转了一圈,嘴里骂骂咧咧:“娘的,也就是欺负老子是个老瘸子,这日头比猴子的屁股还红,巡逻个什么劲,屁影都没有……”

      他放下千里眼,摸了一下破烂的酒壶,壶里也只剩一口酒,气得他把酒壶一砸。

      陶瓷碎裂,伴随着一阵闷雷响起。

      “真是刀拉屁股开眼了,破中午的怎么会响雷?”他喃喃地摇头,举起千里眼又多瞅了一眼,这不看不要紧,一看暴热的骄阳也让他通体冰凉。

      一口老痰堵在嗓子眼,老兵差点没喊出声来:“敌、敌袭——”

      另一处,站在高塔上的小兵正在打瞌睡,似乎没太听清:“什么?”

      “敌袭!敌袭!快禀报!”老兵扯着嗓子大声咆哮,脸一瞬间涨成了褚红色。

      在千里眼所能目视之处,漫野的军队凭空冒了出来,铁骑在前、步军在后,如洪水一般汹涌澎湃,马蹄和脚步踏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似有雷声震震。连当空的骄阳都被气势所震,黯淡下来。

      “敌袭!”
      “敌袭!”
      鼓点咚咚响起,一座座箭楼接连扬起幡旗,消息一程接着一程传出去。

      收到消息的虎贲营统领孙成武,率先快步登上城关,也只看了一眼,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便也觉得前胸后背一片冷冽。

      他牙都要咬碎了:“这么多突厥野蛮子!这是全来啦!”

      “迎敌!”几乎用尽所有力气,孙成武才把胸腔里一股怒意和恨意吼出来。收到将令的士卒如流水涌上城关,整装待发,强弓硬弩、滚木礌石摆在城头上,一面鲜红的战旗迎风高树。

      孙成武身着甲胄、披风猎猎,逆着摩肩擦踵的人流下了城头,一边快步走,一边哑着嗓子对亲卫咆哮:“传讯鄞州主力军,说野蛮子偷袭!去把程琪等老将叫道议事厅来!”

      云谷关统共两万定安军,首领大多是定安旧部,都是些上了年纪、胡须发白,甚至半只脚踏入黄土的老将。虽说沙场经验丰富,但这些年养老的养老、告病的告病,已如风烛残年,早已没了当年的雄风。

      依照萧靖初的计划,云谷关居于东部堵截突厥,主力还在渤海国二十万援军,定安军旧部只负责掩护和增援。但此时绥平城被屠、大桥被毁,援军必须绕道,脚程慢了不止五日。

      议事厅内,几位老将迅速赶来。程琪连茶盏都端不稳:“三十万突厥军?这是倾全军之力要攻我区区两万人马啊。靖初不是说三日后协助渤海国截杀突厥,怎么突厥来早了这么多?是不是他的计划出了差池。”

      “老子又问谁去!”孙成武屁股像长了针似的坐不住,急得来回踱步,“左右三万也是杀,三十万也是杀!大不了死守到底。”

      “糊涂!”程琪道,“老定安军都是些老弱病残,这些蛮子被靖初一路围剿堵杀,看准了我们这个口子,是非要撕开这个口子!是抱着鱼死网破的心啊!”

      “你什么意思?”孙成武转过身子,面沉如水地看着他,“这几年你老小子是泡娘们把骨头泡软了是吧?你想怎样,跪下投降,让他们出关?”

      程琪怒道:“你何必张口闭口侮辱人,左右挡也挡不住,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

      “我先砍了你!”孙成武怒意正盛,抽剑就要砍。

      “你敢砍我!来啊!”程琪霍然起身。

      孙成武剑已经出鞘,程琪出手去抓,两人在议事厅中扭打做一团。

      “住手!”

      钟护老将军银发银须,被人搀扶着慢慢走出来,雄厚的嗓音如鸣钟。

      他这几年因病消瘦憔悴得厉害,连背也挺不直了,微微佝偻着。他蹒跚着走出来,身上竟然披了一层亮黑的甲胄。

      程琪一看这一身甲胄,也就明白了老将军的意思。他怒气冲冲地回到座位上,把茶盏一搁:“钟老将军,突厥此次元气大伤,就算他们北归又如何,往后机会甚多,何必赔上自己!”

      钟护目光炯炯地看着他:“定安军只会战死,不会退降。老侯爷手中如此,靖初手中也是如此。”

      程琪冷笑不语。

      钟护取出腰间的佩剑,那把剑经年蒙尘,鞘身都有些生锈,但拔剑出鞘,剑身仍然通亮如雪。

      “宝剑未老。”钟护点着头看着手中的剑,“人也一样!”话音刚落,他一剑劈向程琪旁边的茶桌,桌、茶盏应声而裂。

      程琪一时僵在那里,不敢作声。

      恰在此时,厅外传来震天动地的喊声,城头上的战鼓骤然间响起,牛角号声响彻云谷关。

      突厥人攻城了!

      “娘的,都到家门口了还有功夫吵!”孙成武有钟护撑腰,再不理程琪,大跨步地往外面跑,“全体将士给我听着,定安军只会死守,不会退后!”

      城关下,突厥人已发起猛烈进攻。第一批云梯街上,突厥士兵经年在草原上与野兽搏斗,更骁勇迅猛,竟然灵巧地闪过了砸下来的滚木,如矫健的山猴往城楼上爬。

      孙成武在乱军中大喊道:“砸断云梯!”

      一颗颗礌石狠狠砸下,云梯一寸寸崩裂,从城楼上高摔下去的突厥人,发出阵阵凄惨的喊叫和含糊不清的咒骂。但敌人前赴后继,刚砸下去了一波,又有新的一轮补上来,踩着同伴的尸体,像不知倦不知痛的困兽,奋力往城墙上爬。

      城墙上的定安军靠砍、刺、捅,甚至用手去抓、用牙去咬,像一道道连接起来的钢板,死死守住城楼。死去的军人仍攀住高墙,尸体不愿往下倒;活着的人不断补上,迎着刀斧宁死不退。

      仅仅一个下午,突厥人攻上来几次,又被定安军杀下去几次。城头硝烟弥漫,城墙被血洗刷了多次,浓郁得接近黑色。尸体层层叠叠地垒堆着,伤兵满地哀嚎,割断的弓弦、砍废的刀剑、碎裂的滚木,遍地都是。

      直到日暮已知、残阳如血,突厥人却突然息下战鼓。只剩一面染透了血的战旗在缓缓飘荡。

      孙成武高站在箭楼上,整个人已有血气蒸腾。

      “见了鬼了。”他随便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将残破不堪的披风撤下来,揉成一团,“怎么突然撤了?”

      “孙统领!”他的亲卫跨过满地尸首,跌跌撞撞跑过来,禀报道,“是援军!援军偷袭突厥后方,打得他们措手不及,现在突厥暂时往后退了!”

      “什么?”孙成武大喜过望,急忙回过头“援军在哪?”
      “已从侧门入关了!”

      孙成武大踏步走下箭楼:“谁的援军?来了多少人?”
      亲卫磕磕巴巴地说:“……谢询的。”

      孙成武满腔的热情瞬间冷下来。

      他来不及换下盔甲,急躁地冲向云谷关的议事厅。脚还未踏入大厅,谢询的声音先飘了出来:

      “我们也只有五千人,突厥人现在杯弓蛇影,被我们搅乱了后方,以为侯爷的主力军打过来了,所以才急着往后退,等他们回过神来,只怕又要攻上来。”

      程琪接道:“依你之见该如何?”

      谢询:“能拖一日是一日,等侯爷的援军……”

      孙成武牛似的横冲过去,先抓起他的衣领,把他撞在旁边的茶几上,扬起拳头就要来一下。

      郭尧正好站在谢询身后,见状急忙扑过去,先护住谢询。

      “滚开!”孙成武骂道,“你算哪根蒜?”

      郭尧扑通跪下,他一向脑子楞,现在一样楞:“末将定安军四部都尉郭尧,奉侯爷之命保护谢大人的安全,让末将滚开,是绝对不行的。”

      他向来比较一根筋,问什么就答什么,说什么便做什么,现在跟个木棒似的挡在谢询面前,孙成武踹了一下,居然没踹动他。

      谢询理了理衣襟,关内关外都是血,就算他服了药,脸色也比平时更苍白,只是脸上并未有焦躁之色。

      谢询揶揄地冲孙成武笑道:“孙统领,好久不见,还是那么急躁啊。”

      他重新站定,环视了一下四周,回想起那日堂审,那种群狼环伺的感觉又回来了,只觉得自己像砧板上的肉似的。整个大厅大大小小的定安军旧部,他几乎全都能叫得上来名字——

      四年前,谢询手持帝王之剑,睥睨在九重泰阶上,把他们统统下狱。后来,他又替皇帝承受了定安军的滔天怒怨。

      死去的满腹不甘,活着的一腔仇怨,全都想一口吞了他。

      孙成武已经扶上了剑,李简忙冲上来,双手呈上一封信:“这是侯爷密令,谢大人现在不能死。无论有什么恩恩怨怨,都望孙统领容后再商量。”

      钟护老将一直一言不发,他佝偻地坐在首座上,银须上沾了一点殷红,盔甲在他身上似乎格外沉重,一双浑浊的眼睛疲倦地看着他们闹腾。

      谢询越过孙成武,径直走到他面前,屈膝一跪,推手下拜,行了一大礼。

      钟护低头看着他,冷笑道:“老夫哪受得起谢大人如此大礼?”

      “老将军受得起。”谢询不卑不亢地直起腰,“老将军年逾古稀、带病上阵,卫国戍边,大齐的子民都该有这一拜。”

      钟护哈哈笑道:“谢大人还是伶牙俐齿啊。这么急着给老夫戴高帽子,老夫要是现在杀你,就是只顾私人恩怨,枉顾大齐安危,是不是?”

      谢询默不作声,他能屈能伸,但必要的时候,不介意用道德和大义去绑架别人。

      谢询冷峻道:“突厥三十万军队被逼入绝境,一旦冲出云谷关重新北上,我们就鞭长莫及。等他们休养生息,日后再卷土重来,就是悬在大齐头上的一把利剑。”

      钟护哼了一声,讥讽道:“老夫以为凉薄多是读书人,原来谢大人也知忧国忧民啊?”

      谢询:“钟老将军言错了。比干为劝谏纣王挖心而死,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忠肝义胆,都是些读书人。在下略读几本圣贤书,学问浅薄,现也不在官位,但也懂得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

      这帮老将喋血沙场,但对君王、对政治博弈一窍不通,对谢询和武明帝、萧定方之间的纠缠更不懂,谢询没法解释,也不能解释,能打动他们的只有国家大义、军人的荣誉,还有豪气和仗义。

      “当务之急,我想与诸位将军合作,而非内斗。如若我战死,也算不负我谢家忠名,若我侥幸能活命,我会给各位将军一个交代。”谢询站起身来,一边慢悠悠地走到郭尧面前,一边从容地说道,“当然,如果你们不信我……”

      “我留一只手做物证。”

      他突然抽出郭尧腰间的短刀,锐利的刀身扎在手肘间,谢询刹那间脸色苍白如纸,但还是用力将刀一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救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