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未来学讲师 ...

  •   二号推荐人也是一个会计,跟曾经的自己一样是某家大公司的螺丝钉,没意思,T77直接跳过。

      三号推荐人是西京一所三流高校的讲师,有趣的是他教的课程,未来学。T77从本科到博士毕业,在高校混过多年,似乎从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个专业。

      两人在孪生世界碰头后,第二天一早,T77公寓门就被敲响。来人瘦瘦削削,文文弱弱,穿着一套古早的蓝色中山装。年纪看起来约莫跟T77相仿,T77穿着睡衣将他让进屋内,从冰箱拿了罐气泡水递给他,自己径直去刷牙洗脸去了。

      三号先生也不见外,逮着T77主动自我介绍起来,说自己本科学的是哲学,研究生念的是社会学,博士读的是人类学,现在在教未来学。

      T77打断他问,“你吃早餐了吗?我准备去吃早餐。”三号先生无缝丝滑接过话头,“起来太早还没来得及吃,正好可以一起。原本有些油腻的话被他说得认真诚恳,让T77无可如何。

      T77穿上一件淡绿色的T恤一条蓝色牛仔裤,趿拉着一双黑色厚底洞洞鞋,鞋面上镶嵌着骷颅头、香肠犬,花花草草各种卡通小玩意儿。她看了一眼三号先生的中山装,真为他觉得热。

      两人去棠城小吃一条街,T77点了油条豆浆,3号先生点了皮蛋瘦肉粥配腐乳。

      3号先生喝了一口粥开始布道,“食俗文化能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观念、文化传承的方式、社会结构和制度等方面的特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食俗文化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和演变。例如,在唐朝时期,宴席上开始出现了四大名菜,而到了明清时期,食俗文化更加注重菜品的颜色、香气、口感和造型等方面的细节。”

      “随着世界一体化,食俗文化也有世界趋同的趋势,与历史和地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淡薄。现在流行的各种量子食品、虚拟大餐,利用欺骗的方式控制味蕾和人体饱饿的感觉,成了人类赛博格化的一部分。”

      T77用酥脆的油条蘸着温热的甜豆浆,一口嚼到嘴里,糖、油、碳水交织出一瞬的绝妙幸福感,她想起那次出于好奇在超市买的那只热量只有80大卡的量子鸡腿,看着香醇诱人,吃到肚子里真是吃了个寂寞。从此她再也不愿尝试科技含量太高的食品,还是老老实实吃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食物比较靠谱。

      棠城的小吃一条街以传统市井美食闻名西京,不少人坐着飞车过来,不过是舍不下这些廉价寻常却渐行渐远的传统吃食。

      一顿早餐吃下来,听3号先生在耳边唠唠叨叨,T77仿佛又回到了大学课堂。

      未来学只是一门选修课,开课不多,3号先生有足够的时间,像他说所的体察社会。

      “我就是一个社会观察者。现代社会沟壑纵横,到处都是天堑、鸿沟。细分专业、细分职业,导致隔行如隔山;网络无处不在,虚拟技术泛滥,导致大量时间精力金钱消耗在虚拟世界;世界文化在整合的同时不断分化,各种亚文化层出不穷,人类不断异化的趋势变得越来越难以挽回。”

      “有些人想要回到过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时候。”T77想到100号先生,“有些人身处某个细分领域,在小众世界里沉迷。”T77想到58号男孩。“大部分人随波逐流,被从众心理推着走。”T77想到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同事。

      看着喝稀粥吃腐乳的3号先生,T77觉得他扑面而来的书呆子气似乎也没有那么可笑,刚才那几句话,很有一些,跳出三界看众生,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

      T77用手机搜索:“未来学,作为一门研究未来的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旨在探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预测按照人类需求所作选择实现的可能性。未来学不仅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的未来趋势,还涉及资源、能源、环境以及城市规划与交通运输发展等多个方面……”

      “你研究的是哪一块?”

      “什么?”3号先生似乎吃得很愉悦,意犹未尽地咂着嘴,没有听清楚女人说的什么。

      “未来社会预测、科技发展趋势、经济问题与战略、全球问题与挑战、未来战略规划与管理、未来学研究方法……你关注的是哪个方面?”

      “我教的是通识课未来社会预测,主要就是讲‘人类文明或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机器的愚蠢和人类的智能并存;第二阶段: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共存;第三阶段:机器的智能与人类的愚蠢共存。’”三号先生竟然很有幽默感。

      “目前想做点女娲系统对人类基因影响的研究。”T77终于弄明白了他热情找上门,原来是来做田野调查。

      棠城到处都是像此时T77一样的闲人,两人于是开展了一天路人访谈。

      旁边桌坐着一对老夫妻,看上去应该老得过了耄耋之年,两人带着一个装扮成男孩子样子的罗宾机器人。3号先生主动凑过去与两位老人搭讪,还亮出了他的教师证。

      这一系列古怪的行为在3号先生身上竟然显得非常和谐。

      老先生喝的是一碗菜粥,老太太吃的是一碗小馄饨。两人并不住在棠城,而是住在隔壁的江湾城,“与女儿住在一起,我女儿也七十多了,还一天到晚在外面疯玩不着家。她是腿好,我们的腿都不行了,换了关节也不行。”老太太似乎很愿意说话,老先生不知是耳聋还是什么,一直在以一种极度缓慢的速度喝他的粥。

      “如果不介意我就开始问了。”2号先生打开手机录像功能。

      老太太摆摆手,“不介意,不介意,随时可能消失的人,还在乎这个,你随便问吧,我只是希望自己能走在他后面,否则留他一个人,还真不放心。”老太太朝着老生先生努了努嘴,老先生还在无动于衷喝他的粥。

      “好羡慕你们这么大年纪感情还能这样好。”T77不由感叹了一句。

      老太太很豁达地笑了笑,眼角堆满的皱纹透出一股特别的沧桑之美。“他呀,现在活得就像个糊里糊涂的孩子,一身的毛病,脾气还差,说又说不通,改更改不了,人嫌狗不理的,连我家女儿都受不了他,我能怎么办,改造他,那不是跟我自己过不去嘛,扔了他?我到也是想啊。等我走了,我也就管不着他了,他是跟着女儿还是进养老院,这些反正也轮不到我再操心。”

      “我今年99了,他比我小五岁,我28岁结婚,吵吵闹闹几十年,现在一回想好像也就一瞬间……脑子里常常想起以前的时光。”

      T77很想听老太太继续唠叨下去,3号先生插话道,“请问你们哪一年结婚,分别在哪几年生了几个孩子?孩子们的婚姻状况如何?”

      “我们在06年结婚,我记得,那时候西京的房子非常贵,我们用尽所有积蓄,还贷款300多万才买了一套2居室的房子,贷款30年。我们夫妻的收入不算低,甚至因该超过九成人的薪金,但是每个月要还近2万的房贷,所以只能双双努力工作攒钱,迟迟不敢要孩子,直到35岁才生了我家女儿,有了孩子之后又请了一个阿姨照顾多年,又是一笔开支。后来渐渐有了一点积蓄,但是远没有到可以换三居室,生两个孩子的程度,一直就只有一个女儿。”

      “等到女儿长大了,社会上已经开始流行不婚不育,我家女儿我是从20岁就开始操心,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稳定的伴侣,飘来飘去的,还好就在我们跟前,有我们看着她。”

      “你女儿没有结婚,那有没有孩子呢?”T77问道。

      “虽然我不是很理解,但是这个女娲系统我还是支持的,通过它,我女儿育有2个孩子,一男一女,孩子们小的时候,我去互集看过他们,真是可爱得不得了。现在应该已经很大了,都离开互集了吧。我女儿跟他们还有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他们说的,比较……自由。”

      两人把这对老人搀扶进了一辆无人驾驶的士,罗宾机器人跟在一旁,约好的车。“现在家里的电器和在外的网络联系都由小健来处理,小健是他家罗宾机器人的名字。”老太太感叹说,“这些东西太麻烦了,我是搞不懂了,还好有他。”

      两人这一天采访了九个人。“你一共需要采访多少人?”T77问道。

      “我用分类抽样的方法,也不需要太大的样本,一百个人的深度调查应该够了吧,大量数据可以从女娲系统获取。”

      “我接下来也要走访一些推荐名单上的候选人,如果他们同意,我可以与你分享他们的个案。”

      “这样真是太好了。”3号先生说道,“你看,我们可是走岔道了,原本是来考察女娲协议的,我先表态,我没有生育过孩子,我愿意跟你签协议育儿,不过自然家庭不考虑,没有那个时间精力,你呢。”

      3号先生说得坦诚,T77也就直来直去,“我还没有想好,准备边走边看,反正现在是没法做决定的。”

      两人握了握手,高高兴兴分开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