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找到家的孩子 ...

  •   小余姐姐啊,她刚来院里,不到一个星期。
      她只有放学回来的时候才能见到她,再晚一点就看不见了,反正催促他们睡觉的妈妈里没有她。
      总是安静地坐在食堂后面,偶尔站着,面前没有一个和他们一样的餐盘,脸上的表情和她面前的桌子一样,什么都没有。
      小余姐姐就这样看着他们每一个人。
      这个新来的姐姐很干净很好看,和灰头土脸的他们好像不在一个画布,连说话都和带了点口音的他们不一样,标准得好像学过播音。
      听陆严那小子说,小余姐姐的妈妈死掉了,爸爸也不要她。
      啊呀,真的很惨。
      但是在院里的孩子们也都大差不差,谁不是没有家了才来到这儿的呢。
      五岁那年生日,一个来自母亲的巴掌让她的左耳成为单纯的摆设。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每每回忆起那年,她最为深刻的,都不是那个带着罡风的巴掌带给她长久的耳鸣。
      所有的声音都在她脑子里,又都好像隔着一层玻璃。母亲的法令纹拉到嘴角往下,爸爸和弟弟凉凉地坐在茶几后的沙发,电视里的主持人说着什么,满脸的喜气洋洋。
      刻印在记忆深处的场景经过多年也变得只像梦境,唯有居委会的李奶奶敲响她家的门时,对着她摇头说“造孽哦”,那张脸上讲述她家人的遭遇时,瘪嘴的幅度,每一条皱纹的走向,她都放在脑海。
      那天,和她同一天生日的弟弟被爸爸妈妈带出门去吃自助餐,经过一条十字路口时,那辆装着她三个家人的小汽车,被右侧冲出的卡车撞出去老远。
      李奶奶说的时候,手也跟着动作,跳舞似的甩出去一个弧线,说车子里头三个人模样都没得嘞,看一眼就晓得这咋可能还有气儿。
      她被李奶奶牵着手,坐在居委会的蓝色排排椅最边上的一个,已经听不到声音的左耳好像又听见了,是爸爸妈妈和弟弟出门时,家里的门很重很重地发出“砰”的一声。
      他们当时一定在思考接下来要在店里拿什么好吃的。
      爸爸握着方向盘,转头看向后面的弟弟,说店员们又会举着闪彩色灯光的牌子给弟弟唱生日快乐歌,爸爸妈妈在他身边一左一右地坐着拍手,跟着一起唱。
      结果还没想完,就被撞飞了。
      之前弟弟总是在她面前说起那家店,小小的个子脑袋抬得高高,从鼻子里发出哼声,说那里有点贵——按人头收费的,像他们这样的小孩子只要半价——里头啥都好吃,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好几次,还送了我遥控车。
      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自己的身高,再用手做遥控的动作,完事儿又从鼻子里发出一个响亮的“哼”。
      虽然她到现在也还是没去过有店员举着彩色灯牌唱生日快乐歌的店,但听院里上高中放假回来的哥哥姐姐说,那不过是家吃饭的店,看上去比他们的食堂要大一些漂亮一些,不同的区域摆着不同的菜,服务员会穿着一样的衣服,扎一样的头发。
      但是,当然,绝对不是盼儿说的桌子都是巧克力做的美食城堡。
      哦,是不是也不重要了,反正弟弟也不能去了。但地府要是也有分店的话那就另当别论,爸爸妈妈都跟着弟弟呢,说不定还会给弟弟买巧克力做的桌子。但是他再也不能对着她哼声,说爸爸妈妈只带他去了。
      而且院里的妈妈们也会穿着一样的衣服,所有人围成一个圈,妈妈们甩着荧光棒,其他的孩子们拍着手,一起给过生日的寿星们唱生日快乐歌。
      对了,院里是每个月的十五号给大家过生日,只要生日在这个月的就都一起过,有时候是十四号或者十六号,总之这天在日历上得在右上角标着一个印刷体的小小“休”字。
      在那天的晚上,大家都会聚在活动室里,坐在围成一大圈的椅子上,偶尔运气好还会碰见从寄宿学校回来的大哥哥大姐姐。
      小寿星们一起在中间的桌子上吹蜡烛,一起切第一下,大家一起分一块大蛋糕,有时候是水果的,有时候是巧克力的,分到每个人手里就只是小小的一块,没有人将奶油抹到别人脸上,所有人都小口小口地吃进肚里,再把塑料的白色小盘子舔舔干净。
      六岁时的第一个生日,她和大家一起唱完歌吹完蜡烛,在平时吼得最大声的袁妈妈怀里哭了好久。
      那天开始,她不再想着某一天要去到那家有人会举着彩色灯牌为她唱歌的店。
      她就得在这儿,这儿有她的朋友们,妈妈们给她准备不像遥控车那样贵重的礼物,草莓发夹、写着妈妈们祝福语的白色T恤、一支沉重而顺手的钢笔之类。
      这些全被珍而重之地收起来,放在她八岁那年生日收到的那个密码锁花纹繁复精致的小盒子里,在某些日子才会拿出来。
      再也没人骂她起床慢了,也没人大声指责她成天惹哭弟弟,摔坏了杯子会被问有没有伤着,而不是给她一个巴掌,再用破了音的嗓子吼她败家玩意儿毛手毛脚。
      院里的妈妈送她去上学,最近的公立小学也很近,哥哥姐姐们私下里聊天的时候都告诉他们在那里怎样申请贫困补助。
      去之前陆妈妈告诉他们所有人,上学很重要,有知识很重要,走出去很重要。
      但当然,没有好的成绩也没关系,大家都要记着,难过了可以回到这里。
      真好,难过了可以回来,她不用是个很好很厉害的人,也有人在这儿等她。
      直到那天,她在陆妈妈的办公室门口彳亍良久,组织了很久不那么直白的语言,为了说出学校组织春游时需要他们自备零食。而办公室里有声音传来。
      那声音的主人她心知肚明。陆妈妈应当是在打电话,隔着门板,即使那手机开了免提,传到她耳朵里也不过是叽里呱啦的咒语。
      只有陆妈妈的声音依旧温和,却又疲惫不堪:“见雪,你高中时候的比赛奖金都拿给院里了,这钱我不能要了。”
      电话听筒里模糊的声音断断续续,陆妈妈又回:“真的不用了,你们这群孩子,赚了什么奖金什么奖学金,自己留着用。咱们院里生活苦,出去了对自己好一点。”
      院里生活不苦,陆妈妈给他们每个人准备春秋、夏和冬三样不同的衣服,每样各两套换洗,活动教室有很多不同的玩具,每周有流动食谱,每个月还能吃一次生日蛋糕。
      那头的人大抵也这样说。
      “唉。”陆妈妈没有像平时那样笑,一个气音似乎道尽千言万语,“见雪啊,我只希望你们每个孩子都好。
      “我很高兴你们愿意照顾院里,但是我更希望你们照顾好自己。这钱太多了,你也才刚上大学,奖学金你还是拿去给自己买几件新衣服。”
      钱,啊,钱。
      钱很重要。
      她的左耳因为没钱,送来这里的时候已经因为没有及时医治而永远听不见了。
      院里的孩子们穿着干净的衣服,吃着热腾腾的饭菜,但是妈妈们身上的T恤锈线的边边都起毛了,那些教室里的课桌椅也都生了锈迹,玩具也需要在箱子里淘很久,才能找出一个没有坏掉的。
      “唉,她……”里头的陆妈妈又在叹气了,“许灵那姑娘,我也说不动她。她在院里帮我们的忙,经常不肯休息,你有空了说说她,她最听你的话。”
      “嗯,照顾好自己,没事给我们发点照片,我们几个老的看着高兴。”
      陆妈妈笑了,似乎笑得没有很开心,每个音都在颤抖,她在外面听得鼻尖发酸。
      她没有走进那间办公室。
      五年级的春游,她没有自备零食,而是让灵灵姐姐瞒着几位妈妈,偷偷给她请了假。她躲在灵灵姐姐的房间里,温习前几天老师教的课,再对许灵说一句“灵灵姐,你多休息一下”。
      大部分的哥哥姐姐们都去了北区远一点的公立中学,虽然没人说关于钱的事,但哥哥姐姐们都自己申请了贫困补助。
      只有她选了最近的那所私立,那里奖学金更高,高到给了学费还能剩很多。
      上中学第一年,她将那个牛皮纸信封捧到陆妈妈面前,说陆妈妈给你。
      陆妈妈又哭了。
      她拉着那双皱巴巴的手,将信封放在上面,轻声说哈哈陆妈妈,我上学这么忙,哪有时间花钱呀,不如您存着给大家用。
      尽力读书,没有那个条件学习竞赛知识,但她至少可以尽力读书。竭尽全力,才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了年级排名的前排。
      她的名字是六年级毕业的那个暑假她自己取的。
      以前她不叫这个,叫败家玩意儿、贱丫头、白眼狼、何盼儿。
      改名儿那天,陆妈妈牵着她的手,看着她对工作人员说出她的新名字,陆地的陆,胜过一切的赢。
      她安静、一言不发地坐在教室的最前排,用右耳听老师在上面讲课,又用右手为笑得轻佻的同学们写作业。
      对她好的同学很多,但只要有一个不太普通的学生对她不好,那人身边的人也就跟着对她不好,于是想要关照她的同学们都只能望而却步地为她捏一把汗。
      告诉老师是最好的方法,她付诸行动。但老师的训诫过后,他们依旧如常,只是再也不在监控之下,推搡的力气也更大。
      她再去找老师,他们就笑着说我们才没有呢,谁看见啦。老师也只能瞪着他们,于事无补。
      他们笑起来像幼时的弟弟,生气起来像以前的妈妈,站在旁边看着的人像曾经的爸爸。
      这一切,在那个人,那个经常在很远处安静看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小余姐姐,那人单手拎着她那脏兮兮的粉白色书包,向她伸出手时,按下了暂停键。
      那天她最为深刻的,不是那只推着她坐到冰粉小车旁的细长大手,或是叠了好几本的相同练习册。他们坐在旁边的桌子,有说有笑地吃着加了不同小料不同口味的冰粉,隔一会儿就看一看她。
      唯有小余姐姐冰凉的手和她的交握时,对着那瘦高个儿轻轻地说了一句“你很不礼貌”,而那只细长大手的主人额头上冒出了细汗,还有那张想叫却生生憋到涨红的脸,会长久地在她的记忆里留存。
      小余姐姐对她说了晚安,袁妈妈为她热了饭菜,陆妈妈坐在她旁边,轻声问她发生了什么。
      她边嚼边哭,一句囫囵话也没说出来。袁妈妈急得转圈圈让她别哭别哭,陆妈妈喊她吃慢点缓好了再说。
      谁说在这儿就是没家的孩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