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第061章|北上重关 ...

  •   李靖早有预料,只是华清风亲口说出,才能将前后因果说清。以冼夫人的老辣,知道逼迫华清风无用,才用暗室熬鹰之法对付这只“人猿”。
      华清风道:“这便是华某求李公子替我办的第一件事。家师尚在人世,不过当年我恨他不传我秘诀,确实在饮食中下了西域奇毒,待他浑身无力后,再挑断脚筋,挖去双眼,锁上铁链,正如我现在一般——真是上天有眼,现世报应,毫厘不差!家师生平自负甚高,酷刑用尽,就是不肯说出《备穴秘典》的精要之处。”
      李靖道:“尊师如何饮食?华先生已离山数年,不担心有人救出?”
      华清风道:“崆峒山地势奇崛,我将他放置在崆峒绝壁一处窟穴,饮食由道童从高处吊下,但无法进入。那道童现已二十余岁,道号清流,其母原是长安歌伎,自小被我带上崆峒山。为了控制他为我卖命,说是将他母亲藏了起来。其实是在骗他,他的母亲早已被我杀死,葬在长安城外□□陵……你将来见到他,尽可直言相告,断了他寻母之念。你救出家师,或许他会将如何化解西域奇毒告知于你,也可能会将《备穴秘典》原本给你,这就得看缘分了。”于是指点崆峒山密室构造及破解之法。
      交待完毕,华清风让李靖在洞穴左侧三十步敲击墙面,即可见到冼阿英。
      李靖点燃松油火把,沿穴左侧走了三十步,用手一敲,果然出现空心声响。不多时,虎护卫前来开门,领李靖见了冼夫人。冼夫人听说华清风有言相告,当即随李靖进入洞穴。走到华清风关押之处,只见他伸长舌头,面色青紫,右臂将腕上铁链绕缠脖颈,将自己活活勒死。加之眼珠被挖,说不出的狰狞可怖。
      冼夫人只看了一眼,就对李靖道:“华先生身子本已如同朽木,自我了结也算有点尊严,老身自会命人安葬。李公子陪伴月余,也算为他送了终。你先随阿虎去沐浴更衣,再到厅中叙话。”
      李靖看着华清风,一时五味杂陈。此人的确作恶多端,但近来颇多悔悟。人死如灯灭,毕竟相伴一场且授予奇技,也算良师益友。于是跪地行了拜礼,提了与自己一样又脏又臭的包袱,随虎护卫沐浴更衣。
      换了衣裳出来,冼夫人已在厅中等候。屏退左右后,冼夫人道:“李公子前来南越,本是为寻《备穴秘典》,但并无明显触犯我境法令之处。在地底洞穴受苦一月有余,老身并未强迫,亦属自愿。如今华清风自裁,秘典早被烧毁,李公子可自行离去。”
      李靖行礼谢过:“小人行事莽撞,多谢太夫人原宥。这些时日以来,蒙太夫人供给饮食,盼来日能回报太夫人厚恩。”
      冼夫人道:“老身形将就木,恐怕此生无缘到中原叨扰,李公子也永生莫要南来。老身已命人备好饭食,算是给李公子饯行。”
      李靖再拜道:“小人已打扰多日,不敢再添麻烦,这就告辞。”起身提了破旧包袱,出门而去。
      冼夫人待他出门,唤屏风后的冼阿鹃出来:“你想送他?姑祖陪你到城楼上去吧。”于是拄拐前行,带她出府,慢慢穿过街市,上了高州南城楼。远远看去,李靖背着包袱,只身一人疾行,逐渐变成一个黑点。
      冼夫人轻抚冼阿鹃的秀发,叹息一声:“人生天地间,难有遂意事。阿鹃,你可想明白了?”
      冼阿鹃跪拜在地:“孙女叩谢姑祖不杀李公子。我与他相识不过一日,很快就会忘记。”
      冼夫人扶起她:“我的孙女长大了。”

      ※※※※※※※※※※※※※※※※※※※※※※※※※※※※※※※※※※※

      李靖沿大路北行。走了十余里,到了一处山岗,正要坐下歇脚,前头树荫处闪出一骑。那马上之人一身黑衣,黑巾蒙面。李靖还没反应过来,那人抽剑从马上跃起,迎面向他刺来。
      李靖放下包袱,侧身闪过。那人剑法凌厉,招招毒辣,将李靖逼退三步。然而稍一定神,体内力量催发,顺手捡起路旁枯枝,粘贴那人剑身。十余招一过,李靖乘机挑开黑色面巾,那人露出真容。原来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那少年面皮白净,颇显英武之气,横剑骂道:“今日不杀你,难消我心头之恨!”
      李靖跃开,躲到一棵大树下,问道:“这位兄弟,我与你素未谋面,无仇无怨,为何要杀我?”
      那少年道:“就是要杀你!”双手握紧剑柄,和身上扑。李靖待剑尖将要刺到,突然闪避。少年剑身刺进树干,一时拔不出来。李靖乘机捡起包袱,飞身上马,打马前行。背后是那少年不绝的骂声。
      李靖从小练习骑射。这南越的马虽不似北马高大,但跑起来也是极快。奔了十余里,到了一处山坳,只见路中有一人拄杖而立,正是冼夫人。
      李靖慌忙下马行礼。冼夫人也是一身黑衣,不过面容极显慈和,温言道:“李公子不必多礼。对公子无礼之人,正是我那不成器的孙儿冯盎。他与阿鹃一起长大,姐弟情深,对你有敌意,也属情理之中。”
      李靖躬身说“是”。
      冼夫人道:“此处方圆五里,只有你我二人。李公子,现在该将华清风与你所说之事,告知老身了吧?”
      李靖知她最为挂念紫霄真人,然而她是岭南之主,德高望重,纵使在高州府衙也不能提及。当下将华清风所言讲了。
      冼夫人长叹道:“活着就好……活着就好。现在,李公子大概明白了我的苦心。紫霄真人确为老身故人,我观李公子为人极守信义,相信不会说出去。五十年前,他与我的情义,亦如今日你与阿鹃,若无他襄助,南越必战乱不止,难有数十年安宁。李公子,非是老身护短让盎儿娶阿鹃,而是别无选择。我活了七十多岁,深感人世纷繁,往往身不由己。华清风受普照法师与你感化,虽无法洗尽罪孽,但死前托你二事,足见其悔悟之诚,老身必将他厚葬于高州城外。”
      说罢,从怀中摸出一物,交给李靖:“当年真人辞别时,送我二物:一是《备穴秘典》,二是这块玉玦。玦者,决也,此中决绝之意,已成终身憾事,然而我为了南越千万家,虽憾不悔,请李公子代我归还此物,并原话告知。这马,你就骑着吧。”
      李靖郑重接过,见是一块血色龙形玦,上有云雷纹饰,一看就是上古之物。于是郑重放进怀中藏好,作揖而别。

      ※※※※※※※※※※※※※※※※※※※※※※※※※※※※※※※※※※※

      时值早春二月,路旁繁花似锦。李靖经桂州,过永州,弃马乘船抵荆州,再溯江而上。路过宜都时,本想去访文仲元,又担心遇到普照法师和萧琼多有不便,再说仍然担心毒丸发作,还是先找孙思邈为妥。
      李靖不敢耽搁,买马骑行,晓行夜宿,上了太白山。临近草庐,只听一声虎啸,“斑猫”窜出丛林,身旁跟着一只虎崽,也是一样斑纹。李靖抚摸虎头,那虎崽上前闻嗅李靖,很快就熟络了。
      其时天色尚早,草庐前枯草满阶。原来南北差异甚大,半月前南方已是草长莺飞,而太白山上仍白雪皑皑,枯枝黄草方始发芽。
      李靖进屋,不见孙先生,但火炉尚温。到了黄昏时分,孙思邈背着背篓、提着药锄归来,见了李靖,自是欢喜。
      李靖边生火做饭,边讲了南行经过。孙思邈听罢,叹道:“冼太夫人当真是千年难遇的巾帼女杰,能将岭南治理得万家和乐,足见文武皆通。虽说那秘典被毁,三郎却是因祸得福。至于毒丸之事,倒是要紧。”于是为李靖诊断。
      望闻问切之后,孙思邈道:“脉息舌苔,并无异常,气息也如往常,脏器并未受损。然而既是西域奇毒,恐怕中原之药不能化解。明日早起,你将便溺留存,容我再看。”
      当夜二人谈到戌时方歇。
      次日,孙思邈细察李靖便溺,神色凝重。净手之后,又去翻阅医典。李靖做好早饭。吃饭时,孙思邈道:“综合来看,的确中毒,但此毒生平未见,毒性阴寒,发作缓慢,恐怕是西域雪山不知名的毒虫毒草所炼。那华清风没说紫霄真人何以没死?”
      李靖道:“当时被话题岔开,我没来得及问。”
      孙思邈道:“三郎不必担忧,吉人自有天相。现下有两种法子:一是到崆峒山救出紫霄真人,看他有无解救之法;二是寻那宝象法王,解铃还需系铃人,他既能炼制此药,也会有解。”
      李靖道:“我既答允华清风,这就去崆峒山。但茫茫西域,那宝象法王何处寻觅?”
      孙思邈道:“一月前,长孙将军来过这里,为圣上取调理之药,说是去年出使突厥时,可汗曾向他介绍一位番僧,正是这宝象法王。可汗以国师之礼待之,地位极为尊崇。突厥汗国不似中原多设关隘城池,可纵马畅行,特别欢迎汉人去行商治病。你可接近突厥王庭牙帐,或可请宝象法王救治。”
      李靖道:“听说草原人不事梳洗,就怕无镜可磨。”
      孙思邈笑道:“百闻不如一见。突厥亦分贵族平民,大凡女子,谁不爱美?商人既将衣物运往北地,妆奁自是不少。你不扮成磨镜人,突厥人把你当细作抓起来,无法说清。再说,趁现在并无战事,你深入大漠,察看山川形势,将来或许有用。就算无用,草原纵马,亦是快事。至于华清风长安藏金,算是补偿谢船主,此事办好,自有功德。”
      李靖经他一说,豁然开朗。想着孙先生一人独居,就去林中打了几捆柴,又担水把缸装满。孙思邈道:“三郎不必累着了。过了春日,我也要出行。天罡逐渐长大,我也该尽为师之责了。”
      次日,李靖下山。孙思邈取了孤星剑让他放在磨镜包袱中,并给了一袋钱币,说道:“此次北行,虽无险关阻隘,但胡人剽悍,敬佩英雄,还是有利器防身为好。这些钱财是长孙将军带来的,给你带上也方便些。”
      李靖谢过。孙思邈正要采药,顺便送行。“斑猫”带着幼虎一路尾随,那幼虎挨挨擦擦,行了一里仍不返回。
      李靖抱起幼虎,温言道:“你得跟着母亲陪孙先生,我得去很远的地方。”“斑猫”用头拱着他的腿。孙思邈笑道:“禽兽只是不会说人话,心中却是明白。‘斑猫’是你起的名,母亲是想让你给她孩儿起个名。”李靖这才醒悟,挠头思量了一会儿,说道:“老虎别号‘山君’,此处又名‘武功山’,就取出生地和别号各一字,叫‘武君’如何?”
      孙思邈捻须称好。“斑猫”用前爪按住虎崽,伏地而拜。孙思邈叫了声“武君”,初时幼虎竖耳倾听,很快就张嘴应了一声。李靖回身抱起幼虎,不断唤名亲昵了一番,这才下山。二虎不再尾随。下山数里后,有虎啸之声从山上传来。李靖听了,不禁眼眶潮湿,心想老虎尚有真情,而人却难得真义。
      于是下山找店家要回马匹,经歧州(今陕西宝鸡),过华亭,抵达平凉崆峒山。正是阳春三月,绿草繁茂,古木森森,山中怪石奇峰,特别是紫红岩石,蔚为奇观。群山之中,诸峰环列,形似盛开的莲花。
      李靖把马寄存于山下客栈,从峡谷中上山。进入山中,有水流从山上淌下,声若弹筝。李靖曾沿长江而上,又见过岭南风景,料不到北地风景竟丝毫不输南方。
      正被美景吸引,山路上突然出现三名道人拦住去路。为首的道人三十来岁,黑面短须,拔剑喝道:“此处已是我崆峒禁地,再往前一步,休怪我等无礼。”
      李靖行了揖礼:“见过道长。在下三原李靖,特地从长安来贵地寻找清流道长,烦请通报。”
      三人一愕。黑面道人道:“原来尊驾是找清流。不知尊驾有何要事?”
      李靖道:“在下受华清风先生所托,有事相告。”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黑面道人道:“华师兄有事,当是要事。公子请。”
      于是黑面道人在前,李靖在中,另外两个道士在后,径直往山上而去。李靖见三人气息绵长,行走陡峭山路如履平地,不由心下暗服。
      一个时辰后,到了建于峭壁之上的道观。三人并未进入正殿,将李靖引进偏殿,再进入一处狭窄通道,来到一处石室。那黑面道人突然回身,向后一闪,一道铁栅落下,李靖被关进石室之中。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1章 第061章|北上重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