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小心眼 ...

  •   第三章小心眼
      不想再纠结下去,下一站是洱海。
      这是钱思吕的人生里第一次自己选择去旅行的地方呀!自己做主选了酒店,打了车,在出租车上看到阳光直线掉下洱海,整个人真的好开心好开心。
      据店员讲,这个叫“圣光”。
      幸福得冒泡泡地她趴在二楼的观景区,看着天上龙型云朵。阳光如射线般,不规则地照耀,洱海中间有很亮的圆心,随后便是明暗分明的影子,夹杂着微澜的水波。
      在这个地方,阳光都可以是一缕一缕地,印到了心里,也摸到了天空。
      好震撼呀!
      几乎是闭眼许愿,希望她的苦难快快消失,但随即苦笑,要来还愿么?她有那个时间么?
      土包子的她,第一次住这么贵的房间。但是,朝海面的房间要将近一千,她只住了靠山的那一间。却是她第一次住海景房。
      二楼面对洱海的那一面,有一个浅浅的水池,也在随风伴着洱海飘荡,感觉像是与洱海连在一起了。水池的左边有几颗石凳,可以踩着离洱海更近一些,右边是秋千聚集了五块圆形大理石,以边角为中心散落。
      踏着石头过去,是可以反光的玻璃,而且有钢丝扎成很多束椭圆的柱体。仿佛,不论从里往外,还是从外向里,都会通过幸福长廊,进入另一种国度。
      原谅她的词穷,阿门!
      当天晚上,她一个人坐在秋千上,对着洱海发呆。更是回复了上海的房东,继续租此房的微信。如果她暂时换不了房子,那么只有努力把心情换成夏天!不然朝北的房子,冬天里没有一丝太阳的,只有别人家玻璃上的反光!
      可是,她就没有力量么?明明自己一个人可以穷游丽江,可以在举目无亲的乡下找到目的地,平安归来。
      不可谓不勇敢呀?
      为什么心好软好疼呀?感觉刚毕业那些冲劲都不在了!亲戚们都喜欢的是能挣到钱的她,可值得她喜欢么?
      洱海的风好大,呼呼作响,像是时间吹向她的一样,天地之间,有一个地方可,能容得下钱思吕这样一个小人物?
      其实,只是想找一个地方发发呆而已,未去什么古镇,附近的景点只兜了一个,剩下的时间,一直在对着洱海,坐着。想把心里的杂念都清掉,静下心来,能舒展一下身体。
      走过大理,走过昆明滇池,终于回到人生启程的第一站。
      她真的超想把自己当初走过的路一步一步地再走一遍。也很想问自己,为什么会活成这样的狼狈?
      其实,想嘲笑她小心眼,是因为,429元钱,一顿两人的晚餐。
      大学同学在地铁口接到她,也用了她的人脉关系与她一同游览北京大学。虽然,那一年,她于斜风细雨中扛着众多行李,往返好几次的邮局,是清华大学校园里的。但,能进北大,已经很知足了。
      她陪着她在校园里转啊转,未名湖里的鲤鱼好胖呀,博雅塔好高好挺。很希望她也能成为她们的一份子,有光明的前程,有挺拔的身姿。
      早午饭便是飞机餐,下午一放好行李就直接过来狂奔。心是散了,是美了,肚子终于也能发出饥肠辘辘的叫声。昨晚,“骗”某位上海同行的饭,应该早就消耗完了。
      思吕挺想去吃食堂的,想去体验一下当北大学生的感觉。
      但是同学讲不想去跟学生们抢优惠。
      17点的下午,有阳光,投射于湖上,交相辉映着垂柳发出了丝丝绿芽,带着春的气息,小鸟的鸣叫也越发清脆,湖面的鸳鸯成双成对,欢愉、惬意地游来游去。
      她却能感受到冬意未蜕。
      搜索附近的饭店,都有些远。同学不愿意去,而且她吃素,讲思吕去吃烤鱼,她吃配菜。钱思吕要是真的去吃鱼,让同学吃什么土豆、土皮之类的辅菜,像什么话呀?这点人情世故还是懂的。
      思吕扶了扶肩上的卷发,试探性地问了一下:“那去吃你出门时讲的束河人家米粉?”
      同学很开心地点头。
      思吕的心沉了沉,感觉不知该讲什么?只有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北大...
      哈哈哈哈哈哈
      在去地铁的路上,同学在她眼里如少女般蹦蹦跳跳,欢快地讲:“想吃小火锅liao...”她是真的真的小心眼发作,听出来同学用了戏剧唱腔的声调,也明显感知到她安抚自己:“如果去住酒店,也是这个价钱的,而且我见到了北大呢,全托了她的福呀。”
      “任何事都是要付出的嘛,我又不能只想着省钱。”
      终于能在十几分钟内把沉重感消灭了。
      环境还是不错的。
      云南菌王汤给同学,腊排骨火锅留给她自己。
      同学先吃了一碗米粉,思吕还笑言她能吃得下后面的自助么?一起欢欢笑笑,倒也还好。同学也是满心欢笑地讲:“你明年也来北京吧?”
      思吕也很真挚地回复:“不论我来不来,你也得学会开心呀!”
      记住她这次小心眼,后面会发作的。
      一起手挽手散步回家,洗漱好。
      许久未见,也就偶尔微信,打探工资是正常的么?反正思吕是心存疑惑的,同学有点小气愤:“看,你都不肯讲!”
      就无奈地报了一万多。
      其实,也不知道该怎样和一个固执地人去交流工作经验。反正,她是不愿意把钱拿去捐献,平时去念念经书。哪怕不会讲话,也去市场上多看看嘛,帮着干干活之类的,多用勤奋换下些许存款。不论她自己的汗水是否能值更多,但好歹不至于把时间都投身于佛学呀!
      有了钱,心才可以一一地探知自己,找自己呀!
      事不都是自己干出来的嘛?
      哎,她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了?一讲她们两人的不同做法,同学就会讲她不知道她的处境,云云的。
      的确,有时候想想,她自己的狂奔,不是,也只是因为内心的害怕与不安么?
      不能代替她人选择自己的生活呀!
      但,她可以拒绝同学的提议。
      同学讲明儿下午不能去火车站送她了,下午要去见客户。但是上午可以陪着她一起去回顾她来之时的路。
      思吕第一反应是:午饭是不是也要掏钱请客了?遂,以不耽搁她工作为理由,婉拒了。更道明了,一个人走一走、散散心也挺好的,她想自己一个人哭一哭的。
      同学问钥匙怎么办?可她不是本身也没有打算送她去火车站吗?中午就让她带着行李出去了?那就她带一把上班,她也带一把,走的时候把钥匙放到屋里,直接锁门不就好了么。
      第一间,她爬上六楼,却在门口,进不去。第二间屋子,那个五平米都不到,只有一面实墙的,也进不了门。第三间屋子,住了两个月吗?都找不到在小区哪一栋了!第四间屋子,于窗外偷看了一下,一楼就是方便,也进不到屋内的。
      都是别人的家了!
      真的,每个小区都没有很大的变化。就最后一个,有了新开的超市、便民设施。基本上,都能找得到的。
      原来,她就是这样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地走过来的。随之而来的便是很清晰地,她是如何走过毕业时的天真,于现实间开始颤抖的!
      哎!
      无知至极,却也何等骄傲呀。
      那个,真的是她!
      下午,果然18点了,同学也没有回来。心中有点儿想,为什么她总是与自己的思维不在一个频道?不是老早就在偷懒了么?下次再见客户不行吗?
      她还有四十分钟才回家,但她已经准备出门,反正北京站也不过二十分钟路程,拖着行李箱就可以。474元的二等卧下铺,舒舒服服地睡一觉,明儿去见客户。把经理一直在微信群里催的活儿干好,后面还有三天多可以玩呢!
      走在雾霾朦朦中,走在路上,看着花坛里盛开的鲜花,突然叹了一口气,是不是童年里没有爷爷的爱,她就会如她一样,没有力量撑着自己走出来?只会固执、低落地缩在自己的角落里。
      是要感叹幸运么?
      哎,大约被深爱过,才知公平,求意义;从未被爱过,就只会抱着他人施舍的一点善念,觉得温暖,来试图蒙蔽自己——人生是温柔而幸福的。
      但是同学的父母都有退休工资,有房子,她不必像她一样拼命呀!
      后来的后来,同学因为她的一句话,相互帮助,便真的让她帮助。她在几次之后,因为烦躁,几杯酒下肚,直接微信打字怼她。
      “我一直一直问自己,也有很多生命里的疑惑,也想问问你,为什么身边的人总会觉得我软弱,总想拿捏?”
      “我记得我们从最开始13年在北京相聚,大家都是你请我,我请你的吧?我不至于总吃你的。”
      “然后,我们分开,大约17年,你母亲做手术,我还给了你两百红包,让你买水果。”
      同学讲:“遇到总吃你的,你和他少来往,遇到他就离远点。”并问:“我收了吗?”
      “哦,15年的时候,我回北京取东西,也在你家住了一晚,但我有请你吃火锅。”
      “你也没有帮我去拿东西呀?所以,我们两清呀”
      同学可能很疑惑,发了:“思吕,你是在和我说话吗?”
      “红包的事,我记不得了,我在想,我收了,这不对啊。干嘛收呀?不过,你记得,说明我收过”
      “你今天怎么了”
      思吕很肯定很肯定:“你收了,而且,后来17年下半年,你试探性地问如果公司打款慢的话,那你和我借点钱。我当时手里也没有钱,我就婉拒了。”
      钱思吕是很清楚地通过视频知道同学吃的什么水果,穿的什么衣服之类的,觉得她的生活水平比她高。
      同学回复我:“我从来没有觉得我们俩之间有什么,你帮我,我帮你,这种想法。好朋友吗,这很正常。”
      思吕哭笑不得:“所以,后来腊月二十八的生日,我给你发微信,你都不回我”
      “一切都淡下去了”
      她都没法看同学发什么记不得,脑子不太好使,之类道歉的话,没法接受。“但是,你有一年,嗯,19年,那时候你进了全球前十的大外企,你烫了头发,也染了头发,你来上海,我也请了你吃饭的”
      “可能,你进了外企之后,大概就看不上我在小公司,一直在漂浮,一直就那点钱,所以,看不起我吧”
      “及至3月底,我去北京,谢谢你帮我预约了北京大学,但是我晚上回馈你大餐,可以视为两不相欠嘛?”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都在社会的底层,真的,我的钱也是一分一分省下来的”
      “?”
      “但是,我觉得我给你打了电话,总该付出代价的”
      “你有没有问过我,是否也需要帮助呢?”
      “为什么都是我在付出?”
      同学讲她不知道,讲她可以的。
      隔了几天,也写了一长串文字来表达歉意。小心眼的思吕呀,没理会。
      但是,更、更的后来,她也很累很忙,找同学帮忙,第一次很圆满,第二次同学也有事,帮了一下。
      她也不想再找了。
      无解。
      反正,三月也是逃跑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