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小吃店女老板 ...

  •   阮情又一次醒来,是在一个破旧的出租屋,她淡定地站在镜子前观察自己和原世界一模一样的脸,听系统说话:“恭喜宿主完成上个世界的任务。这个世界原主是个孤儿,被一对善良的老夫妻收养长大,他们靠开着一家禾氏小吃维生,就这样一点点把原主拉扯大,日子过得清贫但幸福。”

      金属质感的声音顿了顿,又说:“不幸的是,原主在外工作的时候,养父母因为意外去世,她每天沉浸在悲伤中,还要经营养父母留下的小吃店。可是她不会做菜,也没有足够的钱雇人,以前的熟客渐渐也不来了,最后因为没有钱付店面租金,小吃店停止营业。二十年后,她带着攒了多年的钱和学到的手艺回到那里,却发现已经物是人非,曾经的店面已然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栋商场。”

      “她对小吃店的情感很深,从小在那里长大,那里承载着她和养父母的回忆,小吃店就像养父母一样陪伴着她,可是她却把它弄丢了——所以原主的愿望是继承养父母的小吃店,让它一直一直开下去,一直一直陪伴她。”

      阮情看着镜中的自己泪眼模糊,心里有种钝钝的痛感,像是有东西在里面拉扯。可能是听到系统的话,可能是接收原主记忆的时候还接收了残留的情绪。

      她怔怔地捂着发痛的心脏,默默许诺,她会努力守住养父母的禾氏小吃。

      c市是一个著名的制造业城市,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厂房,也聚集了大量打拼的外地人,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忙碌的行人匆匆忙忙赶着上班,晚上看到人群三三两两走出厂房。

      她家的禾氏小吃店就开在居民楼附近,人流量非常大,店铺租金也不便宜。

      早上,阮情早早来到禾氏小吃店,打扫卫生,思考怎样把店维持下去。自养父母去世,小吃店已经停业十天了,铺面租金是按季缴费,下个月底又要交租金,她工作攒的钱只够交一个月的租金。问题是她也不会做菜,而且如果靠工作根本供不起昂贵的租金。

      她脑筋急速运转,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养父姓禾,故取名禾氏小吃,里面的菜单是养父母多年来学会的每一道菜的总结,禾氏小吃便宜实惠管饱,加上夫妻俩手艺好味道棒,上菜速度也快,收获了不少客人。

      她决定把夫妻俩走过的路再走一遍,不断学习新菜,慢慢留住客人。

      短时间快速提升厨艺显然不现实,只能一边开店一边摸索,当务之急就是搞定下个月的租金。阮情看着菜单思考一番,决定先搞定菜单里的四大金刚——蒸饺、馄饨、拌面、茶叶蛋。

      这四种小吃属于最基础最容易上手的菜品了。

      首先是蒸饺,很多人喜欢蒸饺是因为它的麻酱,所幸原主小时候有夫妻俩调酱的记忆,麻酱的口味比较单调,还要加入生抽、香油、盐增加口味层次。

      以她现在的水平还不能做出好吃的蒸饺,速冻饺子没有新鲜的好吃,于是决定去菜市场进货。她大清早骑着家里的电瓶车赶去菜市场,那里有好几家现做的新鲜蒸饺,全部尝了一遍,味道各有各的特色,最后还是跟最好吃人气最旺的一家店进货,由于她进货的量较大,每天早上会送到她店里。

      然后就是馄饨,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货,至于馄饨汤底,她在网络上跟着视频学习调汤料,练习几遍就能调出不错的汤料了。她还学了好几种不同口味的汤底,蒜香的,清汤的,海鲜的,能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接着攻略拌面,重点是调花生酱,额外加入花生油、碎葱、酱油,各种配比原主都清楚,挂面就去夫妻俩进货挂面的熟人店。

      最后搞定茶叶蛋,也是通过网上的教程进一步实践试错,找到合适的茶叶蛋配方,做出了满意的茶叶蛋,煮茶叶蛋的关键是多泡少煮,小火慢炖。

      阮情一边学习一边感叹,这年头真是好,想学做菜网络上就有很多现成的资源,不像她养父母那个年代,网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学做菜要找师傅学,很多配方都是独家秘方。

      五天后的早晨,禾氏小吃店重新营业,阮情起了个大早,提前把蒸饺放进蒸笼里蒸熟,把泡了一晚上的茶叶蛋加热保温,花生酱和麻酱也准备了一大碗。

      清晨的c市刚刚苏醒,小鸟叽叽喳喳,行人来来往往,充满生机活力。有人赶去上班上学,到附近早餐店买包子油条豆浆,快速解决早餐,有人不那么急,就去一家粉面店,吃一碗热腾腾的粉面。

      很快陆陆续续来了几位客人,有不少熟客都知道了夫妻俩去世的消息,纷纷安慰她,听闻她打算替父母把禾氏小吃开下去,都夸她有勇气,点份早餐支持她。

      一位老太太说道:“哎呦老天爷,夫妻俩平时心地善良,手艺又好,怎么这么早就把他们带走了!”

      另一个上班族说道:“是啊,他们真的很好,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这人啊,活在世界上哪能不遇到点难处,但遇见善良的人真的非常暖心。”

      一个大哥说道:“小妹仔,加油。你父母是去另一个世界享福了,他们一定希望你过得好好的。”

      阮情心里暖暖的,一边不太熟练地热面条,一边回应他们的善意:“谢谢大家的惦记,爸妈知道还有那么多人怀念他们,应该会很欣慰的。我会向父母看齐,努力做得和他们一样好吃。”

      在这个每个人都忙着为生计、为梦想奔波的城市,还有人关心一家小小的店,不失为一种幸福。

      客人源源不断,不少人夸她酱料做的好吃,茶叶蛋很快就卖完了,蒸饺馄饨拌面销量也不错。

      有人点单她就要开始干活,很多人赶着上班,所以她速度很快,快速热面条打包,争取三分钟就送到客人手里。客人走后,她要清理桌面,收拾碗筷,只有没人的时候可以休息一会。

      过了饭点,人就明显少下来了,只是偶尔来个客人。

      晚上阮情正在店里打扫,准备打烊,这时进来一位大叔,看见她问道:“你好,这里原先的一对夫妻呢?”

      “他们不久前车祸去世了,我是他们的女儿。”

      “这样吗?太突然了……”他眼神怔怔,嘴里喃喃道。

      “是的,非常突然。我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还以为是骗人的……”阮情说着陷入回忆,回过神来却发现那位四十多岁的大叔已经泪流满面,哭的像个孩子。

      她好像也被这个氛围感染,眼睛越来越酸,泪水止不住的流。他们就这样看着对方默默流泪,为逝去的人悲伤。

      等情绪渐渐消退,阮情开了两瓶啤酒,和大叔对坐,伴着电视机播放新闻的声音,大叔聊起了自己的事:“三年前,我来到c市找工作,经过禾氏小吃店,闻到浓郁的香味,当时我真的身无分文了,于是鼓起勇气进去问老板娘招不招洗碗工。”

      他灌了口啤酒,继续道:“可能是看出了我的窘迫,他们夫妻俩招我进去了,还给我下了一碗热腾腾的馄饨,那是我吃到的最美味的馄饨。”

      三年前她大学刚毕业,在当地找到了合适的工作。阮情默默倾听,想起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我一边在店里打杂,一边找工作。后来找到了工作,我也经常来店里吃饭。每次过来,他们都会亲切的招呼我,记住我的喜好和习惯,一罐啤酒和酸辣味馄饨。”

      “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城市,我两年的生日都是在店里过的,老板娘会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长寿面,禾老板会炒我们家乡的特色菜热情地招呼我……”男人说到这里声音有点哽咽。

      他抹了抹眼角的泪:“后来我事业有了点起色,需要经常出差,去店里的机会也少了,出差前禾老板还说又学会一道菜,等我回来做给我尝尝……没想到我这次出差回来,却没见到他们最后一面。”

      阮情抿了一口啤酒,垂着眼,陷入回忆:“我曾经是个孤儿,是爸爸妈妈给了我一个家,靠一家小吃店把我一点一点拉扯大。他们常说,将来把店传给我,要看着我结婚生子,他们就退休帮忙带外孙。可是,他们还是失信了,没有等到我回来,就先一步离开。”

      她不知何时又泪流满面,声音沙哑:“我又变成了孤儿,有时候会想,死了也挺好,就可以和他们团聚了。”

      “妹子,别想不开,你爸妈一定希望你好好活着。”

      “嗯,我要好好活着,替他们把禾氏小吃经营下去,实现他们对我的期望,”她拿出抽纸擦干眼泪,“我知道,他们在天上看着我呢。”

      “遇到什么困难就跟你张叔说,叔叔跟你父母也算是朋友,遇到事情不要一个人扛着”张楠安慰她道,“叔叔支持你的决定,加油。”

      “今天工作了一天,我才知道,干饮食这行多累,而爸爸妈妈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十多年,”阮情长舒一口气,说道,“他们征服食客的不仅仅是手艺,更是自身的善良和温暖。我要成为他们这样的人——心怀善意,努力生活。”

      “他们真的是很好的人啊……”张楠眼里满是怀念。

      《寻梦环游记》里说,死亡并不可怕,遗忘才是最终的告别,请记住你爱着和爱过的人。

      所幸爸爸妈妈被很多人怀念,她也会守住和他们的回忆,将来讲给孩子听,讲给孙子听,一直一直牢记在心。

      晚上在被窝里,阮情打开微信给妈妈发信息,哪怕收不到回复,就好像妈妈还在这个世界:

      [妈妈,今天第一天营业,真的很累诶。]

      [难怪小时候我想帮忙,你让我上一边玩去。]

      [妈妈,今天我遇到好多你们的熟客,他们都好怀念你们。]

      [妈妈,爸爸是不是在那个世界研究新菜品,他最喜欢搞这些了。]

      [妈妈,我会守住咱家的禾氏小吃。]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