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关于选择和努力 ...


  •   退回演艺圈20年,那时候的艺人除了主流媒体平台,并没有其他更多机会直接接触歌迷和粉丝,保留一层神秘感的同时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损失。如今的艺人们,因为自媒体的高度发展有了无数在线上线下和粉丝互动的途径,其中包括且不止包括视频、VLOG、直播、网络自制剧集和综艺节目等。尚雯婕因为升级成了资本和老板,肉眼可见的在大众视野里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张远因为好容易翻红,自己要养活工作室的一班工作人员,所以舞台和综艺一个都没落下,拍戏因为颜值不够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李振宁的舞台因为疫情关系非常有限,拍戏又因为公司不给力以及没有合适的经纪人从中周旋所以搁浅。但他深知要维持自己已经不如从前的热度就得留住粉丝,于是他在期间直播的频率一直不低。直播的他会在线根据弹幕提问选择性回答,整体坦诚没有太多偶像包袱。他也会利用自己电竞高手的优势,时不时给大家直播他玩游戏的过程。但他也很清醒,坦言不愿意把电竞这个兴趣作为职业发展。因为从他从事该行业的部分朋友经历来看,他可以选择不过那样的他并不十分喜欢的生活。是啊,兴趣爱好是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而将其变为一份解决温饱的工作,实在是大不相同。且不说实际收入是否真的能解决实际生存问题,很可能他就此失去了一个自己难得的兴趣爱好。与张远最大区别的是,他很少唱歌或者说唱一首完整的有难度的歌曲。而且他极少和粉丝直接连线对话,张远的直播里时不时会看到现实生活里其貌不扬乃至外貌有劣势的歌迷出镜视频对话。想想张远从2007年出道至今,比2018年正式宣布自己练习生身份的李振宁相比,有了超过十年的时间红利,但从微博粉丝数量和商业价值来看,李振宁竟毫不逊色。这真的是一个颜值即正义的90后主导的演艺消费市场,人口红利的大环境下,分得一杯羹的几百万粉丝艺人早就甩开国外一个现象级网红或明星的号召力,这在市场营销下就是能转换为商业价值的基础啊。

      不过,局外人看到的都是光鲜亮丽的表面。正如李振宁在直播中闪烁其词点到为止提到,其中的水很深他不能说太多。而且他作为一个追梦的潮汕人始终秉承开拓踏实的传统,提到自己会坚持最初的梦想,但如果没有基本生活保障的情况下会选择另谋出路,保证生存后再图发展。这多么接地气啊,就像这三年来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国外讨生活的人,要么不工作没收入要么冒风险患病,怎么选呢?患病不一定会失去生命,但没收入可能真的会消亡。李振宁甚至提到薛之谦的曲线救国,喜欢并擅长唱歌但最初唱歌并不能带来生活保障,便转而从商赚到钱后再回归歌坛和大众视野。天啊,薛之谦的名字出现在我的实际生活里,那是在十几年前的一个新一线城市。当时,作为社畜的我好容易熬过一天下班等公交车回出租屋,旁边的高楼大厦前搭着高高的舞台,正是薛之谦带着他的新专辑来宣传签售。没想到,这个名字居然在十几年后李振宁的直播里再次回响在我的耳边,真是恍若隔世。

      从出道前李振宁的综艺和训练日常可以看到,他是一个有天赋和能力的练习生。唯一的缺憾是他没有更早发掘自己这方面的潜力,也没有更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便因为自己的实力和努力,配合恰当的机遇被推入市场。家里人从最初的不赞成到最后支持他走上这条路,也让他内心有所亏欠,而转化成自身坚持向上的动力。这条路还能走多久,他坦言不知道,但只要还有机会和希望,他就会坚持下去。说这话的时候,这个倔强的大男生竟然有些悲观的积极主义者的表情,尽管他很多时候都自我消化不良情绪。这不像极了在社会里打拼的普通打工人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各种问题,向父母倾诉他们不能全部理解也基本帮不了什么,只会增添他们的烦恼和担心。向朋友诉说吗?可能朋友自己也有很多来自工作、家庭和个人的烦恼,毕竟三十而立,上有老下有小,大家都过得不易。作为一个唱跳偶像,李振宁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没有粉丝就没有自己的商业价值,把粉丝变成朋友并取悦他们,这才是王道。至于如何取悦如何稳固粉丝群,这就是个人的本事了。仿佛打工人如何取悦自己的老板,搞定麻烦的客户以及处理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这其中除了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与人沟通的技巧和个人魅力包括颜值都很重要啊。

      关注演艺圈的粉丝以女性为主,这留给男性艺人更多的操作空间,毕竟异性相吸啊。而且单身的男艺人明显会有更庞大的粉丝群体,因为他们给粉丝更多的想象空间。正如顶流肖战所说的,不敢并且不能恋爱。李振宁也很懂这一套,在他成团的几个前团友前后因为谈恋爱而影响在粉丝心中的人设后,他依然暂时没有被相关不良媒体曝出任何有力证据。不过,他倒是很实在,跟粉丝互动坦言他不靠人设在营销,只是感谢大家的陪伴,他会努力走下去。作为一个近24岁出道的高龄偶像艺人,李振宁这匹吃了选秀节目红利的黑马,很清楚自己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然,在他努力向上的过程中本就有很多变化因素,不是他可以控制的。单飞之后的资源和机遇除了靠自己,经纪人和经纪公司当然也很重要。不过,就尚雯婕和张远的经验来看,尚老板直接升级把李振宁这样的后浪变成了工具人,张远干脆挂在经纪公司里但又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自己的团队,既是当工人更像老板,或者说是自己给自己打工的打工人。有一场直播里,李振宁的粉丝追着问他还有多久的合约可以变成自由身。他碍于各种原因不能直面回答,但最后挤出了几个字“还很长”。马上有粉丝开始发起大家众筹需要的资金给他赎身,解除合约后出来单干。我不禁想到同为快男出身的某男歌手,当初与一手让他再次翻红的经纪公司对簿公堂,但又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实在无力,是靠他的歌迷筹款让他顺利解除合约。但是重获自由后的他,好像并没有按筹款前的承诺,演唱会的场数大大缩水,而且票价不菲并没有及时回馈给歌迷之前的山盟海誓。李振宁显然更有他90后的考量和想法,他直接劝粉丝不要这样,赎身太难听,这条路是他自己选的,他会相机而行。至于粉丝如果真的集资让他解除合约获得自由后,自由是他的,与粉丝而言并没有直接益处,他不愿意粉丝吃亏。潮汕人的商业头脑双赢局面追求又浮出水面,其实他说的是一层字面意思,内涵其实就是他想尽量做自己,而不被别人绑架。目前的经济公司大约没有强迫他做他不喜欢的事情,只是限制了部分发展可能性以及大的经济收益而已。试想如果真的是粉丝让他获得自由,到时候他的很多发展和计划肯定不能完全不顾粉丝的要求。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而且粉丝数量大,势必众口难调,满意了部分而让另一部分失望,如今的粉丝群体将不知道会掀起如何的风浪。肖战被主流媒体定性为“偶像失格”的前车之鉴还犹在耳边,何苦来呢?别说拿粉丝白花花集资的专用款项很难保证过程中没有纰漏,但是靠粉丝支持才有的商业价值,也足够让李振宁在内的偶像们意识清醒,让粉丝高兴和舒服才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让粉丝这么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直接掏钱,可谓是下下策啊。

      回看三个人的经历,尚雯婕和张远都是80后,皆是处在大学毕业进入和即将进入社会的关键节点,李振宁虽然是90后,但也经受了社会毒打和欺骗后势要做出一番成就。三个人在之前看似都走了一条主流的道路,读书考大学并读了当时看来比较好就业的专业,与后来的演艺工作毫不沾边。但他们又都很有天赋,对声乐有热情,肢体协调性也不差。他们也都是靠一档选秀节目杀出重围,节省了太多需要在演艺圈底层摸爬滚打的时间和成本。无论是自主的选择还是机遇的被选择,尚雯婕从一个自信的大女人被打击成一个抑郁症患者而又破茧成蝶,变成自己和手下打工人的老板。虽然近年来她风评不是很好,因为和合伙人的不欢而散让她和她的公司都蒙受了不小损失。眼下她手里拿得出手的人无非就是黄明昊和李振宁,但她本人因为几乎不涉及影视业,所以她很难讲旗下艺人高效地转变为演员,实现利润升级。而偶像红利和时间以及青春挂钩严重,如果没有及时将他们进一步推高,很可能连最后的一点流量和红利都会消失。张远活得很清醒,自己有工作室,自己替自己打工。第一次选秀的红利让他自信活力了几年,从高峰到低谷的折磨让他饱尝躁郁症的痛苦。可是他仍然选择不放弃又再次以超高龄选手身份参加了第二次选秀,再尝翻红滋味的他,如今的工作机会除了自身的实力,皆来自两次选秀积攒的人脉资源和人气,可谓冥冥中一切自由安排。李振宁则是走了一条自信到自我怀疑甚至自卑,又一步步因为不服输重拾自信的道路,活得越来越通透和稳重。尽管当初发掘他的伯乐并不是尚雯婕而是尚老板的前经纪人,李振宁很清楚现在他要面对的老板和问题,只是有些事情看破不说破,有些弯路难以避免。况且他已经很幸运,作为一个天赋型帅哥,他不过只做了三个月的练习生,已经取得了很多做了几年练习生都达不到的成绩。

      高收益的背后必然有高风险和高压力,付出和收入虽然不一定成比例,但一定会在相当程度上解释其中的必然联系。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情况和局势连同机遇一直也在变化,选择前没人能保证,这个选择在将来是否就是最优的。所以从兴趣特长出发,以人为本,再适当考量市场和收益,或许才是一个相对而言好的选择。就像张远的沉沉浮浮与选择后的坚持,尚雯婕的出走和回归,看似不同但又并无全是偶然。不过是经历机遇不同,两个人做出的不同反应而已。选择之后是闷头走到黑还是及时转换赛道,也是一个很棘手的命题。因为这时候的考量多了前期太多沉没成本以及未来两个赛道的大环境预估,形势相对更复杂一些。但无论是艺人还是普通人,选择前收集较为全面的信息,对自己有一个更清醒的认知,并在选择后义无反顾坚持,这基本上是一个较稳妥的策略。所以,兴趣特长和市场收益要兼顾,梦想和机遇不可控,面对现实和困难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坚持朝一个方向努力,大体上不会太差。不过,理论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别说变量因素可能更多,但是自我的激励和调整已经让很多人倒在荣耀的后天之前。

      没有梦想的人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做做梦也挺好,一个人总是醒着不仅累而且可怕。只要尽自己的全力拼搏奋斗过了,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能释怀了。毕竟,人生就是如此,没有付出肯定没有收获,有付出也不一定有相应的收获。但是,为了可能失望的收获就不再努力的人生,势必是暗淡乃至黑暗的啊。尚老板还在为自己的公司苦苦周旋,张远腿打了石膏也不敢丢下手里的小合同碎活,李振宁依然尝试在各种打歌节目里坚持自己的舞台,一年将尽的你又为自己在忙些什么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