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关于选择和努力 ...

  •   说回青你1,李振宁因为第一次公演舞台逆风翻盘,惊艳了节目中的所有人以及屏幕前的观众。他终于从外界的反馈中找回一些自信,但仍然倍感压力。这时候节目中一个选手从一开始就对他的鼓励发挥了很大作用,对方一直认为他很有潜力最终会有好的名次和结果。更是在第一次公演后,见到他一次就夸一次,还预言这个舞台难以被逾越,自己每天都要看一次学习并体会。李振宁被夸得手足无措,更担心这些溢美之词被其他选手听到后心里不舒服,赶紧让对方别说了。但他的心里其实早已不断被注入强心剂,也深深感激对方对他的肯定和信任。我最初有些不理解为什么李振宁会这么拼,尤其是当时竞争这个舞台的有十几个人,他为何能脱颖而出?如果真是他说的只是尽力和努力做好自己手里的事情,不用计划和规划,只要努力地每天坚持做,总会一天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那么这只有几天限制的公演争夺战着实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他自己,除了被导演责骂,担心自己保不住中心位,我认为还有他心底对舞台的热切渴望。在考古李振宁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这个小伙子有着和他年轻不相称的成熟和低调。原来和部分竞争对手一样,李振宁也有着很多艰辛和难忘的过去,难怪很多资料都被有意无意地掩盖掉了。
      青春叛逆期还在读初中的李振宁,因为不想上学就随便撒谎自己发烧没法上课。听闻此事的妈妈赶紧放下手里的工作赶回家想给他带去退烧药,却发现家里的药已经用完,心急火燎出门去给他买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家里的经济瞬间因为给他妈妈治病而崩塌。因为自责而瞬间长大的李振宁,一到暑假就找机会打工挣钱为家里还债做出切实的努力。潮汕人的生意头脑果然厉害啊,小小年纪的他做手机销售,底薪1800,没卖出一部手机可以提成50到200元不等,他最后的收入竟然达到了8800,也就是提成拿了7000。都说销售是最锻炼一个人能力的,看来李振宁就算不做爱豆,凭自己这张脸和销售能力也会混得风生水起吧。他后来的采访提到自己人生中还有两段至暗时刻,一个是在大二时感觉前途迷茫,反思自己貌似不是数字动画设计的材料。是啊,这种设计行业的工作听来来高大上,做起来真不那么容易。就像很多在国外留学的建筑设计人才自嘲,都是底层打工人,因为做设计要首先拿到项目合同,这是一个需要社交、资源和全方位统筹的集合体。其次,还要满足甲方很多要求以及严控成本。我听过在美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艰辛,也见过前同事干脆在拿到绿卡后彻底脱离这个行业躺平的经历。有时候,不是当局者迷而是旁观者只能看到烟幕,却认为那已经是熊熊烈火。李振宁的另一个坎便是他沪漂时,因为外型不错做过平面模特参与一些广告拍摄,被一个经纪公司看中游说签下合约后,在事实与合约出入很大的情况下,为了生活他不得不承担了很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难怪他直言,尚老板的公司看上他打算和他签约时,他坚决不肯再上当受骗。幸得当时尚雯婕的前经纪人也是她公司的合伙人看好李振宁,几次上门劝说才最终打动了他。
      其实经纪公司广撒网式的签约练习生,和婚姻一样是一个赌运。毕竟一个艺人的成功和走红,除了自身的颜值、天赋、能力和努力,观众缘和时运也占了很大成分。成为有号召力的流量明星之后,一个人就可以养活全公司上下一帮人,还是很划算的。如果遇到怎么也不红的艺人,那就只能耗时间,要么等待对方赔钱走人,要么耗完对方的青春和时间,就算不是双输,也会有一方元气大伤。在讨生活的过程中,李振宁肯定在失落和起伏中意识到其中的利害关系,一方面有不服输想再搏一搏的信念,另一方面也知道退回自己的本行未见得自己的生活会有多大起色。况且,身为家中最小儿子的他,上面还有哥哥和姐姐承担自己的部分角色和责任,全家都很支持他想做的事情,这对于他而言有放手一搏的底气。他曾说过,身上的一个纹身是在前公司的牢笼里非常难受时,报了一个当天晚上说走就走的低价团去东南亚散心时纹的。他也提到本身对自己的处境很绝望,但走出自己熟悉的环境后看到还有很多人比自己过得更艰难辛苦且别无选择时,他又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以及重燃和命运对抗的勇气。其实,这不过是因为演艺圈和艺人生活在聚光灯下,被更多人关注到的部分事实而已。绝大多数普通人基本都是社畜,别说996了就算是007也不能随便反抗。签下的工作合同或许没有李振宁手里需要交纳的赔偿金那么多,但辞职离开也重要再找到下一个落脚点打工吃饭缴纳房租,不过是从一个坑换到另一个坑。我称之为坑或许有点夸张,但很少有打工人的工作里只有让人自己喜欢和热爱的部分,而没有并不那么让自己愉悦甚至反而让人心塞的环节吧?难道就因为那些不很友爱的程序,便可以说走就走甩手离开吗?即便是母胎单身孤独终老的人也不能一辈子靠啃老来过活吧?更别说绝大多数人除了自己还有家庭要供养,很多责任和义务要承担和履行。所以李振宁选择没有再换赛道,也是意识到目前的赛道搏一搏单车可以换摩托,回到以前的赛道自己的竞争力有限,生活和工作很可能依然一地鸡毛。再说得实际一点,数字动画设计是人机互动的过程,甲方最后看到的作品本身而不是作者。但李振宁天生的好皮囊如果可以及时变现,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我一直有些好奇李振宁的普通话好过很多广东人,尤其是他和陆思恒对话时,高下立判。原来在前公司里他还做过一段时间的主播,普通话怎么能随便拉垮呢?尽管南方人开口就输了北方人一半,但有颜值加持的他,兼有从小经商与人沟通的经验,都成了他未来路上的宝贵财富,部分化身为后来成为偶像的综艺感。这是24岁的大男孩与18岁的小男生不同之处之一吧,总之他还是坚持在这个赛道上努力积蓄力量,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对于经纪公司而言,他们既没有韩国培训的成熟体系,更没有大力投入的资本和耐心,急于收割的他们自然是有机会都不愿轻易放过,迅速把旗下的练习生推到各个平台。并不肤白的李振宁在公司的安排下,自主选择了偶像而不是影视选秀节目,大约是想有更多自己的话语权吧。他一旦踏上选秀舞台,便意味着会被更多人认识和看到,这是一趟稳赚不赔的旅程啊。但并非科班出身又没有足够时长进行专项训练的他,很快意识到光靠好面容远远不够,而公司之前的三个月训练也实在不足以支撑自己走到最后。慌乱和自卑后的他,选择迅速站起来靠自己的努力保证不要一轮游。不得不说他抗压和自我心理建设的能力很可以,毕竟还有那么多更长时间练习的选手只能躲在镜头后的角落里偷偷落泪,悔恨自己又一次没有抓住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难怪有选手在赛后不禁感叹,“李振宁赢了,靠一条领带逆风翻盘。”其实,这背后包含的汗水和泪水,作为一个男生,没人愿意轻易示人吧。论机遇,现实生活里各行各业也看似处处隐藏,甚至在工作岗位里也时时出现,可是有的人能牢牢抓住实现升职加薪,而有的人或者视而不见选择躺平,有的人失败后一蹶不振难以翻身。这不正如同艺人里显性的划分等级吗?而且一次关键的成功便会让一个艺人从此直上青云未来更上一层楼,同样的在关键时刻跌落的便可能恶性循环再难有出头之日。无非是在演艺圈里,成功和失败的落差被无限放大,其差距远超生活里其他行业的对比而已。
      其实,除了机遇,外貌、天赋和努力的重要性也很高啊。就算在学校里,长得好看的男女同学天然受欢迎的程度就是大不同啊,我们此等平平无奇之辈只能干瞪眼。甚至于被老师家长试图加深意义的学习成绩而言,考得差的漂亮女同学就会被各路好心人安慰激励,而普通取得好成绩的女同学都不会被多看几眼。毕竟,智商和努力并不能引起视觉上的舒适。但如果艺人天生并不那么丽质,但胜在天赋异禀且又足够努力的话,还是有医美可以助力上道的。我还记得以前偶尔因为虚荣心去拍艺术照时,看到自己的最初成片很失望,销售小姐姐就会以明星也都是靠修图、整容等技术才会显得那么完美来安慰。那时候觉得是她们职业的话术,现在越来觉得她们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只是我们频繁看到的完美艺人都是医美很成功的案例,还有很多失败的例子,已经没有机会站到镁光灯前警醒各路爱美人士了。不过,天生丽质自然是最好的,既不用前期增加投入成本,更没有医美失败的风险,属于老天爷赏饭吃。如果还有天赋和观众缘,那便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了,不吃都说不过去了啊。最后自己还能有热情坚持努力,说不定就能等到属于自己大红的机会,那便是天公作美啊。因为这样的例子虽少但总有,而且他们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又显得特别大,转换为的经济效益更是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造梦工场以梦想为主题宣传的一轮轮攻势便席卷怀揣梦想的年轻男女。李振宁多少意识到这些现实因素,所以在第二次公演时因为在小组里发现自己学舞很慢,跟不上大家的主节奏而再次濒临崩溃。好在一向低调的他遇到了也不爱高调的管栎队长,还有几个深知团队合作重要性的队友,大家一起帮他抠舞蹈动作和细节,他自己也继续努力加练。第二次公演的他虽不及第一次出彩但也毫不拉垮,名次再次往前提升,已经稳稳地进入可以撑到最后的行列当中。这时候的他不过才两个舞台,他早已把来自同一公司的队友远远甩在后面。这包括其中两个先期就拥有不少粉丝和流量的队友,看来再多的前期积累都不及一个有影响力的平台和机会来得迅猛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