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以后补标题1 ...

  •   三更半夜的,两人终于沾了床,各自大睡一场,醒来后,继续赶新的一天宣义会。中午饭毕,王如锋把谢琅寄放到游仙集里去,见他与姜恒结伴玩得入定,也放下心来,走出集口,思索自己下一步动作。

      他并不怀疑自己计划的可行性,但是他知道,纸上谈兵终究是纸上谈兵,套用到实际中去,往往会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纰漏。在事情还没有做成前,王如锋总觉得自己想的还不够多,掌握的还不够多。

      王如锋站在集口,被瑟瑟的风一吹,清醒了不少。他突然想起来昨晚没来得及跟谢琅提的一件事,也是他昨晚预备要盘算的第三件事。

      天尊的指示,到底是什么意思?
      祁厚垸要帮他,是因为镇填的核心利益被赵家触动,镇填希望局面回到以前同谢家共事时的样子,或者更进一步,扶持一个利好镇填的代理人上位。而王如锋的出现,正好迎合了祁厚垸的设想。

      但是天尊又为什么要帮助他们?

      天尊的承诺,一方面让王如锋有了对未来走势的揣测,另一方面,却也让他更加迷茫。虽然他讨厌赵俨,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赵俨确实是一个合格的继位者,平稳地过渡到了现在,并没有在太白生起什么更迭时期的波折战祸。

      赵俨其人,御下有方。在先宗故去之后,太白三家自立,共三位宗主,稍有不慎太白就会分裂成三。但是赵俨一番调和后,平稳过渡成了目前“一大宗,两小宗”的局面,冯、赵都自愿依附他,称他一声“恩宗”。

      至于前代威望颇深的谢家,赵俨也恭恭敬敬,并不因为得了宗主之位而猖狂。他对外给足了谢家的面子,逢年过节必亲身去绝代壑外祭拜先宗,办理重要事件时候,也一定依从先宗的旧制。

      赵俨虽在位,逢谢家人在场时,他也不拿出宗主的派头,只是还如之前下属时一样,唯唯诺诺,恭恭敬敬。就连老夫人初期也一直被他蒙蔽,直到发现是软刀子割肉,已经为时已晚。

      因此,原先崇敬谢家的,现在也一样愿意服他。而无主的另外两家,原与他地位相等,但现在也被他管得井然有序,甘低一头,听从赵俨的命令。

      赵俨继位五十年来,对外营运谈判、对内勉励施财,百业俱兴,万民皆安。太白上下,与先宗在位时几乎无差,甚至在赵俨的手腕下更上一层楼。传言、故事是虚的,年节里发到手中的礼货、粮油是真实的,民间对赵俨的风评也一直在趋好,甚至隐隐有超越先宗的势头。

      这也是王如锋觉得棘手的原因:太白现在太稳定了。这样一个稳中向好的局面,他压根看不出复兴谢家的希望。在这种稳定的局势下,如果谁提出“要让谢琅上位”,会有两种结果:一个是赵家已经大汇民心,众口一声反对突如其来的变动,觉得赵俨在位会更好;一个是民心尚不稳固,谢琅被推上位,但是身在的阵营早已经插满了赵氏的旗,根本无可用之人,无可动之空,一个光杆司令,帽子皇帝,如何成事。

      然后,赵家再在下面搞点小动作,顺理成章让大家觉得谢琅年幼不成器,追怀恩宗,于是推赵俨再上位。这时候,谢家的神话就可彻底破灭,而赵家也坐得更稳固,千秋万代了。

      王如锋沿云路溜达,蹙眉“嘶”了一声,想:这两种结果,无论哪一种,都不是我想看见的。主要是,敌在暗,我在明,不知道敌有多少后手,我却只有谢琅一人,及余下若干老弱妇孺可用。

      他那时候终于想好了要帮谢琅,也是在那时候,发现他能做的实在有限:已经太迟了。整个太白早已被赵俨把持在手,而他这边:他自己本身是一个不能深挖的余孽,谢琅是个不懂世情的白痴,谢府举家上下名存实亡,只余仆妇佣人十数个,原先的人脉、财脉、地脉落在根本不懂这些的谢夫人手里,轻易为赵俨所掠去。

      只不过谢家避世不出头,所以赵俨暂时找不到由头下手,且容一容;一旦谢家先动,赵俨便有一千种方式来捏死谢家。王如锋筹算过许多次,完全看不见希望。

      绝望之下,在去年,谢家不得不出头前的最后一年,王如锋才决定孤身前去法闻天,想到九重天上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到变动的机缘。然后,天尊便对他说了那番话。

      也就是说,天尊也觉得赵俨不能在位,想找人把赵俨弄下来。

      ……但是,为什么?

      王如锋百思不得其解。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天尊肯定不是与他一样,有要匡扶谢家正道之类的狗屁理由。览天地之深远的天尊,绝不会只因为一家的小事小情轻易出手,存私心,拉偏架。

      但若是以赵家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以致太白境内不稳的理由,需要换人来坐,也说不过去。

      赵俨在位期间,因为绝代壑的存在,不需要如从前守大封时一样枕戈待旦,省下不少养器备才的钱。这些钱,一部分补贴自家,一部分散给民众,百姓称赞;而因为没有与虫的战争了,赋税也相应削减,守封役也取缔了,早就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更是赞不绝口,夸恩宗仁慈。

      赵俨也鼓励生产,定期重金招募有识之士入府享职;在高官厚禄的激励下,人们积极性也相应大提。因此,若说太白比先宗在时更好了,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达成这一切的恩宗,无论他是享前人余荫还好,还是口蜜腹剑也好,这终究是他在位时做出来的成就,理应归他。

      既然太白明面上看起来没有问题,局势稳固,百姓幸福,那么天尊为什么……要对我说那样一番话?

      赵俨一定有问题。而且是他为政有方、治地有道,表象的仁德恩慈等都不能相抵的巨大问题,势必对太白影响深远,甚至对整个道地……乃至整个道界都影响深远,继续让他在位,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以至于天尊一定想办法要把他弄下来,而这个时候没有势力,实力却很强大的我撞上来,正好成为他手中得力的一枚棋子。

      那么,这个问题是什么问题?仅仅是因为赵俨在位不正的后患吗?还是说,与祁厚垸一样,赵俨……触动了天尊的利益?

      王如锋想到天尊那张春风和善、不争不抢的脸,觉得自己突然蹦出来的这个念头挺荒谬的。统率天尊还有“人”的利益么?
      又在以下修狭小的眼界揣度上仙了。还是最至高无上的一位。

      王如锋叹一口气,深觉自己眼界低微,对道天的了解太少,以至想破了头也想不明白天尊的用意。他转换念头,开始想另一件事:天尊去年说的,轻飘飘的“帮助”,能帮助他在这太白稳固的局势里,打破赵俨的封锁,以毫无根基的一人之身上位。

      这帮助又是什么帮助?天尊打算怎么去做?

      天尊没有说明,只给了他一个锦囊,锦囊里有小小的拓形印。王如锋想到这里,伸手进袖中储物囊,拿出来那个锦袋,扯松袋口,向掌心一倒:无色的小印就滴溜溜落进他手心。

      王如锋把它端详了半天,依然没有头绪。这东西既不像一件劈山镇海的杀器,也不像一份治国安邦的论书,从圆滑的头到四方的尾,无字无色,连一点藏宝指示的迹象都没有。

      而且,问题就在,既然天尊推出来了谢琅才是那个天命所归,他理应把原本预计给王如锋的帮助转手给谢琅;至于给弃子王如锋的,则是随便选个什么敷衍一下,算兑现了去年的承诺就可以。这拓形印倒是大致符合后一条,但是给谢琅的帮助呢?

      天尊从头到尾就只给了他这一件东西,且是指名道姓给他的。且坦诚跟他说,不会去找谢琅。又不借王如锋传递,又不单独给谢琅,那么这个“能推翻三家的大帮助”,究竟落在了哪里?

      王如锋可以肯定谢琅是不会欺蒙他的。就谢琅那个跟人玩个水花都要回来拉着他讲一晚上的性子,藏不住什么。天尊要是给他东西,他回来肯定对王如锋从起因讲到结尾,巨细靡遗。而谢琅从来没对他讲过天尊相关,因此天尊真的没有给谢琅任何东西,也不打算接触他。

      所以,这个拓形印,就是唯一留给他们的东西了。但若要说这个印有什么颠覆太白的本事,又着实看不出来。

      王如锋一时又想起来,天尊今年矢口否认他的猜想。或许真的是他去年想错了,天尊的目的从来不是颠覆太白,换人上位呢?所以这个印,他的诞生目的,并不是为了颠覆谁,推翻谁,改变谁,而是另有用途,助天尊达成其心想的目的。

      但这样一来,事情又拐到了王如锋此前想不明白的道天问题上:天尊的目的是什么?天尊是否被触动利害之处而不得不动手?那么这个利害之处的关节又在哪里?

      他该怎么样找到关键,然后反过来利用其达成自己的目的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1章 以后补标题1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