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书童思齐用一只竹熏笼罩住香炉,将一套锦袍搭在竹熏笼上烘烤。不多时,衣裳被香气浸透,又暖又香。

      这不是荀彧惯用的错金博山炉。

      甚至不是他的卧房。

      荀彧一边洗漱更衣,一边观察这间屋子。

      彩绘的漆木床,四角都有围栏。这种可以随意打滚儿,绝对不会掉下去的床,非常适合睡相不老实的人。

      金丝楠木小几上,青玉瓶中,色彩艳丽的鶡鸟尾羽插成一个扇形。

      靠近书案的那一面墙,墙上有一片墨迹斑驳的涂鸦。人物形象高大凶猛,瞧不出画得是什么鬼,好在有字。这笔画扭曲的字迹,莫名有点眼熟是怎么回事?

      荀彧拢上衣襟,俯身细看。

      图一的字:孔丘身长九尺六寸①,长得酷似驱鬼用的凶恶神祇面具②,还是个大力士,能徒手举起四百斤以上的城门门闩③。

      图二的字:孔丘被子路霸凌④了,带着一群弟子去找子路,气势汹汹地讲道理,要以德服人。

      图三的字:子路说不过又打不过,见势不妙,好汉不吃眼前亏,他立即服软,拜孔丘为师。拜师以后才知道:孔夫子的佩剑名“德”。子路始终没学到以“德”服人的精髓,最终被人砍成肉酱。

      荀彧:“……”

      编得有模有样,孔夫子看见,都能气活过来。像极了郭奉孝小时候的游戏之作。

      阿骛也凑过来看,她来荀家的时间不长,刚学过《急就篇》、《凡将篇》等启蒙读物,识字。下一刻,小侍女瞳孔地震,“子路居然打过孔子?!”

      这……荀彧也不能昧着良心说没打过。

      就在这时,管事风风火火地穿过走廊,又突然放轻脚步,隔着精美的仕女屏风,压低声音问:“思齐,郎君起了吗?”

      思齐道:“起了。”

      管事这才绕过屏风,撩起帘栊,“郎君,那大贤良师张角不知为何忽然召集信徒,附近的流民比前些天多出好几倍。许多信徒卖掉家产前来投奔太平道,走到半路上钱用完了,饥寒交迫,就去乞讨、去抢劫。南阳阴氏的阴三郎走夜路,被他们抢了马,不但钱财、货物、干粮全部被劫,就连衣裳都给剥了去。阴三郎的小厮方才过来,拿去十套冬衣,又借走一辆车。”

      阿骛睁大眼睛:阴三郎好惨。郎君说过:幽州、并州、冀州等地的豪强垄断马匹交易,洛阳的马价已经涨到二百万钱一匹。⑥天子都觉得马贵,驾着驴车到处跑。

      荀彧心中一紧:“阴三郎呢?他怎样了?”

      阴三郎姓阴名瑜,他娶了荀爽的女儿荀采为妻。算起来沾着姻亲。老管事自然要替荀彧把人情往来做好。

      “阴三郎没伤着,但吓坏了,想与郎君一起走,路上有个照应。”

      荀彧这才放心,微微颔首:“请转告阴三郎,卯时五刻出发,一同入城。”他这位堂妹夫什么都好,就是胆子太小,缺几分血气。

      管事拱手:“唯。”

      脚步声远去,帘栊仍在微微晃动。

      荀彧束好发髻,书童思齐捧起进贤冠替他戴上。

      他是个讲究的人,打扮得衣冠楚楚,才披上大氅,不疾不徐地走过回廊,去邀请阴瑜同行。老远就听见一道激动的颤音——“若不是忠仆护主,我性命难保!”

      阴瑜被抢得全身上下只剩一条犊鼻裈(短裤),死里逃生,吓得不轻,此刻小腿肚依然发软,出来的时候还被门槛绊了一下。

      眼前发生的一切,都跟记忆完全重叠,荀彧想起来了。

      现在是光和六年,这里是颍川郡的治所阳翟。

      昨日荀彧抵达城郊的时候,已是黄昏。隔得远,听不见闭门鼓的声音——戌时五刻,城门会准时关闭。城内实行宵禁,只有生育、疾病、死丧等特殊情况才可以通行。他来不及进城,在阳翟郭氏的别院作客。这处别院空置许久,只有几名老仆负责洒扫清洁。

      去年大疫,今年大旱。

      活不下去的百姓卖儿卖女,像阿骛这样面有菜色、年纪尚小的女童,两斗粟米就能换一个。

      颍川距离大汉的都城洛阳不过二百里,官道边却随处可见无家可归、衣不蔽体的流民,以及皮包骨头、脊椎变形的饿殍。

      那些偏远的州郡,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既然有机会重来一回,荀彧要为他自己,为所有在乱世烘炉中苦苦煎熬的士庶百姓,谋一个太平天下!

      外观朴素的马车,由十几名侍卫簇拥着,碾过城阙高楼的阴影,带起数缕烟尘。

      城门上贴满通缉令,扑面而来的尘土裹挟着马粪味儿。思齐早已先一步抵达城门,将荀彧的出行证件“过所”交给城门口的士兵检查。

      进城的时候,荀彧特意挑起车帘瞥了一眼,他六叔荀爽的通缉令不知道是年深月久脱落不见,还是被新的通缉令覆盖,反正看不到了。

      进城以后,阴瑜要去阴氏的商铺查账,约定明日归还马车。

      荀彧轻车熟路地来到郭氏老宅。

      阳翟郭氏的家学是《小杜律》,盛产律法专业人才,已经一连出了六个大汉最高司法官员——廷尉。

      现任族长是郭禧,此人宦海沉浮数十年,历任廷尉、太仆、太尉等高官,是律法界的权威。还兼职过博士——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老师。

      郭禧的长子郭鸿举孝廉之后,因为不肯花钱买官,一直担任没有实权的闲散议郎。这次突然被任命为五原太守,俸禄两千石的地方长官,事出反常必有妖。

      要知道,自从天子刘宏(汉灵帝)在西园设立官邸,公开出售官爵。上至三公九卿,下到县令县尉,皆明码标价。而且价格十分公道——俸禄两千石的官职售价二千万,俸禄四百石的官职售价四百万。⑥

      刘宏不仅向那些买官的人索要钱财,没买官,凭借实力当官的臣子也要交钱——“修宫钱”、“助军钱”、“上任钱”……总有一款适合您。

      为官清廉,没钱怎么办?不用担心,您可以先上任再付款,还能分期付款。

      郭鸿一文钱都没花,却一跃成为封疆大吏,这跟陛下的作风完全不相符。

      话说许多老臣为了保住一世英名,以及棺材本,称病辞官。

      刘宏还沾沾自喜——又有一批官职可以售卖。

      朝野骂声一片。

      刘宏却理直气壮:“朕这是效仿武帝。”他甚至感叹先帝不懂得经营家产,坐拥万里江山,连个私人小金库都没有。

      没错,卖官鬻爵是老刘家的传统。武帝(汉武帝)、景帝、先帝(汉桓帝)都曾卖官。但先帝卖官是为了筹集军费,镇压叛乱,只出售一些虚职、名誉性爵位。这和刘宏卖官扩建西园、搞“裸游馆”,兴建灵昆苑、毕圭苑等宫殿,铸造大金佛能一样吗?

      关键是刘宏修皇家宫苑占用了京城郊区的土地,破坏肥沃的田野,强拆百姓的房屋,并驱逐他们,畜养飞禽走兽……

      对此,郭嘉嗤笑一声,“这话没毛病。反正武帝也不能掀开棺椁,从帝陵中爬出来和陛下争辩一番。”

      晨光从窗外筛进来,落在他青色的学子服上。十四岁的少年郎眉目清隽,长发半披半束,透着几分玩世不恭的惫懒。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