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二十七个梦 ...

  •   只不过这样的少年人啊,理论知识丰富精通各种的典籍掌故,却未必真正直面过这个社会。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为只有真正的开阔视野学以致用,将那些学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够真正的读懂那些所谓的知识,将其化为己用。

      这样的方法未必适合所有人,但一定适合绝大多数人。当自觉学无可学自己似乎已经拥有并懂得这世间所有的佛法妙理之后,江流知道,他已经到了不得不离开金山寺外出游历的时候。

      于是在某一个清晨,江流穿着僧衣手中拖着钵盂,拜别了方丈,离开了金山寺。

      在外游历的日子是怎样的呢?挂单,化缘,走过万水千山,经历过诸多种种事件,见识过世间的疾苦与悲欢离合。

      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炽盛。

      江流似乎懂了什么,却又似乎被无尽的空虚与迷茫席卷,浑浑噩噩而不知前路。那些曾经学过的、掌握过的精深佛法妙理犹如被浆糊糊住了一般,叫他再也辨不清分毫。

      有人为了新生命的诞生而喜悦,纵使于那并不富裕的家庭而言,多一张嘴便意味着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要节衣缩食艰苦度日。

      有人为了年华的老去而悲伤,当锦衣玉食高坐明堂的贵族们为着那不知不觉染白了的发丝而苦恼的时候,在某些贫困的地区,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的儿郎们会将他们垂垂老去的父母背至山上、墓地里,放任他们的死亡,只为节省那一个人的口粮。

      有人饱受病痛折磨,却迟迟不愿离开这人世。亦有人艰难挣扎,只为博出一条活路。

      有人生死间的大恐怖面前徘徊犹疑,乃至于变换了性情,做出种种错误的事情。有人舍生取义,置生死于度外。

      有人求而不得,有人相互爱恋而别离,有人五阴聚集成身,如火燃炽。

      这俗世万千十尺软红,终是叫江流迷了眼失去了前路。

      故而他只能不自觉且漫无目的的,随波逐流。

      江流仍然是江流,是那个穿着僧衣托着钵盂的青年禅师,口宣佛号,矜持守礼,眉眼温和且稚嫩。却又不再是江流,因为他的心中已没有了他的佛、他的菩萨。

      直到这一日,江流遇到了一个姑娘,一位青春且明媚的女郎。

      那姑娘叫阿秀,在逃婚的道路上与江流结识。

      阿秀的父母准备将她嫁给一个五六十岁的、年龄可以当她祖父的、有着不知多少房小妾的老太爷,可离经叛道的阿秀不愿如此,她不想将自己人生交付于一场看不见前路的未来之中。

      于是在花轿即将被抬到老太爷家中之时,借着如厕的时机,阿秀打晕了寸步不离的媒婆,选择了逃婚。

      原本老太爷的家丁已经就要抓到阿秀了,可是鬼使神差的,向来不打诳语的江流小禅师选择了撒谎,将那些追来的家丁指向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

      只是不管如何,原来的家阿秀却是回不去了。可她一个没有户籍的弱女子,又哪来独自生活的能力?

      彼时的江流亦不再是那个初次踏出金山寺的、天真且没有见识过世间险恶的江流,自然知晓阿秀这样有些姿色的弱女子,如果他真的置之不理的话又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我佛慈悲,有时候慈悲的或许不是佛,而是信佛者的仁慈与善良。

      不忍见一个活生生女子凋零的江流最终选择带着阿秀上路,一路同行寻找佛法的真谛,解答在这游历过程中的、不断产生的疑惑。

      但江流终归不再是原来的江流,曾经的江流意气飞扬且风发,自认佛法在手天下我有,是享誉佛门的一等一的年轻一辈辩才。然而有了疑惑与迷惘的江流,却再也说不出半点佛法有关的大道理。

      蒙尘的明珠或许仍旧是明珠,然而于世间的庸碌者而言,却又与废物何异?

      “你信佛吗?”

      “我......信”

      “不,你这个满口谎言的骗子,佛敌!”

      “你在干什么?你在退缩!你在迟疑!你在害怕!你在背弃你的信仰,你的佛!”

      ...... .......

      某一个午夜梦回,当江流陷入深深的梦魇,脑海中、耳际充斥着层层叠叠的指责与谩骂的时候,向来古灵精怪且似乎并不怎么听话的阿秀却温柔且固执的把江流自梦魇中拉回。看着这口中宣着佛号,嘴上念叨着经文,心中却已然产生了动摇的佛子道:

      “小禅师,你可知道什么是三皈依?”

      随着江流走过很多很多地方,见识过一个又一个的悲欢离合,耳濡目染之下,阿秀其实是懂些许佛法的。而她所问的问题,亦是在明知故问。

      不曾经历过世俗情爱的小禅师不解其中深意,亦不曾察觉到这孤男寡女之间,暗暗流淌的陌生情绪。只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不,你错了。”

      “错了?”

      曾经自诩揽尽天下佛经妙理的江流小禅师不解,实在是想不明白,那前人留下的、记录在书册绢帛之上的道理与掌故,究竟有何错漏。

      “这你就不懂了吧!”

      狡黠的笑容扬起,阿秀拍了拍江流的肩膀,笑意盈盈道:

      “下面跟我一起读。”

      或许是对佛法妙理孜孜不倦的探求,又或许是那姑娘的笑容太过亮眼,以致不染风月的佛子亦在那一刻犯了嗔,破了戒。鬼使神差的,江流应下了阿秀的要求。

      “皈依佛”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法”

      少男少女的声音在那寂静的夜空中回响,带着某种融洽且和谐的氛围。不知不觉间,江流跟着阿秀念出了三皈依中的最后一句。

      “皈依......秀姑娘。”

      既然你的心中已没有了你的佛、你的菩萨,那么从此以后我便做你的佛、你的菩萨。

      俗世万千,诱惑困顿与迷惘甚多,不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愿为你照破这一方黑暗,窥见光明。

      也正是在那一刻,江流心中那原本已经被遗落了的、面目不清看不见眉眼的佛陀与菩萨,忽然间便有了新的模样。

      那是......阿秀的样子。这曾经天赋绝伦的少年禅师在经过漫长的旅途与困倦、困顿与迷茫之后,终是再一次的看清前路,找到自我。

      从此,江流口中的佛理不再是艰深,亦不在晦涩难懂恍若空中楼阁。他开始学着真正的,普度众生。于是无数身处困境中的普通百姓都开始知道,有一个叫江流的少年禅师,心思纯善救苦救难,是个真正的能够知道民间疾苦的。

      阿秀是一盏灯,一盏点燃在江流心头的,照耀着他前路的灯。

      这个出身并不怎么高贵且身世坎坷的女子,自那夜之后便开始学着真正的,活成世人想象中的菩萨模样。

      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履尘埃,冷眼观看着众生的喜怒哀乐生死沉浮,而是如同身处逆境绝境的人所期盼的那般,通达智慧且光明,引人向善带给他们希望,帮助他们走出绝望。

      如果某一日当神话照进现实,那么你不难发现有些神明活成了人。不管是远古传说中为私欲而撞倒天柱不周山的颛顼与共工,还是民间流传故事里贪嗔痴恨的神仙与佛陀。

      而有些人、孱弱且弱小的凡人,却把自己活成了神。

      神明不履人间事,可偏偏总有那么些人,以凡人之身而比肩神明。

      可明明最初的最初,江流所遇到的阿秀只是一个不能为苦难的生活所压倒的、有着几分天真与乐观的、与众不同的女子。

      那么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山有木兮卿有意,昨夜星辰恰似你。

      然而自始至终,阿秀与江流之间除了那句皈依秀姑娘以外,再没有任何的风月与暧昧。即使在这之前与之后的日子里两人互相扶持,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地方,自始至终,亦不曾说出那份无言的默契。

      直到这之后的某一日,他们遇到一伙灾民,一伙衣不蔽体的、已经饿了不知多少时日的灾民。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当饥饿到了某一种程度,纵使是知荣辱、懂兴衰、有智慧的人类,也是会打破某一种底线的。

      佛度众生,却度不了众生,甚至在某些时候,亦庇护不了祂的信徒。

      那些流传于经卷之上的道理纵然能够超亡者升天,予生人以安慰,却变不出作物与粮食,更无法拯救那些挣扎在饥饿中的灾民。

      皈依......秀姑娘。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二十七个梦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