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Part 3 ...

  •   7.

      以下皆是我从被闻人誉教授命名为《闻人氏》的笔记中整理的资料并重新叙述的结果:

      闻人氏一族最早可追溯到秦朝。曾有记载,族中有一先祖曾按始皇帝旨意,率百人前往蓬莱仙境寻找长生不老的仙丹。始皇帝身陨后,百人皆被活埋陪葬。往后纵使朝代跟跌,闻人氏后裔亦坚决不再踏入朝堂半步。

      而后关于闻人氏的记载表明,其先祖靠从商发家。唐时,曾有先祖随船远赴东瀛,并有部分闻人氏留下繁衍,只可惜东瀛战乱纷扰,并未能就此扎根;清朝闭关锁关前,闻人氏一族曾有上百人随船远赴世界各地,最远的曾抵达北欧。

      这是闻人氏一族竟有的两次扬帆远航,且目的皆不同。

      相较于首次远航目标单纯不同,清代中叶的那次更偏向于寻觅什么东西。根据闻人誉教授的推测,先祖寻找的东西大概率和古文化有关。结合到手的文史资料,闻人氏家族的祖传戒指便是从那时起开始有目的地被创造出来。

      乾隆年间,扎根于浙江的闻人氏本族分裂为三支。一支挺进荒无人烟西方内陆,另一支迁徙到沿海地区,还有一只留守浙江。家族分裂的具体原因无可靠史料记载,据祖先留下的部分书信内容拼凑可知,家族因长期的经商导致贫富不等,一部分家族成员厌倦从商,一部分则选择违背祖先意愿再次触及政治。

      闻人誉教授推断,他和先辈闻人霖皆属于留守浙江那一支血脉。

      闻人霖出生于同治年间,当时浙江闻人氏一脉已寥寥无几人。代代经商为生的闻人氏并不善涉政,官位由高越坐越低,最后不得已再次退出朝堂。浙江一脉彻底没落后,闻人霖依据去世父亲的意愿,举家迁徙到南方沿海。

      在这里,闻人氏的一支——在乾隆年间便移居沿海地段的先祖——始终生机勃勃。但闻人霖并未久留,一年之后便出国进修考古学。

      文史材料中有记载,闻人氏(此处当指南方沿海一支,下文简称为:沿海一脉)以出海打渔作为营生,族中有渔船百余艘,每日傍晚出航,次日破晓而归。但古怪的是,出航时的渔船与归来的渔船数目并不对等,有时多有时少。而且归来的渔船上并没有多少收获,木桶内只是装满了各种黄色的沙土,并全部搬运至不知何处。

      沿海官府也曾注意到闻人氏的怪异举动,曾经几次截获渔船进行调查,然而并未发现料想之中的走私物品——官银,抑或是官盐。也不曾发现闻人氏与洋人有私密联系,闻人氏一族的成员甚至有意避开金发碧眼的外国佬。

      不论如何,沿海一脉逐日壮大,并逐年融入当地。若不是有特意经过调查,有些当地居民甚至忘记闻人氏是‘外来者’的身份。这并不影响当地居民对闻人氏一族的好奇。在以打渔、经商为主的沿海地区,似乎没人知道闻人氏一族的财富来自于何方,总之绝对不会是一桶桶黄色沙土。

      有资料记载,沿海一脉精通外语。闻人氏家族成员不论男女老少,皆会用一种独特的语言进行交流。但该语言并非地方方言,听起来像是某种古怪的吞咽声,与外语有几分相近。且闻人氏似乎十分热衷对外人运用该语言。

      每每有人向闻人氏深究意思,闻人氏皆会一笑置之。

      当地人民认定该语言是外语,但未曾有人见过任何一位闻人氏与外国人沟通,也有人恶意揣测闻人氏只在渔船上与外国佬会面,当渔船航行至远海深处,便没有人见到闻人氏是如何向外国佬学习妖术。

      此处所记妖术,指的是西方黑魔法。资料中如是记载道:闻人氏习得异术,可点沙成金。

      该说法的确迂腐且荒谬,但也恰好暴露了普通群众对闻人氏一族的怀疑。为何扬帆打渔,无鱼却有沙?沙土不值毫厘,为何闻人氏皆非富即贵?

      又有记载称,沿海一脉精通航海,曾遂商船远航至北欧,乃至印度、埃及等地区。更有多处资料反复提及,渔船所载黄沙乃沙漠之土。

      然而更令人讶异的是,沿海一脉反复搬运黄沙的用途。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自然,富有好奇心的沿海人民不止一次想了解闻人氏在讨论些什么,想了解那种如同吞咽般的语言的含义。据说闻人氏曾被叨扰得极度不耐,最终想外界透露了一点信息。

      该故事曾被记载于当地各种怪谈随笔之中,甚至流传至今依旧有人提起,只不过并不像以前般明确指出故事中人姓闻人。

      故事发生时间恰好是闻人霖迁至南方沿海的不久前。

      闻人氏家族的一艘小渔船在破晓时分回到港口,出航时的五人变成下船时的两人。沿海居民早已习以为常,并不以为怪。

      两位闻人氏在附近的茶馆坐下歇息,依旧用‘闻人语’(当地居民对沿海一脉独特的家族语言的笑称)在进行交流。恰好来招待茶馆小二并非沿海当地居民,而是半月前才到南方来寻活的外地人。

      小二听不懂两位闻人氏的话,想好奇请教。闻人氏如旧一笑置之,用食指在杯中蘸取茶水,在桌上画了一个倒三角,随之离去。当时在场的洋人信誓旦旦称,闻人氏画的三角形代表金字塔。

      然而普通渔船如何远航至埃及?纯属无稽之谈。

      此事便成了南方沿海地区的一则怪谈。

      闻人氏对此并不在意,甚至有意将倒三角作为家族标志,几乎在每个沿海一脉身上,都能发现倒三角存在的痕迹。尤其是闻人氏的家族戒指上,每一枚都刻有倒三角。但家族戒指并非每一位闻人氏都拥有,因此倒三角也会出现在衣服的纹路上,甚至是在手臂烙上倒三角疤痕。

      如此种种,无不表明闻人氏极其重视倒三角符号。

      8.

      直到道光年间,闻人氏已成为沿海当地望族。

      渐渐的,沿海一脉也逐渐有没落的苗头,闻人氏族中的男丁稀少,甚至有一部分入赘异姓之家。

      但那些入赘女婿的下场都不大光彩,甚至连几年安稳日子都没享受。他们无一不是在婚后一年内因故身亡。幸运的是大多数有遗腹子留下,不幸的是由于是父亲入赘,后裔不再姓闻人。而这些最后的闻人氏,也随一口棺材长埋黄土。

      所剩无几的闻人氏并未表现出对后代的渴求,只有极少数人娶妻生子,将‘闻人’一姓传承下去。

      当地人民对闻人氏的行为也感到诧异,甚至有好事之人指责闻人氏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闻人氏皆当耳边吹风,丝毫不予理会。

      1888年,远赴国外进修习读的闻人霖归国。

      此时,闻人霖从族中长辈处获得家族戒指,并不断听闻沿海居民对闻人氏一族的传言,生出想要探寻家族历史的念头。

      该念头在得知英国向西藏发动进攻时变得犹为强烈,闻人霖同时意识到,闻人氏浙江一脉与沿海一脉的没落以成定局,但当年挺进深西的一脉或许有一线生机。

      同年8月8日,沿海一脉最后一名闻人氏亡故。

      闻人霖身为同姓,特地推迟前往西藏的旅程,留下来为族人举办丧礼。虽然丧礼的仪式周全,但是依旧引来了周围居民的议论猜忌。

      原因出在最后一名闻人氏的死因。

      1888年8月8日,凌晨3点。该闻人氏溺毙于老宅的水缸之中,身体因泡在水中而呈现出肿胀。清晨6点,闻人霖发现族人身亡随即通知了当地官府,此时尸体已经完全溃烂成黑色粘稠物,大部分浸没在水缸之中,以肉眼并不能分辨出是人体内脏。

      经过粗略的调查过后,官府认定该闻人氏系起夜不慎滑倒,头部撞击水缸后晕倒,眼耳口鼻浸于水中窒息而亡。

      大部分人并不认同那团黑色粘稠物是尸体,纷纷猜测闻人氏曾因出航打渔与当地漕帮发生冲突,结怨后被漕帮绑架,并联合闻人霖捏造出溺毙的假象。好事之徒揣测,闻人霖的杀人动机在于遗产,闻人氏乃当地望族,长久以来繁华富贵,定有不少财产。

      不管如何,闻人霖最终并没有继承到大批遗产。

      沿海一脉在没落之前用尽了最后的金银财宝,留下的只有一座大宅,以及一本古老破旧的族谱。

      葬礼过后,闻人霖戴上闻人氏的家族戒指,将厚重的族谱装进行李箱里,亲手将大宅封锁,只身前往西藏寻找当初挺进西方内陆的闻人氏血脉。

      他内心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并在给好友的书信中留下一句话:

      “闻人一族没落绝非寻常。血脉中断,无故枉死,吾料想定于家族图腾有所关联。吾此次前去西藏,若一去不归,望友勿念,莫要追寻事中缘由。”

      在书信的最后一行,闻人霖反复交代:

      “莫要寻因,切记!切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Part 3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