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Part 8 ...

  •   17.

      以上,为《闻人氏》的全部记载。是的,闻人霖的所有经历止步于西藏的那次探险。而后的发展,我在闻人誉教授的调查日记中发现些许蛛丝马迹,只言片语,藏在非常无关紧要的片段里,很明显是不想让人轻易发现结局。

      闻人霖最终死于西藏。死在哪里,没人知道。闻人霖留下来的资料只有一本日记兼调查记录和一张照片,以及手中的那枚家族戒指。但老板并没有按闻人霖的嘱咐,将其送回内陆姓闻人的家族手里中。不知什么原因,资料被保留在老板的后代手中。

      至于为何最后到达了闻人誉教授手中,是因为一个人——闻人誉教授的叔叔,闻人昌。

      1988年,闻人昌曾经去过一次西藏。没人知道其缘由,但根据后面发生的事,并不难猜出:闻人昌抵达过西藏的小镇,并找到了旅馆老板的后代。闻人昌从老板的后代手中获得了闻人霖的所有资料,以及那枚家族戒指。

      我不能确定闻人昌在一百年后是否追随闻人霖的脚步探索过‘金字塔’,但是我能确定的一点是,闻人昌的死绝对和闻人氏古怪的‘信仰’有关系。

      在通读过整本《闻人氏》之后,我曾经拜托院长去询问过相关机构关于闻人誉教授的死因。不出我所料,闻人誉教授的死因不明,但死状和闻人昌极其相似,皆是身体肿胀成巨人观之后,溃烂成一团黑色的黏液。

      得知此消息之后,我更加确定两位闻人氏的死的的确确与他们的家族有关。但不知道为何,闻人誉教授并没有在日记中记录他整理完《闻人氏》之后的事情。

      闻人昌死后,其遗物由公安机关移交考古院调查过,但由于其中记录过于怪诞玄幻,更像是某个无聊的小说家编写的家族恐怖故事,因此并没有受到重视。直到遗物被交到闻人誉教授手中,出于对闻人氏家族的归属感,闻人誉教授深入研究了闻人霖的资料,撰写出《闻人氏》。

      从《闻人氏》的某些注释里,我可以明确地感觉出闻人誉教授有着强烈的探索心。不止一次,闻人誉教授在关于‘金字塔’的记录旁注上:若能亲眼目的,今生无憾。

      在第六感的驱使下,我在朋友的帮助下调出了闻人誉教授在2000年10月份后的出行记录。记录显示,闻人誉教授曾经去过陕西,随后去过沿海地区,最后去了西藏小镇。行程耗费了两年有余,结束于2003年。而闻人誉教授在2003年8月8日死于海南故居之中。

      由此我确定了,闻人誉教授曾经调查过三个地方的‘金字塔’。我不能确定除了西藏之外,沿海地区与陕西是否存在‘金字塔’,毕竟闻人誉教授并没有在调查日记中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在所有遗物中我也没有找到牛皮卷。

      仅在我手头上的关于牛皮制品,只有当时塞进我公寓门缝里的牛皮信封。

      如今牛皮信封已经被我拆开,牛皮上画着三瓣眼睛。

      不知为何,我心中的也涌起了一股冲动,我想要去探寻剩下的两座金字塔,就由最靠近我如今所在的沿海地区开始。根据《闻人氏》中记载,想要开启‘金字塔’中的暗门,需要闻人氏的家族戒指。我以发现线索为由,将那枚沿海一脉长辈传给闻人霖,后来被闻人昌接手,最后以族人遗物留给闻人誉教授的闻人氏戒指,从考古文化院内调取出来。

      出发的前一夜,我在桌面上摊开地图,用红笔在地图上根据具体坐标圈出‘陕西’、‘沿海’、‘西藏小镇’三个地方。三个红圈,在地图上连成一个三角形。当我把地图覆盖在牛皮信封上,举到灯光下一看,顿时浑身冒鸡皮疙瘩。

      三个红圈,正好对应三瓣眼睛。

      三个红圈,正是三瓣眼的血红眼珠子。

      18.

      由于我手上并没有关于陕西闻人氏一脉的任何资料,而深西一脉的资料已经足够清楚,如果它们属实的话。最终,我选择从沿海地区开始调查起。

      那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古城,曾经的渔业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发达的旅游业。我跟团抵达古城后,第一时间便是根据坐标位置试图找到曾经的闻人氏古宅。我原以为它会被拆除重建,但由于古城管理需要,沿海一脉的闻人氏古宅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很幸运,但也很不幸。因为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闻人氏古宅并不对外开放。为了光明正大地进入闻人氏古宅调查,我耗费了不少功夫。在此期间,我曾经在当地考古文化院发现了一张照片。

      那是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拍的是一个男人。男人留着短发,不笑,目光炯炯地盯着镜头。照片被挂在墙上进行展览,并没有标注是哪一位。但我明确且能肯定地回答,照片中的男人姓闻人。因为从他侧脸时微微露出的脖颈处,有一个倒三角疤痕,极其不显眼,但仔细看就能发现。

      我询问过当地考古文化院的院长关于照片的消息。院长告诉我,照片是的男人所在的家族曾经是沿海望族,但在1888年之后其族人逐一死亡,该家族彻底没落。若是我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考古文化院里调查相关资料。

      我问院长该家族大姓是何,院长说那是一个十分不常见的古姓,前段时间去世的同行也有一位是这个姓氏。由此我更确定了,照片中的男人的确是闻人氏。

      在当地考古文化院院长的同意之后,我翻阅了考古文化院院内所有关于闻人氏的记载资料,基本与《闻人氏》中记载一致,甚至连‘闻人语’都曾经被提及,也曾记录闻人氏古怪的出海行为引起了当地警方的注意。

      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全当是消遣。

      终于,在消遣半个月后,我敲开了闻人氏古宅的大门。

      闻人氏古宅的院墙采用的是花岗岩,院墙极高,要翻过去并不容易(我并不是没想过直接翻墙进去)。由大门进入之后,院内是一座两层的主楼。我猜想是为了掩人耳目,毕竟根据《闻人氏》的记载,真正的住人的地方应该是在‘金字塔’内。

      如今主楼内的物品已经清空,只能勉强从厢房结构看出曾经的用途。

      我并没有在主楼过多停留,而是在第一时间摸到地下室内,顺利发现刻着三瓣眼图腾的暗门。我利用手上的闻人氏戒指打开暗门,听到了从地底传来的铁链拉动的声音……

      19.

      2008年初,我的父亲因病身故。

      那是我终止对闻人氏进行调查的第五年,曾经在沿海地底‘金字塔’听过的巨鼓与长笛声时时萦绕在我耳畔,成为我每晚梦魇的来源。时至如今,我依旧无法相信自己亲眼见到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的画面。当我抵达最底层的三棱锥时,我听见了几近癫狂的演奏声。随之而来的,还有什么东西在缓慢、笨拙的舞动着靠近。

      我亲眼目睹了《闻人氏》记录中的‘▽’。

      我亲眼目睹了壁画中所描绘的‘神’。

      我无法在此用精确、生动语言去描述‘它’究竟长得如何,因为除了邪恶与亵渎之外,我的脑海中浮现不出任何形容词。

      我疯了般的逃出‘金字塔’,并在途中不慎遗落闻人氏的家族戒指。不过没关系,我再也没有勇气踏入‘金字塔’,甚至连有时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关于沿海古城、西藏小镇,甚至是我并不了解的陕西时,我都会下意识地避开。仿佛多看一眼,那梦魇般的三瓣眼睛便会出现在我眼前,用‘它’血红的眼珠看穿我孱弱的灵魂。

      从‘金字塔’出来后,我在精神疗养院里住了整整三年。直到2006年,我开始能够控制自己的精神力,并保持长时间的情绪稳定,疗养院宣布我康复出院。

      我没有回到考古文化院工作,而是逃到冰岛进行了漫长的独居生活。是的,我害怕回到那片土地之上,即便我知道如果‘它’想要找我的,不论我身在何处都能轻而易举地被找到。但仿佛只要远离埃及,远离中国,我就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2008年,因为父亲的去世,我迫不得已回到国内。

      头七过后,我与母亲在老家整理父亲的遗物,它们大多数是一些书信、照片,但当我翻到一张老照片时,我心底涌出了极度的恐惧。

      照片上的男人和古城考古文化院墙上的那副照片上的男人几乎一模一样!

      恐惧之余,我开始有意识地抗拒整理父亲的遗物。我隐隐感觉得到,如果再继续整理下去,我会发现一些我不愿意承认的事实。直到母亲强行将一个盒子摆在我面前并打开时,世界上最恐怖的惊骇降临到我身上。我无法克制地颤栗,喉咙中发出吞咽般的嘶吼声。

      ——那是一枚有着银制雕刻倒三角指环、镶嵌着黑曜石的戒指。

      (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Part 8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