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Part 7 ...

  •   14.

      在检查过所有壁画之后,已经是第七天。七天内,闻人霖和助手只进食过一次,并未睡眠过。闻人霖感到极度亢奋,毫不疲惫。

      在总结出壁画内容之后,闻人霖意识到壁画中的‘使者后裔’,极大可能便是闻人氏一族。但由于壁画内许多信息都被模糊处理过,而且在提及‘使者’开始,壁画的内容与画风和前部分有极大差异,更偏向于后人在获得一部分历史之后,再结合自身经历新添上去的,因此后半段的真实性偏弱。

      诚然壁画内容真实性未知,闻人霖也设想过或许是闻人氏一族为自己的某种古怪信仰臆想出的根源。壁画之后,要调查的便是第2层的石棺,但并没有任何收获。闻人霖与助手决定在调查过第1层之后便返回小镇,整理所有资料,并将其送回内陆进行分析。指不定在此之后,会有大批专业考古人士来到‘金字塔’实地考察。

      第1层是个三棱锥,尖端朝着地心,接近底面的位置横着三条组成三角形的石柱。闻人霖利用绳索抵达尖端,并且在获得了此番探险的最大收获——一份极厚的牛皮卷轴。根据闻人霖所言,尖端有一个类似于托盘的东西,牛皮卷轴就放在托盘之内。

      牛皮卷轴用麻绳困住,里面并非长卷,而是一页一页地捆在一起,且页与页之间并没有排序,也没有用任何方式连接在一起。每一页,都是独立开的一页。但将所有内容通读一遍,再加以整理之后,却还原了闻人氏一族的前程往事。

      牛皮卷轴有一部分是以对话的方向进行记载。虽然对话的双方只用了‘闻人’与‘▽’来代称,但从语气方面看得出,‘闻人’背后代表的人一直在变,可‘▽’并没有改变。交谈的内容极其广泛,甚至有些超出了当时的科学范畴。比如,电子通讯、网络,甚至是时空穿越。

      在当时看来,的确是荒诞不经。可如今正在翻阅《闻人氏》记录的我,看到有关这些内容时却浑身竖起汗毛。

      ‘▽’曾提及,地球之内并非只有人类,宇宙之间确有其他文明。文明与文明之间,通常会通过战争达成某种目的。人类自以为聪慧,殊不知一直被不曾知晓的文明控制。‘▽’并不在乎地球上的一切,‘▽’更像于一个旁观者,正目睹一场闹剧。人类影响不了‘▽’,其他文明也影响不了‘▽’。‘闻人’之所以能‘看见’‘▽’,纯粹是因为‘▽’‘愿意被看见’。‘闻人’曾经想将‘▽’称之为神,‘▽’对此嗤之以鼻。

      不得承认,‘▽’的智慧已经超过人类范畴。通过牛皮卷轴的对话记录看来,‘▽’极其会揣摩人心,几乎是一瞬间就能得知‘闻人’的怀疑、迷惑,并在下一句对话时将其击破。人类在‘▽’面前,犹如蝼蚁般单纯。

      很抱歉,我无法将更多内容展现在读者面前,毕竟以人类的认知只会觉得是谎话、编故事,但由于记录中有太多东西已经应验在现实之中,我不得不相信。

      当然,如果我将其告诉读者,读者只会觉得我是神经病。

      隐去这一部分之后,剩下的内容虽然也有些离奇怪异,但的确解释了闻人氏一族的许多行为,也牵扯到了壁画的内容,以及‘▽’的真实身份。虽然我并不认为‘▽’对‘闻人’说了真话。在我看来,‘▽’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有意在引导‘闻人’走向错误的思维方式。

      没错,‘▽’会说谎。

      所以整个牛皮卷轴,即便是被我隐去的内容里,大部分都是真假参半。‘▽’将当时已经的的确确发生过的事告诉‘闻人’,以提高自己在‘闻人’心目中的地位,高到足以让‘闻人’彻底信任‘▽’后来所有荒诞不羁的言论。

      如此种种,无不让我认为‘▽’是从地球之外而来的不明体。在牛皮卷轴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对话:

      闻人:不知何时苏醒?

      ▽:吾不收时之所限。以汝之言,乃是千禧年。

      几百年后,甚至千年后,又曾经有过:

      闻人:你曾经在我的祖先面前提过千禧年,千禧年是指?

      ▽:零。

      闻人:零是指?

      ▽:时间是0。过去,未来,现在,都是0。

      很久之后,我才理解了‘0’的意思。人类所认为流逝的时间,并没有流逝。因此不存在过去,不存在未来,一切都是一瞬间。

      因此,千禧年也是0。

      就是现在。

      15.

      除去‘闻人’与‘▽’的对话之外,牛皮卷轴之内还记录了一切的开端。对照壁画,故事的开头便是从‘使者’寻觅仙境开始。

      秦朝,闻人氏曾被皇帝召见,询问长生不老的方法。皇帝声称自己昨夜梦魇,有仙人指示蓬莱境内有长生的神丹妙药。闻人氏随后便查遍古书,书上的确记载蓬莱有仙境,仙境内有长生的隐居仙人。彼时皇帝已经命不久矣,随即让闻人氏带百人前往蓬莱。可在出海之前,突然有圣旨将闻人氏召回。闻人氏自知大难将至,留下书信一封交给族人,最后毅然赴死。

      果然,始皇帝当日薨亡,百人皆遭活埋殉葬。

      闻人氏一族根据书信,当日便逃离咸阳,逃到一处隐蔽、荒无人迹的地方。而后,秦朝灭亡,闻人氏一族才敢回到世间,并开始经商为生。直到唐朝年间,闻人氏为了发展血脉,亦为了追寻当年未知的蓬莱仙境,跟随东瀛的船准备朝东远航,可途中遭遇狂风暴雨,船上的人无一幸免。

      后来知道清朝中叶,闻人氏一族才有了第二次远航。在经历过上一次航海的惨痛教训之后,闻人氏一族本已经打消了要寻觅蓬莱的念头。可有一日,一位自称天选之人的男人出现在闻人氏面前。他向描述了自己的来处——一个遥远的、充满黄沙的国度——埃及,并告诉闻人氏他们所寻觅的蓬莱就在大海的中央,只要进入大海的迷雾之中,就能到达蓬莱,见到长生不死的神。

      闻人氏一族被说服了,随即与天选之人登上了远航的帆船。

      根据船上的计时,这一趟航行经历了近一个多月,但奇怪的是自从帆船驶离港湾之后,船上的食物便并没有再动过。船上无一人感觉到饥饿,也没有任何疲倦的感觉。直到有一日破晓,船开进一片大雾之中。大雾覆盖了所有视线,即便是面对面站着的人也看不到彼此。

      在浓重的雾气之中,渐渐传来巨鼓的敲打声,以及十分诡异的长笛声。奏乐的声音不知从何而来,只是逐渐壮大,越来越响。船上的人不约而同出现了呕吐、目眩,甚至有部分人发出凄厉的尖叫声,直接从甲板上跳到深海之中。

      最后只有几位闻人氏和天选之人存活下来。船在大雾中行驶了很久,终于看到一个惊人的建筑物沉在深海之中——

      一个倒着的金字塔。

      天选之人带领闻人氏进入‘金字塔’中。‘金字塔’内有巨鼓与长笛,还有各种奇怪的雕塑,雕塑长着人的脸,却有狮子的身体。天选之人将黑色的矿石刺入心脏之中,嘴里发出一种几近吞咽的古怪声音,似是在祈求神的降临。

      天选之人很快便鲜血流尽而亡,但闻人氏看见在一片虚无,有血红色的三瓣眼睛睁开。闻人氏吓得跪倒在地,祈求神灵传授长生的方法。

      神没有任何回应。

      闻人氏只好效仿天选之人的做法,将黑色的矿石刺入心脏之中,并发誓愿意为此献出生生世世的鲜血与生命。闻人氏得到了神的回应,神教会了闻人氏‘语言’,但并没有允诺长生,随后便再度消失不见。等到闻人氏从惊愕中苏醒过来时,帆船已经回到了起始的港口。

      从出发到返回,只用了三天时间。

      回程的闻人氏向族人诉说了自己的经历,部分族人深信不疑,部分族人认为他疯了并离开了家族,从此改名换姓。留下来的族人听从族长的指挥,制作出闻人氏家族戒指,用以提醒闻人氏族人时刻记得自己的使命。随后,闻人氏一族拨出少部分人在浙江,其余的全部移回陕西,并开始在底下修建‘金字塔’。当第一座‘金字塔’修建完毕之后,神再度降临。

      与神的第一次对话,便是从那时候开始。与此同时,闻人氏将神称之为‘▽’。

      ‘▽’指示闻人氏一族再分化出两支,一支前往沿海,一支前往西藏,并且在两处继续修建‘金字塔’,并允诺只要三处‘金字塔’落成,便会教予闻人氏长生的方法。

      闻人氏听从了‘▽’的命令,将家族分为三支,一支留守陕西,两支往西南、东南挺进。但在此期间,闻人氏内部也经历了一场分裂,有许多闻人氏不愿意再追寻长生的方法,选择脱离家族,不再以‘闻人’自称。

      于是,陕西一脉彻底没落,留守在浙江的少部分闻人氏因为不知实情,大部分选择抛弃家族另谋生路,少部分将后代送向了沿海谋求生存,抑或者是离开浙江。

      16.

      至此,闻人霖终于明白了一切。

      也明白了他手上的牛皮卷轴并非与‘▽’对话的全部内容。手上的这卷只是深西一脉的记录,同样记录着真相的牛皮筋在这世上还有两卷。

      与此同时,‘金字塔’内响起了巨鼓敲打声,与难以描述的长笛声。

      闻人霖抛下被黑暗吞噬的助手,发疯般地逃出‘金字塔’。当闻人霖迎着高悬的太阳逃回小镇上的旅馆时,旅馆老板好奇地询问起他今天一大清早出去调查什么。闻人霖吓得一身冷汗,明明在‘金字塔’内经过了八天,可外界只有几小时。

      一瞬间,闻人霖得知了何为‘长生’。他将带出‘金字塔’所有资料打包交给旅馆老板,请老板将其送回内陆交给姓闻人的家族。

      日记的最后,闻人霖留下最后一句话:长生,即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Part 7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