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所谓吃羊肠包子,谐音里,有被包抄的意思。

      之前在田家大院的时候,田婶子无缘无故地提起羊肠包子,这是委婉的告诉焦雁,马匪进城了。

      焦雁担心田家婶子的安危,冲焦柔点点头道,“应该不会错,答坦沙漠腹地距离咱们婺城至少有十天的路程,如果那些马匪快马加鞭,日夜赶路,算算日子,今天进城也很有可能。我已经让爹去城西门下告知赵城尉派兵灭匪,阿妹,你跟着娘,带上弟弟躲起来,我得去找田叔和千山哥,把田婶子救出来。”

      “路上小心。”焦柔没有阻拦,焦雁向来主意大,且有武艺傍身,只要小心点,应当不会有什么问题。

      焦柔说完这话,转身把正在染坊里玩陀螺的小弟逮住,跟着满脸忧色的焦陈氏,和染坊做活的其他大婶儿,往染坊后面的杂物间的地窖走去。

      田家父子在城中酒肆‘迎客来’做事,焦雁到的时候,迎客来已经闭门谢客,田家父子正打算回家找田大婶。

      听闻马匪在自个家里,田大婶性命堪忧,身形颇胖,各子偏矮的田大叔险些晕了过去。

      田千山赶紧扶着自己老爹,向焦雁道谢:“有劳雁妹子过来提点,现下马匪进城,不知躲在何方,你一个未婚姑娘,实在不宜四处走动。你快去找焦大叔躲起来,那些马匪可不是个善茬。”

      田大叔夫妻俩个子都不高,田千山却身形高瘦,长相清隽,他虽在迎客楼做记账先生,到底是正儿八经读过书的正经人,颇得城里大小姑娘的青睐。

      以前焦元正还打算把焦雁嫁给田千山,但两家人太熟,焦元正有意放出风声后,田千山和田家夫妻毫无所示,焦雁在婺城的名声也不大好,焦元正也就歇了要跟田家结亲家的意思。

      不过斯文俊秀,彬彬有礼的白面郎君,总会让女子生出好感。

      焦柔自小跟田千山一起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从前对他也有那么一点意思。

      后来知道田千山只把她当邻家妹妹看,也就歇了那点小心思,及笄以后就听从爹娘的吩咐,任他们给自己寻找夫婿。

      在这规矩颇多的古代,嫁谁都一个样,日子还得自己过,只要嫁的人别长得太丑就行,焦雁在现代可是个颜狗。

      可惜,她从小到大皮实的名声太大,整个婺城竟然没人敢娶她,都说真要娶她过门,就得日日提心吊胆过日子,时刻担心那些被她惹毛的仇家会闹得家中不安,还随时会被马匪割了脑袋。

      为避免自己嫁不出去,焦雁及笄以后,不得不收敛自己张狂皮实的性子,做个众人眼中的乖乖女,这才在十天前,好不容易说了蜀地成家的婚事。

      如今看田千山风轻云淡,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焦雁有心帮忙,又怕惹他反感,只道了一句小心,转头往绣坊的方向走。

      时值正午,艳阳高照,天空碧蓝如洗。

      往常这个时候,婺城的大小街道叫卖声,人、流-声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而现在民房商铺紧闭,街道冷冷清清,连条狗的叫声都没有。

      整座城,安安静静的像座鬼城,气氛无形紧张,人身处在其中,窒息到无法呼吸。

      因长年被匪祸战乱骚扰,婺城百姓家里几乎人人挖有藏身的地窖,密道,便于偷出婺城。

      在这种情况下,焦雁完全可以随便找个人家躲好或出城,但那些马匪长年劫财,对婺城百姓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果马匪进城搜寻地窖,想以往一样烟熏密道,等他们出来,不死也得残废。

      焦元正去门下报信,估摸着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焦陈氏母子三人不会武功,手无寸铁,毫无缚鸡之力,焦雁不放心她们,必须去染坊跟她们汇合。

      迎客来距离染坊有一盏茶的时辰,要穿过好几条大街小巷,方能到达。

      现在全城安静,马匪肯定知道他们行迹暴露,都从隐藏的地方出来,开始挨家挨户的打劫。

      焦雁自打胎穿过来,知道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多恶劣,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得不收起小女儿的娇柔做派,硬着头皮四处拜师寻艺。

      但那些所谓的师傅,见她是个小姑娘,总随意教她两招,把她打发走。

      焦雁东学西学只学了个皮毛,为了增长自己的武艺,只能在城里惹是生非,弄得鸡飞狗跳,来个实战经验。

      虽说此举惹人嫌,也让自己名声不好,不过长年累月下来,焦雁的武艺不说有多高,至少达到了可以做武师的级别。

      只是眼下城中马匪数目不知何几,且新的马匪头领不知是何人,功夫如何,焦雁也不敢掉以轻心,拿着弯月胡刀,小心翼翼地打探外面的情况。

      外面依旧很安静,只有三五成群行商打扮的人,匆匆忙忙地从焦雁躲藏的小巷子前走过。

      他们穿得跟城中的行商没有什么区别,焦雁还是一眼看出他们绑在腰侧用大袍衣遮住的刀具。

      那些刀具跟普通的行商防身短刀不同,他们的刀,长了三倍之多,且刀柄呈环状。

      这种刀,焦雁只在赵城尉的骑兵手中见过,名为‘环–首–刀’,因其使用的炒钢法进行锻造,产量极少,一般配对军营中的骑兵或贵族、武将等等。

      赵城尉的骑兵不过五十人,其中十人拥有环–首–刀都已万分得意,而这些人,几乎人手一把环–首–刀。

      焦雁大吃一惊的同时,心中起疑,这些马匪究竟是什么人,竟然能拥有这么多的锋锐利器!这次进城来的马匪,来者不善啊!

      来不及多想,远处传来一声又一声的女人尖叫哭求声,伴随着男人怒吼,孩子啼哭的声音,显然是有马匪找到隐藏在地窖里的女人孩子了。

      自己武力有限,还是个弱质女流,无暇顾及他人,焦雁努力忽视掉远处的惨叫,握紧手中的弯月胡刀,压低身子,顺着人烟较为稀少的偏僻小巷,动作轻快敏捷的在围墙或者树下的阴影之中,缩小自己的存在,快速往染坊奔跑。

      染坊在东街市最繁华最中间的位置,背后是大片的城中富户住宅之地。

      察觉自己行踪暴露以后,处在城东的马匪也不再躲藏,几乎一半的人都在这里抄家。

      焦雁到的时候,马匪们正挨家挨户的打劫。

      他们动作粗鲁,目无王法,只要是他们看上的东西,一律打包带走,连平民人家养得鸡鸭牛羊也不放过。

      剩余拿不走的东西,他们全都砸烂,到处是霹雳啪啦的打砸声,偶尔伴随着女人、男人、孩子的尖叫声。

      如焦雁所料,这群马匪有备而来,知道城中人家都挖有密道和地窖,打家劫舍的同时,也四处寻找密道和窖口。

      那些藏在地窖里的百姓,被找到之后,面临的结局,无人得知。

      半个月前,收到马匪来袭的消息时,赵城尉就派人挨家挨户的传话,让大家离开婺城,去亲朋家里住一段时日,等风头过了再回来。

      那时候有一部分人听进去了,转身拖儿带女离开,有很多人都没听进去,依旧留在城中,跟往常一样生活,其中就包括焦雁一家人。

      婺城是边关小城,城外三千里荒漠,外敌若想经由荒漠行军打仗,光走沙漠都要花上两三个月的时间,更别说期间需要的水源、粮草补给运输会拖慢行程。

      婺城虽然有兵将在把守,人数却不足两千人,且这些兵将并不齐心。

      朝廷党乱之争,也霍及到了婺城兵营里,许多小将都有自己的主子和小九九,并不完全听命于赵郇。

      赵郇是空有一身武艺忠心,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下能使唤的人不过五百人。

      平时守城,练兵,退敌,维护城中次序已是人手不足,哪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去应付绵延不绝的匪祸之乱。

      这么多年来,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只要马匪不闹出人命,其他的一切都好说。

      当然,这些马匪也不是傻子,获利的同时,也没少孝敬赵郇,不然人家一个堂堂城尉杵在那里,要弄死马匪,可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城中百姓心知肚明,骂赵郇,骂马匪,可又无法离开自己的家乡,只能忍气吞声的过日子。

      这样的日子,忍着忍着,时间悄悄过去,一年复一年,从最初的不适应,到身心麻木,最后变成习以为常。

      听到赵郇让大家出城避祸,许多人都没往心里去,想着那些马匪最多打家劫舍,不会出什么大事儿,大不了在马匪来的头一天外出避避就成,哪成想马匪来的这么快!

      周遭的住宅商铺几乎都有马匪在搜寻,染坊也不例外。

      焦雁自然不敢从正门进入,转而跑去了染坊背街的位置,三两下爬上墙头,往染坊后头的杂货间跑。

      染坊很大,是个三进的青瓦大住宅,染坊的老板是个汉人女子,十七年前带着四个奴仆来到婺城,买下这座大院,前面两进的院子当做染坊,后面一进的院子自住。

      焦陈氏她们躲藏的地窖,在二进右侧厢房,靠墙角落的杂物间里。

      焦雁一路小心谨慎的避开四处搜寻的马匪,快要到杂物间的时候,背后忽然响起一道暴喝:“什么人?!”

      焦雁回头,看见两个身穿黑色行商大袍,头缠布巾帽,身形高大,面目凶恶的马匪,手举泛着寒光的环–首–刀,站在她的身后。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