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7章 相识(中) ...

  •   “会稽太守之子?”祝英台故作惊诧,道:“那怎会来我们书院……”一旁梁山伯也一脸讶异。

      “正是啊。”那人意味深长一笑,道:“他们那些世家大族行事我们如何看得明白。这些世家子弟哪有好相与的?”他似乎有些同情,对祝英台一阵长叹,“你们与他相处可要当心啊。”

      “多谢兄台提醒。”祝英台恍然大悟一般点点头,拱手道:“这两日未与那马公子多接触,竟不知他如此行事。”

      “不必不必,”那人满意笑笑,道:“他第一日听讲时便极为高傲,带着书童伺候左右,连坐席都只用自家的,好像与我们同处一室就污了他似的。”那人说着还撇了撇嘴。“后来便有人认出,他竟是马太守之子,马家人。待午食后,有人当面揭穿了他的身份,谁承想,他反倒威胁起同窗来,说什么谁若是惹他不快必叫谁不好过。这等世家嘴脸,实属丑陋!”

      祝英台眼睛睁得大大的,配着那小圆脸真像是被吓到了。

      那人又安慰道:“祝兄不必担忧,若是那马公子欺辱你们,我们同为寒门学子,必将替你们主持公道。”说完,一脸凛然回到了自己坐席。

      梁山伯一直紧紧抿着嘴唇,一声不出。等那人走了,他才犹豫着靠近祝英台,道:“信斋贤弟,依我看,马公子并非这等恃势欺人的人,流言飞文不可信啊。”

      祝英台故意沉下脸,道:“怎么,在梁兄眼中,英台就是如此轻信之人吗?”

      梁山伯一惊,然后笑道:“是愚兄的错,信斋且原谅则个。”

      两人一笑,不再提。

      待到午食,三人都回到住处,祝英台便将那人说的话对马文才复述了一遍。

      马文才听完反倒笑了。那日,他因为自己的身份被人讥讽自然有些生气,但他也明白士庶矛盾之深刻,也算有心理预期。加上马太守叫他不必和寒门学子相处得多和睦,他便懒得和这些心存偏见的人多解释。他干脆承认了身份,并说:“在下来尼山书院是为读书,能与诸位和平相处便罢,绝不与人为难,但也请各位莫要无事生非。”

      他想了想,这话里确实隐隐带着点威胁的意味,那人说的话倒也不完全是造谣。

      祝英台听完已是哈哈大笑,“逸华兄未免太过直爽。”

      马文才瞟了他一眼,心道,看在你是姑娘的份上不与你计较。这年代一个女孩子笑成这样,未免太过豪爽。

      梁山伯也忍俊不禁,见马文才被祝英台笑得无奈也不生气,心中隐约存留的一丝担心也都没有了。

      也不知马文才招了什么小人,他在这书院里还没来得及认识几个人就已经被排挤了,送出去的那些墨连声响都没有。

      晚饭后他照例去登山,梁山伯则有散步的习惯。他喊上祝英台,两人沿着住宿区域的小路慢慢走着,路上又碰到几个“热心人”。

      有说起马文才登山的,每日弄得大汗淋漓,毫无文人的风流姿态。

      也有说起他登山时所穿的衣服,形制怪诞,不合古礼,哗众取宠。

      有人说他不合群,即便同学诚心相邀,他也不与他们喝酒、清谈。

      这倒有人替他解释,他之所以从不参与清谈,是因为无半分学识。

      一路漫步,满耳朵都是马文才在书院中的恶形恶状。梁山伯和祝英台不约而同加快脚步、缩短路程,回到住处后相视而笑。这逸华兄简直是书院的恶魔了。

      等马文才锻炼回来,祝英台又凑过去将这一路听来的话学了一遍,边学边笑。

      马文才跟着笑,仿佛那些人口中所说的不是他一般。笑完了,他又接着读书练字,自得其乐得很。

      其实,祝英台听到这些话也不免心有戚戚。同为世家后代,这些事情也可能发生在他的身上。如果他是马文才,又会如何做呢?大约会施以小恩小惠慢慢拉拢吧。可见了马文才的态度,他也觉得痛快。

      几人相处时,马文才总想着祝英台是女子,自以为很隐秘地事事谦让照顾。祝英台起初还以为他认出自己是祝家人了,观察了几日又发现,这马文才的政治意识实在不像士族出来的人。祝英台琢磨着,觉得他大概是因为年龄最大,以大哥自居呢。

      马文才看梁山伯则是和看稀有动物差不多。毕竟他记得传说中梁山伯是病死的,于是也处处关心。

      但是在祝英台和梁山伯二人眼中,马文才个子不高,面庞养得娇嫩,哪怕他日日锻炼,腹肌线条都有了,可看起来还是年纪小。他们二人总下意识地想着照顾他。马文才平时行事干脆利落,成熟老练,可二人潜意识中也还是把他当做懂事的小弟弟。

      随着相处日久,几人关系便越发好了。连那套登山服也各自做了一身,每日一起登山。天气不好的时候,祝英台还教他们拳法。

      祝英台打得虎虎生威,马文才表示为梁山伯掬一把鳄鱼泪。

      最开始马文才还劝他们,不必这么做。祝英台却反驳,道:“登山自有其趣味,我很喜欢,这与你、与其他人无干。”梁山伯不说别的,但依旧次次不落地跟着。马文才心中暖融融,更不会故意冷落他们。

      三人如此和睦,让书院里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渐渐地,也有些闲言碎语流传起来。

      这天他们三人正照常一道去登山。沿着林间小路往回走时天色已然稍暗,几人没有说话,只小心瞧着路。

      不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人声,待走近些,他们才听出来,竟正说得他们。

      有人长吁短叹一番,道:“在下原以为那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为人正直,没想到竟与那姓马的混在一起。也不知那人给了他们什么好处,能叫他们如此,简直不知气节为何物。”

      有人附和着,道:“我瞧那马公子平日用的东西一应都是好的,怕是就用这些小恩小惠钱财诱惑吧。”

      “钱财?”有人不同意,道:“梁山伯倒可能,但那祝英台看着可也不像缺那么点钱的。”

      又有一人忽然猥琐一笑,道:“我到听说,那马文才长得眉清目秀,那两个是瞧上这个人了。反正他们整日住在一个院子,又没有女人……”其余几人一听,也一同嘿嘿笑起来,言语间对马文才更是极尽鄙夷。

      三人听见,都沉下脸。梁山伯更是气得往那个方向冲过去,拦都拦不住。

      那几人说话时也晓得避着点人,已经刻意挑了个偏僻的地方,谁都没想到会被人听见,而且正是他们所说的对象。

      梁山伯冲上去就是一拳,那几人躲闪不及,被打到的人口腔中的软肉磕到牙上,嘴里立刻漫起血腥味。

      其他几个手忙脚乱地从地上爬起来,口中乱叫,被梁山伯一拳一个又打了两,都趔趄了几步,吐了几口血沫。

      他们也被激起火气,两人将梁山伯两只手一抓,第三个人就要上手揍他。

      马文才和祝英台可跟在后头,本来不想动手,可一看梁山伯要被人打了,立马也冲上前去,一个抬腿踹倒左边那个,一个伸手将梁山伯拽回来。

      那几人一看,嗬,三个正主都来了,这是寻仇来了?将三人一围,齐齐扑上去。

      妈呀,还从来没打过群架呢!马文才内心诡异地兴奋,手上也没什么路数,看到空隙就是一拳。

      祝英台是练过的,专挑人软肋,打一个倒一个,倒了就是半晌动弹不得。

      只有梁山伯挨揍多些,前几个被他打到的认定了要在他身上找回来。不过很快,这些也被祝英台放倒了。

      梁山伯冲他们啐了一口,三人拍拍手往回走。

      马文才眼睛闪亮亮的,便走还边回头,笑得有些欠揍,道:“嘿,打架还挺好玩的,怎么都躺下不打了?”

      梁山伯回到住处都还仍旧气哼哼,愤愤道:“他们怎能如此污蔑?真是小人,小人!”

      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以马文才的身份,他怎可能给人做娈宠呢?这显然是单纯的诋毁罢了。

      祝英台凑过去,手指挑起马文才下巴,左右打量,道:“哎呀公子,我瞧你姿色不俗,可要到我院中常住啊?”

      马文才还忙着安慰梁山伯呢,他躲开祝英台,瞪了他一眼。哎呀这姑娘,真是一点儿古代女孩子的羞涩都没有,这打不得骂不得的,梁山伯还不来管管。

      不过梁山伯和祝英台的运气算好,当流言四散时,他们已经结识了一些书院同窗,不至于像当初的马文才那样孤身一人。马文才偶尔也有机会与这些学生相处,这些流言反倒叫他们对马文才改观。书院里幸灾乐祸传播流言的人见此也深感无趣。

      没过几天,山中又下起了雨,有些湿冷。马文才指挥着六曲鼓捣出一个简易火锅,几个人吃得热乎乎。

      祝英台歪靠在凭几上,马文才摸着胃叫六曲煮消食汤。梁山伯看着两人,脸上的笑容半晌消不下去。

      他忽然坐起身,正色道:“逸华兄,信斋,近几日我一直在思索一件事,却未能下定决心。”

      马文才和祝英台见他这样严肃,也坐起来侧耳细听。“山伯尽管说。”

      梁山伯赧然一笑,道:“山伯家中只有我一独生孤儿,与二位相识这些时日,真如有亲兄弟一般,从未有一言不和、一志不投。今日,我便厚颜说了,山伯愿与逸华兄、信斋弟结金兰之好,不知两位有何想法?”

      马文才愣住了,传说里不是梁祝两人义结金兰的吗?怎么又多出我来了?这,还是原来的梁祝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7章 相识(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