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即使是秋季,英国依旧阴雨绵绵。
      我忽然就萌生了想去米尔顿-凯恩斯-布莱奇利镇去瞧瞧的想法。
      现时,布莱奇利庄园已经作为英国国家计算博物馆对外开放了。布莱奇利火车站通往伦敦的车次仍运行着。
      可惜这想法最终未能实现——那次普通的季节性感冒演变为了肺炎。
      白天大部分时候,我都找不着休斯先生的影儿。一开始,我尚且可以以为是他工作繁忙,以致周末都要参与工作。然而,每次黄昏刚过,他房间的木门就雷打不动地响起“吱呀”的开门声——空荡静谧的房屋里这种声音很容易传播。回来的太准时了。
      肺炎与我总共相遇过三次,所以这第四次并不陌生。高烧逼得我蜷缩在床,却又不敢大开窗户。炎热的温度,浑身的难受,都让我产生病重地快死的错觉——即使肺炎曾经确实是致命的。
      我昏昏沉沉地不知躺了多久,依稀记得给房东太太打电话时她说她会在夜晚降临之前赶过来。或许是窗帘的遮光效果太好,我完全分不清昼夜。
      “吱呀——”
      黄昏降临了。

      北欧神话中,万物的结局是毁灭。即便是拥有永生的神,也无法逃脱诸神的黄昏。
      当久敲不应的房门被推开,金色的夕阳从一方木门中溢满而出,我突然萌发出想哭的欲望。难得晴朗的黄昏终于眷顾了一下缱绻的人,休斯先生进来后打算合上门,我发出不满的声音制止他。按理说,肺炎会传染,即使出于客套我也应该提出让他离开。但不知为何,这一点点客套我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我怕一开口,靠近房门的这个内向沉默的男子会当真离去。
      “你发烧了?”
      “肺炎。”
      “我去给你倒杯水。”
      没过多久他端着热气腾腾的白瓷杯回来了,我撑起来靠床头坐,低低地道了声谢。
      我试着抿了一小口开水,咸咸的,他放了盐。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说,每次生病的时候妈妈都会强迫孩子喝盐开水,据说是喝了消炎。或许那个年代的母亲对盐开水总有种莫名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即使在尚未科学依据的情况下也继承到了孩子们的身上。于是这种咸咸暖暖的味道,虽然难免与生病联系在一起,但意外令人安心。
      寂静在房间中弥漫开来。
      逐渐冷却的白开水一口口饮下。
      压抑了许久的委屈终于克制不住爆发了出来。
      我不知道生活为什么会这样辛苦。从国之前便有学哥学姐感叹过,把残酷当成生活的常态,那么温暖才会格外珍惜。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我这么做了,结果却是发现那根本与我所期望的生活背道而驰。我年纪轻轻,才二十几岁,凭什么要过这种苦行僧似的生活呢?哪怕我从未奢望自己天资聪颖,也兢兢业业地追求着理想,可即使只是想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也越来越觉得如履薄冰。

      “别难过了,无论发生什么,六个月以后都会好的。”
      “我没有难过,我只是生病难受罢了。”
      “人在心情低落时抵抗力会特别差。”
      我无言以对。因为我也察觉到了生病的截点确确实实在低谷时期。
      “好吧,也许是因为我应聘编辑的事情失败了,我原本满心以为会成功的……其实也没花那么多心思……”不对,这些都并非我真正难过的原因。此时此刻,我忽然失去了隐瞒的心情。“曾经有个人那么相信马斯洛所言:做人是一件幸福的好事情。但是我却……接到了他的死讯……他说:你看,那个人嘴里说着喜欢,却让我这么难过。他还说,会等到三十五岁,如果到时候那个人仍旧没来,他就去找别人可是……”①
      “他到三十五岁了吗?”
      “没有,还不到三十岁,就等不下去了。他的尸身在江水里漂流了十五天才被发现,大家猜测,可能是因为他的‘那个人’结婚了。”
      休斯先生没有接话,静静地等着下文。
      “为什么会这么残忍呢?有人正燕尔新婚,有人江水中冰凉,有人一生顺遂,有人一世颠沛。他们从未动过歪念,也没有心术不正,仅仅是求安稳的现世和一段静好的岁月。可他以之为自豪的爱人,却并不爱他……”
      “以之为自豪的爱人……”休斯先生低声呢喃了一下。
      我未留心,自顾自地接着说,“他还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寡妇,每天夜里都会随手洒出一百枚铜钱,落在墙角、床底这些地方,然后一枚一枚地找回来,等全找到,也差不多天亮了。他说这个故事,终于能感同身受了。”
      说完后,我感到一阵口干舌燥,但心里好受多了。一口一口喝着剩下的水,我们两人都保持了沉默。一种陷入回忆的状态拦截在我们之间。半晌,休斯先生终于打算说点什么。
      “我……的祖先原本居住在德国。当时希特勒刚刚上台,纳粹已经传出驱逐犹太人的言论了。但是我的祖先以为,我们首先是德国人,其次才是犹太人。然而军队应征青壮年入伍时,参加过一战的犹太老兵都无情地被拒之门外。直到那时他们才终于明白,在元首眼中,他们首先是犹太人,其余什么也不是。”
      “后来长期的颠沛流离接踵而至,有时为了安全考虑甚至不得不风餐露宿。那段日子确实很煎熬。但其实,真正煎熬了他们一生的,不是那段折磨□□的逃难时光,而是一个残酷的认知——
      他们以之为骄傲的祖国,并不以他们为自豪……”
      他口中祖先的事迹明明发生在遥远的上世纪,而我却从他的描述中听出了一股仿佛亲身经历过的浓浓哀伤。我知道他无意讥讽我那位自杀的朋友有多么怯懦,也许只是在这件事上找到了共鸣。

      莫名地,我想起一首以前听过的歌: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

      亚细亚的孩子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每个人都要你心爱的玩具
      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