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5章 ...

  •   萧烈这一觉醒来,只觉得困乏倦怠得很,右臂传来的强烈疼痛感使他无法继续安睡,他深呼了几口气,一双眼睛闭起又睁开,缓了缓神,此刻屋子里没了他习惯了的宁神香,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淡淡的药草香。

      他微微侧目,就见沈书雁坐在矮桌前,一身素色衣衫让人何时看了都觉得舒服,就见她微颌首,手里拿着一本书,安静地看着,从这个角度看去,恰好将她姣好的侧颜收入眼中,挺秀的鼻梁,尖细的下巴,娟好静秀,用这四字恰好能形容此人。

      房间里时不时传出书雁翻书页的声响,这本《尉缭子治要》书雁不过随手翻翻,也看过去了大半,可这书的内容到底太深奥,她看得云里雾里,索性合上书不再看。

      身侧一声轻笑,书雁侧目一瞧,不知萧烈何时醒的,此时他面露笑意,如山中清风一般爽朗,初见此人时,书雁只觉得他甚是威严,可这两日相处下来,书雁发现萧烈此人倒是也平易近人,没端过什么架子,性子也格外沉稳。

      “你醒了呀?”书雁站起来,不明他为何笑自己,再瞧自己手上正拿着人家的书,不经同意就乱动别人的东西,总归是不好的,书雁忙把书放回原位。

      萧烈瞧了一眼,问:“可看得懂?”
      书雁面上一羞,吐了吐舌头:“闲来无事随便翻翻的,看不太懂。”

      书雁说着便走过来搭了脉象,随后探手试了试萧烈的额头,体温正常,书雁稍稍放下心,问道:“可觉得哪里不舒服?”

      萧烈摇摇头,只说了一个字:“疼。”

      “无碍,伤口愈合需要些时日的,这几日伤口不要沾水,换药时包扎用得绷带一律都要拿水煮过晒干再用,饮食清淡,最好每日喝上一碗牛乳,这样伤势才能好得快些。”

      “有劳费心了。”萧烈看书雁不过双十的年纪,可这探脉问药的本事,端得甚是老练,与她的年纪大不相符,难怪李守成赞她已青出于蓝。

      “我也是尽我所能罢了。”书雁写了张方子,放在书案山用镇纸石压了,想了想,还是问了句:“敢问一句,萧大哥可知道我恩师的去处?”

      “不是太清楚,只知道他这些年游历四方,居无定所。”

      书雁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些失望,看萧烈言辞间已有倦意,因不放心他的状况,书雁特意留下看护,如今看他已然无碍,书雁总算能放下心了,便不愿再打扰他休息,于是书雁向萧烈告辞,称几日后再来复诊。

      解决了这么一桩事,书雁觉得轻松不少,这回书雁偷了个懒儿没回医馆,出来这么几天,书雁有些挂念家里,便直接去了街市上。

      恰好今天是初七,日头还没落山,书雁赶了个晚集。

      这两次出诊,书雁得的赏钱不少,如今她终于能大方一回给家里添置些东西。

      念着沈弘和沈恬长得快,书雁买了两匹布,嫂嫂余秀儿素来手巧,针线活做得最好,做两身衣服给沈弘和沈恬备着,挑选布料时,书雁瞧见了娃衣,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肚兜,红色做底,面料柔软的很,上面绣的图案也很漂亮,书雁想着嫂嫂就要临盆,自己做姑姑的总要添点什么,可她的针线手艺实在拿不出手,这肚兜她瞧着甚好,便买下了仔细包好收着,等孩子出生了再拿出来。

      东瞅瞅西看看,书雁满载而归,提着东西,书雁来到东市,天色已晚,小商小贩们开始收拾东西撤摊了,书雁加快了脚步,一路找去,倒是碰上了村子里的熟人。

      “葛大哥,今日生意可好呀?”
      书雁遇见的正是村里南头葛家的大儿子葛朗,和沈书逸差不多年岁,素来关系不错,常常结伴来市集贩卖些土产。

      “原来是沈家小妹,瞧你这大包小包拎着,可是要回家去呀?”葛朗正在套牛车,忽听背后有人喊他,这一瞧眼前顿时一亮。

      “是的,可我一路寻来,不见我哥哥。”

      “你哥哥他今日没来集上,说是你嫂嫂不舒服就不出来了,我说也是,你嫂嫂就要生了他还哪敢出来呀?只托给我两只山鸡来卖。既然你要回家去,我就捎上你一路。”

      “多谢葛大哥。”书雁连连道谢,回去黄岭村路上也花不了多长时间,太阳快要落山时,书雁终于看见了那熟悉的小山头,书雁家靠着村口,此时家家户户飘着炊烟。

      “书雁小妹快看,你家门上挂着红布条呢?”赶车的葛朗忽然大声道。

      书雁定睛一看,果然有一块红布挂着她家门口高处,村子里有个习俗,谁家要生小孩了是要在门外挂红布条的。

      “难不成秀儿嫂嫂要生了?”书雁十分惊异,慌慌张张就要往家跑。

      “妹子你慢着点。”

      书雁真是慌了,连忙拿出一包白糖糕,往葛朗手里一塞,顾不得葛朗推辞,道:“多谢葛大哥捎我回家,这白糖糕拿去给家里孩子吃吧!”

      葛朗盛意难却,只好收下,“你快回去看看吧,孩子落地可要来报喜啊!”

      “知道了!”书雁挥挥手告别葛朗,便急急忙忙往家里赶。

      书雁一进家门才知家里乱了套,稳婆早就来了,甚至邻里年长的婶子姑婆都来帮忙,沈书逸在灶房烧着水,沈弘搬了个小凳子坐在灶台边添柴,小小年纪的沈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从屋子里不时传来余秀儿凄厉的惨叫,吓得沈恬大哭起来,却无人顾暇。

      书雁进门一把抱起沈恬哄着,沈书逸忙得晕头转向,看书雁已经回来了,急忙上前。

      “雁儿啊,你回来的正好,快去看看你嫂嫂?”

      “哥哥莫慌,嫂嫂怎么了?”

      “我…我也不太清楚,昨夜里你嫂嫂说她肚子不舒服,我以为她吃坏了肚子,没想到半夜就……我忙去请了稳婆来,可这都折腾了一天,稳婆说你嫂嫂她胎位不正,不好生啊!”

      “啊?”书雁听了,也跟着着急起来,这才几天的功夫,书雁约摸算了算日子,怕是余秀儿的预产期提前了,昨夜到现在孩子还没生下来,便是难产,在这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哪个女人生孩子不是往鬼门走一遭的?

      “你嫂嫂她流了好多血,我让人去找你,医馆里人说你出诊去了,可偏偏在这个时候……”沈书逸哀叹一声,抱头蹲坐在地上,连着沈弘也哭丧着脸,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小声啜泣,不敢哭出声。

      她将沈恬交给沈书逸抱着,一咬牙道:“哥哥照顾好恬儿,我这就去看看嫂嫂。”

      书雁前世今生,学医多年,可对女人生孩子这事,她自己也是怕的要死,她记得前世在医院实习时,曾亲眼见过女人是如何分娩的,鉴于印象太深刻,书雁每每想起都寒毛直竖。

      可是现在,哪里容得她怕?

      书雁一进屋就闻到一股浓烈血腥味,稳婆六姑正好端了一盆血水出来。

      书雁忙拉住她问:“六姑,我嫂嫂如何?”

      六姑是黄岭村里最有经验的接生婆了,余氏生沈弘和沈恬时也都是由她来接生的,书雁见她两手沾血,神色慌张,问她话也不回答,哆哆嗦嗦的要把血水往外倒,书雁扯了她一把,低声喊道:“六姑你快说呀,我嫂嫂她现在什么情况?”

      “是胎…胎位不正,孩子的屁股先出,怕是要难产……”

      书雁暗叫不妙,一头往里屋冲,邻里张婶子正在高声喊着:“秀儿快使劲儿啊,再使点劲儿!”

      然而余秀儿费尽了气力,此时只会弱声哀叫喊痛,汗水沾湿了她长长的秀发,黏贴在她虚弱的面容上。

      书雁忙凑过去,抓起余秀儿的手腕,伸出三指按准寸口,一瞧余秀儿的面色惨白如纸,气息奄奄,浑身是汗,再探脉象,虚浮无力,气血亏虚,情况十分不妙。

      张婶子看她为余秀儿把脉,知道沈家出了个学医的女娃,如今好有出息,都在镇上坐堂行医,便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待书雁把完脉,张婶子见她神色苦痛,心知这沈家媳妇儿不妙,生孩子流了那么多血怕是活不成了,可怜这一家子呀!

      张婶子拉住书雁道:“闺女呀,咱们可要做最坏的打算了,平日你跟你哥哥最亲,这话由你去说最合适。”

      “张婶子莫胡说,我嫂嫂还有救!”书雁高声道,把张婶子吓了一跳,六姑重新端了热水来,听到书雁说这话也是一惊,和张婶子面面相觑。

      这六姑做接生婆做了几十年了,经验老道,什么场面没见过,这余氏的孩子臀位先出,十有八九是生不下来的。

      “丫头啊,到了这时候我知道你舍不得,六姑心里也不好受,女人生孩子啊就是到了鬼门关,这都是命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