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友悌 ...

  •   丧礼结束,理郡王府的生活也恢复了平静。

      除了例行的朝会以外,康熙一直缩在王府里。

      三伏天气,格外难捱。

      看着弘晥失了双下巴的小脸,康熙不由有些心疼。

      捏捏小屁股,也不像以前那样肉嘟嘟紧实得捏都捏不动,明显松散了下来。

      他手上控制了力道,弘晥还是感觉得到,搂着他的脖子不依地扭着小屁股,笑得开心,嘴里“呜呜啊啊”地叫着。

      天热,火辣辣的阳光直晃眼,更别说响亮的蝉鸣此起彼伏,呱噪得让人心烦。

      好在凉亭里四面来风,又有侍从打扇,还算凉快。

      小孩子本身火力就足,比成人体温略高,他不怕热地搂着康熙,康熙可有点受不了了,把小家伙的胳膊从自己脖子上扒拉下来,让他坐好,手点着他的小鼻子,“你这小笨蛋,都两岁了还不会说话,你这说得都是什么啊?”

      小孩子去抓他的手指,拽到嘴边就咬,几颗白生生的小牙存在感十足。

      康熙赶紧缩了手,拿了串葡萄塞给小家伙,拍拍他的小屁股,“去找你十一哥哥他们玩去。”

      弘晥很听话,从他膝上爬下来,两手捧着那一大串葡萄,迈着小短腿往弘昞去了。

      弘昞苦了脸,他宁可让哥哥检查功课,或者和侄子玩儿,也不想哄这个连话也不会说、只会“啊啊”讲天书的弟弟。

      可偏偏这个弟弟除了二哥,就最喜欢缠他,明明二哥家的小侄儿也有和他一样大的。

      康熙笑眯眯地看着兄弟俩,然后喝点凉茶,看向一边温书的几个大孩子。

      弘燕和永琛一样大,剩下的那些个名义上的弟弟也和弘皙的儿子们差不多大,所以他就把这些孩子圈在一起教习。

      他又没啥实差,与其这个时候去和宗亲走动招人眼,还不如好好含饴弄孙。

      前一辈子,二十来个儿子,小的几个现在还看不大出来,可那些个年纪稍长的,哪个不是人中龙凤?

      虽说儿子出色了,争个没完让自己这老阿玛伤透了心,可比起一帮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自己宁可看他们在那逞凶斗狠。

      这一辈子,大褶子不变,还按着以往养胤褆胤礽他们那样养,只是一定耳提面命他们兄弟齐心。

      伯夷叔齐那样兄友弟恭过头的固然让人揪心,可那毕竟是凤毛麟角,有本事的兄弟同心协力,怎样也能在这纷乱朝局中站稳了,自己也算对得起胤礽,对得起弘皙了。

      先考校了几个小的,夸奖了读得好的,鼓励了读得差的,渐渐轮到了弘燕和永琛。

      这两个,康熙却不再考究诗词歌赋、经史策论,而是拿了王府并名下庄子的内外事务让俩人处置评说。

      按照一般状况,指婚之后,他们也就该领个差事,与宗室走动也会频繁起来,在这多事之秋,怎样从和风细雨、一团和气中看穿凶险与杀机,怎样理清宗室与满蒙勋贵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免不着意就得罪了人、或是跌进了坑,才是关键。

      废太子一脉,无论对现在的帝皇,还是对那些蛰伏的世家,都是一杆好枪啊。

      内院之事以后都会由他们福晋看顾,可他们也要心里有数,毕竟这些满洲姑奶奶虽然是从小就学着管家,可朝中那些复杂的关系,有时候却不是常理可以推断的,很多事情上还得他们去判断、去提点。

      况且,就现在他们的尴尬身份,最好的那些个,肯定是轮不到了。

      永琛还好,老四毕竟还要给自己颜面来示意恩宠,岳家面前也有自己这郡王撑着身份,弘燕,可就不好说了。

      ……………………暴风骤雨的分割线………………

      盛夏豪雨,带走了不少暑气。

      到了掌灯时分,康熙一如既往地抄了佛经供于案前。

      写了幅字,看着窗前被豪雨打得七零八落的芭蕉,心生感慨,本想挥毫泼墨,却在描绘几笔后失了兴致。

      怔楞了会儿,起身去了妾侍的院子。

      雨势小了不少,淅淅沥沥,仆从们也大都躲在房内。

      敲开院门,小猫两三只。

      康熙皱眉,但这样的天气,也没多责怪这些奴仆的躲懒。

      止住仆从的通报,把随从留在外间,信步走到房内。

      房内静静地,就一个嬷嬷守着,康熙止住了她的请安,示意她下去。

      穿过小花厅,就听见絮絮低语声。

      “嬷嬷,你说我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小阿哥小格格啊。”低柔的声音带着哭腔。

      康熙一怔,倒没想到纳喇氏会有这样的心事,毕竟她进府也不过两年多,再加上没多久就要守孝。

      低沉的女声,“格格,莫着急啊。这事是长生天的恩赐,您放宽心,这好事儿啊,自然就近了。”听着口气,应该是纳喇氏的奶嬷嬷。

      “嬷嬷,你不知道,每次看着爷搂着十二爷和小阿哥他们那高兴的样子,我这心里……我要是能有个一儿半女的,爷也能多看我几眼吧。”轻微的啜泣声。

      康熙只觉着无奈,明明看这个纳喇氏是个谦良知进退的,自己才对她多有宠幸,没想到也是个不知足的。

      “格格,你别多想,谁不知道爷对您的好是头一份儿的,就连福晋对您也都和和气气的,还不是爷在意着您?”

      “可后院这么多姐妹,爷一个月也来不了几回,要是能有个孩子,我心里也好过些。”

      康熙几乎都要转身离开了,却听见老嬷嬷的声音渐渐大了。

      “也是,爷对着六爷他们和几个阿哥可是真的好!那些杀千刀的贱蹄子还敢胡咧咧!”年老的女声转为愤懑。

      “嬷嬷?”

      屋内的声音低沉了下去,康熙起了兴致,站得更近些,习武之人耳聪目明,老嬷嬷虽然压低了嗓音,康熙还是听见她说的话。

      “格格,您不知道,前些日子八爷的事给办了以后,您身子不是不舒爽吗,我去厨房给您拿药,中间肚子疼,就去了厨房外边的东厕,结果就听见那些个贱蹄子在胡咧咧,说什么八爷去了,爷连眉头都没皱一下,连饭也没少吃一口,可是个心狠的!”

      就听“嘶啦”一声布帛撕破的声音,“这是哪个不要命的在胡说?!”

      “格格,格格,您莫气,您莫气,老奴不说了,你莫气。”

      屋子里沉默了会,康熙的眼睛眯了起来,这倒是新鲜,这府里他从头到尾都梳过一遍,居然还有这样胆大包天的。

      半晌,纳喇氏大概平复了心气,声音也恢复了镇定,“嬷嬷,你接着说,这样子的事情,我心底也要有个数。若是咱们院子的人,早些打发了。别个院子里的,也得盯着别惹乱子。”

      “唉,除了内务府的那帮子,还有哪个敢这么着编排主子的?这帮子黑心肝的,说得可狠了,说什么先前十一格格去的时候,咱们王爷也是无动于衷,不愧是……”

      老嬷嬷蓦地住了口。

      “是什么?”

      “格格,都是些贱坯子的腌臜话,说得难听就是了,您就别问了。”

      “嬷嬷——”纳喇氏拖长了音调,极不满意自己奶嬷嬷的敷衍。“我没出阁的时候你就老拿这话敷衍我,现在我都嫁给爷这么几年了,你还说这话。”

      “我的格格哎,嬷嬷还能哄你?真的不是该您听的话儿,那些个烂心肝的哪有什么正经话。”

      “嬷嬷——”

      “这天也不早了,老奴给您梳梳头,您也早些歇了吧,这雨下得天都凉了……”

      ……

      屋子里渐渐歇了声,老嬷嬷轻手轻脚地走了出来,然后,看见了阴冷着脸的康熙。

      老嬷嬷几乎惊呼出来,却一下子掩住了自己的嘴,跪了下去,瑟瑟发抖。

      康熙眯起眼,果然是人老成精,这老嬷嬷心思手段差了不少,可这察言观色的本事还算有几分。

      将老嬷嬷带到外间,吩咐了心腹守住,然后,“说吧。”

      老嬷嬷在地上缩成一团,脸色青白,吓得不轻,一个劲地磕头请罪。

      康熙倒是笑了,“你老老实实地照原样说了,爷自然会保你主子和你平平安安的……”

      看着这老嬷嬷的样子,他心里隐隐约约有个念头,却是不大相信真有奴才敢这么嚼舌头。

      老嬷嬷哆哆嗦嗦,好半天才把话说清楚,“他们说王爷您不愧是先帝二阿哥的种……”

      康熙的手一下子握紧了,怎扯到胤礽?然后,无力地松开了。

      “他们说,老王爷……老王爷就是个对兄弟心狠的,先帝爷才……才……才废了他……”

      “他们还说,拿汉人的话说这叫‘爹是英雄儿好汉’……”

      ……

      康熙挥挥手,心腹侍从扯了老嬷嬷出去。

      闭上眼。

      爹是英雄儿好汉。

      你们,是不是忘了,胤礽,他是元后嫡子!

      不友不悌……

      带着倔强倨傲的苍白面庞,满眼的不可置信,那样盯着自己……

      保成,那个时候,你是觉着委屈么?

      屋子里蓦地一亮又快速变暗,震耳欲聋的雷声里,连屋子似乎都在摇晃。

      倾盆大雨,雨横风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