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口诀 ...


  •   交过作业,我抢先问道:“老师老师,上节课的‘お’,最后修成了什么正果呀?”

      AI:
      同学很细心呀。我们上节课用口诀“搞圈地运动的お才人”来记忆“お”,从“お才人”联想到“武才人”,也就是武则天。而武则天当政后,宣传自己自己是弥勒佛转世。

      “え、这是正果吗?最多算个人设吧,就跟idol一样。”

      AI:
      哈哈,武则天还真是天后呢。不止武则天,古代皇帝们为了名正言顺,都要给自己添上点难以查证的神话色彩。比如要传八千代的日本皇室,就说自己是天照大神①的后代。还有出生时的奇怪天气,小时候的夸张大话,前世今生、梦中仙人……找块有字石头埋了再挖出来,也是很受欢迎的做法呢。

      “いい、理解理解,要不怎么说是天子呢,老天罩着的,谁敢不听话呀。不过,这些和‘お’的正果有什么关系呢?”

      AI:
      武才人的口诀只是用来辅助记忆的,并不是“お”的正果②呢。
      在我们已学的5个元音中,“お”是最后一位,象征结尾。就像写作文时,开头和结尾是最重要的……

      “ああ、老师换个比喻吧。”请不要勾起我“凤头猪肚豹尾”的阴影啊,会做噩梦的,哭。

      AI:
      好啦。那就像同学喜欢的网络小说中,曾流行过的ABO文③吧。根据设定,B的数量是最多的,但是大家都喜欢看A和O的故事呢。

      “说这个我可就精神了啊!
      ABO三个字母都来自希腊文。A是α(alpha),B是β(beta),大家都知道。而O是Ω(omega),Ω(omega)的字面意思是“大 O”(o mega),代表终结④,超强的。或者把ABO看作血型,O型血也是最古老的狩猎血型,超帅的。
      但在ABO小说里,O就跟个禁脔似的,成了发-情野兽和生育奴隶的结合体,简直恐怖。还有被咬一口就被永久标记的设定,哪里是被标记,分明是被咬死了吧。”
      我不满ABO文老久了,趁此机会一顿输出,
      “这类文还喜欢设定在星际背景,到了星际还在搞人种分化和生殖崇拜……就算是隐喻高度分化的社会阶层,那底层的O数量却最少,这样纺锤型的社会结构怎么可能稳定啊。你看,蜂后和蚁后可都是王一般的存在……还有不分男女,只要是O就很能生这条。除了去满足腐女的幻想,也是在掩饰生育越多,社会地位越低的事实吧……”

      AI耐心听我说完,回应道:
      是呢,小众设定也是现实思潮的部分投射呢。

      “唰唰……”,窗外送外卖的无人机黑影突然略过,我回过神,“老师,我们简单说说‘お’的正果就开新课吧。あ、还有,请再换个比喻。”

      AI:
      好的呢。
      人总是用自身来丈量万物。
      比如,人有10根手指,数学就有了十进制;一只手有5根手指,元素就有了金木水火土;还有颜色的五彩、山川的五岳、面部的五官、器官的五脏。
      回顾我们已经学了的5个日语元音—あいうえお,正像是我们的5根手指。
      一根手指几乎无用。只有几根手指共同作用时,我们才能写字、传递东西、驾驶车辆、制造工具……

      同学,来,伸出你的一只手,像数数一样,把手指一根根收回你的手掌。1、2、3、4、5,先别松手,再来,伸出你的另一只手,1、2、3、4、5。
      现在,请将你握紧的拳头用力向上空击打吧,为自己呐喊吧!
      “哈!”,再来,“哈!”,大声,“哈!”
      深吸一口气。
      从此刻开始,你将鼓足勇气,一往而前,无所不能,永不言弃。

      “お”所修成的正果,正是你的双手、你的双拳。
      是从1400万年前开始的,经历猿人、原始人、智人、最后到现代人类的演化成果呢。

      ……
      良久,我收回自己因为太过用力而略发麻的双臂,捏紧的拳头久久不能松开。
      我将双拳贴近口鼻,像在重新认识自己一般轻轻嗅探着。不知怎的,双拳无意识触碰的瞬间,有种被电了似的、穿越千万年的战栗般的恍惚感。

      *

      AI:
      简单说完‘お’的正果,我们来学习新课吧。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气词“え”的三种用法:赞同、疑问、惊讶。
      然后从“え”,拓展到拨音“ん”。两者结合,我们就得到了以下3个发音为“えん(en)”的日语词⑤:

      「円(えん)」——[名·接尾]圆形;日元。英文:Yen

      「~園(~えん)」——[接尾]……园
      [例]幼稚(ようち)~/幼儿园

      「縁(えん)」——[名]缘分,关系
      [例]~が切れる。/缘分已尽。

      同学先自己记忆一下吧。
      ……

      我还沉浸在刚才仿佛顿悟的瞬间里。
      无意识地瞟了眼时间,え、只剩半小时了?!

      老师刚才说了啥?我往前翻文字记录,哦,又有新单词了么。我的“あい”还没用上呢。
      真想像霸道总裁那样感慨一句:“我该拿你怎么办,我无处安放的愛(あい)呀!”

      晃晃脑袋,我仔细看这3个“えん”:
      后俩的发音都是yuán,一个是花园的“园”,另一个是缘分的“缘”,可以一起记忆,第一个也有圆的意思,顺带记上它。我还搜了一下日元⑥长什么样,果然,圆的嘛。
      我又想起了之前的“两个和尚挑水喝”和“鲁智深”,那么“えん”加起来正好三个和尚。仨和尚都是光头,光头是什么形状的,圆的嘛!和尚饿了怎么办,化缘嘛(化点日元也可以)!最后一个园,就当是凑数的鲁智深吧,他倒拔垂杨柳是为了看守菜园子,那他也算园丁啦。

      所以,从“えん”联想到“三个和尚”再联想到“圆缘园”,编个顺口溜:远看是个圆,近看是光头,仔细看,原来是花和尚在花园化缘……
      我如此这般和AI老师一说。

      AI笑道:
      有趣有趣,同学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老师非常欣慰呢。不知道同学还有什么疑问吗?

      疑问啊,我看着“円、園、縁”这仨,越看越变扭:“老师,这三个字是繁体汉字吗?感觉没见过啊。”

      AI:
      “園”是“园”的繁体汉字,”縁”在中文里是异体字,但在日语里是标准字。“円”字可以说是“圆”的日本简体字。
      日文中,有一些独创的汉字,和我们的简体和繁体汉字都不一样。而这些日汉字的发音,也分为“音读”和“训读”两种。同学猜猜看,“音读”和“训读”是什么意思?

      我欲哭无泪。谁说日语简单的啊,还要重新学一遍汉字,啊不对,要重新学一遍日汉字。想都没想,我带着哭腔回道:“不知道,不明了,不想要⑧……”

      AI仿佛看出了我的沮丧,安抚道:
      日文常用汉字一共只有2136个,其中日本原创的汉字不多,而且大多数都是会意字,很好认的啦。再说,同学你也不会写繁体字吧,那就把日汉字当成繁体字的一部分。
      同学可以把日语想象成一门方言。
      中国的方言那么多,能够互相交流,靠得是文字的统一。日语也一样呢,中文使用者能轻松看懂大半日语,也是因为中日的汉字几乎是一样的。

      “是哦。”把日语当成方言,好像轻松点了,“老师,刚刚说到的‘音读’和‘训读’⑨要怎么理解呀?”

      AI:
      教同学一个小技巧,当看到不知道意思的陌生词汇时,我们不妨倒着读一下,说不定就能找到线索了。比如“豆腐”倒过来是“腐豆”,我们就能猜到豆腐出自腐烂的豆子。
      “音读”和“训读”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呢。

      “あ、那‘音读’倒过来是‘读音’,我猜是读发音的意思;‘训读’倒过来是‘读训’,‘训’组词成‘家训’、‘不足为训’,我猜是读古代的已经固定了的发音的意思?”

      AI:
      同学的答案非常接近呢。
      日汉字的音读,是模仿中国汉字读音的读法。就像英文的“sofa”在中文中是“沙发”一样,直接照搬发音,但是口音还是改不了的,就成了日普。
      所以,可以把“音读”理解为日式普通话。

      在汉字传入日本前,日本没有文字,但有口头语言。就跟方言一样,同一件事物,在不同方言中发音是不同的。训读,就是按照日本方言来读这个汉字。
      所以,可以把训读理解为中译日的同声传译,就是看到中文,说对应的日语意思。

      “え、我明白了,就像地方电视台的方言节目,字幕是汉字,但是主持人说的是方言。”我又看了眼“えん”,给自己找到一个漏洞,“老师,我那三个和尚的口诀漏掉了‘日元’的意思啊。要不要回去修改一下?”

      AI:
      同学很细心呀,但我觉得可以先放一放。正好,我们下一个要学习的假名,就和金钱有关呢。

      *
      AI:
      学习新课前,我们先讲解上一课的作业。上节课的作业,是找出与“お”相似的假名。同学找到了“わ”和“む”。

      我们先看“わ”:
      “わ”的词源是“和”,发音是 “wa”(哇),片假名是“ワ” ,词源也是“和”。
      我们上节课讲到的“お”,发音是“o”,片假名是“オ”。

      o和wa的片假名“オ”和“ワ”不会搞混。
      平假名“お”和“わ”很接近,只有两处差别:
      1.“お”的右上有一点,“わ”没有点
      2.“お”的十字和圈圈是相连的,“わ”是断开的
      同学来发挥一下想象力,看看怎样记住这两点差别。

      果然在这儿等着我呢,好在我早有准备:
      “上节课,我们用‘搞圈地运动的お才人’来记忆‘お’,那个点,就是飘在这块地上的旗帜。‘わ’没有这一点,也就是无主之地。
      因为没有主人,因此这个十字架(或者是旗杆/栅栏),自然不能插在这块土里了。所以‘お’的十字圈圈相连,‘わ’的就不相连。”

      AI:
      很好,同学有在认真完成作业呢。
      那同学敢不敢顺便把“わ”、“ワ”、“wa”也串起来记忆呢。

      当然敢啦。
      稍加思索,我回应道:“之前学的‘ウ(u)’用屋顶来记忆,那wa的片假名‘ワ’,就是现成的瓦片嘛。你看,ウ和ワ区别就是顶上那个点。有点的就是屋顶,是有人住的,没点的就是瓦片,只是建筑材料,多好记。发音也是,‘wa’跟‘瓦’一模一样呢。
      至于平假名‘わ’,记忆的时候就不要管和‘お’像不像了。单独看‘わ’,那个十字可以想象成一把铲子,那个圈圈就是个坑。整个儿就是在挖坑的动作。呐,瓦片是用泥土烧出来的,所以‘わ’就是在挖瓦片的原材料呢。
      ‘わ…ワ…wa’,整一个建筑材料一条龙服务,完美!”

      AI:
      同学真棒!(鼓掌音效)
      那么“む”就由我来讲解吧。

      “いい、辛苦老师了。”

      AI:
      “む”的词源是“武”,发音是 “mu”,片假名是“ム” ,词源是“牟”。
      片假名和发音区别很大,相似的只有平假名“お”与“む”:都有十字、圈圈和点。
      不一样的是:“お”的圈是顺时针的圆润的大圈,而“む”的圈是逆时针的扁平的浅坑。

      上节课说到“お”的圈代表了圈地运动,那“む”的圈我们也用圈地运动来记忆好了。你看,“お”的圈是顺时针的,是朝向天空的一道抛物线。如果把“お”的圈当成手的动作,那就是一种抓取的感觉。

      “就像抓娃娃机的爪子那样。”

      AI:
      对,再看作为镜像的“む”,它的圈有种朝着地下延伸出一道浅坑的感觉。如果把“む”的圈当成手的动作,像不像手掌摊开,献出东西的模样呢。

      “还真有点一正一反的感觉呢。”

      AI:
      最后看发音,“mu”的发音与“墓”相似,墓地,那就是生命的献祭。坟场,岂不是逝去的人在人世间圈的地呢。“む”的字形,这一道延伸到地下的坑,正是一座坟墓呢。

      我有点发毛了:“老师,那mu的片假名‘ム’要怎么记忆呢?”

      AI:
      “ム”的词源是“牟(móu)”,“牟”的本义是指牛的叫声。同学知道地府有哪些动物吗?

      “牛头和马面⑩?”

      AI:
      是的,挖好了墓“む”,地府的勾魂使者牛头就来了。牛头抓住生魂,发出“牟”的一声沉入地府,在一片凄迷死寂的白雾中,我们只看到牛头的头顶,也就是“ム”。

      あああ、越说越瘆人了,我拿出字典,翻了又翻,终于找到个阳间点的记忆方法:
      “片假名‘ム’(mu)和汉字‘厶’长得一模一样。
      ‘厶’是多音字,一个是sī(私),另一个是mǒu(某)。我们单看发音为sī的‘厶’,它由两笔构成,第一笔‘撇折’,第二笔‘点’。我们把‘撇折’看成是一条胳膊,撇是上臂,折是前臂和手,那个‘点’就是手里抓的东西。整个字就有种把什么东西紧紧抓住的感觉。”
      感觉没说清,我又查了俩字来印证,
      “老师你看,如果在‘厶’的左边加上禾字旁,就是私有的“私”;而在‘厶’的上面加上‘八’(‘八’是分开的意思),就是公有的‘公’。把私有的东西分开,就成了公有的东西呢。”

      AI:
      的确,mu的片假名和汉字“厶(sī)”非常相似。那么,要怎样利用这一点来记忆片假名“ム”呢?

      “坟墓代表了死亡。‘死’和‘厶’发音接近,这是第一个记忆点。”我想了想,继续道,
      “‘死后元知万事空’,陆游的诗大家都读过。死亡对于死去的人来说,就是什么都没有了。但我们活着的人总想抓住点什么,于是我们埋葬失去的亲人朋友,竖起石碑,刻上名字,每年去看望她们。这是我们活人无法放手的执念。仿佛死亡只是一场虚假的仪式,死了就不在了,同时,也变成无所不在。

      这正像是‘厶’的字形。时间流逝,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放手。但此刻,我们用尽全力,似乎真的能紧紧抓住什么……这是第二个记忆点。”

      AI:
      好伤感啊。

      “嗯,还是用牛头来记忆mu‘ム’吧……”不知怎么,我的视线有点模糊。

      AI:
      好,到这里,我们就正式学完5个元音啦。(鼓掌欢呼,烟花特效)
      在学习新的假名前,同学要先把50音图背诵下来哦。

      “え?!”

      AI:
      别紧张,我有一句独门口诀。
      用了这句口诀,只要1分钟,就能背完50音图的发音哦。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口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