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商队 ...

  •   是夜,绿芙搀扶着崔述坐上了回去的马车,近期因着宵禁放开,此时街道上仍有一些酒肆的窗栏上倒影着觥筹人影,不时还传来几声叫喝,马车在路上缓缓行驶了一会儿后,本来靠着车厢在休憩的绿芙突然向前一步单膝扣地,“多谢主子搭救”

      崔述今夜喝了些酒,身上有些微微发热,平日里规整的衣襟敞开了些许,露出了有些泛红的脖颈,此时听着有人出声,一直闭着的眼睛睁了开来,眼里哪有刚才醺醺然的模样,绿芙自上马车后就一直垂着头,现下被这视线盯得有些紧张,身旁的手捏了捏衣角

      一道不疾不迂的声音自头顶传来,“可是有查到什么“

      绿芙想着自己前些日子得到的消息,面色一整,“少将军最后一次出现在白云镇,我们的人说在西域的一支商队里有见到过疑似少将军的人”,说到这绿芙眉头微皱,“我后来去查过这支商队,我没找到少将军,但确实找到了少将军的一些个人物品,商队的人说这些东西是他们从白云镇的黑市里收的,我看他们的样子也确实是不知道就没再追问了,那白云镇的黑市鱼龙混杂,我怕身份暴露就没敢再查下去,不过在追查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私下好像和吕昌平有一些来往,所以我...”

      夜色四散开来,夜风裹挟着阵阵凉意,风轻轻掀起了一侧车帘,崔述听着绿芙的收集来的消息,略微思索片刻后,拉开车帘,侧头看了一眼车外,今夜的行人似乎有些少,“竹青”

      坐在马车外的青年立马应了一声,“主子”

      “去北街档头,买份炙烧”

      “是”,马车随之调了个头,向北街驶去了

      炙烧是北方名小吃,有“劝酒十味”之称,是顶好的下酒菜,在边关一带尤为盛行,先将北方独有的黑猪肉削成薄片状,放进蒸锅蒸至七分熟,再放在滚烫的铁柱上烤至微焦,另起油锅将原先调制好的卤汁浇盖而上,据说其香味绵长,如果街道上有一家店,整街便会味传十里,因此别名“十里香”

      现下已临近深夜,北街的档铺都关的七七八八了,唯有一两家酒铺和客栈还在营业,路边的店铺更是只有三两行人,眼看着,档头这家店也正准备打烊了,一个头戴灰色头巾的老头正在清点今天的账目

      “老板,来一份炙烧”,竹青将马车停在一旁,起身走到店前打量着这家街边小店,主子什么时候喜欢吃这玩意儿了?店里只有一个老头儿在柜台前拨弄着算盘,听得外头的声音头也不抬地回道,“不卖了不卖了,打烊了”

      竹青指了指桌上的炙烧,“这不是还有一份吗”

      老头有些不耐烦,“说了打烊了,明天再来吧”

      竹青还想说些什么,背后突然响起了一道声音,“老人家,我难得来一趟宛州,能麻烦你再做一份吗”,竹青看崔述已经走下了马车,于是退到了一旁

      老头做生意这么久,也不是没见过死缠烂打的客人,但遇到今天这种连续纠缠的也少,听着这明显不是本地口音的清越声音,老头终于抬起了头,看着一身锦衣玉服的崔述和一旁眉目冷峻的竹青怔了一下,明显感觉到对方气场强大,不像是自己惹得起的人物,略一思量就换上了一副嘴脸,“客官,我这马上就准备打烊了”

      崔述睨了竹青一眼,竹青立马会意地放了一串铜钱在柜台上,“我们家大人赏你的”

      拿了钱的老头立马就笑开了,“哎,多谢大人,多谢小哥,二位运气真好,幸亏我锅还开着,今天这最后一份就是您的了,这炙烧啊,宛州城内我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我们家...”

      崔述看着他熟练的动作,像是突然起了好奇心,“老人家,我看你这弯刀不像是我们大祈的东西啊?”

      “客官好眼力,这是西襄的弯刀,看起来厚重如铁,实际上锋利得很呢,用来削肉干净利落”,店家把刀冲净后放回了桌沿下,没听见回应,店家抬头看了崔述一眼,只见那风姿绰约的青年眉目略蹙,“客官可是有什么问题?”

      “实不相瞒,我此次来宛州是为寻宝而来,听说宛州能买到来自西域各地的玩意儿,我家娘子生辰快到了,平素里她见惯了奇珍异宝,我想买一些特别的物品送给她”

      “大人对您娘子真好,”店家把肉从油锅里捞了起来,浇上卤汁后递给眼前的人,肉香顿时飘散开来,“你还真问对了人,这宛州城我住了三十多年了,没人比我更熟,外行人只知道八方斋,但那全是些烂大街的东西,你要稀奇货,还得找对门路”

      竹青正想上前接过油浸浸的炙烧,哪想崔述比他更快一步,竹青上前一步欲言又止,“大人...”,崔述朝竹青摆了下手,小老头儿看崔述毫不迟疑地接过纸碗,心中不由对这位看上去嫡仙般的人物多了一丝亲切感,“我认识一个西域的商人,我这刀就是他那儿买的,我可以把他介绍给你”

      就这么坐在路边,听着话痨般的小老头絮絮叨叨了半天,从宛州城风土地貌说到了名人故事,崔述时不时提几个问题,引得小老头越发声情并茂了,竹青在一旁看着自家大人强忍着不耐的样子有些好笑,“哎,你怎么不吃啊,这个要趁热才好吃勒”,老头说完崔述只好又夹了一筷到嘴里,再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勉强压下了那股油腻劲儿,看着碗中还剩下小半的炙烧,果然还是不太吃得惯

      本该寂静的街道,传来了“咕噜咕噜”的车轮声——马车行驶的声音传进了竹青的耳朵,过了片刻,就见一辆紫蓬金顶的马车自街头而来,临近些了,才看清马车左侧的门沿上还雕刻着一个类似仙鹤的纹样,驱马的马夫肩膀宽阔,腰腹劲瘦,头发略有些卷曲,看上去是个练家子

      马车慢慢停在了崔述面前不远处的空地上,一旁的小老头停止了喋喋不休,小步跑着迎了上去,片刻后,只见车帘一掀,马车上下来个少年,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穿着一身简练的暗黑色骑装,头发披散在肩头,只额上有一条竹编的绑带随意系着,这一身虽算不上华贵,却因少年气质出尘,显得十分潇洒

      “老头儿,我的炙烧呢”,懒洋洋的语调,夹带着一丝独属于少年的暗哑,那比常人略浅的黄褐色眸子中透露出一丝不羁,崔述看着店家手脚麻利地把桌上最后一碗炙烧加工后递给少年,“这呢,我可是专门给您留的,今天最后一份了,别人来了我可是都不卖的”

      “你可胡说,这位公子吃得可是别的?”

      少年眉毛调的老高,薄唇边露出一颗尖尖的虎牙,求证般地看向了崔述面前的纸碗,肉上还挂着淅沥的卤汁,分明就是才出锅不久,崔述掀起眼皮,迎着少年放肆打量的目光,嘴角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笑弧,略微抬头与少年的目光交汇,,“佳肴当前,小公子何必介怀”

      一时语塞的店家感激地看了崔述一眼,对这位十分“友善”的客官又多了一些好感。崔述刚来宛州不久,不认得少年和马车上的标识很正常,但这宛州人可没有不认识这标识的。一只展翅俯冲的仙鹤盘踞中央,四周环绕着类似桃花的图案,繁复的纹样中带有一丝异域风情,本是寓意吉祥之物,却硬生出一丝邪肆之感

      三年前,宛州城内蓦地出现了一支西域商队,作为边关小城,百姓对于外貌与中州人有明显差异的外邦人已经见怪不怪了,除却一开始对异邦人的排斥后,大家慢慢发现这支由异邦人组成的商队带来的物品的确是物美价廉,有些甚至于比本地商户还更加便宜,于是百姓们开始有了从商队采买的习惯,鹤鸣商队由此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经营范围也从一开始的生活用品慢慢扩展到了其他物品上,八方斋就是其中一个兜售西域各地服装首饰的店铺

      眼前这眉眼深邃,鼻高唇红的少年就是这鹤鸣商队领队收养的义子,据说是朔州人和契丹人的混血,在一次部族流亡中被鹤鸣商队所救被领队认作义子,但其因为顽劣好玩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商队里好些老人都对他有些不满,但就算这样,明面上他也仍是鹤鸣商队的少东家,更何况鹤鸣商队现在发展得不容小觑,已然成了宛州州府的座上宾,少年自有狂妄的资本

      少年拿了炙烧也没有要走的意思,看向崔述的眼神幽深,嘴角噙着笑,抬着脚步往崔述这边走来,还有约两三步距离的时候,竹青挡在了崔述面前,双手抱臂,眼神里的戒备和警告意味溢于言表

      “小哥不必紧张,我不过与你家公子一见如故,想亲近一二罢了”

      “哦?我倒不知与这位小公子一见如故了?”,竹青听见崔述接话,知道他这是默许了少年接近,于是稍退一步,侧开了身,一旁的店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弄得摸不着头脑,心中不由纳闷,以往倒是不觉得这鹤鸣商队的少东家这么热情,他还正想着怎么把自己熟识的西域商人介绍给崔述,现在少东家都在这了,哪里还需要其他人呢

      “大人,您刚来宛州有所不知,这位是鹤鸣商队的少东家——别冉”,店家极快地给崔述眨了下眼,“他们是负责中东商道流通的,八方斋就是他们商队的店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商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