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荷叶粉蒸肉 ...

  •   肯德基的玉米棒用的是甜玉米,名字也来得很直白贴切,就叫香甜玉米棒。

      眼见路乔还在不断地将下巴一扬一扬地怂恿着她,沈清央从善如流地拿起灿金色的玉米棒咬了一口。

      鲜嫩多汁的玉米粒很弹牙,甜味来得适中,时隔多年还像第一次尝到时那样合口。

      眸光无意间扫过邻桌,那里坐着一家三口,小女孩穿着漂亮裙子,拿着薯条沾了满满的番茄酱,小脸也像番茄一样红扑扑的。妈妈怕她把衣服也吃脏,就给她在领口垫了张纸巾。爸爸在一旁边吃汉堡边打电话,眼睛始终没有离开她们母女,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

      沈清央不由得想起自己简单纯粹的小时候。那时家里没有很多收入,偶尔吃一顿肯德基,对于她来说就是莫大的奖励,值得开心好几天。后来她自己有了工作,可以很容易地吃到肯德基,却很难再找到那样快乐的心情。成年人的快乐并没有那么容易获取。

      但此时此刻,她感觉到了一种可以称之为快乐的情绪。

      就和眼前的玉米棒一样,不会过分浓烈,也不会过分寡淡,来得甜度适中,并且真切踏实。

      路乔看出了她的走神,将嘴里的汉堡咽下了问她:“你在想什么呢?”

      沈清央回神,将目光转回堆满了高热量食物的桌面。炸鸡特有的浓郁香气一缕缕地往人跟前钻,用最直白的方式在勾着馋虫。

      “刚才你说很多长辈认为肯德基是垃圾食品。”沈清央说,“我在想,这种说法或许有些武断,人在吃高热量食物的时候会觉出一种特有的满足感,这也是肯德基一种价值所在。”

      “那是当然的。”路乔赞同地点点头,又咬了一大口汉堡,“何况中国的KFC真的将本地化做得很好,还会出盖饭这些。说出来你可能不敢相信,英国的KFC甚至没有蛋挞!非常对得起美食荒漠的名称。”

      沈清央有点不能想象没有蛋挞的肯德基,问他说:“英国本土也承认他们被成为美食荒漠吗?”

      “不是所有人都承认。”路乔说,“但他们就算不承认,也还是普遍喜欢吃中餐改善口味。伦敦的中餐都很贵,素包也要一点五英镑这样。”

      一点五英镑,折合人民币都要十几块一个,对于当地居民也不算平价了。

      沈清央说:“的确蛮贵,看来在那边开中餐厅会比较有赚。”

      “我们家以前就在那边开餐厅,收入是可以,花销也大,物价不便宜的。”路乔耸了耸肩,“比起其他来说,最难接受的是缺乏文化认同感,所以我们就搬回来了。”

      沈清央有些不解:“既然缺乏认同感,为什么当时会选择举家出国呢?”

      路乔耸了耸肩:“太爷爷当时是随着一只商船翻译,后来战争爆发了,他就带着家眷流亡,辗转了多年才和乡友留在海外抱团取暖。”

      沈清央大略一想,很快明白路乔说的是二战期间发生的事。她忽然对眼前这个大男孩所说的文化认同感产生了莫大的赞许,这时候才理解,他看似盲目的寻根之旅,原来是一件非常意义的事。

      从肯德基出来时,外面的云淡了些,倒显得太阳十分热烈。

      “现在才六月,天气就蛮热了。”路乔说,“这边不像城市里面有成行的行道树可以乘凉,感觉走在路上有点晒。”

      沈清央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取出了自己的遮阳伞:“我有带伞。”

      她将五折伞撑开,伞面上画着的色彩淡雅的鱼戏图便展露出来。路乔看着她手里结合了现代科技和古风元素的伞,新奇地接过来,拿在手里转了几转:“要我帮你撑吗?”

      沈清央侧头反问:“你是要帮我撑,还是借机趁伞?”

      “我可以趁吗?”路乔眉梢微扬,笑着反问。

      沈清央用目光将两人差不多二十厘米的身高差描摹出来:“恐怕有点难。”

      “好像也是。”路乔不知是该高兴还是遗憾,将伞递回给她,“你自己打就好。”

      两个人沿着小巷走了一段,一个撑着伞,清影翩翩,一个顶着大太阳,不住地用纸巾去擦额头的汗。

      沈清央本来是怕冷不怕热的体质,只是不想被日光直射才打伞,但路乔却是正好和她相反,他并不怕冷,却很怕热,一路走下来汗就没怎么断。

      那种被日光晾晒过的雄性荷尔蒙的气息渐渐变得浓烈,像是夏日风吹过麦浪,低醇暖溢。

      陌生的荷尔蒙气息让沈清央觉得有些不适应,伸手将伞往路乔的方向递了些:“怕热的话还是一起打吧。”

      路乔微垂的狗狗眼里掠过一丝可以称之为惊喜的神色,他抿着唇笑了笑,难得地露出了一丝腼腆,伸手从她手里接过伞,高高地举过头顶,只不过伞身打得倾斜,阴影大多还拢在她身上,他只趁了小小的一个角。

      沈清央看着那个向自己倾斜的伞影,眉心倏然一动。

      一路边走边看,又着意逛了逛当地的风俗博物馆,出来时人已经走得有些乏了,经过景区最富盛名的茶楼,沈清央便喊了路乔到里面小坐,顺带着听一听当地的特色评弹。

      茶楼里面客座爆满,眼睛和设备都集中在台上。两个人因为来得迟,座位离得就比较远,好在路乔个子高,手机举过头顶,将画面放大以后可以透过屏幕很清晰地观看到每处细节。

      花开富贵图样的屏风前,坐着一男一女两位评弹先生,男老先生穿着长褂,手里握着一把三弦琴,年轻些的女先生穿着一身青花旗袍,怀里抱着一把琵琶。

      因为近来短视频风靡,这位声音绝妙的女先生已经成了景点的名人,很多人都是冲着她来的。

      老先生大概也知道,在热场时调侃着说:“在座各位可能大部分是为了看我旁边这位老师来的,但还是斗胆希望大家在拍摄录制的时候,镜头多少也带着上点我。不然人家还以为我坐在台上只是摸鱼,我一把年纪可遭不起这冤枉。”

      一席话惹得座下笑声四起,路乔也跟着笑,原本镜头还是照着两个人的,听完这话却又忽然给女先生拉了个单独的近景,沈清央把他这种堪称调皮的行为看在眼里,不禁莞尔。

      乐趣融融里,女先生端坐着,带着微笑轻拨琴弦,用地道柔美的吴语且弹且唱。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这首《声声慢》原是近年来才出的新曲,被吴侬软语融入传统评弹当中,婉转清丽地展现着文化的传承,让人不知不觉沉醉。也就是身临其境当中,才知古诗中所写的“醉里吴音相媚好”,是怎样写实的字句。

      从茶楼出来时,路乔还没能从刚才的氛围中脱离,凭着印象,用他不怎么标准的稚嫩吴语哼唱两句,问沈清央说:“这词好悲伤啊,唱的是什么故事?”

      “看过《红楼梦》么?”
      “电视剧也算的话,那就是看过的。”
      “这一段《潇湘夜雨》唱的就是黛玉临辞的场景,自然是凄凉的。”
      “难怪。”

      路乔回味了一番,摇摇头说:“我还是喜欢欢快点的曲子。”

      “前面就有欢快的。”沈清央指了指正在放着《欢沁》的纪念品商店。

      路乔来了兴致:“过去看看。”

      这家纪念品商店和景区里的其他几家并没有太大差别,外面是统一的样式,里面的商品也都大同小异,甚至于和其他古镇的特产也没有拉开差别。

      沈清央仔细地观察着各种文创小物的价格,暗自做着参考。她的目光定格在标价为39元的侍女梳篦小挂件上,默默道了一句好贵。

      以她的了解,这种小玩意的批发价不过几块钱,也就放在景区,商家才会这么标价。她自然清楚,景区的房租和人工费用不低,物价高是难免的。只是这种工业化商品实在缺乏原创性,以她对于纪念品的要求来看,这个价格就很不合理了。

      路乔会错了意,还以为她喜欢,兴致勃勃地凑上前:“你喜欢这个?”

      沈清央摇头,又转去看一旁造型各异的竹制书签。

      “这个也蛮漂亮的。”路乔跟上来说。

      沈清央不语,转身又去研究另外一侧的陶人。

      路乔还当她是喜欢却不好意思表现出来,所以在她去看陶人的时候,默默地准备把刚才那个挂件取了下来。沈清央却被标价98元的陶泥人偶劝退,不由自主地退了一步。

      她纤柔的脊背不经意撞上他结实的身躯,沈清央还未反应过来,就感觉身后的人反倒是明显地打了个激灵,像是受了意外惊吓的炸毛小动物。

      沈清央稍有疑惑地抬眸看向路乔,路乔于是看清了她眼睛里的自己。

      他正在被她探究。

      仅仅是这样一个念头,就让路乔的手心更热了几分,隐约生汗。

      他松了手,作势摸了摸鼻子,正要拿了挂件去结账,注意到这一切的沈清央却一把拿过挂件,又重新给放了回去。

      “为什么……”

      路乔没能问完,就被她拉住袖子,稍稍用力地往店铺外面带。

      路乔看着搭在袖间、纤白如玉的手指,忽然什么都不想再问了,只是笑着,任由她把自己拉了出去。

      沈清央把这个不知价格深浅的家伙带出商店就松了手:“这些其实可以从网上淘同款的。”

      路乔抿着嘴,不无郁闷地看了看自己空空的袖口,才看着她的眼睛幽幽开口:“可我想给我的专属导游留一件礼物当纪念,就在今天,就在这里。”

      沈清央看着他满是真挚的瞳,一时间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

      她垂了垂眼,长长的睫毛软软落下,片刻后再抬眸,眼底被日光映出些许温暖的光泽:“前面不远有一个书信驿站,我们互相给对方写明信片吧。”

      路乔的眼睛一片灿亮,用力点头,表达着自己的赞同:“嗯!”

      书信驿站就在这条街的街角,店面不大,却布置地很有文艺气息。古色古香的店前,画着古时驿站的图样,门扉开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明信片、邮戳、信封,还有一些关于古镇的书籍,以及同质化的纪念品。

      店家除了售卖明信片、提供邮寄服务,也还支持游客自行打印照片制成明信片,路乔从相册里选取了几张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一并打印出来,两人各自挑了一张给对方写寄语。

      “不许偷看噢。”路乔这样说着,坐在了驿站临窗一角,一手拿着签字笔,另一只手还立了起来做遮挡,生怕自己写的东西提前暴露。

      对于他这样幼稚却不失兴味的行为,沈清央竟已经开始有些习惯,从善如流地到另外一张桌上去写。考虑到是在古镇所书,还特意仿了古体行文。

      “致游伴路乔:
      启信同安。与君今日古镇同游,赏江南盛景,颇有偷得浮生悠闲之欢,既感且慰。虽然萍聚终有散时,仍愿别后两宽,平安喜乐。沈清央书。”

      她很快写完了,路乔却还在斟酌,高大精炼的身躯缩在小小的桌前,脸上冥思苦想的表情被柔暖的光线照得格外生动。

      她就这样静静地看着,直到见他舒展着双臂,就知道他也已经写完了。

      四目相对,两个人都只是笑笑,没有问对方写了什么,把明信片装进信封,用火漆封上,递给对方。

      沈清央刚要去接,路乔却又收了回来:“不对不对,还是应该从这里寄出去更有意义。你把收件地址发给我吧,我也把我的发给你。”

      将信笺放进邮筒,是一个很让人悸动的步骤。对方什么时候会收到信,收到信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和回馈,这些未知是会让人感到期待的。

      但就这样把住址暴露给才认识不久的异性,沈清央觉得不妥,摇头说:“还是不了。等这趟旅途结束,我们一起拆信就是。”

      路乔似乎有点遗憾,但一想能和她一起拆信,倒也很不错,点头应了下来:“那好吧。”

      他今天没有带包,行李寄存在昨天下榻的酒店,所以没有合适的地方放信,沈清央就暂时把两封信笺一起放在了包里。

      从邮局出来时,太阳已经开始西斜,日光呈现出一种温暖的橙红色。路乔看了眼时间,才刚过五点钟,虽然有些早,但早一些去饭店,也能避开高峰期,这样可以选择的余地就大一些。

      “我们去中午那家餐馆吧。”路乔说,“现在应该不怎么需要排队。”

      “都好。”沈清央没有意见。

      两个人开了导航往餐厅的方向走,已经游玩了一个白天,沈清央的小腿开始隐约犯酸,路乔倒是没什么异样,仍走得脚下生风。

      为了追上他的步伐,沈清央加快了步伐频率。这让路乔一度以为她是想和自己竞速,胜负欲瞬间爆棚,跃跃欲试道:“要不要和我比赛,看看谁先到?我可以先让你一段。”

      沈清央一方面有些不理解他的脑回路,一方面又有些佩服他的旺盛精力:“慢慢走吧。”

      路乔噢了一声,这才放慢了些步调,和她一道慢慢地走。

      终于到了那家餐厅,这次门口并没有什么人排队,就只有黛色的酒旗在飘。店门外还挂着两盏红灯笼,只不过因为天还未擦黑,没有亮灯。

      里面还算空旷,一进门就有穿着改良汉服的服务员上前招待,引了他们到靠窗的小桌入座。

      “桌面上有菜单,两位看看想吃点什么。”服务员说着,殷勤地给他们倒了水。

      路乔将菜单递给沈清央:“女士优先。”

      沈清央若有深意地觑他一眼,接过菜单一边翻看一边说:“你挺有绅士风度么,经常这样照顾女生?”

      “也没有。”路乔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地笑笑,“其实是我朋友跟我说的,吃饭的时候先让女生点菜会给对方一个好印象。”

      沈清央淡淡地点头,将菜单翻了一面:“这么说来,绅士的其实是你朋友?”

      路乔眼睛微圆:“那怎么能算?明明现在坐在你面前的是我好不好。而且你没见过他所以肯定想不到,他那人损起来是真损的。”

      “这样啊……”沈清央勾了一道荷叶粉蒸肉,“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你损起来的时候,是不是也特别损?”

      “NO,I……”路乔有点欲哭无泪,想给自己辩解,又不知从哪里开始辩解,无措之下连中国话都忘了怎么说,憋得脸色涨红。

      沈清央见他连脖颈都红了一截,忍俊不禁道:“没什么,每个人都有很多面,不需要和我解释的。”

      路乔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但还是有些不放心地看着她:“可是我不希望你误会我。我虽然是在英国长大,但也不是关系开放的play boy……”

      他说到这里,又忽然眉头一皱,缓缓地修正自己不太合适的用词:“……man.”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荷叶粉蒸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