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江夏 ...

  •   一行人一路向南,走走停停,不知过了多久;经过了咸阳城,毋澍盯着城门凝望了许久,还是决定继续南去。

      她未曾想过寻去那处,只是恍惚间仿佛看见了那年,那花,那院中的青衫长袖。
      望着手上的舆图,如今,随着周围山林地势的焕然一新,他们已入了江夏郡;

      两界交接处,毋澍掀开马车帘子,只见众多百姓都在排队入城,这里已属于中原的富庶地区,不似那边陲小县,对他们那种游童乞丐,只要不犯事根本不予理睬;

      中原各处均需要路引表明身份来历才能入其中,毋澍早在岩城时请周忻愉帮忙为他们三人都办理了路引。

      小七余光看见了毋澍,回头道:“我们需要等上一等!”
      现在只有小七在赶马车,毋澍请的老车夫,在小七完全熟练后就给了银钱让他自行返回岩城去了。

      毋澍颔首放下帘子,看见了睡得正香的阿宁,倾身轻轻给她盖上了件外裳。

      马车终于入了城中,阿宁也转醒了来;又过了不久,阿宁道:
      “阿难,小七停了。”
      阿宁一边说一边往外挪,掀开了车帘子。

      小七跳下马车双手叉腰歪着头征求意见:
      “二位大小姐,天色要暗了,老规矩,在这个村子里寻间客栈吧,人生地不熟地早些去找安全一些!”又伸出右手食指指了指前方的一个小村庄。

      两人颔首,小七牵起马儿继续缓慢行走着,待一盏茶的功夫,马车便在一处客栈前停了,小七进去查看了一番,示意二人下车。

      毋澍先行踏入客栈大门,她余光看见了门匾,“来福客栈”。

      此时正是晚膳将过,客栈只有三三两两的人,入门左边是柜台,柜台后面的高柜旁有一排悬挂着的牌子,显示所余空房还有众多,毋澍听见柜台后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

      她抓着柜台边缘,踮起脚尖探头一看,只见一人背对自己蹲在地下在整理着什么,浅碧色衣衫,梳着双丫髻,应与如今的自己年岁相差无几。

      “姑娘,麻烦两间房。”毋澍一直垫着脚,却不见那姑娘有何反应。

      “阿难,小七去安置马车了,我帮你拿了一套换洗的衣衫。”阿宁这时进了来。
      她看着垫着脚探头的阿难,不由失笑,一路上她发现他们家阿难很多时候虽故作老成,但还是会和以前一样不经意间露出些孩子气来。

      她伸头看到了里面那蹲着的姑娘,当下了然,举起手摇了摇柜台上置着的三层小屉上的那个铜铃铛。
      “叮叮叮”的声音传至四周;

      毋澍转眸看见了阿宁,她这才放松身体不觉有些懊恼,她居然才只到阿宁的肩膀,那铜铃铛阿宁伸出长手一够就足以,她却只能仰头瞧着。

      二人面面相觑,那小姑娘为何还是无任何反应?阿宁又多摇了摇那铃铛。

      一旁在擦桌子的一位年轻男子也听见了这声音,忙大声冲楼梯方向道:
      “老张头儿,来客啦!”

      一阵脚步声从二楼传来,紧接着是听着有些沧桑的应答声:
      “哎!哎!来了,来了!”

      二人转头,几瞬后楼梯转角下来一名身形略显佝偻的老者,穿着干净平常,头上带着一顶板巾帽,帽下显露出的头发夹杂着许多花白。

      老者虽年纪大了,步履却不显得蹒跚,径直跑向了柜台来,一边笑着赔礼一边给阿宁递过两张牌子道:“二位姑娘,请二楼左拐中间便是了。”

      毋澍二人谢过了掌柜的,只说还在等自家阿兄,退到在了一旁,毋澍还是有些不解,下意识多问了一句:
      “老爷爷,不知那位姑娘……”

      还未说完,那老掌柜的忙拉起了此时依旧蹲在地上忙碌着的那小姑娘道:
      “小伢儿哟,怎么还在一直摆弄这些个东西,不急不急!

      那姑娘站起来后又用手比划着些什么动作,她长得白白胖胖的,眼睛又大又圆,许是蹲久了的缘故,一张小脸红彤彤的,忙像毋澍二人作了一揖,又双手比划了起来。

      见那两位姑娘投来疑惑不解的眼神,老掌柜满怀歉意地解释道:
      “对不住二位姑娘,我独孙女儿小伢儿天生下来便是个聋的,所以也说不出话,唉!”说完他重重叹了口气,许是这二位叫了小伢儿,小伢儿又未理会人家。

      毋澍望向小伢儿,站起来以后竟是比她高壮出许多;
      对方发现了毋澍的眼神,卖力一笑,那张脸便显得更圆了,原本圆圆的眼睛此时也变成了大大的月牙儿;

      毋澍不由地也回以一笑,小伢儿又动手比划了起来。

      掌柜的又解释道:“小伢儿很喜欢二位姑娘,她很高兴。”
      阿宁听了拉起小伢儿的手来,夸她长得漂亮,见小伢儿望向自己的爷爷,老掌柜的笑着比划给她看。

      阿宁见小七还未来,索性牵起二人坐到了堂中的一张空桌上。

      毋澍将才想起晚膳还未用过,她询问老掌柜,老掌柜道厨房还尚存许多酒菜;
      二人只点了一些家常的,这边的菜系似乎都偏辛辣重口一些,毋澍点了清蒸鱼、炒腊肉、排骨藕汤、红烧肉以及汆鱼丸。

      阿宁简单比划了几下,手往嘴边送东西,问小伢儿用过饭了没有;
      小伢儿听懂了,摇头指了指爷爷,示意爷爷还在忙;

      待到小七进了门来,看见这小姑娘,问了个原委,便去后面盛情邀请老掌柜的一齐坐下用饭;
      小七发挥自己的口才,与老掌柜如一见如故,又聊到了现下江夏郡的许多趣事。

      一说几年不曾纳新的见霄山太虚观,一月前竟放出消息要选弟子,不论何人,只要能徒步上山门就算是通过考验;
      一说今年的普天大醮,陛下不像以往钦定要在离建邺较近的凌云观,反而是选在了太虚观,太虚观在年初就已经在准备今年的大醮了。

      事实上,今年的大醮上一世毋澍是有参与的,因大醮是在凌云观进行的;
      只不过备受排挤的她只能打打杂扫扫地,其余之事一概不知,只是为何今世却又成了在太虚观举行?

      上一世她表面上跟着修习念诰,实际上刚刚识字不过几月,每日都会到指定位置等着玄煦请的先生来继续教习其他的,哪有精力管额外之事。

      此外,凌云观主与太虚观主还是同门师兄弟,却素来颇有些龃龉;不仅如此,上届普天大醮乃是尊武帝在位时主持的,传言说,那次大醮是先征求太虚观的玉阳子之意,是否愿意主持这一祭仪,玉阳子婉拒后才交予了凌云观。

      这样看来,也怪不得这出尘子看不顺他,毕竟名声上就远远地矮上了一头。

      膳毕,小伢儿依依不舍,毋澍索性让伙计将残羹撤下,四人换了一桌继续详谈;

      毋澍喝着茶静静看三人谈天论地,小伢儿偶尔也加入与老掌柜一阵比划。
      她始终暗暗观察这些手势,都是有规律的,一时间对照着掌柜的传达记下了不少,小伢儿见毋澍感兴趣的样子,让爷爷传达她要教众人一些特殊手势的意思,一会儿是夸赞阿宁美丽,一会儿是赞小七一表人才;

      三人纷纷学了起来,还有许多日常的礼数、表达情绪的手势,毋澍觉得这还挺有趣的,索性都一一记了下来;一番惬意闲谈,几人竟是到了戌时才回到了房里。

      毋澍与阿宁洗漱完正要睡下,隐隐的敲门声却响了起来,毋澍起身拉开房门,小七鬼鬼祟祟进了来,还只着了中衣。

      毋澍外裳方才也是脱了的,她倒觉得无妨,小七更是不设防,径直要关门,关门前还左右瞧了几眼。

      阿宁却是“啊”地一声钻进了被窝,毋澍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变故,不由一惊,忿忿道:
      “小七你是男子,怎可这般就进了我们女子房中来!”

      毋澍心中无言,她们现在这叫做闯荡江湖,哪里顾得上这许多,但她也确实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小七赧然一笑:“阿难是我小妹,你是我们阿姐,有何的?”说罢兀自坐定在侧边的小榻上,小榻正好临窗。
      “我看你真是话本子看多啦!阿姐!”小七好笑地看着阿宁,阿姐两字重重地咬了两下。

      阿宁就露出个脑袋恨恨地道:
      “小七你给我等着!”

      毋澍坐直在小七对面,给他倒了杯水:
      “你今日半天才进了客栈来,可是生了些变故?”

      小七早已习惯毋澍这文绉绉的样子,急忙回道:
      “还是你了解我,阿难,我今日抓了一个伙计带我去安置马车,找来找去只有猪圈隔壁有一处可让马儿休息吃些粮。”

      毋澍无奈回道:“说重点,兄长。”说兄长两字的时候挑了挑眉。

      阿宁哼了一声,她完全不觉得小七能当他家阿难的兄长。

      小七笑得得意,又正色道:“我出了后院,从客栈左边的转了一圈绕回来,余光瞥见有个人影在对面的暗巷里鬼鬼祟祟左右张望后不见了,于是我索性轻手轻脚靠近了去,以为那人走了,没想到靠近巷子的右方隐隐约约传来说话声,当时虽然行人不少,但是天色已擦黑,所以即使那人压低……”

      “说了要讲重点!”阿宁突然坐起半身,果断地将小七的废话打断。

      “总之,总之就是有两人在商量一些腌臜事!”
      小七脸色有些怪异,毋澍蹙眉,猜不出来。

      “那倒是快说啊小七,他们在商量何事?”阿宁又催了一句。

      “那人,那人让另一人帮他,帮他将什么小丫药倒,要行不轨之事,还威胁说这两日必须办成!”小七嘴角抽了一下;

      毋澍暗道不好,难不成是小伢儿?方才老掌柜说了小伢儿要腊月才将满十四!她脸色沉了下去。

      “我本不想多管些闲事,可是楼下那小姑娘,你们称她‘小伢儿’,怕不是她吧?”小七有点不敢肯定地问。

      “若果真如此,咱们可不能袖手旁观啊阿难!”阿宁气愤地起了身,又急忙坐了回去。

      毋澍右手推开了一道窗缝:
      “风雨将至,我们在此多待两日吧。”

      见毋澍答非所问,阿宁还要再多说些什么,小七却明白她怕是已经有了应对之法,静静等她开口;

      毋澍自己倒了杯水,一口气饮完,将杯子重重放下。
      “那人竟然需要人给小伢儿下药,想必是跟小伢儿亲近之人;这客栈之中有哪些人,小七你想必今夜已经问过了掌柜的。”。

      小七摸摸下巴略微思索着答道:
      “除了她的爷爷,还有两名跑堂的,厨娘一位,还有一名看管后院的;跑堂的一个瘦弱些的,年纪十八九;年长矮壮一些的已二十有八了,二人均尚未娶亲成家;还有那厨娘唤作英娘,年近四十,都快有孙儿了,后院的张老伯是掌柜年轻时候就跟着的老人。”

      “听口风,那瘦弱些叫李川平的,老掌柜与他的关系似乎要比另一位叫王端阳的亲近很多。”

      毋澍听完即道:“既然如此,阿姐你明日帮我一直陪着小伢儿吧,这些人送递的吃食都要找机会先拿与我看,不能离开客栈,不然连你都会有危险。”

      “小七,你明日四处观察,看看那可疑的人还是否继续出现在客栈附近,那几人的往来交际情况,还有几人中是否有人神情行迹不对劲的。”
      安排好了这些,三人才各自歇息下去。

      翌日天微亮,毋澍便睁开了眼睛;三人到楼下准备吃早食,刚刚下到一楼,就见小伢儿迎面笑嘻嘻地走了过来,手中端着一个针线框子。

      四人坐定在一张桌前,小伢儿将针线框子搁下,开始打手势,阿宁和小七正要喊老掌柜来。
      只听毋澍道:“她说她与爷爷已用过了,我们自己吃便行了。”

      两人点点头,小伢儿又做了几个手势,指指框子又指指阿宁后看向她;
      毋澍解释道:“大概是说她今天要帮人做些针线活儿,问阿姐可否陪同她一起。”

      阿宁正愁没有借口与小伢儿同处,立马点头同意,小伢儿开心地笑出了声。
      用过早膳,小七给了毋澍一个眼神,示意她自己要开始“干活儿”了,小七这方面的本领她丝毫不会怀疑,便也立即颔首回应。

      毋澍二人跟随小伢儿回了房间,小伢儿的房间在一楼与柜台同一侧的走廊往里走的第二间,这走廊与柜台间是做了隔断的,从外头看不见这走廊,得走到近处才能看见走廊入口。

      她爷爷住在对面另一头,隔了一个整个回形。
      进了门,毋澍只觉入眼都是粉,房间不大,摆设不多;除了一张床之外,与楼上一样安置了侧边的小榻,床到小榻之间,正对着床摆了一扇屏风,屏风上绣着的是一大片娇嫩的粉睡莲;

      床榻上亦是粉色的纱帐,看起来还有些不平常,看来老掌柜的果真十分疼爱小伢儿;床上用具一应都是粉的,包括小榻之上谱的棉垫。

      毋澍走近,见床的一侧后头是一排木柜,并未靠墙,留下了很大一块儿空间不知是作何用的。
      阿宁进房开始便直夸美,毋澍试着简单比划手势给小伢儿看;
      她心想,面前这两位今日都恰好着一身粉色,这小伢儿好巧跟阿宁一样喜欢着粉嫩的颜色,或许这个年纪的少女都应该喜欢粉嫩、碧绿吧,还有周忻愉,周忻愉喜欢鹅黄色。
      她观了观自己,除了白色还是白色,又想起上一世,几乎都是些青色道袍,又或是墨色、玄色。
      再看发髻,小伢儿的和阿宁的一个娇俏,一个端庄,簪了些时下流行的珠花;她早已答应了阿宁,不再梳男子发髻,阿宁也喜爱给她梳些好看的髻,可她不是嫌幼稚就是嫌麻烦,就只愿梳个再简单不过的;

      三人在屋内嬉戏玩着,忽然就下起了大雨来,一阵秋雨一阵凉,今日已是九月二十五,很快便要入冬了。

      毋澍看着沉迷花样子的两位“粉”姑娘,今日有她在,那人估计是难找到机会动手了;不过……大鱼必须一网打尽,否则后患无穷。

      这大雨淅淅沥沥,似乎不打算停了,雨珠不断敲打着窗沿,毋澍将小窗推开一个小缝,这里可以看到院后有一些个人来来往往,这客栈平常的生意还行,并不多,恰逢雨来,住宿的人又多了些。

      突响起了敲门声,毋澍拉开门,见是那位叫李川平的伙计,她今日特地留意了下客栈中的所有人。

      李川平长得挺端正的,即使天天内外跑,日晒雨淋,皮肤都还是白皙的;她发现,这儿的人皮肤都偏白皙,自己就算是天生肤白的,但在西北待久了皮肤都显得比小伢儿糙了些许。

      “姑娘,我们掌柜的说你识字,想请你帮他去看一下账本;还有,这是掌柜的前不久向路过的云南茶商购的茶叶,叫我沏好了端来与你们尝一尝。”

      毋澍颔首应下,于是二人一齐出了房门朝外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