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赈灾 ...

  •   御书房中,萧霁在明德帝身边帮忙整理奏折,明德帝是个很勤政的皇帝,每天批阅奏折就要花很长时间,萧霁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奏折按重要程度和类型分好,在让皇帝批阅。
      不过今天御书房的气氛很不好,所有人都小心翼翼,深怕惹怒了心情不好的皇帝,不过萧霁觉得要自己是皇帝只会更生气。
      如今大梁有好几处地方受灾,本应该立刻发粮赈济灾民,但是朝廷竟然拿不出来,既然没有粮食那就用国库里面的钱买些粮食也算,毕竟大梁不限制商业,确实有钱。
      但是皇帝提出后却又遭到了拒绝,户部居然哭穷,大梁都税收确实多,但是开支也不少,大梁开国初期,为了防止一些品级高的官员权力过大,所以很多官职都是虚职,真正管事的是朝廷所派的副手。
      加上恩荫这些政策,大梁都冗官问题十分严重,而官员的增多加上宋朝奉行高薪养廉,士大夫的待遇十分诱惑,不仅给公田,俸禄高,而且还能报销,不少官员都会用公款吃喝,就产生了大梁“冗官、冗费”这两大难题。
      现在受灾地区的官员在奏折中说着自己治下多惨,朝中却都是哭穷,说是给了俸禄都发不下去了,明德帝看到这一堆奏折也是头大。
      “小霁,你也把这些奏折看过一遍了,有什么想法?”明德帝看着身前的人看到。
      “灾情确实严重,臣认为应该尽快赈灾。”萧霁作为一个现代人对这一点完全没有异议。
      “现在朝廷上都再哭穷,说没钱没粮,你说说,朕要从那里变出粮食来?”
      “自古以来,想要钱财,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开源,二是节流,臣听说之前益州出现过一种可以用来代替钱币的纸币,名叫交子,现在各地也有不少效仿。
      臣想如果将交子可以纳入官方管理,朝廷适量多发行交子,用交子买粮,而且交子发行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大量的白银作为保证金,朝廷可以用现在国库中作为官员的俸禄那部分当保证金,发布交子。
      至于节流,臣认为如果大梁官员的俸禄普遍过高,尤其是一些品级叫大的官员,那些官员很多手底下田产无数,适当减少俸禄,然后赈灾结束后恢复,不会对生活有影响,另外不管皇上您最后是否采纳,臣自请将今年的俸禄全部用于赈济灾民,并且额外再捐出三万两。”
      说完萧霁走的大厅中央,郑重的向皇上行了一礼。
      “给那群官员减俸禄可没有那么简单,而且要减就必须全减,朝廷还有不少下层官员靠着那点俸禄养活一家人,你说的那个交子确实听着还不错,不过要成立专门负责交子部门也需要时间,现在的问题是要尽快。”
      钱哪有那么好赚的,皇帝你要是有魄力,把那些站着位置不干活的官吏全部撤了,说不定立马就有钱了,不过要这么想自己好像也算这其中一员,萧霁心里想,突然一个想法从心中冒出。
      “要是想来钱快,皇上要不试试国债?”顶着皇帝疑问的神情,萧霁继续解释。
      “这个国债和臣之前说的交子比较像,臣也是突然想到了,皇上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向民间借贷不过利率可以适当降低,然后立下凭证,买下国债的人可以再一年后通过凭证拿回自己借出的钱。不过朝廷向民间借钱一事到底不太光彩,可能朝中官员会认为这损伤国体……”
      明德帝听完倒是十分欣喜,这个主意确实不错,他到不觉得直接朝民间借钱没面子,天下都是他的子民,和自己子民借点东西怎么了,又不是不还。
      “这个主意不错,朕明天上朝就让那群没有的官吏尽快执行,至于反对,谁反对朕就把谁的俸禄停了,如果赈灾款能尽快筹齐,小霁你也算大功一件,到时间朕一定好好赏赐你。你可以先提前想想要什么。”
      萧霁看着皇上对于国债接受度良好,不禁想到之前自己想劝谏的事情,现在说正合适。
      “能帮上灾民就好,臣不用陛下的赏赐,不过臣确实有件事情想和皇帝说。”萧霁语气也变得更加郑重严肃。
      “臣认为现在的大梁不止是有几处灾民的问题,最大问题在于土地,本朝不抑制兼并,很多土地都在地主富商手里,最后就是富者钟鸣鼎食,穷着衣不蔽体,这句话在很多地方都已经上演了。
      就算在没有受灾的地方,臣看见田了不少耕作的农民的瘦的皮包骨,那些豪强恶意霸占土地,导致很多百姓只能做佃农谋生,甚至很多没有土地的农民都成了流民。
      所以臣认为现在的大梁需要改变了,如果放任这种情况继续,那些没有土地的平民活不下去,才是大梁最大的灾难。”
      明德帝没有想过从小没有接触政务的萧霁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还和自己不谋而合,他很早就发现了萧霁说的问题,不过朝廷中几乎所以官员都没有这个意识,多数只会一味歌功颂德。
      只是这件事情发现问题只是其中最小的一步,知道怎么解决才是关键。
      “既然这样,萧霁你说大梁应该怎么变呢?”
      “臣冒昧想向皇上举荐一人,那人现在在舒州,是舒州通判王平甫,臣之前游历各处时,发现大梁很多地方或多或少都有上述问题,但是臣有次去了舒州,发现那处的富商侵占土地的事情却很少,一番打听下发现是那处的官员在农民青黄不接时向农民借贷,然后秋天粮食收获时在让农民交还。
      很多富商都是趁那些农民没钱的时候主动向农民借高利贷,之后农民还不起只能把自己的土地抵押给那些人,而通过官府借贷就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臣认为这个方法很好。
      另外臣和那位官员也多次交流,发现那位官员不止想出了青苗贷这一措施,还有其他一些改革想法,只是有些和现在制度不符,不能实行。”
      皇帝听到青苗贷的措施确实眼前一亮,而且这王平甫不仅有想法,还已经尝试过了,证明这个办法确实有推广全国的可能,不过想到王平甫这个人,他又有点头疼。
      “这个王平甫其实朕也知道,他多年在地方任职,而且政绩不错,朕一直想把他调回来,不过下了好几次召令他依然推辞,简直不识好歹。
      不过他之前方法不错,你说他还有其他想法,仔细说说。”
      “除了青苗法,王大人还和臣说了徭役的问题,他提出现在朝廷经常征集徭役,而如果遇到农忙时节就会耽误种地,所以如果推行一项政策,让这些需要服徭役的人通过交钱来避免徭役,然后朝廷在拿这些钱雇佣一些愿意劳作的百姓,一举两得。”
      之后萧霁有给皇帝深入的讲解了一下对这些措施的设想,已经实行中可能遇到的方法,而且还把功劳都放到了王平甫身上。
      不过这也是事实,其实萧霁结实王平甫是他只是推行了初版的青苗法,和最后历史上的不是一个,其他措施也只是有了一个雏形,没有具体措施。
      萧霁参考了历史上的“熙宁变法”,不断引导王平甫,才最后有些这些设想,当然如果没有萧霁,这些设想最后也会在王平甫脑中成型,自己只是加快了这一步骤。
      不过萧霁没想到原来皇帝早就关注到王平甫这个人了,而且那人还拒绝了,怪不得他当时极力推荐王平甫将这些设想上书皇帝,王平甫没有答应。
      “臣认为王平甫不想到任朝廷,可能是因为想要变革的官员太少,他的很多想法和大梁的祖制不同,很容易遭到朝臣的一致反对的。”
      “确实,除了你和那个王平甫,朕还没有从其他朝臣那听过这种说法,现在的大梁看似一片繁荣。
      其实内里就是一处早已被蚂蚁腐蚀后的大堤,只需要一场水,都不用太大,就能将其彻底冲垮。不过既然朝中没有想要改革的官员才是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给朕找几个出来吗?”
      “对于这方面臣确实有自己的一些小想法,皇上您可以听听。
      首先臣认为现在我们确实有机会找到这些想要变法的人,再过两个月就是朝廷三年一次的科举,有不少各地的学子来洛阳。
      其中一定有一批学子可以看到现在百姓的困境,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人找出来。这就需要一个东西了,皇上您还记得前朝设立的邸报吗?”
      “自然记得,不过邸报一般是记录一些朝廷政策的,然后朝廷将这些邸报发行到各地,以便更好的执行朝廷命令。”
      “臣认为,我们好好利用下邸报,先扩大邸报的版面,以及发行数量,除了基本政策外,臣认为还可以将朝中一些官吏的任免、升降职情况都放上去,对一些政绩不错的官员进行褒扬,并将其引导到民生上,最后在通过邸报向全大梁征集意见。
      如果有和王平甫一样想法的官员和学子,一定会发声,并且这也能让王平甫看到皇上您想要改革的决心,之后说不定就不会推辞了。”
      “想法不错,那你就别再朕身边帮忙了,朕将你任命为大宋邸报编修,从现在开始负责邸报一事。就是太子那边还是需要你,邸报事情比较复杂,你两天一去就行,辛苦你了。”
      明德帝随口就将这件未来能引发整个国家针对的大事吩咐了下去,萧霁没想到这个事情居然如此顺利更是惊喜,随机郑重向皇帝谢恩,表示一定不负皇帝所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