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故人重逢必吵架 ...

  •   既然是先生的朋友,那就要多照顾一下。小蛇从自己屋里掰了块茶饼子,跑进里屋,把茶叶递给屋里的灵心大师,然后又跑出来,别别扭扭的坐在小瘦身边。小瘦四人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头上喝水,看到小蛇过来,忍不住道:“我就说吧,是外面来的呢。”
      小蛇撅起嘴:“我也要去外面!”
      小瘦:“你呀你呀,先学会游泳再说吧。”

      灵心大师的屋子,除了一桌一椅一凳一床什么都没有,就和当年他在衣服巷似的,怎么过都能过出一副穷酸相。倒是小蛇的屋子里好玩的不少,竹篾花篮灯笼堆了一桌子。
      众匪毫不客气的霸占了灵心大师唯一的床,他们把床上的铺盖一卷,一撇腿上火炕,横七竖八躺了,大声哼唧着“舒服”。
      灵心大师膀大腰圆,好不容易系个腰带还松松垮垮的。他笑眯眯的坐在椅子上:“各位先生是怎么找到我的?”
      何月升笑道:“呦,称呼都变了!怎么找的?顺着你给老石儿留的字条找的!”
      灵心大师的笑容僵硬在脸上:“字条?青石,我给你字条了?”
      李青石正观察着火炕,都说南床北炕,灵心大师这床颇有点炕的意思,做菜烧水的地方就在床中央,这可太省事了。不知道林少爷是喜欢炕还是喜欢床……还没琢磨明白,脊背就挨了一下。
      何月升叫道:“哎,说啊,你那字条!灵心大师给你的字条!”
      李青石看看何月升,又看看灵心大师,一骨碌爬下床,在灵心大师身边站住了:“没有字条,灵心大师也没让我们来找他。”
      众匪一愣,韩江流骂道:“扯犊子呢,没条儿你怎么知道大师在这儿?”
      李青石又看了一眼灵心大师,大师的表情明显不对了,李青石咽了口唾沫,往门口站了站:“上次,咱们从某队伍跑的时候,我让小松子去团部偷点钱,顺便再偷张地图。”
      何月升骂道:“哦,闹了半天,你认路的本领这么来的啊!地图呢?怎么不让哥哥们看看?”
      李青石嬉皮笑脸:“你听我说,小松子确实偷了张地图,不过那地图背面画了个红圈,又写了佛字。”
      众匪不明所以,灵心大师却紧张的站了起来。
      李青石接着道:“咱都是走江湖的人,一看就看出来了,我拿着地图对着阳光一看,嗬,圆圈的位置是龙陵腊勐乡啊!然后我就知道,大师在这里了。”
      韩江流没明白:“啊?天下佛陀多的是,你怎么就知道这个佛指的就是大师?”
      何月升略一思索,猛地明白过来,他双目圆睁:“这么大的事儿为啥不给哥几个说?”
      李青石无奈道:“是你们非得来的,我问你们了,去那边儿还是这边儿,你们非得说这边儿。”
      何月升都快疯了:“你大爷的!林大少是不是把你的脑子吸走了!你犯什么糊涂呢!我说要来找大师,不是说要来参加……”他压低了声音,恶狠狠道:“不是说要来参加红脑壳!尤其还是地底下的红脑壳!”
      此言一出,大家都愣住了,还是灵心大师率先反应过来:“诸位施主,冷静,冷静。”
      何月升气道:“这,这怎么冷静?大师你做这个多久了?能改行吗?现在做这个都要死人的。”
      李青石挠着头道:“不是让你做这个,咱们是来找大师的嘛,不帮忙可以做普通朋友嘛。再说了,大师不是地下的。”
      张小松也道:“是哩,当初玉连山的军爷们不是抓从济南府跑出来的红脑壳吗?抓的就是大师呢。”
      所有人见鬼似的看着他。
      李青石暗暗叫苦,哎呦,小松子要是有江流儿一半笨就好了……
      张小松发现自己说错话了,解释道:“我也不是故意偷听呢,是我晚上实在睡不着。”
      何月升震惊了:“这种事你怎么不告诉我?信不过我?”
      张小松无奈:“我以为你们都知道呢。”
      空气安静了片刻,突然,韩江流的声音响了起来:“那个,这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我怎么就听不明白呢?”
      众人敬佩的看着他。
      李青石尴尬的想,不行,这丫太笨了,小松子还是不要学他了。

      灵心大师的秘密已经被李青石和张小松说的七七八八了,众人用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了解了清楚。
      据灵心大师说,自己是玉连山的一名普通红脑壳,并不是什么地下的。李青石则是他的普通助手,两人是雇佣关系,李魁首只是得钱出力,和红脑壳没啥关系。自己现在被组织分到这里做地方的思想工作,虽然做的不好,但贵在坚持。既然大家都知道自己是红脑壳了,还请不要说出去,不然鬼子知道了,村子就保不住了。作为报答,自己可以把一间屋子腾给他们住。
      大家将信将疑的听了,纷纷表示不管灵心大师说了什么,反正都比李青石这个大骗子说的靠谱。况且还有屋子住,那必然是很好的。
      韩江流听完后表示,也不告你是那边的,能打鬼子就成。
      何月升调侃道:“哎,我说大和尚,你到底能办成什么事儿啊?怎么你到哪儿,就有一窝扛枪的追杀到哪儿呢?”
      张小松自豪道:“说明大师厉害!”
      何月升白眼一翻:“我呸!因为他毛哥儿!”
      李青石慢悠悠的起来打圆场:“行啊,我觉得这儿挺好的,离腊勐乡也近,我还想摆面条摊呢。对了,那屋外的五个小孩是不是都知道你的身份?”
      灵心大师摆摆手:“这么小,自然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国语都说不利索呢。”
      李青石松了口气:“这就好。”
      何月升笑道:“我说大和尚,你自己学生都没赤化的了?还不如老石儿他媳妇儿呢,人家还能让一个土匪头子念念不忘——”
      李青石瞬间面红耳赤:“小兔崽子你放屁!”说罢跳起来扑过去就打,两人瞬间扭作一团。
      何月升比李青石高一头,但架不住李青石胳膊上的劲儿大,被他一拧身扔了出去,正好掉进火炕中间的空铁锅里。
      韩江流哈哈大笑:“打的好打的好!再来一个!”
      三人正闹着,忽然就听张小松举手发言:“大师,我给石头哥偷的地图是什么意思呢?”
      三人一愣,这才想起地图的事,一起看向灵心大师。
      李青石也反应过来:“对啊,你说地图上的佛字不是你,那是谁?团部的地图不会特意标个佛堂吧?”
      灵心大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天意所为,谁知道呢。”

      虽然张小松坚持大师对他们还是有所隐瞒,但众匪还是在塘子村住了下来。
      塘子村是个小山村,左靠滚龙坡、大垭口村,右接腊勐乡,背靠阴登山、松山,面朝怒江支流拉孟川。村子里靠种烟叶活着,零星的开垦些平地种庄稼。
      李青石本想也试试烟叶,但转念一想,部队里是禁烟的,若林少爷在部队,应该会讨厌烟草。于是他放弃了在村子里谋生路,跑到乡镇上又去摆他的面条摊。这下好了,腊勐乡离这里大约一个时辰,扛东西卖力气的活还得韩江流来帮忙。韩江流便稀里糊涂又成了卖力气的,每天都帮着李青石扛摊子,顺便用他那张洋人脸揽客。灵心大师也倒了霉,屋子里的所有桌子凳子都贡献了出去,还被迫做了东家和账房。
      何月升由于语言不通无法做算命先生,好在灵心大师给他介绍了一个书信代笔的活。何月升就游走在龙陵县写信,后来又兼职读信,由此会了当地不少方言。
      张小松也想重操旧业,他在腊勐乡转悠了几圈,盯上了乡里的几户人家。等到摸点结束,他跑回来兴冲冲的告诉大家,自己准备去偷个大的。
      灵心大师摆出一副先生的姿态,说到了我这里可不能再做贼了。
      李青石也说,能不做贼还是不要去做贼的,最好是土匪都不要做。说着叫他去干农活。
      张小松一百个不乐意,可看到和自己一起干农活的是小蛇等五个孩子,心就软了。由此,张小松终于有了一群心理年龄相仿的小伙伴。

      就这样,大家平安的度过了1941年的冬天,在久违的安宁中迎来了1942年。

      1942年2月14日,这是大家在云南度过的第一个除夕夜。
      这一天,何月升早早的写了“百事大吉”的春联贴在门上,莫名其妙成为孩子王的张小松则领着孩子们采鲜花、剪窗花。灵心大师又神出鬼没的不知去了哪里,回来时带了一把新鲜的、火红的马缨花。懂事的小蛇跑过来,举起手接了花,放在了正堂的桌子上。
      由于家里有两个成天卖面条的,年夜饭就成了面条。李青石是北方人,只会做面条,米粉没怎么学会。此时,他正在和米粉搏斗,煮面的任务第一次交给韩江流。
      韩江流学着李青石平日的模样,抬高了胳膊,把铁锅里白亮亮、油光光的面条捞出来,嘴里还念叨:“我这面,水清、汤开、油码热——”
      何月升打趣道:“韩老师儿还会说什么词儿啊?”
      韩江流道:“诸位且看我这鸡丝面,碗中鸡丝白、火腿丝红、香菇丝黑、葱绿、面黄,五色斑斓,相映成趣,使人首饱眼福;热气腾腾,肉香扑鼻,使人食欲顿开;入口鲜美异常——”
      何月升往嘴巴里叼了根草:“不错,比何爷当大少爷时吃的饭还好……”说着往锅里看了一眼,瞬间僵住了:“哎!说好的五颜六色呢?怎么成黑白的了?”
      这一嗓子不要紧,在窗户上贴窗花的孩子们听了,连忙跑过来探头探脑。
      小蛇道:“没关系,只有鸡肉和香菇也成。”
      小高用蹩脚的国语道:“香,很香。”
      小矮道:“有张哥逮的鸡,肯定香。”
      李青石得意洋洋的凑过来:“放心吧何爷爷,以前光让你们闻味儿了,现在有钱了,让你们开开眼!您要什么样儿的面?”
      何月升往炕上一坐,脑袋一晃:“重挑、宽汤、轻油、落锅起。”
      韩江流低头看了一眼锅里的面条:“瘪犊子玩意儿,这煮多长时间了?还落锅起呢?给你弄熟了就不错了。去去去,吃轻挑、溶排吧。”
      何月升哈哈大笑:“我还没要重油呢!”
      韩江流啐道:“什么?咱连油瓶子都没有,在这儿扯犊子呢。”
      面盛出来了,李青石的米粉也捣鼓好了,正好下到锅里。众人围着锅子大口吃面,面吃完了又去挑粉,可算在年尾吃了个饱饭。
      灵心大师显然是吃过“甘长顺”的人,一针见血的点评,李先生的面受过指点,这粉就没有了。
      小矮急道:“欸,我觉得都很好吃呢,不过这面很好吃一点罢了。”
      何月升笑道:“那必须的!你们李先生啊,拿出毕生绝学,赖皮打滚儿是什么都干了,哭哭啼啼的就和死了老婆似的,求人家面铺老板指点一下技术。”
      小高问:“李先生是真的喜欢面条呢。”
      何月升:“我呸!他就是喜欢他那细皮嫩肉的老婆!他老婆说自己没吃过甘长顺,这李先生就和个狗似的,颠颠儿的去长沙城学艺,颠颠儿的捧着面去找老婆。可人家呢?早就没影儿了!要我说,林大少家大业大,养的鸡鸭鱼肉、兔子狗啊什么的,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比咱好,能看上咱吗?”
      张小松:“不对,平湘哥不是那样的人。”
      韩江流:“我觉得吧,就是石头太痴情。”
      孩子们点头称是,灵心大师好奇的看着李青石:“你喜欢林少爷,怎么不告诉我一声?”
      李青石撅着嘴,一言不发的吸溜米粉。
      灵心大师了然:“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