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自古文武不两立 ...

  •   知州司徒叙的点点滴滴可以说都是分毫不差的插在了薛英的肺管子上,韩英那是一百万个看不顺眼。要说之前在这的知州他还能勉强忍耐,那司徒叙他是连看一眼都觉得难受。
      一个知州一个守城大将,一文一武之间应该经常互通有无,但是在这两个人的身上就变成了除公事外绝不联系,非要联系就派个士兵来回传话,在这边塞之城反而形成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平衡。
      这种局面一直到夏常安来了,才终于有所改变。夏常安作为守备中官来到固春后的第一件大事,也是这半年里最重要的事,就是充当两人之间的粘合剂,努力把两个人往中间拉一拉。
      在这里他做的最多的两件事,一件是登上北城墙远眺,另一件就是去知州府见司徒叙,然后回来跟薛英见面。
      还好薛英跟大多数朝臣不一样,他只是讨厌舞文弄墨和他认为纸上谈兵的文人,但不反感夏常安这样的阉人。否则固春可能真的要出问题。
      内廷出来的夏常安要说别的不会,但忍气吞声察言观色是他从小浸润在宫里不得不学会的本事,所以游走在二人之间也未见得难。
      “东城门的事你给他说了没?”夏常安刚刚落座,薛英便问。
      开门见山,省去了寒暄,也挺好。
      “自然,东城门失修自然该办,只是司徒大人考虑如今时节不好,人力物力都不足……”
      薛英听到这里已经怒目圆睁了,气冲冲地打断道:“那老子多加一倍城防兵力在那里轮守,老子的人不是人?”
      如此场景夏常安已经见过无数次,他已经可以真正心平气和地应对这种情况。
      “薛将军且听咱家把话说完,不是不修,这不东郡蓼庵城如今正有些灾民往固春来,非得经过东城门不可,司徒大人的意思是看看灾民里有年轻力壮的我们留下,愿意做上四日便给二百文钱和一袋干粮,送他们继续南下安置。”
      “哼,他倒是打的好算盘,将人用完再将人送走。”薛英冷哼一声,意思是表达自己的不屑。
      夏常安不紧不慢地说道:“目前来看,东来的灾民很多,固春情况也是强弩之末,这里也不会是他们的终点,他们愿意做就留下做,不愿意做我们也不强留,直接空手南下也是走,做上四日拿了钱和粮食也是走,更何况只是四日,巳时上工不到戌时天就全黑,届时薛将军只需派人监工即可。”
      “这事你们看着办吧。”薛英硬硬地扔下这一句,但夏常安知道这便是同意了的意思。
      于是讨论愉快的进入下一议题。
      直到戌时末,薛英才从守备府离开,他一向不留下来吃晚饭。夏常安倒是已饿的饥肠辘辘,薛英一走便叫了夏百送饭进来。
      夏百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汤罐,身后几个小厮端了盘干粮。如今的灾情所有的粮食都变得金贵起来,夏常安也是省吃俭用能多省点是一点,故而见到夏百手中的汤罐,他一时有些奇怪。
      夏百也看出他的疑惑,将罐子放在夏常安近前的位置,说道:“这是姜姑娘给爷专门做的粥,说是好吃又管饱还不噎得慌,让端来给爷尝尝。”
      “姜姑娘?”夏常安疑惑。
      “哦,您看我这记性,忘了给您汇报,姜姑娘就是爷下午在春辅街救的灾民,我将她安置在后院,她原本想亲自来送,我怕爷您这边跟薛将军不方便,所以没叫她来。”
      夏常安低头看着面前罐子,面汤里面漂浮着面疙瘩,很难说服自己相信这个东西是好吃的,拿着勺子舀出来看,还是觉得毫无可取之处。
      夏百见他久久不动,又补充道:“我在旁边看着她做的,过程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爷要是不中意吃,那我便撤下。”说着便伸手去取。
      夏常安摇了摇头:“如今粮食缺的很,还是不要浪费吧。”说罢他在夏百关心的眼神中大义凛然地将勺子送到口中。
      然后就顿住了。
      “爷?爷……您没事吧?要不我还是倒了吧。”夏百紧张地问道。
      只见夏常安又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连续吃了好几口。这下是真的给夏百看傻了。
      “你去请姜姑娘来一趟吧。”夏常安咽下了口中的汤,对夏百说道。
      不多时门外传来通报,夏常安抬头去看,就见一个身着藕色衣裳的姑娘进得门来,这套藕色衣裳是府中常见的婢女衣衫,只是此刻在她身上倒突然显得这衣裳也不俗起来,下午初见时蓬头垢面未能看清真容,如今脸也干净了头发也板板正正地挽成了双丫髻,总算是能看得清样子。
      夏常安到固春前在皇宫里待了将近二十年,可以说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美人他在宫里也见了许多,他承认眼前的姑娘绝对担得上一声“美人”,不单单只是美,眉目之间依稀有些什么东西,夏常安从未在旁人身上见过。
      烛影摇曳,倩影俯身下拜。
      “微微多谢守备大人救命之恩。”
      “举手之劳不必多礼,咱家也算不得什么大人。”夏常安语气中颇有些自嘲的意味。
      “你名唤微微?”
      “是,算作乳名吧,家父姓姜,也可唤作姜微。”
      “哦,姜微。”夏常安小声重复了一遍,又指了指面前的汤罐,抬头问道,“你做的?”
      姜微点点头。
      “夏百说你这个……粥,”夏常安斟酌了用词,毕竟这碗东西在他这里真的很难被称为“粥”,“好吃还管饱,怎么做的?”
      姜微立刻就明白了夏常安见她的目的,于是将面汤的做法娓娓道来:“回大人的话,这其实是我家中的一个做法,一般把他成为面疙瘩汤,就是先用水将面简单的和一下,然后烧开水将面团揪成小块下到水里,若是能加些蔬菜和盐巴味道会更好,可我见后厨盐巴所剩不多,眼下时节也没有新鲜蔬菜,所以便用了一点辣椒做代替。”
      说完顿了顿,又补充道:“既能当作干粮又比干粮制作省时省力,一样的充饥解饿。当然大人如果不喜欢这个名字,我还专门给这个汤起了个更好听的名字。”
      夏常安就看到她狡黠地眨眨眼,隐隐有些讨赏的自信在,心情不自觉跟着轻快了不少。
      “大人,白玉汤,这个名字怎么样?”
      还没等夏常安说话,站在一旁沉默许久的夏百突然发出惊叹:“诶,您还真别说,这个名字确实好听,而且跟这个汤很搭啊!”
      姜微扭头给了夏百一个“你很有眼光”的眼神,夏百接收到信号后憨憨一笑。
      桌边的夏常安此时正若有所思,默默又舀起了一勺汤送到口中,咀嚼下咽之后迎向姜微雀跃的眼神。
      “若你这个法子当真管用,明日你便随我一同去知州府,过些日子固春府放粮,能用尽可能少的粮救尽可能多的灾民,于你于固春都是大功一件。”
      姜微点了点头:“是,微微明白。”

      三九寒冬的夜晚,虽已不再漫天飘雪,可还是寒冷异常,感觉不止木门木窗呜呜地透着风,好像薄薄的墙壁也能透进风来。姜微将所有能穿的衣裳都穿在身上,尽可能将自己绻缩的再小一些,如此情景她是真的设身处地的体验了一把“布衾多年冷似铁”的感觉。
      夏常安明明是个镇守,虽然是个太监,但那也是皇帝下旨钦封的四品官员,他在固春的守备府却简陋的寒酸。
      没有重新开地建府也没关系,好歹盘个像样的大宅子也行,挂上守备府的匾额人家也信。事实是别说三进院落了,连二进都得勉强去算,总共一个前院加半个后院,满打满算八间房,连夏常安本人在内,整个府里不到二十个人。
      姜微也是进了府才发现,整个府上这不到二十个人里绝大多数都是男的,或者说都是太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女同胞分别负责厨房做饭和端茶倒水的一些杂活。所以此时此刻就算是想抱团取暖都很难做到。同一个屋子里的几个婢女已经传来平稳的呼吸,看来是已经熟睡过去。姜微缩在被子里,为自己如今的境遇狠狠地叹了口气。
      到底是折腾到几点她也不记得了,反正后面迷迷糊糊地就睡回去了,等到再有意识的时候,睁眼看到的却是夏百匆匆离去的背影,她下意识的想开口叫住他,张了张嘴发现竟然发不出一丝声音,头也是昏昏沉沉的。
      这种感觉,她好像有点熟悉。
      夏百的身影去而复返,又回到床边,看他焦急的神色大概是早就发现了自己的不对劲。
      “姜姑娘你可算是醒了,爷让我带话给你,都是我们思虑不周,姑娘刚在外头挨饿又受冻,入府来也未能安置个好去处,姑娘如今正发着热,爷特意将我留在府中照应姑娘,不过姑娘请放心,今早已经叫了郎中来瞧,开的药马上就煎好了。”
      听完夏百叽里咕噜这一大段话,姜微本来就晕乎的大脑更晕乎了,简单来说,就是她终于不负众望的感冒发烧了,而且就眼下的条件而言,夏百所谓的煎药,八成是一些可以想到但没法想象,苦到没法表述的中药汤子,光是想想她都感觉到胃里泛酸水,嘴里开始发苦。
      姜微啊!你的命怎么这么苦啊!你可不要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大概是生病的痛苦加上姜微此刻内心也确实悲痛,夏百瞧着姜微突然变得狰狞的面庞,噌的一下站起来就往外跑。
      “姜姑娘别着急,郎中说你还有救,死不了的!我马上去给你端药,你别想不开啊!”
      夭寿啦!谁想不开呀!
      不过她转念又一想,按照现如今的医疗水平搞不好发烧是真的会死人的。咦,吓了自己一哆嗦。
      高烧的大脑实在不允许自己再胡思乱想了,姜微索性还是躺倒,此刻她才发现现在自己所在的房间跟昨晚的房间并不是同一个,这个房间看起来最起码床上还有个帷幔。
      也罢,既来之则安之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